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應用統計考前最後衝刺複習建議
回歸教材,查缺補漏
第一章:
簡單了解統計學這門學科的具體內容,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1.1統計、統計學、統計資料....
1.2描述統計學。推斷統計學
1.3知道何為總體、樣本、總體單位,樣本單位
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如何區分?定類(性別)、定序(滿意度)、定距(尺碼)、
定比
1.4抽樣調查的定義,有哪些抽樣調查方式和方法,與其他非全面調查相比
的特點有哪些?
各種調查優缺點,誤差大小比較 重點調查,重點調查的實施條件.
1.5統計學:是一門搜集整理和分析統計數據的方法論科學,探索數據的內在規律性,達到對事物的科學認識
1.6描述統計學:描述統計學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觀現象的數據,並通過圖表形式對搜集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和顯示,進而進行綜合,概括與分析得出客觀現象基本規律性(關於如何對現象特徵觀測,整理,計量和表述的理論和方法論科學)
1.7推斷統計學:研究如何根據樣本數據推斷總體數量特徵,它是在對樣本數據進行統計描述的基礎上,對統計總體未知數量特徵做出的概率形式的推斷。
1.8普查:為某一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方式
(特點:① 一次性或周期性
② 統一的調查時間,避免重漏,確保準確性
③ 數據一般較準確,規範化程度較高
④ 適用範圍窄,主要用於國情國力等調查)
1.9抽樣調查:按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並根據樣本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參數特徵的一種非全面調查方式。
抽樣誤差:由於抽樣的隨機性引起的,樣本數據與總體真值之間的誤差。
第二章:
2.2統計分組,統計分組原則; 組距數列編制,開口組組距(隱含在計算題中);
2.3各種統計圖表示什麼類型的數據?它們各有哪些功能?(直方圖,柱狀
圖,條形圖,餅圖,環形圖,雷達圖,莖葉圖)
第三章:
3.1平均指標:數值平均數(簡單,加權,調和,幾何平均全都要掌握); 位置平均數:眾數,中位數,以及組距數列中眾數中位數的計算,眾數存在條
件;相對數平均(時間序列)。
3.2變異指標中極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標準差、方差如何計算,這些指
標的優缺點是什麼?要背誦記憶。掌握離散係數和異眾比率; 平均指標和變異指標結合分析,變異指標反映平均指標的代表性。
3.3會判別分布類型(左偏,右偏,標準)
分布類型,要求掌握標準正態分布偏態為 0,峰態為 3(矩估計,概率論部分)。
第四章:時間序列
4.1水平分析:會計算平均發展水平(時期/時點的加權、首末折半),增減
量,平均增減量,相對數的平均數。常考計算題
4.2速度分析:發展速度(環比;定基;同比),增減速度(環比;定基;同
比),發展速度和增減速度的關係; 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的轉換;環比增減速度和定基增減速度的轉換!
(兩種轉化的區別一定要掌握)
4.3平均發展速度的兩種計算方法:幾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簡答題)需要掌
握這兩種方法的計算方法(自己能默寫出來)和適用場合。
時間序列分析注意的三個問題(基期/平均、環比速度結合/水平和速度結合)
簡答題
4.4時間序列的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區別(考過三次); 時間序列各種模型適合的時間序列類型(簡答判斷) 時間序列長期趨勢的測定
A 移動平均法:如何計算(掌握)/k 值的選取/權數確定(近大遠小/中間
大兩端小)移動平均法適合呈水平趨勢的時間序列。
B 指數平滑法:
C 趨勢方程擬合法:a,b 代表什麼;根據數據用最小二乘法算出 a,b 值時間4.5序列的季節變動測定
A 同期平均法/原資料平均法(適合呈水平趨勢的時間序列):計算步驟/實質
B 趨勢剔除法(適合有上升下降趨勢的時間序列):具體方法和步驟,要會計算季節指數 循環變動的測定方法:按經濟活動的絕對水平是否下降分為古
典型周期和增長型周期,分解法和增長率法。需要掌握步驟。
第五章:
每年分值在 30 分以上,必考大題計算,注意計算準確性,平時練習
5.1掌握指數綜合性和平均性,質量指標指數和數量指標指數
5.2綜合法指數:拉氏和帕氏(我國為什麼選擇數拉質帕的指標體系),了解
帕歇效應
平均法指數:加權算術平均法&加權調和平均法
CPI 是什麼?有哪些作用?
本章的重點是因素分析,每年 20 分計算題,兩因素,多因素以及總平均數都要
熟練掌握。答題步驟需要規範,三個相對數,三個絕對數,以及構建指數體系
第六章:
本章主要為之後幾章做基礎知識的準備,和數三聯繫較為緊密。
6.1總體和樣本的關係,樣本間的關係,給定分布會寫出似然函數
6.2參數、統計量的定義?要會判斷變量是否為統計量;
樣本矩,樣本相關係數的計算;
6.3卡方分布,t 分布,F 分布以及一些特點
(卡方的可加性,t 分布極限正態、對稱肥尾分布,F 統計量的倒數仍為 F 分布等);
建議掌握均勻分布、二項分布、指數分布和泊松分布(結合數三即可,在概率論部分容易出現)
抽樣分布定理,會用即可,不必掌握證明!(複試可能考證明)
第七章:
本章是重點章節,一般會在區間估計和假設檢驗中出一道大題,
無偏性、有效性、一致性掌握基本概念
7.2區間估計:置信區間計算,置信水平(常考對置信水平的理解); 抽樣極限誤差,抽樣平均誤差(重複抽樣/不重複抽樣)公式牢記,常見置信水平的臨界值要知道(90%,95%,99%) 大樣本,小樣本,總體方差已知未知情況下總體均值,總體成數,方差等各種情況下的置信區間可以隨時默寫出來。
必要抽樣數目:重複抽樣&不重複抽樣的情況下總體均值和成數的必要抽樣數目,必要抽樣數目的影響因素,為什麼重複抽樣要比不重複抽樣多抽樣本單位?
