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咋命名 為何除名?

2020-12-06 新京報

中央氣象臺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位。有專家認為,因給我國帶來嚴重災害,「利奇馬」會被除名。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被刪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什麼是颱風?

颱風:世界氣象組織定義,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持續風速達到12級(32.7米/秒)。

不同地區對颱風稱呼不同

東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區 颶風

印度洋地區 風暴

颱風何時開始統一命名?

20世紀早期,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首次給颱風命名。

1945年,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

1997年,亞太經社/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年度會議認為,建議設定一個共同認可的命名制度,提高警告效用。

2000年1月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熱帶氣旋命名表正式啟用。

颱風名字怎麼確定?

由颱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中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提供10個名字。飛禽走獸、花果草木、山川河流、天氣現象、神仙凡人,幾乎無所不包。

中國提供的10個名稱是:龍王(已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後被「白鹿」替代)、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颱風起名有何要求?

每個名稱不能超過9個英文字母,以避免發布預警信息時單詞過於複雜;

易於發音;

不能在各成員使用的語言、宗教、習俗中帶有不良含義;

不涉及商業命名;

得到颱風委員會全體成員認可。

颱風什麼情況下被除名?

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表穩定不變。但是,一旦颱風「作惡多端」,即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時,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留給這次颱風。

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截至目前,被除名的共有38個颱風名稱。

中央氣象臺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名,此前的「威馬遜」「桑美」「彩虹」都已被除名。

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名

註:利奇馬、彩虹同為超強颱風登陸(52米/秒),但登陸時利奇馬中心氣壓最低,故排在第五。

1.威馬遜

登陸地點:海南文昌

登陸時間:2014.7.18

登陸強度:72米/秒

影響省份:瓊粵桂滇4省區

2.溫黛

登陸地點:浙江象山

登陸時間:1956.8.1

登陸強度:65米/秒

影響省份:浙閩滬贛蘇皖豫鄂京津冀晉陝13省市

3.瑪騏

登陸地點:海南瓊海

登陸時間:1973.9.14

登陸強度:60米/秒

影響省份:瓊粵桂3省區

4.桑美

登陸地點:浙江蒼南

登陸時間:2006.8.10

登陸強度:60米/秒

影響省份:浙閩贛皖湘鄂6省

5.利奇馬

登陸地點:浙江溫嶺

登陸時間:2019.8.10

登陸強度:52米/秒

影響省份:浙滬蘇魯皖閩冀遼吉9省市

6.彩虹

登陸地點:廣東湛江

登陸時間:2015.10.4

登陸強度:52米/秒

影響省份:瓊粵桂湘黔5省區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臺

近幾年被除名部分颱風

2009 莫拉克

造成臺灣、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經濟損失巨大。

2010 凡亞比

在廣東省造成山洪泥石流災害,導致廣東省多人死亡,61人失蹤。

2013 尤特

廣西、廣東等地受災百萬人,受此颱風影響,廣東鑑江發生超20年一遇的大洪水。

2014 威馬遜

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等地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265.5億元。

2015 蘇迪羅

我國東部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降雨,導致洪水和山體滑坡。

2016 莫蘭蒂

導致廈門市65萬棵樹倒伏,直接經濟損失102億元。

2017 天鴿

登陸期間恰逢天文大潮,導致廣東、廣西等省區近3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2018 山竹

