衛星就安全嗎?國際空間站的網絡安全測試

2020-10-18 博科園

一項旨在加強未來太空任務網絡安全的小型實驗,正在國際空間站的歐洲哥倫布艙進行,部分運行在Raspberry Pi Zero計算機上。ESA軟體產品保障工程師Emmanuel Lesser說:加密實驗正在測試技術解決方案,以使基於加密的安全通信在最小空間任務中也可行。這在地球上很常見,比如使用對稱加密,通信鏈路的兩端共享相同加密密鑰。在軌道上,空間輻射效應會破壞計算機內存中的密鑰,導致『位翻轉』。

這就破壞了通信,因為地面上的鑰匙和太空裡鑰匙不再匹配。到目前為止,這一直是一個需要專門、昂貴的加固雷達設備才能解決。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可能在物理上很遙遠,但仍有可能受到黑客攻擊。直到現在,大多數衛星信號都沒有加密,對於許多最小、最便宜的任務類型,比如小型立方體衛星,情況仍然如此。但是,隨著各種尺寸的衛星提供的服務日益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對確保衛星網絡安全的興趣日益濃厚。

圖片上方的米黃色盒子名為「神秘冰立方」(CryptIC ICE Cube),是歐洲航天局軟體產品保障部門內部開發的一項低成本開發項目,作為國際商業實驗服務的一部分在國際空間站上飛行。冰立方為微重力下的研究和技術實驗提供了快速、簡單和廉價的途徑,冰立方只有10x10x10釐米。實驗的主要部分依賴於標準樹莓派零計算機,這種便宜的硬體或多或少和我們買的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是,它必須用塑料『保角』塗層覆蓋,以滿足國際空間站的安全標準要求。

軌道實驗是通過一臺筆記本電腦進行,該筆記本電腦位於歐洲航天局荷蘭的ESTEC技術中心,通過位於布魯塞爾的空間應用服務公司操作員進行路由。ESA年輕的見習畢業生盧卡斯·阿姆博斯特(Lukas Armborst)解釋說:我們正在測試兩種相關方法來解決非雷達加固系統的加密問題。第一種方法是,如果加密密鑰損壞,可以重新交換密鑰。這需要以一種安全可靠的方式來完成,以便非常快速地恢復安全連結。這依賴於一個備用回退基密鑰,該密鑰被連接到硬體中,因此不會被破壞。

然而,這種硬體解決方案只能用於有限數量的密鑰,從而降低了靈活性。第二種是實驗性的硬體配置方法,如果加密密鑰被輻射觸發的內存位翻轉破壞,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恢復。許多微處理器核心都是作為可定製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而不是固定的計算機晶片,隱藏在內部。這些核心是相同功能的冗餘副本。因此,如果一個內核發生故障,那麼另一個內核就會介入,而故障的內核則會重新加載其配置,從而修復自己。

作為一項更廣泛合作協議的一部分,有效載荷攜帶一個緊湊的「浮動門」劑量計,用於測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聯合開發的輻射水平。作為客艙載荷,許多計算機快閃記憶體正在評估它們的軌道性能,這是ESA去年在GomX-4B立方體衛星上進行的「嵌合體」實驗的後續版本。該實驗在ESTEC的EMC實驗室進行了iss規定的電磁兼容性測試。CryptIC現在已經完成了調試,並已經返回了輻射數據,與CERN同事共享,一旦實現了操作過程的自動化,加密測試將在幾周內開始,預計將連續運行至少一年。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航天局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相關焦點

