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終於來了!普通秋沙鴨今天西湖報到

2021-01-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攝影視頻 東斯

來了來了!西湖四大越冬鳥之一普通秋沙鴨姍姍來遲,終於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報到了,至此西湖四大冬候鳥;鸕鷀、鴛鴦、銀鷗、普通秋沙鴨全部集齊了。

浙江野鳥會成員「東斯」說,前兩天他就聽其他鳥友爆料說有看到過普通秋沙鴨,所以這兩天他都在西湖邊尋找它們的蹤跡。

今天(12月17日)早上7:30左右,「東斯」在柳浪聞鶯的湖域發現了兩隻母的普通秋沙鴨,它們正在西湖里抓魚嬉水遊戈,看到這個畫面,「東斯」特別開心,立馬拿相機拍了下來。

「東斯」說,一般普通秋沙鴨的生活還是很規律的,早上7點左右會出來覓食,按照以往的經驗,柳浪聞鶯外湖面還有少年宮外水面等水域,都可以看到它們。吃飽玩夠了,它們會飛到船少人少的地方休憩,比如阮公墩和湖心亭就是它們比較愛去的地方,晚上睡覺呢,一般會去小瀛洲湖心亭一帶。

至於今年普通秋沙鴨為何姍姍來遲?「東斯」有他自己的理解。他猜測或許還是和今年冬季比較熱、氣溫比較高有關係。

來西湖越冬的普通秋沙鴨對環境水質是比較高的,正因為西湖水質這幾年明顯改善,它們看中了這裡的優質水源和豐富的魚類資源,因此,最近幾年,都會有七八隻普通秋沙鴨來西湖越冬。

