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摘桃子去!

2021-01-10 騰訊網

又到了桃子成熟的時節,安豐鎮國貿農莊內碩果纍纍,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甜,吸引周邊市民前來採摘嘗鮮,一飽口福。

走進採摘園,綠樹成蔭,清風拂面,空氣裡瀰漫著誘人的桃香。成片的桃樹上掛滿了果實,毛茸茸的,紅裡透著粉,色澤誘人。不少遊客走進桃園,放鬆身心,盡享採摘的樂趣。

【採訪】市民 吳明玉:聽朋友說這邊桃子很大,又很脆很甜,所以剛才一到這邊就嘗了一個,真的很不錯,我摘了整整兩筐。自己來採摘桃子就是比較新鮮,然後還享受了大自然的樂趣。

桃園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的上午8點到10點是遊客採摘的高峰期,一天下來有100人左右,周末的時候更多。隨手摘下一顆,咬上一口,清甜的果汁溢滿舌尖,唇齒間滿是濃濃桃香。

【採訪】市民 唐富榮:這個桃子特別像我小時候吃的味道,特別脆特別甜。

國貿農莊今年共種植了85畝桃樹,目前大棚裡種植的春瑞一號已經大面積成熟,到6月10號基本結束。露天油桃、黃桃、貢桃等品種預計6月15號上市,晚桃預計9月份上市。為保證品質,農莊追求純天然、無汙染、無公害的「生態桃子」,讓人們吃得放心。

【採訪】國貿農莊常務副總經理 呂玉勤:我們這邊是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進行生產,是水肥一體化的,像基肥就是用豆餅發酵以後施下去的,肥料大部分用水溶肥,基本不用農藥的。疏果期的話,正常我們只留20-30個果子一棵樹,這樣生長出來的桃子品質就很好,口感更甜。

得益於良好的品質,國貿農莊的桃子除了供遊客採摘外還成功打入外地市場,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採訪】國貿農莊常務副總經理 呂玉勤:我們現在銷售有幾個渠道,一個是有遊客過來採摘,第二個就是我們國貿的超市,有20多家連鎖超市,另外還有就是市場,南通市場,海安市場,還有嘉興市場,都有的。

