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球 進入大氣層將被火焰包圍

2020-11-24 大河報

昨天中午12點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即將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按照計劃,在結束33天太空遨遊後,兩名航天員將於今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區返回祖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發布

航天員撤離天宮

昨天,組合體分離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宮二號艙內的有關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中。離開天宮二號前,景海鵬、陳冬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了感謝和敬意。

隨後,兩名航天員身著艙內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關閉返回艙艙門,進行返回前各項準備工作。兩個太空飛行器分離後,神舟十一號首先撤離至120米停泊點保持位置,狀態確認正常後,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漸遠離天宮二號。

今天,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將首次從高度約393公裡的軌道上返回,考核從空間站運行軌道返回的相關技術。天宮二號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揭秘

1、飛船如何返回地球?

進入大氣層後被火焰包圍

長達33天的在軌運行,神舟十一號想要「回家」,第一步就是和天宮二號分離,然後是制動離軌,進入返回軌道。

隨後,飛船開始自由下降。從離開原運行軌道到進入大氣層之前,飛船要完成推進艙分離,建立再入姿態,返回艙要建立正確的再入姿態角(速度方向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這個角度必須精確地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如果角度太小,飛船將從大氣層邊緣擦過而不能返回;如果角度太大,飛船返回速度過快,就會像流星一樣在大氣層中燒毀。

飛船返回艙進入稠密大氣層後,是返回過程中環境最為惡劣的階段。空氣密度越來越大,返回艙與空氣劇烈摩擦,使其底部溫度高達數千攝氏度,返回艙周圍被火焰所包圍,因此,對返回艙要採取特殊的防熱措施。

最後,返回艙開始開傘著陸。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艙的回收著陸系統開始工作,先後拉出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使返回艙的速度緩緩下降,並拋掉防熱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動機,使返回艙實現軟著陸。為了迎接它,地面回收試驗隊已進行過多次演練,做好全面準備。

2、飛船降落傘有多大?

三個籃球場大可塞入冰箱

神舟十一號降落傘裝置主要用於降低返回艙的速度,保證返回艙的穩降姿態,使航天員得以安全平穩降落。主傘面積約1200平方米,全部展開後能覆蓋三個籃球場;主傘拉直長度超過70米,可橫跨足球場。

別看主傘是個龐然大物,體態卻十分輕盈,重量不到100公斤,收攏後裝進傘包的體積不到200升,可塞進普通的家用冰箱。不過,降落傘可不是隨意團起來放在返回艙裡,而是整齊有序地疊在傘包中。這就涉及到一項聽起來簡單、卻有很高技術含量的工作——包傘。

按照專業的說法,包傘就是將降落傘的傘衣、傘繩和連接吊帶等部件裝進傘包,使之保持一定的幾何形狀,並保證傘衣等部件在工作前不受氣流吹襲和不與其它物體鉤掛,在工作時則要保證按預定程序開包工作。

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李少騰介紹,降落傘製作完成並檢驗合格後,即進入包傘環節。整個包傘流程有幾十道工序,要保證96根降落傘傘繩互不纏繞,要用15噸(約為兩頭大象的體重)的壓力將傘衣、傘繩和連接吊帶等部件壓進傘包,還要進行「強度不亞於在健身房鍛鍊兩小時」的封包工作。

3、飛船返回怎樣搜救?

包括跟蹤測控等4個環節

神舟十一號搜救任務包括4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返回艙跟蹤測控。神舟十一號啟動制動返回程序後,經過約30分鐘進入主著陸場設備跟蹤範圍。測控設備主要有雷達和光學設備兩類。位於主著陸場區西北方向的白雲鄂博雷達站捕獲到返回艙信號後,迅速測量出返回艙出黑障區前後的軌道;在主著陸場區的大廟場區的測控設備捕獲目標後,向返回艙發送「回收著陸系統加電」遙控指令。光學設備則能保證不間斷地拍攝返回艙在黑障區前後及開傘著陸的實況景象,並實時傳輸至指揮部。

第二個環節是返回艙搜索尋找。該環節主要依靠空中搜救分隊。這次的空中搜救力量,較以往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新增了兩架無人機,使得空中搜尋的視場更大、效率更高。

第三個環節是航天員救援。當搜救隊伍抵達返回艙著陸點後,先要進行返回艙外觀檢查,在確認著陸姿態正常,沒有燃料洩露等異常情況後,再由搜救隊員打開艙門。隨後,醫監醫保人員進入艙內,對航天員進行血壓測量、心跳測量、外傷檢查等常規查體,過程大約持續20分鐘。在確認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後,將其轉運至醫監醫保直升機。

轉運航天員所用的是一個半躺式座椅。考慮到寒冷天氣對航天員的影響,航天員出艙後將為其添置保暖型睡袋和蓋毯。重力適應過程則由以往的在艙內進行改至在直升機上進行,適應過程需要約80分鐘。

