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2020年的夏末秋初,颱風接二連三北上,時而帶來綿綿細雨,時而帶來狂風暴雨。「鸚鵡」「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颱風大部分出生在南、北緯5~20°的熱帶洋面上。只有洋面溫度≥26.5℃時,颱風才有可能出生。此時,洋面高溫導致水汽大量蒸發,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水汽發生了螺旋上升,形成了雲團,雲團越轉越大,最後形成了熱帶氣旋!當熱帶氣旋中心風力≥12級(32.7m/s)時,就成了我們眼中的「暴躁小孩」——颱風。

今年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同期偏少

截至2020年9月底,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其中,颱風「鸚鵡」、颱風「黑格比」、颱風「米克拉」和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介紹,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現象,創造新的歷史。

今年8月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數較多年平均(5.7個)偏多1.3個,其中8月上旬就有4個颱風生成;8月「黑格比」「米克拉」和「海高斯」3個颱風先後登陸我國,較同期平均(1.9個)偏多1.1個。

而8月26日至9月8日 三個颱風連續北上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東北地區連續遭受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比常年全年影響東北地區颱風個數(1.2個)偏多1.8個。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

每年都會有很多颱風出生,聰明的人們分別給它們命名,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的140個名字組成了颱風家譜。這些名字年復一年重複使用,直到某一名字的颱風造成特大災害,則會將它們除名,由其原名稱提供國重新提供新名字,以期減少災害,帶來福祉。

颱風還有個編號是誰給的呢?我國的颱風編號僅在「自己家裡」使用,相當於家裡孩子的排行,老大、老二、老三……當一個熱帶氣旋中心風力≥17.2m/s(8級風)時,中央氣象臺就會對它進行編號!當熱帶氣旋中心風力≥12級時就是颱風了。颱風是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壯年」!

颱風長什麼樣?在新聞報導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衛星雲圖,龐大的雲團在沿海地區逆時針旋轉。從空中向下俯視,颱風有一隻黑色的「眼睛」長在最中間,被稱為颱風眼,這裡無風無雨,雲淡風輕。圍繞眼睛的是連續密閉的雲區,再向外是螺旋狀雲帶,這些雲區、雲帶都會產生風雨,強度不同。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

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災害,每一個被除名的颱風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錢傳海介紹,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三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木蘭」替代「海馬」。

「玉兔」這個名字總計被使用了4次,分別是:2001年第7號颱風「玉兔」(颱風級)、2007年第2號颱風「玉兔」(強颱風級)、2013年第16號颱風「玉兔」(熱帶風暴級)、2018年第26號颱風「玉兔」(超強颱風級)。

颱風如何消散?

颱風當然不會一直肆虐下去。通常來說,颱風的消散有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颱風登陸。當颱風從海面來到陸地上,失去了提供能量的溫暖海水,颱風就會迅速消散。