(簡答題)
7.3分層抽樣、等距抽樣、整群抽樣、多階段抽樣
第八章:
第八章和第七章的知識點是一致的,相應總體統計量是一致的,僅是所求形式不
同,理清兩者之間的聯繫減少記憶量!
8.1假設檢驗:基本思想?一般步驟?原假設和備擇假設如何設立(檢驗方向)? P 值的含義?假設檢驗中的兩類錯誤,何時α 大些,何時 β 大些?(簡答題)
如何同時減小兩類錯誤發生的概率?
8.2一個總體均值的檢驗(正態總體方差已知的 Z 檢驗,方差未知的 t 檢驗) 一個總體方差的卡方檢驗。一個總體成數的 Z 檢驗(注意樣本量要符合三個條件)
8.3兩總體一般不考,但建議掌握
8.4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設?實質是什麼?基本思想是什麼?
原假設和備擇假設如何設立?檢驗結論如何正確敘述?
掌握計算方法,會計算三個平方和以及檢驗統計量的值,能看懂方差分析表;
(簡答題和計算題,幾乎每年都有考察)
第九章
9.1函數關係和相關關係的區別;
簡單線性相關係數的計算、方向、程度,性質及檢驗(例:簡單線性相關係數
為 0,則兩變量沒有任何關係?錯誤)
等級相關係數的適用情況,公式、性質及計算,與簡單線性相關係數的關係;
9.2隨機擾動項及基本假定; 會用最小二乘計算回歸參數,會看 excel 結果,會計算判定係數; 相關係數,公式要掌握,相關係數的性質,相關係數的檢驗;
擬合優度的度量(理解三個平方和的意義),判定係數的特點以及與相關係數
的轉化;
均方誤差、判定係數以及相關係數的相互關係以及能反映的具體內容;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F 檢驗和 t 檢驗的差別是什麼?檢驗統計量
各是什麼?如何判斷?能看懂一元線性回歸的方差分析表。(注意理解判定係數和估計標準差的意義) 利用回歸方程進行預測,預測值及區間
多元線性回歸的回歸函數如何表達?擬合優度如何度量(注意自由度)?多重可決係數和修正的可決係數的表達方式?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與一元線性回歸的區別是什麼?)能看懂多元線性回歸的方差分析表。
第十章:國內生產總值統計
10.1這章最重要的是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計算方法:
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營業盈餘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淨出口
以及相關指標(中間投入率/增加值率/最終消費率/資本形成率等)
10.2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淨值、國民淨收入之間的關係
10.3什麼是經濟效益指標?國內生產總值是經濟效益指標麼?為什麼?(簡答題)
10.4恩格爾係數
10.5洛倫茲曲線
應試技巧分享及考試注意事項
一、時間安排
初試
(一)下載列印準考證
2020 年 12 月 10日至 12 月 28 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
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列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
紙列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列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複試。
(二)初試日期和時間
2020 年 12 月 26 日至 27 日,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
(三)初試科目
12 月 26 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12 月 26 日下午 外國語
12 月 27 日上午 業務課一
12 月 27 日下午 業務課二
初試科目具體名稱詳見我校《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每科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四)考試大綱及命題
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為:
第一單元:101-思想政治理論、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第二單元:201-英語一、204-英語二
第三單元:301-數學一、303-數學三、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
學)、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
第四單元: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498-法碩聯考綜合(非
法學)
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的命題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考試
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編制。
其他考試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題,科目名稱和參考書目詳見我校
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二、應試技巧
考前看看筆記,看一下記得非常熟但是近期看的少的簡答或名詞解釋,以免臨場忘記。
做完之後一定要檢查一下計算題,看計算步驟有沒出錯,有沒有抄錯題,多寫點,拿不準的都寫上
計算題儘量把公式都寫上,萬一結果錯了還有能有點分
三、考試注意事項:
1. 準考證
列印多份,看好時間(定鬧鈴),有無可攜帶計算器信息
2. 可帶物品:
身份證,準考證
黑色籤字筆,塗卡筆,鉛筆,橡皮,
小刀(專業課開試卷袋用),膠棒,
計算器(建議多帶一個備用),
機械錶(可能不讓帶),
水(不要放桌子上,以免弄溼答題紙)
糖或巧克力(避免餓,可能不讓帶)
3. 準考證出來後儘快查看,提前預約賓館,或者聯繫可靠機構代預定
4. 考試前一天下午看考場,去踩踩點,別臨考試迷路,
5. 如果能進的話試試暖氣熱不熱,冷的話考試貼個暖寶寶
6. 訂鬧鈴,別記錯時間,有小夥伴的話,走的時候相互提醒一下,相互檢查東西是否齊全(檢查完後別忘了放回考試袋,別出現檢查東西後又把東西落在桌上的情況)
7.考前幾天別吃太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