為2018年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相關焦點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為何又要除名?
    颱風的命名起始於20世紀初,據說,是一位澳大利亞的天氣預報員,把颱風命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以此來公開戲稱這位人物。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颱風正式以人的名字來命名,起初只用女人的名字來命名,後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起,用男人的名稱和女人的名稱交替使用。
  • 「海馬」被除名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在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颱風委員會第49次屆會議決定對「海馬」進行除名,並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中央氣象臺將於近日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這也是首次明確將颱風命名權歸屬給公眾。
  • 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原標題: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7月11日,超強颱風燦鴻今天下午在浙江登陸。燦鴻在颱風中屬於「大個子」,其東西和南北方向的螺旋雲帶覆蓋範圍直徑1500公裡-2000公裡左右,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
  • 氣象專家詳解:為何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要被「除名」?
    氣象專家詳解:為何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要被「除名」? 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在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颱風委員會第49次屆會議決定對「海馬」進行除名,並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
  • 漲知識|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曾經哪些颱風被「除名」?
    9月21日,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召開的會議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其中,颱風「鸚鵡」、颱風「黑格比」、颱風「米克拉」和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介紹,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現象,創造新的歷史。
  • 颱風山竹將被除名,為何會遭到如此對待,只因太「兇」?
    颱風山竹將被除名,為何會遭到如此對待,只因太「兇」?近日,颱風山竹被除名,成為了熱點話題,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颱風山竹會被除名呢?以及山竹被除名後叫什麼呢?除名有什麼意義呢?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科普一下,為何它會遭到如此待遇~!
  • 颱風為什麼會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會被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  140個名稱循環使用  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據傳,20世紀前葉,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這是颱風第一次有了名字。  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人們開始用人名來命名颱風。由於缺乏組織和溝通,同一個颱風往往被周邊國家起了好幾個名字。名稱混亂使得發布的預警信息也變得模糊。
  •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利奇馬」給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帶來了嚴重風雨影響於是,有人判斷「利奇馬」要被除名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颱風名字從何而來?究竟什麼是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到底是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
  • 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是咋來的?還會因"太兇"被除名?
    為了便於溝通,世界氣象組織的颱風委員會提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方案,決定由這一帶易受颱風影響的14個國家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經批准後循環使用。其中「龍王」、「海燕」、「海馬」已被除名。中國香港提供的最新名字是:啟德、珊珊、萬宜、玲玲、鳳凰、白海豚、彩雲、獅子山、馬鞍、榕樹。中國澳門提供的最新名字是:三巴、貝碧嘉、蝴蝶、琵琶、黃蜂、蓮花、煙花、瑪瑙、梅花、珊瑚。為避免一名多譯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亂,中國中央氣象臺和中國香港天文臺、中國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經過協商,已確定了一套統一的中文譯名。
  • 颱風「溫比亞」被除名!今年第七號颱風將登陸!
    中央氣象臺18日8時將其命名為今年第七號颱風「海高斯」,逐步趨向廣東中西部海面,將於19日夜間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10級-12級)正面襲擊廣東。廣東多地已發出颱風預警信號。鑑於今年襲擊我國的颱風「黑格比」和「米克拉」均具有近岸爆發的特點,廣東各地需提前做好防颱風準備。
  •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有哪些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當某個颱風造成了重大損失,將從這個名單上除名,以用來單獨保留。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目前,中央氣象臺已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颱風還能被除名?今年我國颱風季都有啥特點?本期科普絕對乾貨滿滿—— 颱風為何被除名?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這避免了在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導語這陣慘被除名的妖風當屬——2018年第26號颱風「玉兔」!因造成美屬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等地多人死亡,災害嚴重,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決定對「玉兔」進行除名並提請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目前,中央氣象臺已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颱風還能被除名?今年我國颱風季都有啥特點?
  • 2016年超強颱風「海馬」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為颱風徵名
    名字撤了總要起個新的,對此中央氣象臺將在近期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據了解,這是中央氣象臺首次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颱風命名活動,也是第一次明確將颱風命名權歸屬給公眾個人。同時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證書。颱風「海馬」為何會被除名?
  •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颱風「玉兔」被除名!新颱風叫什麼請您取名
    當日起,中央氣象臺將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公眾為颱風命名。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颱風為何被除名?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介紹,當一個颱風造成某個或多個成員國(地區)巨大損失,遭遇損失的成員國(地區)可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避免了在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另外,當颱風委員會成員國(地區)認為颱風名字不恰當時,也可提請撤換。
  • 超強颱風利奇馬或被除名,颱風除名的意義是什麼?
    超強颱風利奇馬(英語:Super Typhoon Lekima,國際編號:19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利奇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 颱風命名始於20世紀初 造成重大損失將除名
    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 颱風「玉兔」被除名,新颱風由你來取名—新聞—科學網
    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9月21日,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颱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颱風為何被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