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衛星已經有3%發生了故障,影響太空安全

2020-11-05 科海拾貝

馬斯克的SpaceX正計劃將數萬顆小衛星發射到地球軌道之中,可以實現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同時價格便宜的高速網際網路,這個計劃被稱作星鏈計劃(starlink)。

目前為止,這個計劃實行的比較順利。SpaceX已經計劃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進行公開測試。甚至馬斯克說,將在幾個月內發布。

然而,星鏈計劃可能存在一些影響太空安全的不利因素。



SpaceX星鏈計劃衛星已經有一部分出現問題

SpaceX於2019年5月發射了第一批60架原型機,到目前為止,地球軌道已經有775顆星鏈計劃衛星。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收集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這些衛星中的3%,也就是大約23顆可能已經發生了故障。

23顆可能目前為止還不算多,但星鏈計劃所需的衛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量。

SpaceX已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可發射近12,000顆星鏈計劃衛星,但SpaceX還想再發射30000顆,總數近42000顆,形成一個巨型衛星群。總數量已經超過人類曾經發射過的所有先前太空飛行器。如果在這個衛星群中有3%失效,那就意味著有1260顆衛星失效。



失效衛星變成太空垃圾,影響安全


由於失效的衛星沒有人可以操縱它們,它們有可能飛向其他衛星甚至是國際空間站,影響太空飛行器和航天員的安全。

更可怕的是,當這種失效的衛星運行一段時間之後,有可能造成太空垃圾的爆炸性增長。

印度於2019年進行了自己的反衛星飛彈測試,爆炸產生了大約6500片橡皮擦大小的碎片。總共有500多個此類「碰撞事件」在地球軌道上產生了近1.3億片碎片。這些碎片以超過2.8萬公裡/小時的速度繞地球旋轉,大約是子彈速度的10倍。



就在上個月,在國際空間站1公裡的範圍內,出現了一塊比較大的太空垃圾。為了防止碰撞造成災難性後果,國際空間站進行了變軌操作,同時太空人進入了聯盟號飛船,如果出現意外就直接返回地球。

如果太空垃圾多到一定數量,垃圾之間的碰撞可能會失控,意味著產生越來越多的垃圾,形成一塊圍繞地球的太空垃圾帶,使得所有地球太空飛行器都無法再飛出太空,將人類鎖死在地球上。這種碎片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是數千年才能落回地球大氣,使航天飛行再次安全。



