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易 鶴
實習生王曉謙
但見機器動,不聞人語聲,這樣的工廠你可曾見過?
全球第一條真正實現無人智能生產的電池生產線———「500+」電池生產線今天在雙鹿電池投用。
在這條生產線上,沒有操作工,沒有搬運工,全部生產由機器人自動完成,即使把車間的燈全部熄滅,也絲毫不影響生產。
關掉光源
讓機器人和生產線對話
通過網際網路,輸入生產指令,「500+」電池生產線便可24小時馬不停蹄地高效運轉。
雙鹿電池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一節電池從鋼殼投料到完成碼垛,要經過11道工序,大概耗時1個小時。如今這些工作全部交給機器人來完成。
這就是雙鹿電池打造的全球首條無人智能生產線。運用全息影像實時在線監測、MIS中央信息管理系統以及AGV無人物流運輸技術,通過數百個傳感器,「500+」電池生產線可實現設備與設備互聯、設備與物料互聯、設備與人互聯,實現名副其實的「黑燈智造」。
筆者提前探營發現,當「500+」生產線上的燈光逐漸變暗的時候,只見數十個紅色、綠色的檢測燈繽紛閃爍,一節節電池好像光潔的彈殼高速衝向傳送帶,這種智造之美讓人震撼!
車間副主任胡新凱笑著對筆者說,剛開始,工人到「500+」車間來參觀,看到昏暗的生產線和穿梭其間的搬運機器人都感到害怕,恍如走進未來世界。
「通俗一點說,『500+』就是電池行業的工業4.0。」雙鹿電池工程二部經理常偉說,智能化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是德國,他們稱之為「工業4.0」。「工業4.0」就是互聯工廠。雙鹿電池就是要做到電池行業的工業4.0———關掉燈,沒有人,機器人和生產線可實現對話,全程自動控制,無需人工幹預。
三年涅槃
改寫自己創造的歷史
「這條生產線完全由我們自主研發完成,也是全球首條無人智能生產線。」常偉說,為了實現生產線全環節自動質量控制,研發團隊克服了一道道難題。在「500+」生產線上,產品合格率已達99.99%。
作為一家成立60多年的老牌電池企業,雙鹿電池一直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
高性能LR6和LR03數碼王電池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LR6數碼王電池和ZR6鋅鎳電池被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無汞鹼性鋅錳電池項目被列入國家科技興貿行動計劃。在雙鹿電池所有項目中,通過省(市)級成果鑑定的有21項。其中10項填補了國內空白,佔項目總數的30%以上。
2004年,雙鹿電池開發出鹼性大電流高功率數碼王電池及生產線。由於技術的突破,「LR6數碼王電池和生產線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在2006年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雙鹿電池也因此站在全球電池技術的最前沿。
一流的電池需要一流的電池生產設備。雙鹿電池不滿足於電池的創新,逐步從電池生產向電池設備生產挺進,並很快站在全球電池自動化製造技術進步和升級的最前沿。2013年,全球第一條僅需3名工人就能完成運轉的雙鹿500鹼性電池生產線正式投入運營。這條生產線擁有6項發明專利,是中國電池製造過程實現全面自動化的標誌,媒體稱之為「中國電池製造行業以自主創新贏得未來發展的象徵」。
時隔三年,雙鹿電池實現自我革命,通過「500+」電池生產線改寫了自己創造的歷史,開啟了中國電池「黑燈生產」新紀元。
採訪結束時,雙鹿電池市場部經理扶慶喜告訴筆者,兩周前,在德國客戶的推薦下,德國電視7臺一行專程到雙鹿電池拍攝「500+」生產線。他們對這條由雙鹿人自主研發的無人智能生產線欽佩不已,認為即使在德國這樣的生產線也很少見。
記者點評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這次變革的核心。去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把推進智能製造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寧波也正在全力推動智能製造產業提速發展,雙鹿電池「500+」生產線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誕生的。
生產流程從「製造」到「智造」,表面上看是技術躍遷,是人口紅利消失後企業搶抓智造紅利的必然選擇,其背後折射的則是寧波製造對品質追求的回歸。正如雙鹿電池負責人所言: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消費者滿意。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