  • 放棄使用美國網絡,俄羅斯將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自己的通信網絡
    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出現了與地球的寬帶衛星通信信道,它類似於網際網路,允許信息在國際空間站與地面之間傳輸。建立此網絡的相關設備由俄羅斯太空人奧列格·科農年科(Олег Кононенко)於2019年安裝,該系統的全面測試將於2020年底完成。
  • SpaceX衛星已經有3%發生了故障,影響太空安全
    SpaceX已經計劃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進行公開測試。甚至馬斯克說,將在幾個月內發布。然而,星鏈計劃可能存在一些影響太空安全的不利因素。,影響安全由於失效的衛星沒有人可以操縱它們,它們有可能飛向其他衛星甚至是國際空間站,影響太空飛行器和航天員的安全。
  • 保護邊界安全:數字孿生、衛星和網絡空間
    但是,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們的太空系統存在嚴重的網絡安全漏洞,我們的攻擊者渴望利用這些漏洞。今年早些時候,威廉·阿科託(William Akoto)發表了有關於SpaceX,Blue Origin等公司為首的私人企業運營的衛星群不斷增長的文章:「如果黑客要控制這些衛星,後果將不堪設想。在規模龐大的一端,黑客可以簡單地關閉衛星,從而拒絕訪問其服務。
  • 國際空間站種出了安全可食用的蔬菜,為遠距離太空旅行鋪平了道路
    然而有人可能會問,火星的磁場非常弱,幾乎可以忽略,無法阻擋宇宙射線,輻射非常強,在那裡種植出來的土豆能吃嗎?最近,來自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用行動告訴你,在太空這種低重力,強輻射的條件下種植出來的蔬菜,安全可食用。因此,《火星救援》中的土豆同樣也是可以吃的。
  • 「不明生物」入侵國際空間站,影響太空人安全,科學家無計可施!
    「不明生物」入侵國際空間站,影響太空人安全,科學家無計可施!很多人都比較好奇空間站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為什麼對於人類來說國際空間站如此的重要呢?它其實是為人類提供實驗數據的一個平臺空間,可以在空間站當中進行工作和生活,隨著我們科技發展越來越完善,很多在地球上進行的實驗都已經轉移到了國際空間站當中,因為在那裡所做出的實驗數據更加的精準。
  • 網絡安全測試必備工具
    網絡安全技術包括了廣泛的內容,從網絡體系架構的設計到安全控制的管理,都涉及多方面的技術和手段。部署網絡安全設備,進行網絡邏輯隔離,或者進行身份認證,遠程登錄,安全配置等操作,都是被動的防禦,所謂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測試工具,從被動變為主動,主動的查漏補缺,防患於未然。
  • 帶上降落傘,從國際空間站跳下,能安全達到地面嗎?
    但是只要你攜帶的降落傘能夠特定的高度安全打開,那麼你完全可以從太空中跳入地球,並安全降落。但是從國際空間站跳下的話,事情就比較複雜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你絕對不會安全到底地面,而有可能在空中爆炸。原因並不是國際空間站處在地表以上大約400公裡位置,跟高度沒有關係,上文討論的是你垂直到達任意高度,並沒有軌道速度的情況下直接跳入地球,可以安全著陸。
  • 3位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安全返回地球
    北京時間6月3日14時2分,三名太空人完成了為期168天的任務之後,與空間站其他太空人告別,之後關閉了聯盟號飛船的艙門。聯盟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7時16分駛離空間站。在經過3個半小時的航行,三名太空人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Dzhezkazgan小鎮東南部。
  • 黑客存在的世界,衛星繁榮下的危機,誰又為它的安全負責?
    2016年5月17日,兩顆微型衛星從國際空間站發射升空,這兩顆衛星是星球實驗室為拍攝地球而建造和運營的星網的一部分。如果黑客控制了這些衛星,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他們可能會改變衛星的軌道,並將其撞向其他衛星甚至國際空間站。  圖解:探索技術公司計劃於7月8日發射獵鷹9號火箭,其搭載 57 顆星鏈網際網路寬帶衛星(圖為獵鷹 9 號火箭 2019 年 11 月發射瞬間)。
  • NASA:24塊印度衛星碎片將飛越國際空間站軌道最高點
    (觀察者網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表示,印度上周進行的反衛星武器實驗製造了大量軌道碎片,直接威脅國際空間站安全。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2日報導稱,布裡登斯廷1日表示,印度在3月27日進行的反衛星武器實驗過程中製造了至少400塊衛星碎片,這些碎片中只有大概60塊較大(10釐米及以上)的可以被追蹤,其中有24塊碎片將飛越國際空間站軌道最高點,這讓國際空間站在10天內被擊中的風險增加了44%。