SpaceX對這一問題不夠重視

在2019年9月,歐洲航天局不得不在最後一刻對它的衛星進行機動,以避免可能與星鏈計劃衛星相撞。這次相撞的可能性大概是千分之一。

歐洲航天局想讓SpaceX星鏈計劃的衛星進行變軌,但是SpaceX沒有採取行動。後面歐洲航天局對SpaceX進行了質問,SpaceX表示是由於其通信系統出現了錯誤,因此錯過了有關該問題的歐洲航天局的電子郵件。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最壞可能「鎖死」地球人
    星鏈衛星中,有大約3%已經失效。但現在太空中究竟有多少星鏈衛星已經失效,SpaceX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也沒有對3%這個故障率做出回應。然而,這是有安全隱患的,因為通常太空飛行器會配置多個發動機以防止某一發動機出現故障後導致衛星失能,而SpaceX這一舉動無疑會提高星鏈衛星的故障率。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佔資源位置,最壞還能「鎖死」地球人
    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不僅影響別的國家探索太空,而且萬一地球有「危機」,出路就這樣被堵死了。
  • 馬斯克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影響其他國家太空探索
    如果故障率沒有改善,那麼星鏈未來最多能產生1200多顆「死」衛星……  如此數量的太空垃圾,足以讓各國宇航局都「膽戰心驚」,沒準哪天自己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就會被撞壞了。  SpaceX官方,已經被問到了這個問題。  但現在太空中究竟有多少星鏈衛星已經失效,SpaceX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也沒有對3%這個故障率做出回應。
  • 俄羅斯一衛星《快車-80》在太空發生故障,原因不詳
    俄羅斯這顆通訊衛星是於7月份發射升空的,在其進入軌道預定工作點過程中,衛星上配置的系統發生故障,初步判斷原因是由於太空碎片進入所致。這是俄羅斯宇宙火箭中心披露的一條消息。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如退役的舊衛星等
  • 星鏈網3%衛星出現故障,太空碎片或級聯相撞,最終鎖死地球
    ,除了SpaceX主動淘汰的測試衛星,他已監測到23顆,大約3%的星鏈網衛星已不能在軌道上操縱,可能已經發生故障並失去控制。,如果完成計劃中的42000顆,則意味著將有1260顆衛星失控。和SpaceX利用氪動力離子推進器主動脫軌的衛星不同,這些失去動力的衛星可能長期在軌道上漂移,需要長達5年的時間才會墜毀,其間可能會發生和其它太空飛行器相撞的事件。衛星越多,相撞的機率越大,這有可能在低軌道形成大量的太空碎片,對其它太空飛行器甚至太空人構成巨大威脅。
  • 星鏈網3%衛星現故障,太空碎片或級聯相撞!
    不過最近,密切關注星鏈網的追星者,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連續發布消息稱,SpaceX公司似乎已有大量衛星墜回大氣層燒毀或發生故障。但他也稱,這個故障率並不驚人,屬於正常範圍。
  • 發射的衛星有3%成了太空垃圾,馬斯克該咋辦?-虎嗅網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的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不僅影響別的國家探索太空,而且萬一地球有「危機」,出路就這樣被堵死了。但現在太空中究竟有多少星鏈衛星已經失效,SpaceX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也沒有對3%這個故障率做出回應。而根據今年5月到6月SpaceX發給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兩條最新通知披露,星鏈自部署以來,已經有好幾顆失去了機動能力。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SpaceX計劃於當日16:33發射載人航天火箭,在即將進行首次載人發射一天前,該公司進行了最新一輪融資,共籌集3.462億美元資金,估值達到360億美元。而獵鷹9本身也在不斷迭代升級,隨著後續ft版本推出,獵鷹9已經具備發射最大同步轉移軌道商用衛星的能力。同時,獵鷹9成功實現了一級載具的回收和重複利用,在最新的block5版本推出後,已經具備反覆使用10次以上的能力,使得發射成本進一步降低。而spacex的龍飛船也可以實現多次回收使用,是繼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之後,目前是唯一可以從空間站運回物資的貨運飛船。
  • 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對spacex的期待,基本就在等著星艦的突破了。其實雖然星鏈發射已經進入常規化,但是經常還是有各種不同的突破的,比如說本次發射的亮點有就有如下:1、第一次使用「6手」獵鷹9號火箭發射星鏈衛星,spacex已經成功進行過幾次「5手」火箭發射,但是第六次使用還是第一次。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1.故障的衛星何去何從據顯示,Spacex計劃製造1.2萬顆衛星,從而在太空和地球之間搭建星鏈,用於為全球網際網路服務。而在這龐大的衛星數量背後,如今卻被曝出存在著3%的故障率。雖然McDowell教授表示3%的故障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故障率一直得不到完善和有效的解決,那麼這對於整個太空來說,也即將成為極大的安全隱患。
  • 北鬥衛星在太空中故障後怎麼維護?
    隨著運行時間的加長,機械材料可能會產生疲勞造成斷裂,電子設備發生老化的概率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機械電子設備發生故障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該設備位於地球上,我們還可以對它進行維修更換。但是,像北鬥導航衛星位於地球的軌道之上,如果它發生了故障,我們將如何進行維護呢?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最壞能「鎖死」地球人
    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但現在太空中究竟有多少星鏈衛星已經失效,SpaceX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也沒有對3%這個故障率做出回應。而根據今年5月到6月SpaceX發給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兩條最新通知披露,星鏈自部署以來,已經有好幾顆失去了機動能力。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獵鷹9火箭已經將180顆星鏈衛星送上了太空。星鏈計劃最新進展截止昨天,已經有893顆衛星發射升空,組成了早期星鏈網絡。結果先是,目前已發射的800多顆星鏈衛星中,已經有約3%失效,不在軌道上正常運行。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佔資源位置、最壞能「鎖死...
    關於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鏈」(Starlink),令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
  • 計劃發送 42000 顆衛星的星鏈計劃,可能已有 3% 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而根據歐洲航天局太空碎片辦公室(SDO)資料顯示,到 2020 年 2 月,地球軌道上大約有 5500 顆衛星。 也就是說,僅一個星鏈計劃發射的衛星總量,就是之前在軌道衛星總數的 7 倍多。 不管衛星這個詞聽起來多麼有科技感,說到底它仍然是一個大號的「電子產品」,還要經歷升空和變軌等多種考驗,出現故障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自此6月13日發射了第九批星鏈衛星後,時隔55天,今天下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成功點火,將第十批(V1.0第九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並且海上成功的回收火箭芯一級。本次的載荷大約18~19噸,其中包括57顆星鏈衛星,2顆BlackSky衛星。使用發射的火箭芯級編號為B1051.5,小數點後的數字代表發射次數,也就意味著這是火箭芯級的第5次發射。這次發射後,spacex擁有在軌衛星數量接近600顆,已經初步具備覆蓋美國北部及加拿大地區能力。
  • 計劃發送4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 可能已有3%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不管衛星這個詞聽起來多麼有科技感,說到底它仍然是一個大號的電子產品,還要經歷升空和變軌等多種考驗,出現故障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圖片來自:NASA(Unsplash)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對照了SpaceX和美國政府的數據後,推測目前已發射上天的800多顆星鏈衛星中,有大約3%可能已經失效,失效的衛星「可能已經解體或墜入大氣層燃燒」。3%的低故障率,為什麼還會引人擔憂?
  • SpaceX已成功測試星鏈衛星「雷射通信」,實現萬物互聯
    9月8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成功在軌道上測試了星鏈衛星的「雷射通信」。在過去16個月,SpaceX已經實現成功部署總共約715顆「星鏈」衛星,其中約650顆正在運行的第一版太空飛行器旨在為該項目初期的部分客戶提供服務。
  • SpaceX「星鏈」衛星已有3%報廢成太空垃圾
    鞭牛士 10月17日消息,據網易科技消息,日前,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表示,在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為打造「星鏈>」衛星網際網路而發射升空的衛星中,只有97%的衛星推進器還在起作用。
  • 造價27億壽命15歲的衛星,剛3年就發生空中解體
    現實總是那麼的殘酷:客機的問題還沒解決,波音公司的衛星又出事了……(波音737至今仍是世界上使用數量最多、使用範圍最廣的雙發客機)據環球網援引國際通信衛星組織消息,近日,由波音公司製造、國際通信衛星組織運營的高通量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Intelsat 29E(IS-29E)因為發生不明原因的故障,失去聯繫後解體。而此時,距離該衛星被發射升空僅僅過去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