記者:劉曉雨、餘 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從古中國文明發展看:會「摘桃子」才是硬道理!
    崇仰他們的同時,我們卻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都是靠「摘桃子」而得以成就大業的,仿佛在告訴我們會「摘桃子」才是硬道理。胡漢相爭百餘年,長江以北,五胡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終以周武帝滅齊一統北方,卻英年早逝,後隋文帝楊堅以嶽父之身攬北周大權,恢復漢姓,逼外孫禪讓,建立隋朝,老楊家在經過內部整合後一片欣欣向榮之象,此時南邊的老陳家的宮廷裡依然一片靡靡之音,老楊同志大手一揮,百萬大軍南渡長江,不廢吹灰之力統一了大江南北,老楊同志這是把宇文家的「桃子」給摘了。
  • 細數NBA最具爭議5大摘桃子行為
    摘桃子,也就是咱們俗稱的收穫他人勞動的果實,就像新聞中竊取他人科研成果,論文報告,就屬於一種摘桃子的行為,而NBA中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行為,而且還不少,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NBA最具爭議的5大摘桃子事件:
  •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這個哲學問題至今為止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不同的看法,小編也有小編不同的看法。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好理解。往小了說是我們本身的起源。往大了說可以認為是世間萬物的起源。我們來源於我們的父母,父母往上說來源於人類。而人類的起源,就開始複雜了,可能是猴子,也可能是其它。再往上我們還要研究物質的起源。所以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 學說寧波話——「對(déi)來扯(cò)去」
    對(déi)來扯(cò)去:猶言東拉西扯。
  •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普通秋沙鴨今天西湖報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攝影視頻 東斯來了來了!西湖四大越冬鳥之一普通秋沙鴨姍姍來遲,終於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報到了,至此西湖四大冬候鳥;鸕鷀、鴛鴦、銀鷗、普通秋沙鴨全部集齊了。吃飽玩夠了,它們會飛到船少人少的地方休憩,比如阮公墩和湖心亭就是它們比較愛去的地方,晚上睡覺呢,一般會去小瀛洲湖心亭一帶。至於今年普通秋沙鴨為何姍姍來遲?「東斯」有他自己的理解。他猜測或許還是和今年冬季比較熱、氣溫比較高有關係。
  • 春天來了,我想到處去看看
    聽說春天己經來了,濃妝豔抹,穿著華麗的衣裳,我想去看看。去看春風是否依舊,還有你。我想和你一起騎上一匹駿馬,馳騁在草原,感受那種信馬由疆的自由和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樸實自然景觀,去聽牧笛聲聲,牧歌燎亮的粗獷和豪放。
  • 來宣城一定要去的地方
    大家好啊,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宣城哦首先還是遊玩線路和景點介紹哦Day 1 敬亭山敬亭山位於宣城市中心以北5公裡處,主峰一峰海拔317米,謝脁、李白等文人為它留下許多詩篇外地人來此為了追尋李白足跡;當地人則喜歡來爬山,大片的茶園和竹林帶來了清新空氣,站在山頂俯瞰山下的視野也很好。公交都停在昭亭北路靠近水陽江大道的敬亭山東大門廣場(停車場)附近,廣場上能看見兩座牌坊和一尊李白雕像,這裡距正式登山的臺階路尚有2公裡,所幸沿途風景值得駐足。
  • 來衝風雨來,一鯨落而萬物生;去踏煙霞去,父精母血獲新生!
    袁某以為他是鄰居家的差役,就打招呼道:要不要來一杯?那人點了點頭。於是,袁某就給他遞了一杯酒,那人卻只是聞了聞並沒有喝下去。袁某很奇怪:老兄是覺得這酒太冰了嗎?那人又點了點頭。見此,袁某就重新熱了一杯酒遞給他,那人還是聞了聞並不喝下去。然而,那人每聞一下酒臉色就紅潤一分,嘴巴也大張著合不攏。
  • 經常有人拿著測量工具在村裡量來量去,幹什麼,我來告訴你
    住在農村的小夥伴們是不是經常見到有人拿著測量儀器,站在馬路上,或者在我們的房子跟前量來量去,量完直接就走,什麼都不說。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是不是要拆遷啊,告訴你還真有可能。其實有測量員來村裡測量房屋,是因為現在農村空房居多,很多都是光有房子,沒有人住。
  • 從哪來!到哪去!
    我從哪裡來?我從宇宙來,1.我身體有光量子效應,如神經傳遞,心靈感應;2.有單細胞生物遺存,如白細胞和病毒;3.有多細胞生物遺存,如受精卵發育初期我到哪裡去?遊天下,閱眾生,行天道,渡天使,立德、立功、立言…
  • 人從哪裡來 要往哪裡去
    這些人從哪裡來,往何處去?他們當年應對氣候變化的選擇,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們的命運。確切地說,他們來自東非大裂谷,地球上那條最大的斷裂帶,看似傷疤,一條碩大的「刀痕」呈三角形,位於三點之間,南點莫三比克入海口,西北點位於蘇丹約旦河,北點可入死海。裂谷縱貫南北,將肯亞裂開,恰與橫亙的赤道相交,故有人稱「東非十字架」,似乎隱含了人類起源的密碼。
  • 人到底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個很大哲學問題,至今哲學家們也無法定論。其實不光是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到底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很好奇,也很想知道,人會不會有前世和來生。對於這樣的哲學問題我們可以大膽的發揮想像,或許能給哲學們提供一些靈感。
  • 斑鳩來了,牧童也來了
    斑鳩來了,牧童也來了   散步鄉間小路時,草叢中,一隻脖子掛著珍珠項鍊的環頸斑鳩驀然驚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拍翅騰空飛去,嚇了我們一大跳!   是暮春了,這兩天剛下過春雨,深淺不一、層次相間的綠,爭先恐後地染遍四野。幾個小池塘注滿了水,鴨子在水面悠遊來去,不時發出呱呱聲。
  • 徐仁修|爬來遊去
    我常用泥沙地的足跡來考隨行的自然小偵探鱷魚也經常可見,無論是溪岸、湖邊,總會有它們的「倩影」,它們老是嘴巴張得大大的,露出那從不刷牙的大牙齒。
  • 如果你來南溪,我想帶你去……
    如果你來南溪,哪些景點值得你去?2如果你二月來南溪我要帶你去江南吃龍肉正月十六,是南溪江南鎮一年一度「吃龍肉」的日子。5如果你五月來南溪我要帶你去大坪看梔子花潔白的花瓣挨挨擠擠的綻放在碧綠的枝葉間,空氣中瀰漫著獨屬於梔子花的清香。
  • 不一樣的「狼來了」的故事:狼來啦,狼來啦!
    狼來啦,狼來啦!:不一樣的「狼來了」的故事一隻小鳥在街角遇到一隻狼,它轉身就跑,一路上大聲呼喊「狼來了,狼來了。」它的動物朋友們聽到了,和它一起開始逃亡之旅。它們穿過馬路,穿過街角,結果又轉回了原點,與那隻狼又一次不期而遇,狼會做什麼?小動物們的命運會怎樣呢?
  • 他從地獄來,要往天堂去.
    他從地獄來,要往天堂去。
  • 來!一起去肯亞拍非洲五霸~
    肯亞動物大遷徙路線圖從以上遷徙圖來看,大遷徙80%的時間均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草原,也就是虛線以下的部分。這時隨時可能上演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畫面,恰恰是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來此的緣由。Tips:可以選擇乘吉普車safari,在馬拉河旁會有很多車輛嚴陣以待,這時就需要瞄準時機搶佔好的拍攝位置,稍微有所猶豫可能就會錯失良好的機位。另外動靜也不宜太大,不然受到驚嚇的動物也許會放棄過河,而等下一次就不知道還要等待多久了。
  • 脊椎動物的來「龍」去脈
    因此對脊椎動物演化的解讀主要通過發現於不同時期的地層中的化石來進行:根據各種化石的形態特徵追索不同時代的化石之間的祖裔關係,根據化石牙齒與頜的特徵所指示的動物食性來判斷食物鏈關係,根據化石肢骨指示的運動方式來推測動物的行為習慣和活動範圍等。
  • 耶穌必定再來!論基督再來的確信
    因此,我們知道在耶穌升天前說:「我怎樣升上去,還要怎樣來。」也就是第一次來為人捨命,擔當世人的罪。第二次來又叫再來,乃是與罪無關乃是為了拯救他們。所以包括正統神學家在內的大多基督徒都對耶穌得再來達成共識。更重要的是,耶穌曾經自己說:「他去原是為我們預備地方,預備好了就必再來接我們到他那裡去。」這是歷代以來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