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題拿足分,中檔題少失分,難題力爭多得分□吃透「題情」,合理分配時間
□謹防因答題或書寫不規範而失分今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怎麼考?考前幾天如何安排最後階段的複習?筆者認為在強化「理綜」臨考複習方面應注意以下問題:
強化基礎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最後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查漏補缺,看一看哪些章節、知識還存在問題,哪些概念、規律、反應還比較模糊,哪些試題還不會做等,以整合、充實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
適量練習,激活考試興奮點
一方面要做適量的新練習,以激活考試興奮點。做新題時要特別下功夫將它們徹底搞懂。做完題後還要總結一下,弄清了哪些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解題技法上有哪些特點,從而達到「會一題而懂一片」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重溫以往練習、考試過的題。做到做錯的要糾正過來,避免再錯。原來做對的典型題也要再重新熟悉思路。
掃描非重點知識
由於平常對非重點的內容不重視,複習所花的時間也較少,因此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會有所欠缺。因此建議同學們在這段時間重視課本,尤其是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公式和應用性問題、綜合性問題,在這些知識內容上多花些精力,在複習的後期對它們多加關照,是更切合實際、更有效益的複習策略。
重視實驗複習
在後期複習階段,大家應在實驗方面多花些力氣,弄清典型實驗的原理、方法,熟練掌握基本的實驗儀器的使用。重視實驗,精心準備實驗也是臨考複習的策略。
複習中要尋找理、化、生三科實驗方法上的結合點。特別是實驗綜合題考查考生運用多學科知識的分析能力。此類題目的解決辦法可通過審題,以背景較明顯的某一學科為切入口,結合其他學科知識、技能、方法綜合解決。其中,通過實驗來驗證某些假設的設計題通常要用對照實驗的基本思想,其關鍵是根據實驗要求決定可變因素和控制因素,如2000年高考理科綜合測試第25題。
關注社會熱點
包括聯繫生活實際、工農業生產實際問題,聯繫環境問題、能源問題等社會熱點問題,聯繫現代科技實際,如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等。
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仍以學科內綜合為主。學科間綜合問題可採用每天看一道、做一道的方法。包括完整的分析、求解過程,以拓寬自己的思路。注意理、化、生學科間的知識整合,思考尋找各學科的結合點進行有意識的複習,使三門的知識、解題方法聯繫起來。解答理科跨學科綜合題時,首先應認真審讀題,多讀幾遍,弄清題意,找出題目給出的條件與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再逐步解題。特別注重對理科綜合中開放性試題的研究。由於開放性問題背景新,其解法往往不拘泥常法,沒有套路,需要創新。可採用以下常用解題策略:如執因索果,直接探求策略;特例引路,猜想證明策略;聯想類比策略等。
臨場發揮注意要點:
把握答題總原則
參加理科綜合能力測試時,答題順序原則上按題號順序答題,但要注意先易後難,如果遇到一時無從下手的題目,一定要先放一下,再向後答題。要細心、冷靜對待每一道題,力爭基礎題拿足分,中檔題少失分,難題力爭多得分,這樣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對於似曾相識的熟題更要仔細審讀,因為很多高考題都是根據常見題經變換情景、條件後改編而來,如果只憑經驗解題,往往導致失誤。
特別注意答題規範
這是取得高分的基本保證。規範要求包括:解題過程有必要的文字說明,注意問什麼、答什麼,注意單位、符號的正確使用、注意有效數字問題等,謹防因答題或書寫不規範而失分。
保持良好應試心理
1.排除雜念,輕裝上陣。在考前要靜思幾分鐘,雙目微閉,全身放鬆,緩緩呼吸。
2.充滿自信,鬥志昂揚。要學會自我安慰:我不會做的題目,別人不見得會做。只有這樣才會很快穩定情緒,進入角色。
3.頭腦清醒,謹小慎微,做到要吃透「題情」,要了解各題的分值配置,以便合理分配時間,要明確和設計出解題方法、步驟,達到一準、二快、三規範的答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