「有母的,肯定有公的,今年看看它們究竟會來幾隻。」「東斯」說,普通秋沙鴨是西湖上最晚來的冬候鳥,也是最早走的,明年3月初就要飛回老家了。

相關焦點

  • 普通秋沙鴨如約而至,西湖四大冬候鳥終於到齊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文 東斯/攝每一年冬天,西湖四大冬候鳥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都會一一來報到。每年的第一梯隊,肯定是怕冷的鸕鷀,9月初,它就來了。緊接著,鴛鴦、織女銀鷗也會陸續趕來。拖拖拉拉排在最後的,肯定是普通秋沙鴨。
  • 西湖里它們出現了,意味著杭州...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以上為廣告 以下為正文今天白天的陽光已經開始倒計時,新一波冷空氣已經在路上了,杭州人熟悉的溼冷魔法攻擊即將上線。它們來西湖報到了!杭州到了最冷的時候每年冬天,西湖里都要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冬候鳥。很多愛鳥的人都知道,這群候鳥有「四大家族」,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國慶長假期間,就有網友在「快抱」APP上給我們爆料,曬出自己在西湖邊拍到的十多隻鸕鷀。
  • 那些在綿陽越冬的水鳥重量級「選手」 不普通的普通秋沙鴨
    繼續來關注那些在綿陽越冬的水鳥,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普通秋沙鴨。這裡說「普通」可不是說它們真的普通,而是這種水鳥的名字就叫普通秋沙鴨。綿陽市愛鳥協會成員李健拍攝了大量普通秋沙鴨,在這個過程中他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觀察。今天將由他為大家介紹普通秋沙鴨。
  • 「小而精」的西湖大學開學!120名博士報到,待遇好到衣食無憂
    2018年8月24日是西湖大學在獲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以後的第一次開學典禮之日。今年,共有120名博士研究生被西湖大學錄取,今天是2018級新生報到的日子。我們平時看到大學開學的樣子總是很熱鬧,然後這所只錄取120名新生的大學門口安靜又冷清,顯得特別與眾不同。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 又來重慶過冬啦
    中華秋沙鴨備受市民歡迎的候鳥紅嘴鷗正陸續撤退,但熱鬧的重慶,近期又迎來了「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過冬!它們的身影,已出現在江津區西湖鎮綦河河畔,很快也將會出現在主城的長江、嘉陵江等地。中華秋沙鴨每年來重慶越冬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分布局限於東亞的珍稀鳥類,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在2020年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全球數量成熟個體僅有2400—4500隻。說起中華秋沙鴨和重慶的淵源,還要從8年前說起。
  • 瘦西湖來了網紅寵物鴨?可能是一隻普通家鴨
    昨日,有遊客在瘦西湖春波橋一帶拍到了一隻小白鴨,其羽毛雪白,嘴黃色,相比其他鴨子個頭較矮,「很像網上流傳的『寵物鴨』。」記者將圖片和視頻傳給資深觀鳥高手,他認為這可能只是一隻普通家鴨。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專家說,家養的鴨子中也有白色鴨子,其中種鴨價格較貴,尤其是進口的種鴨。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來滻灞啦~
    CBE美景如詩的滻灞不僅吸引著許多人來這裡工作生活就連稀罕的鳥兒也慕名而來只中華秋沙鴨。此次中華秋沙鴨的發現,是在滻灞生態區範圍內的首次記錄。美麗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發現的這隻中華秋沙鴨為雌性,雌鳥的頭和頸棕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由褐色逐漸變為灰色,並具白色橫斑;尾黑褐色,沾灰色;下體白色,肩和下體兩側具鱗狀斑。
  • 普通秋沙鴨的種群現狀,了解一下!
    普通秋沙鴨是中國秋沙鴨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冬季和遷徙期間在中國東部和長江流域是常見的,而且種群數量較大,遍布於各種湖泊、山區溪流和低地。但已不常見,而且種群數量很少。
  • 又到一年最佳觀鳥季 快來這些地方養養眼吧 ( 1 / 4 ) 2015年11月...
    除此之外的斑嘴鴨、普通秋沙鴨、紅嘴鷗則小家子氣了點,只是三三兩兩地出現在江面上,抖一抖小機靈。  在這裡可能看到的鳥類:紅嘴鷗、小天鵝、鴻雁、豆雁、針尾鴨、斑嘴鴨  西湖  在杭州觀景,腦海中想起第一個名字應該是西湖。秋天的西湖,梧桐葉落,別有一番風味兒。
  • 直擊西湖大學新生報到第一天 學生自信豪言:五年十年後,看學術成就!
    2018-08-25 10:06 | 都市快報定位「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辦在杭州人「家門口」的西湖大學,到底是什麼樣子? 昨天是西湖大學2018級新生的第一個報到日,快報記者首次進入西湖大學雲棲校區探營。
  • 來了!Ta終於來了!就在今天
    流星來啦就在今日作為全年精彩天象的收官之作小熊座流星雨將閃亮登場!!仰望星空許下心願今天,你想和誰一起看流星雨?來源:央視網
  • 瘦西湖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快來「鷗」遇吧
    瘦西湖  也能看到小白鷺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黃鸝,在揚州夏季最為常見。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夏候鳥。不過,今年冬季的瘦西湖,有成群的白鷺來「作客」。王志強說,上午水面結冰,下午冰融化了,鳥兒們就來了,在水中找吃的。   除了成群的白鷺,還有成群的紅嘴鷗。杭德泉說,他前後數了幾遍,紅嘴鷗的數量比白鷺要多得多,「200多隻。」昨天下午,他蹲守了2個多小時,拍攝了不少鳥兒的照片,如紅嘴鷗捕食水中泥鰍的場景。   雖然紅嘴鷗是揚州冬季的常見冬候鳥,但200多隻紅嘴鷗一起來到城區,也不多見,「過去一般只看到幾十隻。」
  • 西湖上飄來一張「鱷魚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張夢思最近,杭州夜晚的大風呼呼刮過,西湖的湖面蓄積了不少紅紅黃黃的落葉。快看,西湖上飄來了一張「鱷魚嘴」。小時新聞記者立即核實了一下,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神器叫做漂浮物收集器,西湖邊打撈已經用了幾年啦,以前都在裡湖收集一些漂浮物、顫藻的,不太出來。」前兩天湖裡的落葉太多,為了提高打撈效率,水域管理處才會把收集器飄到斷橋邊收集落葉,結果被網友拍了個正著。漂浮物收集器是個什麼神奇的東西,怎麼前面會分叉?
  • 嗯,江淮氣旋準時來「報到」了
    嗯,江淮氣旋準時來「報到」了  寒意不足,大風卻肆虐。今天上午9時59分,申城拉響大風藍色預警信號,11時33分,升級為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為何今天申城「風」頭十足?上海市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官孔春燕表示,今天大風天氣主要受江淮氣旋影響,這個氣旋在上海近海生成,並將進入東海。  江淮氣旋,這名字聽上去似乎「高大上」,其實大家別被它的名號嚇到了,每年它都會準時「報到」。江淮氣旋是形成於長江中下遊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鋒面氣旋,是造成江淮流域強降水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
  • 西湖漁亭今天開張 當季的步魚鮮掉眉毛
    最早開在南山路上,2011年9月樓外樓接手,西湖魚的專賣店先是開在茅家埠,後來又搬到了東山弄農貿市場,從此就穩定了。往年大年初三初四就開門,今年因為疫情,開門日期一度後延。終於,今天(3月7日)西湖漁亭開門了。在東山農貿市場最裡面一排的攤位裡,鮮靈靈的鯽魚、白鰱、步魚、草魚、螺螄青排排放,活蹦亂跳的魚兒們在水裡一撲騰,濺起了水花。
  • 最新數據來了!295種!
    觀鳥、拍鳥不僅範圍廣,頻率也高,鳥友們也給一些觀鳥地取了有意思的名字,如瘦西湖萬花園的「魔術林」(秋冬季節,多種候鳥來這裡「沐浴」),瘦西湖東門附近的「翠鳥大舞臺」(拍攝翠鳥的地方),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的「觀鳥神地」(一片小林子,記錄了多種珍稀和新鳥種),儀徵銅山的「神枝」(一棵枯萎刺槐上的枝頭曾有多種鳥兒在上面歇腳)。
  • 中華秋沙鴨、鴛鴦齊聚貴州北盤江大峽谷
    在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監測到的三隻中華秋沙鴨(左邊兩隻為雄性、右邊一隻為雌性)監測過程中,發現並記錄了中華秋沙鴨、鴛鴦、白胸翡翠、白鷺、蒼鷺、大山雀、大擬啄木鳥、白頰噪鶥、小鷿鷈、鳳頭鸊鷉、白腹錦雞、白鶺鴒、普通鸕鷀、紅嘴鷗、珠頸斑鳩、紅耳鵯、白喉紅臀鵯等17種150餘只鳥類。
  • 小天鵝首次來安吉過冬啦
    安吉來了哪些「小可愛」   小天鵝   小天鵝來安吉過冬為首次記錄。  據自然資源保護中心監測,今年氣溫偏高,雖然大波候鳥尚未到來,但也有不少鳥種已到安吉,如中華秋沙鴨、鴛鴦、豆雁、普通鸕鷀、鷸類等,其中美麗的小天鵝為首次記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