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發布消息,昨天夜間,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在山東青島二次登陸,登陸時強度為9級(熱帶風暴級)。今晨,「利奇馬」進入渤海,預計未來兩天,它將在渤海內繼續漫遊北上,趨向遼寧,強度還將繼續減弱。 雖然昨天「利奇馬」完成備受矚目的二次登陸,但青島人民並沒有感受到颱風所應有的強烈影響,仿佛登陸了一個「假颱風」。但其實,隨著颱風北上,強度不斷衰弱,颱風中心附近的風雨的確會明顯變弱,但其外圍雲系與冷空氣結合,反而成為降雨的重災區,比如山東中北部地區普遍出現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多地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
總體來看,8月8日以來,浙江、安徽東南部、上海、江蘇、山東、河北東部、遼寧南部等地7省市累計降雨量達100~300毫米,浙江寧波、溫州、台州、湖州和山東濰坊、東營、濱州、淄博、濟南等地350~600毫米,浙江括蒼山833毫米,山東昌樂局地611毫米。據統計,1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積達32.8萬平方公裡,250毫米以上的面積達5.8萬平方公裡。
那麼作為華東登陸前三強的颱風,「利奇馬」在全國的排名如何?下面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盤點。
1.該表格只統計了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情況,不包含臺灣地區
2.由於「利奇馬」的影響還未結束,所以上述數據統計不完全
3.強度相同的颱風排名按登陸時氣壓數據排列,氣壓越低的排名越靠前
下面是分析說明:
登陸我國的颱風主要分布在7-9月,登陸前十強的排名中8月和9月分別佔了4個,這兩個月是沿海地區防禦颱風的關鍵期。
廣東、福建、海南、浙江是我國颱風重災區,廣東平均每年登陸2.7個,位列各省之首,主要因為華南地區颱風活躍,廣東綿長的海岸線更容易讓颱風「瞄準」。每年登陸浙江的颱風僅0.59個,但登陸強度都不弱,有5個颱風上榜,佔據前十強的半壁江山。
雖然我國防災減災的水平逐年提升,但在超強颱風來襲時,仍無法避免人員傷亡。傷亡原因主要有廣告牌、大樹、牆壁受強風吹襲,掉落或倒塌;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導致山區的村落或民居受災。對於公眾來說,在颱風來襲時最佳的防禦措施,還是遠離危險地區,儘量減少出門,不抱僥倖心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科學技術水平有限,颱風觀測能力不足,因此很多颱風的強度與實際強度有一定誤差,僅做參考。
更多科技生活相關信息,請關注公眾號「曉說通信」(ID:txxx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