第四個環節是返回艙處置回收。在航天員進行醫監醫保程序後,搜救隊員會進入返回艙內,將有效載荷儘快取出,移交給相關科研單位。這些有效載荷將隨航天員專機一道返回北京。載荷取出完畢後,搜救隊員將對返回艙進行拍照攝像、測量實際落點等,隨後將其吊裝至專用車輛,運送至著陸場站存放,次日通過專列將其轉運至北京。至此,飛船返回搜救任務全部結束。

作者:潘珊菊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 航天員踏上返回之旅
    兩個太空飛行器分離後,神舟十一號飛船首先撤離至120米停泊點保持位置,狀態確認正常後,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漸遠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一天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將首次從高度約393公裡的軌道上返回,考核從空間站運行軌道返回的相關技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回家啦!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順利回到地球。至此,中國空間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式「33天徵途」完美收官。昨天上午,兩位航天員就開始忙著為回家做最後的準備。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
    中國網: 2016年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踏上返回之旅。飛船已經進入返回軌道。神舟十一號正在返回!2016-11-18 13:35:13中國網: 13:23,返回艙進入返回軌道。
  • 新報揭秘「神十一」返回地球過程:角度必須精確
    原標題:新報揭秘「神十一」返回地球過程:角度必須精確核心提示:按照計劃,在結束33天太空遨遊後,兩名航天員將於今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區著陸。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 新報稱,11月17日中午12點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即將踏上返回之旅。
  •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2016-11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在軌期間,他們還專門為全國青少年小朋友錄製了一堂「太空科普課」,與地面上的航天員王亞平一起客串「太空科普老師」,這種天地航天員聯手講課的方式以前還沒有過。  組合體分離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宮二號艙內的有關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中。
  • 神舟11號航天員明天回家!過程如此坎坷
    北京時間11月17日中午12點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將踏上了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們已經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 返回艙開艙了!神舟十一號飛船帶回了什麼?
    醫學實驗生物樣本、太空實驗裝置、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紀念哈達、濰坊風箏、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在11月22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上,這些剛剛完成太空遊的「寶貝」一一亮相,現場的掌聲和快門聲此起彼伏。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在軌飛行33天後,於本月18號順利返回,並帶回了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搭載的有關物品。今天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下午3點,開艙儀式開始。隨著開艙指令的下達,工作人員使用開艙「鑰匙」打開返回艙,陸續取出搭載的物品並進行移交。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帶回了什麼?
    醫學實驗生物樣本、太空實驗裝置、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紀念哈達、濰坊風箏、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在11月22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上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順利著陸 33天太空之旅全回顧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於今日(18日)下午順利著陸。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實驗。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中國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33天,是中國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神舟十一號「回家」的路有多長?要經歷什麼?
    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神舟十一號兩名航天員景海鵬、陳東將在今天下午返回闊別一個多月的地球。回家的路有多長?這一路上他們要經歷些什麼?來讓文靜穿越時空,帶您感受一下。浩瀚的宇宙,我們來過。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兩名航天員在地球低軌道上工作和生活。現在,帶著滿滿的實驗成果和一顆想家的心,他們要返航了。我又一次實現了穿越,進入到了神舟十一號的返回艙。馬上要回家了,其實我的心情和航天員一樣激動。就在17日上午,兩名航天員關閉了「天宮二號」實驗艙的前艙門,離開了這個他們生活了三十天的太空之家,回到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準備返航。那麼返航的第一件事,是讓飛船和天宮二號分開。
  • 神舟十一號太空之旅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一號飛船將在未來的一個月內,與等候多日的天宮二號完成一系列任務。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將和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出徵儀式簡短熱烈  東風航天城一夜未眠,今天凌晨,氣溫逼近零度,但圓夢園廣場道路兩側圍滿了熱情群眾。  凌晨4時,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出徵儀式舉行。
  • 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 神舟十一號,歡迎回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神舟十一號,歡迎回家!航天英雄,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踏上返回之旅。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李國利、郭心濱)記者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了解到,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揭秘: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曾「消失」2.7秒(圖)
    11月18日13時42分,由於神舟十一號飛船快速飛行與大氣劇烈摩擦而進入黑障區,地面與返回艙的通信暫時中斷。  此時,在內蒙古白雲鄂博回收一號雷達電子車內,胡長青正全神貫注緊盯屏幕,等待捕獲即將到來的神舟十一號返回艙。  「1秒,2秒……還未發現目標?!」只聽他呼吸壓得很緊,雙頰開始泛紅,感覺他整個軀幹像拉滿弓的箭,隨時準備彈射出去。  「屏引!轉大域!」
  • 太空新旅 築夢天宮——神舟十一號發射前瞻
    按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中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國慶假期的結束意味著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已經進入倒計時了,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中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主要承擔航天員運送和空間站技術驗證兩大核心任務。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返航利器:最後關頭高度判斷
    正如公眾從電視畫面裡看到的那樣,神舟十一號返回時,引導傘、減速傘、主傘相繼打開,著陸反推發動機點火工作,返回艙著陸。這些動作只有一個目的,即讓飛船返回艙溫柔地擁入地球母親懷抱,減輕著陸衝擊對航天員健康以及太空飛行器的損害。  這並不容易,回收著陸是載人航天活動的最後步驟,也是決定航天員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後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