  • 國際空間站俄方艙段開通獨立寬帶網絡
    創新連線·俄羅斯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國際空間站俄方艙段運營商)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方艙段開通了衛星寬帶網絡,徹底擺脫了對美國通信設備的依賴。此前,國際空間站俄方太空人一直都是在飛躍俄羅斯上空時才能和地面通信,其他時間,如果確有必要,需要使用美國方艙的通訊設備進行聯繫。
  • 國際空間站發生空氣洩露,洩漏點在美國艙段,它還能安全退役嗎?
    根據中國新聞網網8月21日報導,國際空間站上再次發生輕微空氣洩露,並且這次的洩露點很可能是在美國艙段。其實這並不是國際空間站第一次出問題,早在2018年就發生過一次空氣洩露。在2018年8月航天員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上發現了一個非自然形成的小孔,太空人將這個小孔封上了。之後俄航天集團的調查委員會經過調查,排除了飛船在地面受損的可能,但是最終這個小孔究竟是如何出現的至今依舊沒有調查清楚。
  • 國際首次!「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千公裡級「糾纏」 為衛星安全加碼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人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6 月15 日,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論文。
  • 賽可達ATT&CK研究成果榮登國際網絡安全測評論壇
    中關村在線消息:2020國際網絡安全測評論壇日前以線上方式成功舉行,改論壇由國際反惡意軟體測試標準組織(AMTSO)主辦,來自全球50多位專家學者與5位演講嘉賓參加了本次論壇,圍繞ATT&CK、ATT&CK的應用、測試即是服務TaaS、反勒索軟體產品測試以及測試透明度等議題展開討論
  • SpaceChain將區塊鏈技術帶到國際空間站
    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2019年12月6日 /美通社/ -- SpaceChain宣布,作為今天CRS-19商業補給服務發射任務的一部分,該公司的區塊鏈硬體錢包技術進入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並將藉此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 2020年國際空間站最佳科學圖片
    現在,不如讓我們來看一下空間站中的太空人在2020年進行的一些突破性研究:360度全方位的空間站生命攝影「國際空間站體驗」相機2020年,空間站上的機組人員既是視頻的拍攝者,又是一款名為「國際空間站體驗」(The ISS Experience)的虛擬實境產品的拍攝對象。
  • 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它還有未來嗎?
    科學研究在決定國際空間站的目的和擴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留給國際空間站的時間不多了。美國航天局目前正計劃在2024年前結束對國際空間站的支持,將老化的空間實驗室轉型為私營部門和營利活動,如製造、營銷、廣告和太空旅遊。2024年後,我們有望看到空間站大幅減少運作。
  • 撞毀衛星,逼迫國際空間站多次變軌,太空垃圾終成災難
    簡單來說就是,那些已經報廢,或者不再受人類控制的衛星,探測器,以及被遺棄的太空飛行器碎片(多級火箭)等就是太空垃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宇宙那麼大,人類就算發射再多的探測器也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要知道的是,地球之外的宇宙雖然很大,但是在地球周圍適合衛星,探測器,以及空間站飛行的軌道並不多,而且人類如今並不具備回收報廢太空飛行器的能力
  • 美白宮發布「5號太空政策指令」加強太空網絡安全
    ——「5號太空政策指令」(SPD-5),明確了美國土安全部和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在增強美國太空網絡防禦領導地位的作用,並確立了5個太空網絡安全原則。一、發布背景美國認為在太空領域的活動自由對於增進國家安全、經濟繁榮和科學探索至關重要。太空系統可實現一系列關鍵能力,例如全球通信,定位、導航與授時,科學觀察,天氣預測,以及多個確保國家安全的衛星任務。
  • 土耳其15歲小姑娘自述與業餘電臺、衛星和國際空間站的不解之緣
    我寫這篇文章是談論我與衛星和國際空間站(ISS)的通聯故事。這篇文章有點長,但是它是用土耳其語寫的,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女孩Serenay的衛星故事。而且,當她進行這項研究時,和我一樣大。她那時已經聽過衛星的聲音,然後被製作衛星的團隊邀請到國際電聯空間實驗室參觀學習,並在那裡度過了4天的美好時光。而且,她能夠在實驗室中觸摸同一顆衛星的雙胞胎樣本。開始閱讀後,我開始感到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