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嘴鷗捕食水中泥鰍
白鷺
瘦西湖清淤已進行了一段時間,引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有紅嘴鷗、小白鷺、鶴鷸、白腰草鷸、斑嘴鴨等,總數量超過了300隻。
瘦西湖
也能看到小白鷺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黃鸝,在揚州夏季最為常見。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夏候鳥。不過,今年冬季的瘦西湖,有成群的白鷺來「作客」。
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在瘦西湖北門附近的淺水區域,每天都有100多隻白鷺來到這裡,「基本都是小白鷺。」
實際上,鳥友們近幾年就已注意到,每年冬季都有為數不少的小白鷺來到揚州,但成群的白鷺來到城區,還是第一次。
王志強的工作地就在瘦西湖畔,他用手機拍攝了一段白鷺紛飛的場景,發在朋友圈,引來不少點讚。
「那場景,確實很美。」王志強說,上午水面結冰,下午冰融化了,鳥兒們就來了,在水中找吃的。
除了成群的白鷺,還有成群的紅嘴鷗。杭德泉說,他前後數了幾遍,紅嘴鷗的數量比白鷺要多得多,「200多隻。」昨天下午,他蹲守了2個多小時,拍攝了不少鳥兒的照片,如紅嘴鷗捕食水中泥鰍的場景。
雖然紅嘴鷗是揚州冬季的常見冬候鳥,但200多隻紅嘴鷗一起來到城區,也不多見,「過去一般只看到幾十隻。」
紅嘴鷗和白鷺都是成群的,但也有一些鳥兒是少量的,如白腰草鷸、鶴鷸、斑嘴鴨、白鶺鴒等。「斑嘴鴨突然闖進紅嘴鷗鳥群。」杭德泉說,雖然不是同類,但它們相處得很好。
昨天,記者看到,直到下午5點半,這些水鳥才全部離開瘦西湖,飛向附近的林中。
有哪些好吃的吸引鳥兒?
鳥兒之所以成群結隊來到瘦西湖,是由於食物的吸引。從鳥兒捕食的情況來看,食物主要是底棲生物,如泥鰍、螺螄等,當然也有一些水生昆蟲。
「鳥兒們都是很精明的,哪裡有好吃的,它們很遠就能發現。」杭德泉解釋,如紅嘴鷗,一旦有一隻鳥兒發現了覓食地,它就會呼朋喚友,很快就有成群的同伴到來。
每年冬季,雲南昆明滇池的紅嘴鷗,成為吸引外地人前去旅遊的重要亮點。紅嘴鷗成群來到瘦西湖,這裡也能成為「打卡地」嗎?
「從目前看,因為是清淤才引來紅嘴鷗,人工要想投喂,難度比較大。」「不過,可以嘗試人工投餵紅嘴鷗專用鳥食看看。」紅嘴鷗呆在揚州的時間長達兩三個月,如果這段時間能讓它們意識到這裡是棲息的好地方,那麼它們明年也可能會再來。
原有的野鴨黑天鵝去哪了?
野生鳥類成群來到瘦西湖,那瘦西湖原有的野鴨、黑天鵝去哪裡了呢?
瘦西湖風景區管理處工程管理部負責人馬曉良介紹,在清淤前,就為黑天鵝建了一個暫養棚,將黑天鵝集中到這裡暫養,等到清淤結束後再放回湖中;而斑嘴鴨、綠頭鴨等,因為飛行能力很強,目前在景區各水域自由活動。
馬曉良介紹,景區水域裡的魚,在清淤前進行了區域性放流,「清淤結束後,將攔水壩拆掉,魚兒就會隨著水流再次回到瘦西湖。」
另外,清淤結束後,景區還將補充底棲生物如螺螄,以及栽種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等,打造一個既水清又生態多樣的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