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有哪些

2021-01-19 閩南網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當某個颱風造成了重大損失,將從這個名單上除名,以用來單獨保留。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颱風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同時颱風委員還規定:當某個颱風犯下滔天大罪後,有關成員可以提出換名申請,從而把這個惡魔永遠釘在災難史的恥辱架上。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有哪些

到目前為止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有:

  2011年的第21號強熱帶風暴「天鷹」在菲律賓棉蘭老島造成1200人以上死亡,財產損失佔到全年西太熱帶氣旋總數75%以上 

  2010年的第11號超強颱風「凡亞比」在中國東南部、臺灣總共造成101人死亡,41人失蹤, 

  因災傷病328人,緊急轉移安置12.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51.5億元人民幣。其替補名為「萊伊(rai)」。 

  2009年的8號颱風「莫拉克」造成臺、閩、浙、贛如此重大損失,遇難人數600人以上,8000餘人被困,造成臺灣數百億臺幣損失,大陸損失近百億人民幣,被除名,替補名為「艾莎尼(Atsani)」。 

  2009年的16號颱風「凱薩娜」造成菲律賓、南海諸島、越南共計402人死亡,造成農業經濟損失重大,替補名為「薔琵(Champi)」。 

  2009年的17號超強颱風「芭瑪」造成菲律賓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臺灣降水量打破全年記錄,給海南、廣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澇災害,經濟損失慘重無法估計,死亡441人,替補名為「煙花(In-Fa)」。 

2006年被除名颱風:

  1、2006年的1號強颱風「珍珠」(Chanchu),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臺灣總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億美元的損失。

  2、2006年的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賓、臺灣、中國東南部總共造成672人死亡以及44億美元的損失。

  3、2006年的8號超強颱風「桑美」(Saomai),在馬利安那群島、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以及臺灣省總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4、2006年的16號超強颱風「象神」(Xangsane),在菲律賓、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國總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5、2006年的22號超強颱風「榴槤」(Durian),在菲律賓、越南、泰國總共造成於81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

2005年被除名颱風:

  2005年的9號強颱風「麥莎」(Metsa),給我國華東地區造成重大損失。40萬人被撤離,上海地鐵停運。僅浙江直接經濟損失達65億元(其中寧波損失27億元)。江蘇發生狂風暴雨天氣,並且造成經濟損失達12億元。

  2005年的14號超強颱風「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

  2005年的19號超強颱風「龍王」(Longwang),給我國臺灣、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造成大風大雨,並造成一定人員傷亡。

2004年被除名颱風:

  2004年的1號颱風「蘇特」,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關島、北馬裡亞納群島、帛琉、中國臺灣、日本等地帶來一定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韓國命名)

  2004年的8號颱風「婷婷」(Tingting),造成日本南鳥島4人死亡,多人受傷,並造成一定自然災害。

  2004年的14號強颱風「雲娜」(Rainne),「雲娜」颱風登陸中國東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81.28億元。

2003年被除名颱風:

  2003年的1號颱風「欣欣」,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造成一定災害。(中國香港命名)

  2003年的7號超強颱風「伊布都」(Imouto),造成菲律賓、我國華南地區重大人員傷亡。僅在中國廣西就造成12人死亡,損失超過5億元。

  2003年的14號超強颱風「鳴蟬」(Mamei),造成韓國150多人喪生。損失無法計算。

2002年被除名颱風:

  2002年的6號強颱風「查特安」(Chataan),登陸日本關東平原,造成多人喪生和嚴重的財產損失。

  2002年的15號颱風「鹿莎」,襲擊韓國西部。(馬來西亞命名)

  2002年的26號颱風「鳳仙」(Pongsona),造成關島大量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2001年被除名颱風:

