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張夢思
最近,杭州夜晚的大風呼呼刮過,西湖的湖面蓄積了不少紅紅黃黃的落葉。
快看,西湖上飄來了一張「鱷魚嘴」。
11月20日,有網友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發來一張工人清理湖面落葉的照片:湖面上深黃的落葉層層疊疊,一隻收撿落葉的小船飄在其中。船頭連著一個分叉器,看起來確實和鱷魚嘴挺相似。
這是什麼神器?
小時新聞記者立即核實了一下,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神器叫做漂浮物收集器,西湖邊打撈已經用了幾年啦,以前都在裡湖收集一些漂浮物、顫藻的,不太出來。」
前兩天湖裡的落葉太多,為了提高打撈效率,水域管理處才會把收集器飄到斷橋邊收集落葉,結果被網友拍了個正著。
漂浮物收集器是個什麼神奇的東西,怎麼前面會分叉?
「其實,這前面兩根像觸角一樣的是橡膠材質的,觸角可以張開收攏,觸角下面是一個網兜,保潔員可以進行調節觸角移動的角度。」
每次,遇到大片漂浮物的時候,保潔員便操縱張開觸角,把大片漂浮物收納進來,然後在觸角圍成的中間,進行集中處理。
將西湖湖面漂浮物及時打撈乾淨,是水域管理處的重點工作之一。
傳統的打撈方式是用網兜人工打撈,碰上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湖面漂浮物面積較大,傳統人工打撈就顯得耗時耗力,無法有效應對。
早幾年,水域管理處用上了漂浮物收集器。今年10月份,水域管理處的老黨員劉師傅和其他兩位清衛工作人員一起製作了一臺新的湖面漂浮物收集器。他們參照原有的湖面漂浮物收集器,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加長了收集器觸角,擴大了收集範圍,並增加了網兜框架的強度。
經過焊接、打孔、固定、搭接等幾道工序,這臺收集器終於趕在國慶節前製作而成。
今年黃金周期間,該收集器已投入使用,運行情況良好。新裝備觸角加長,收集面增大,水草垃圾不易溢出,增強的網兜框架使得設備更加耐用。
目前,水域管理處有3個收集器,湖面保潔人員用它收集湖面漂浮物,打撈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