大部分颱風在登陸一兩天之後就會有很大程度地減弱。不過如果登陸後重新回到海面上,那麼這個颱風還可能重新發展壯大。

其二,如果颱風在原地滯留過久,海面下溫度較低的海水被翻起湧到海面上,較冷的海水不足以為颱風提供足夠的能量,也會讓颱風漸漸消散。

除了上面兩種情況,被更大的熱帶氣旋吸收,或者移動到溫度較低的海域,都可能是颱風消散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原標題: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7月11日,超強颱風燦鴻今天下午在浙江登陸。燦鴻在颱風中屬於「大個子」,其東西和南北方向的螺旋雲帶覆蓋範圍直徑1500公裡-2000公裡左右,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
  • 漲知識|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曾經哪些颱風被「除名」?
    9月21日,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召開的會議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 「海馬」被除名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在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颱風委員會第49次屆會議決定對「海馬」進行除名,並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中央氣象臺將於近日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這也是首次明確將颱風命名權歸屬給公眾。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為何又要除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年8月份接二連三地出現颱風的原因,例如,前幾天的7號颱風「海高斯」,再之前的4號颱風「黑格比」、「米克拉」,還有報導稱即將形成的8號颱風「巴威」。 颱風的命名起始於20世紀初,據說,是一位澳大利亞的天氣預報員,把颱風命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以此來公開戲稱這位人物。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颱風正式以人的名字來命名,起初只用女人的名字來命名,後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起,用男人的名稱和女人的名稱交替使用。
  • 颱風咋命名 為何除名?
    中央氣象臺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位。有專家認為,因給我國帶來嚴重災害,「利奇馬」會被除名。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被刪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 超強颱風利奇馬或被除名,颱風除名的意義是什麼?
    超強颱風利奇馬(英語:Super Typhoon Lekima,國際編號:19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利奇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該成員國或地區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出申請將其名字刪去,後續颱風將不再使用這一名稱,避免在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如給我國造成重大損失的2005年第19號颱風「龍王」、2016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2018年第18號颱風「山竹」「溫比亞」,它們都因為破壞力巨大,正式被除名,也就是讓其退休。[星星]另外,颱風委員會成員國或地區認為颱風名字不恰當時,也可提請撤換。
  •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有哪些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當某個颱風造成了重大損失,將從這個名單上除名,以用來單獨保留。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目前,中央氣象臺已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颱風還能被除名?今年我國颱風季都有啥特點?本期科普絕對乾貨滿滿—— 颱風為何被除名?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這避免了在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導語這陣慘被除名的妖風當屬——2018年第26號颱風「玉兔」!因造成美屬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等地多人死亡,災害嚴重,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決定對「玉兔」進行除名並提請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目前,中央氣象臺已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颱風還能被除名?今年我國颱風季都有啥特點?
  • 19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最新情況 颱風天鵝或成為今年首個除名颱風
    根據中央氣象臺關於19號颱風路徑圖顯示,預計它在靠近菲律賓的時候還有16級到17級左右,所以這個19號颱風天鵝可能會成為一個「除名」的颱風。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使用的名稱從命名表中刪去,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命名給這次熱帶氣旋,其他熱帶氣旋不再使用這一名稱。以上是熱帶氣旋名字被除去的主要原因。
  •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
    「利奇馬」給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帶來了嚴重風雨影響於是,有人判斷「利奇馬」要被除名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颱風名字從何而來?究竟什麼是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到底是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據傳,20世紀前葉,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這是颱風第一次有了名字。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人們開始用人名來命名颱風。
  • 颱風「溫比亞」被除名!今年第七號颱風將登陸!
    中央氣象臺18日8時將其命名為今年第七號颱風「海高斯」,逐步趨向廣東中西部海面,將於19日夜間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10級-12級)正面襲擊廣東。廣東多地已發出颱風預警信號。鑑於今年襲擊我國的颱風「黑格比」和「米克拉」均具有近岸爆發的特點,廣東各地需提前做好防颱風準備。
  • 颱風為什麼會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會被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  140個名稱循環使用  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據傳,20世紀前葉,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這是颱風第一次有了名字。  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人們開始用人名來命名颱風。由於缺乏組織和溝通,同一個颱風往往被周邊國家起了好幾個名字。名稱混亂使得發布的預警信息也變得模糊。
  • 颱風「玉兔」被除名,新颱風由你來取名—新聞—科學網
    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9月21日,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颱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颱風為何被除名?
  • 颱風「山竹」或被除名,這是為什麼?
    颱風的名字從何而來?又為什麼會被除名?而筆者認為,將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名字「開除」是有著一定合理性的。首先,造成重大破壞的颱風名字如果不除名,繼續循環使用,可能會再次刺激到受到那個颱風破壞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們。其次,不「除名」就有可能出現信息傳播和歷史數據記錄混亂。
  •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颱風「山竹」和「溫比亞」被除名了!還有這種操作?
    而一個不合格的颱風的下場 就是被除名! 你別說 2018年還真有我們熟悉的兩個颱風 被除名了!
  • 氣象專家詳解:為何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要被「除名」?
    氣象專家詳解:為何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要被「除名」? 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在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颱風委員會第49次屆會議決定對「海馬」進行除名,並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
  • 颱風「海馬」將被除名,中央氣象臺邀網友給颱風起名
    颱風「海馬」將被除名,中央氣象臺邀網友給颱風起名 目前,我國提供的颱風名有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即將被除名)和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