  2001年的26號熱帶風暴「畫眉」(Vamei),雖然不是很強,但它是有史以來最靠近赤道的颱風,所以被除名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颱風為什麼會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會被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  140個名稱循環使用  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據傳,20世紀前葉,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這是颱風第一次有了名字。  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人們開始用人名來命名颱風。由於缺乏組織和溝通,同一個颱風往往被周邊國家起了好幾個名字。名稱混亂使得發布的預警信息也變得模糊。
  • 颱風「山竹」或被除名,這是為什麼?
    颱風的名字從何而來?又為什麼會被除名?而筆者認為,將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名字「開除」是有著一定合理性的。首先,造成重大破壞的颱風名字如果不除名,繼續循環使用,可能會再次刺激到受到那個颱風破壞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們。其次,不「除名」就有可能出現信息傳播和歷史數據記錄混亂。
  • 颱風「山竹」被除名 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颱風「山竹」被除名 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時間:2018-09-18 14:22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颱風山竹被除名 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天氣網訊山竹就這麼有預兆的登陸了廣東,即便如此,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傷亡,而據說一般颱風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就會山竹就這麼有預兆的登陸了廣東
  •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颱風為什麼被除名?,該成員國或地區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出申請將其名字刪去,後續颱風將不再使用這一名稱,避免在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如給我國造成重大損失的2005年第19號颱風「龍王」、2016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2018年第18號颱風「山竹」「溫比亞」,它們都因為破壞力巨大,正式被除名,也就是讓其退休。[星星]另外,颱風委員會成員國或地區認為颱風名字不恰當時,也可提請撤換。
  • 超強颱風利奇馬或被除名,颱風除名的意義是什麼?
    8月10日1時45分前後,颱風「利奇馬」的中心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有網友表示很期待颱風的來臨,但你可知道,截至11日17時,颱風「利奇馬」造成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福建等6省(市)651萬人受災,145.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近3500間房屋倒塌,3.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65.5千公頃。此次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和人員傷亡,或將被除名。颱風除名是什麼意思?
  • 超強颱風「山竹」被除名 前世竟是被除名的榴槤
    不過,在颱風命名表上的名字並不是「終身制」,一旦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處的亞太地區14個成員國或地區提供     各成員提交或後期替補的名稱都需遵守幾項基本原則。每個名稱不能超過9個英文字母,這是為了避免發布預警信息時單詞太過複雜;名稱要容易發音;不能在各成員使用的語言、宗教、習俗中帶有不良含義;選取的名稱應得到颱風委員會全體成員的認可。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每一個被除名的颱風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三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木蘭」替代「海馬」。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另外,當颱風委員會成員國(地區)認為颱風名字不恰當時,也可提請撤換。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颱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國或地區重新推薦。颱風被除名早已不是第一次。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每一個被除名的颱風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 漲知識|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曾經哪些颱風被「除名」?
    9月21日,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召開的會議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為何又要除名?
    常常聽到有各種各樣的颱風的名字,有用水果、動物、人名等等作為颱風的名字,曾經出現過的颱風名,也會再出現,而有一些名字卻又被剔除,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年8月份接二連三地出現颱風的原因,例如,前幾天的7號颱風「海高斯」,再之前的4號颱風「黑格比」、「米克拉」,還有報導稱即將形成的8號颱風「巴威」。
  • 遇到超強颱風,風眼位置最安全?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廣義上的颱風又稱颱風被停止編號和被除名有什麼區別?颱風被停止編號是指當颱風登陸或能量不足並衰減為熱帶低壓(近中心最大平均風力小於8級)或進入高緯度變性為溫帶氣旋時,則停止對其編號,不再發出有關報告,否則每隔固定時間,氣象臺會發布有關報告。
  • 颱風「溫比亞」被除名!今年第七號颱風將登陸!
    16日下午,菲律賓近海有一熱帶低壓生成。中央氣象臺18日8時將其命名為今年第七號颱風「海高斯」,逐步趨向廣東中西部海面,將於19日夜間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10級-12級)正面襲擊廣東。廣東多地已發出颱風預警信號。鑑於今年襲擊我國的颱風「黑格比」和「米克拉」均具有近岸爆發的特點,廣東各地需提前做好防颱風準備。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其中,颱風「鸚鵡」、颱風「黑格比」、颱風「米克拉」和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介紹,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現象,創造新的歷史。
  •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利奇馬」給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帶來了嚴重風雨影響於是,有人判斷「利奇馬」要被除名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颱風名字從何而來?究竟什麼是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到底是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
  • 颱風「海馬」將被除名,中央氣象臺邀網友給颱風起名
    颱風「海馬」將被除名,中央氣象臺邀網友給颱風起名 目前,我國提供的颱風名有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即將被除名)和海棠。
  • 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颱風核心區的直徑有1000公裡,最大風力17級,登陸後將給華東地區造成大範圍的強風暴雨。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個「大個子」的名字是如如何制定的呢? 歐美國家為颶風命名的歷史比較悠久,可追溯到上世紀中葉。颶風既有名字,也有級別(比如1-5級颶風)。颶風一般是使用人名,一個男性名字一個女性名字交替使用。近些年知名度最高的颶風就是安德魯和卡特裡娜。
  • 颱風山竹除名申請已提出 颱風天鴿替補名出爐
    大家還記得橫掃珠三角的颱風山竹嗎?曾經那幾乎把珠三角的樹都給刮沒了颱風"山竹",如今已由菲律賓正式提出除名申請,如果一個月左右之後的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中北批准的話,颱風名"山竹"將被正式除名,未來再無名為"山竹"的颱風了。曾經的暴力水果臺終於追隨它的前任、同是暴力水果臺的"榴槤"而去了。
  • 2018年颱風「山竹」「溫比亞」被正式除名
    此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除名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中國提出除名2018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同時「山竹」和「溫比亞」的命名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將在下一次屆會上提出新的替代名字。  據了解,自2002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颱風中已有45個被除名。
  • 颱風山竹溫比亞除名新名字是什麼?
    颱風為何被除名?  颱風被除名的原因,相信有很多關注氣象的朋友們已經知曉。  颱風委員會規定:如果一個颱風對某個或某幾個地區的民眾生命和財產造成的嚴重損失,則在來年颱風委員會年度屆會上,將由成員給出除名議題,並與其他成員國或地區商討是否將該颱風除名。  在英文中「除名」的用詞為「retire」,也稱讓其退休。退休後這個空缺的位置會由原提供名字的國家或地區再提交新的名字,使其繼續在颱風命名表上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