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

2020-12-05 澎湃新聞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11-22 19:44 來源:澎湃新聞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2日消息,10月17日,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駕乘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開始太空之旅。在軌飛行33天後,於本月18號順利返回,並帶回了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搭載的有關物品。今天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

下午3點,開艙儀式開始。隨著開艙指令的下達,工作人員使用開艙「鑰匙」打開返回艙,陸續取出搭載的物品並進行移交。

此次移交的搭載物品,既有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飛行33天的物品,也有跟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66天、由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帶回的物品。其中包括,解放軍總醫院交接搭載的空間微生物菌種樣本;香港中學生設計搭載的太空實驗產品——蠶繭和水膜;雲南、寧夏、陝西等搭載的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西藏和山東搭載的紀念哈達、濰坊風箏等。儀式上還展示了共青團中央搭載的、由全國優秀志願者代表共同繡制的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 薛剛

:像枸杞這種種子在太空遊歷了一段時間之後,它會進行變異,進行育種這樣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來自香港的代表現場展示了從太空帶回來的蠶繭。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 麥鄧碧儀

:證明就是在微重力下面,(蠶)吐絲還是有影響的。我們有陸路的絲綢之路、有海的絲綢之路,有太空的絲綢之路,這個很有意義的。

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兩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中圓滿完成各項實驗任務,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

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副主任 楊利偉

:利用這個平臺去供我們的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為我們人類服務。那麼隨著我們空間站的建設會有更多的東西為我們人類去服務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的健康來服務。

(原題為《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 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神舟十一號,太空蠶寶寶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返回艙開艙了!神舟十一號飛船帶回了什麼?
    醫學實驗生物樣本、太空實驗裝置、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紀念哈達、濰坊風箏、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在11月22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上,這些剛剛完成太空遊的「寶貝」一一亮相,現場的掌聲和快門聲此起彼伏。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帶回了什麼?
    醫學實驗生物樣本、太空實驗裝置、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紀念哈達、濰坊風箏、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在11月22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上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順利著陸 33天太空之旅全回顧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於今日(18日)下午順利著陸。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實驗。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中國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33天,是中國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李國利、郭心濱)記者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了解到,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揭秘: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曾「消失」2.7秒(圖)
    如果把火箭沖天的壯美瞬間比作「太空大戲」的序幕,那麼這部劇的結尾高潮,則由某基地著陸場站的官兵上演。幾十年來,他們用匠心般的追求,完成了11艘神舟飛船的搜救回收任務,書寫了「功勳著陸場站」的傳奇。2016年11月18日,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主著陸場,我們見證了他們又一次完美表現。今天,讓我們走近其中幾位普通士兵,一起分享他們紮根草原、追星攬舟的精彩航天故事。
  • 激動||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於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的落區,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慶祝英雄凱旋,點讚中國航天!值得一提的是搜救用上了無人機!
  • 神八返回艙正式開艙 取出「太空郵局」包裹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今日正式開艙。開艙人員入艙取出包裹,取出由專用「太空郵局」郵袋包裹的搭載物品。據悉,物品取出後並不會立刻打開,會交給北京公證處的公證人員公證後才會做下一步處理。「神舟八號」11月1日5時58分從酒泉發射,以在軌運行16天又13小時(397小時)的時間和1100萬公裡的行程,成為迄今中國在太空飛行時間最久、飛行距離最長的飛船。經過與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兩次空間交會對接,11月17日晚,「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返回著陸。
  •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球 進入大氣層將被火焰包圍
    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按照計劃,在結束33天太空遨遊後,兩名航天員將於今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區返回祖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天宮二號不僅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雛形,也承擔了大量科研試驗和任務,比如說培育太空蠶寶寶。據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透露,天宮二號上的6隻蠶寶寶中,已經有5隻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即觀察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是否能夠吐絲,以及吐絲行為是否與重力有關。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vid=397383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在廈展出
    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在廈展出 2016-11-19 20:02:18   中新網廈門11月19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中國航天60周年成就主題展19日在廈門開展,曾於2013年6月承載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往返於天地之間的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等珍貴航天實物
  •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2016-11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在軌期間,他們還專門為全國青少年小朋友錄製了一堂「太空科普課」,與地面上的航天員王亞平一起客串「太空科普老師」,這種天地航天員聯手講課的方式以前還沒有過。  組合體分離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宮二號艙內的有關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中。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回家啦!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順利回到地球。至此,中國空間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式「33天徵途」完美收官。昨天上午,兩位航天員就開始忙著為回家做最後的準備。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
    中國網: 2016年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踏上返回之旅。2016-11-18 13:36:31中國網: 神舟十一號報告飛船狀態正常,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2016-11-18 13:36:54中國網: 推進艙與返回艙順利分離。
  • 「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
    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經過21小時11分的太空飛行,順利返回地球。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於10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按照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了近七天,環繞地球108圈,完成了預定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發射成功。
  •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 航天員踏上返回之旅
    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組合體分離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宮二號艙內的有關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中。離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前,景海鵬、陳冬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了他們的感謝和敬意。
  • 組圖丨神舟十號返回艙超高清大圖,高溫灼燒痕跡都看得清
    神舟十號返回艙「穿上迷彩服」。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返回艙降落時需要的大降落傘,就是從這個埠裡出來。
  • 組圖丨神舟十號返回艙超高清大圖,高溫灼燒痕跡都看得清!
    ,有條不紊給神舟十號返回艙「穿上迷彩服」。 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 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 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 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