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舟十一號搭載金立M6 中國智造閃耀太空
在經歷了33天的太空遨遊之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載著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已經成功返回祖國。很多人跟老冀一樣估計都會很好奇:除了WORD航天員之外,神舟十一號飛船還把哪些東東帶上了太空?
這個謎底在11月22日下午3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育林、雷凡培等人出席,共同見證搭載物品出艙。
隨著開艙指令的下達,工作人員使用開艙「鑰匙」打開返回艙,陸續取出搭載的物品並進行移交。這些物品當中,有蠶繭、水膜、空間微生物菌種樣本,有濰坊風箏、紀念哈達,竟然還有一部國產手機,它就是金立M6。
當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專門以《國產安全加密晶片保障移動安全》對此做了詳細報導,並稱金立M6「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第一款整機上天的智慧型手機」。
那麼,為什麼是金立M6而不是其他國產手機被航天工程選中,成為第一部遨遊太空的手機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航空事業的成功,與中國智造是分不開的。時至今日,我國在太空飛行器的研製和衛星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經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太空飛行器研究、設計、製造、試驗、發射、測試和運營體系,形成了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6大領域太空飛行器研製業務。
同樣道理,中國國產手機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裡發展壯大,也與中國智造有著密切的關係。老冀注意到,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曾經發布過一份全球智慧型手機組裝前十強,其中除了富士康等專業代工廠商之外,OPPO、VIVO、金立等國產手機品牌也進入了前十名。
縱觀這幾年手機市場的潮起潮落,擁有強大智造能力的手機品牌發展得更為穩健,這是因為:
1. 能夠掌控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端到端的過程,更好地控制手機的品質;
2. 掌控制造環節的Know How,有利於手機廠商做出更實際的產品設計;
3. 有了自己的工廠,手機品牌能夠自主掌控上市時機,不會貽誤戰機。
反觀那些純粹依靠第三方製造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如果不能夠對製造環節進行有效的掌控,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看到在過去幾年,擁有明星創始人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很大程度上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在設計和銷售環節,而恰恰出在了製造環節。
2002年9月成立伊始,金立就極端重視自主研發和自主智造。如今,金立已經建成了深圳、北京、海外、OS(作業系統)四大研發院,並擁有國內第一條為研發配套的試生產線。在位於東莞大嶺山鎮的金立工業園,金立已經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單體智能終端製造中心,佔地300畝,投資超過15億元,年產能高達8000萬臺。
早在5年前,金立就率先在手機行業進行生產設備升級,並且斥巨資建設了諸多高精尖的生產線,其中就包括54條手機行業最先進的貼片生產線,就是為了讓主板的貼片工藝擁有更可靠的焊接、更高的精準度,從而增強手機長期使用的穩定性。
老冀曾經參觀過金立的生產車間,看到在高速運轉的貼片機中機械手靈敏地滑動著,一秒鐘能完成60個元件的裝貼,一部手機數百個元件的裝貼僅需10秒左右,速度驚人。
貼片完成之後,手機主板將被送到自動化測試車間進行下載軟體、校準參數、全功能測試等。這裡與主板組裝車間一樣實現了高度自動化,保證檢測的精確性和一致性。
測試合格的主板將被送到組裝車間,裝上屏幕、揚聲器、攝像頭、電池等零部件。這一部分工序主要通過工人組成的拉線完成。多媒體、音質、視頻、按鍵、背光等所有24個功能,都必須按照流水線一步步由不同工位上的檢測員全部檢測合格之後,才能被送往包裝區包裝。
打包完成之後,還有嚴格的「成品抽檢」——在OQC檢驗區,金立的檢測人員會再次將拍照、上網、打電話、GPS等所有功能全部測試一遍。據老冀了解,每100臺手機就會抽出20臺進行成品抽檢,只要抽檢人員在一臺手機中發現一個問題,全部100臺手機都會退回去重新檢測,以確保每一臺出廠的手機都是完全的合格品。
老冀也注意到,金立在手機製造的全部流程中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統和物料跟蹤系統,通過更智慧的信息化手段,讓手機的組裝、測試與檢驗成為一條完整的生產鏈,有效縮短製造周期,確保手機生產質量,保證了金立在整機研發與測試方面的卓越表現。
由此,經過「中國智造」打造出來的金立M6,自然也就成為了金立十五年堅韌發展的集大成之作。金立M6內置了安全加密晶片,輔以軟體安全支持,刷新了手機行業安全技術新高度;雖然只有5.5英寸的屏幕、8.2毫米的厚度和180克的重量,卻容納下了5000mAh的超長續航電池,實現了智慧型手機超級安全與超級續航的兩者得兼。
當這樣的手機拿到市場上,自然也就能夠經受住消費者的挑剔。老冀注意到,今年以來,金立一直位列中國手機線下市場國產品牌前四名,並與華為、OPPO、VIVO並稱為「金華OV」。這四家手機廠商均擁有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和「中國智造」能力,想來肯定不是巧合。
在老冀看來,我國航天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背後絕對離不開「中國智造」的全力支持。放眼中國,我們的產業升級同樣離不開「中國智造」。如今,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經濟增速減緩、消費持續升級、貿易壁壘加厚……種種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給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帶來了重重阻礙。
在這個時候,中國企業只有像金立這樣堅持「中國智造」,打造先進的製造工藝和嚴格的品質控制,並與創新的產品設計和研發能力結合起來,才有可能突破這些瓶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金立M6被神州十一號飛船選中並首次遨遊太空,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和啟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