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19-02-27 16:55 廣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辨別才有精通: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與維果茨基成為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兩座高峰,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兒童發展的基本觀點,引發了認知發展研究史上無限的爭論與共鳴。在廣西省招教考試中,作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兩大代表人物,其主要觀點也是高頻考點。皮亞傑專注於發生認識論:他認為學習是基於兒童個人,通過行為在環境中建構知識。而維果茨基則專注於文化——歷史發展理論:他認為人類的探索和發展是基於社會歷史文化,他人和語言在兒童的認知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皮亞傑的發展理論
1、發展的實質:建構的過程,個體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
2、發展的原因是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
3、發展的過程: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
圖式:個體對世界的知覺、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動的結構和組織。
同化:把環境因素納入已有的圖式中,使之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從而加強和豐富原有圖式。(量變)
順應:已有的圖式不能接受或解釋新刺激時,改變原有圖式,以適應環境。(質變)
平衡:兒童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平衡,適應新的環境。
例如:人們對愛情建立起來的圖式是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在微博頭條裡得知自己的女神趙麗穎和馮紹峰官宣在一起,心理燃起對愛情的渴望,領悟到娛樂圈的真愛,此過程就是同化的過程,並沒有改變原先對於愛情異性相吸本質的認識。然鵝,又在新聞裡看到中國首對同性戀註冊結婚,觀念裡原有的圖式就崩塌了,原來同性也有地久天長的愛情,這個過程就是順應,即改變原有圖式的過程。
4、發展階段
發展階段
年齡階段
特點
感知運算階段
0-2歲
直覺動作思維、主客體分化,客體永久性
前運算階段
2-7歲
早期符號功能、思維刻板、片面、不可逆、不守恆、泛靈論
具體運算階段
7-11歲
思維可逆、去中心化、獲得守恆
形式運算階段
11歲——
抽象思維、進行歸納、演繹、推理、假設
(二)維果茨基的發展理論
維果斯基是社會建構主義的代表。他認為:人的低級心理機能是種系進化的結果,而高級心理機能則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結果,受社會文化制約。
1、發展的實質:在環境與教育影響下,在低級的心理機能基礎上,向高級心理機能的轉化過程。
① 低級心理機能:感知覺、形象思維等。
② 高級心理機能:抽象思維,語詞為中介。
2、發展的過程:社會知識的「內化」。
3、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三)皮亞傑和維果斯基的發展理念比較
區分維度
維果斯基
皮亞傑
社會文化環境
極力強調
不太注重
建構主義
社會建構主義
認知建構主義
階段
沒有提出普遍的發展階段
非常重視階段
關鍵過程
最近發展區、語言、對話、文化工具
圖式、同化、順應、平衡;
運算、守恆、分類、假設演繹推理
語言的作用
重要:語言在塑造思維的過程中發揮巨大影響
最小;主要由認知引導語言
對教育的觀點
教育起核心作用,
幫助兒童掌握文化的工具
教育只是提煉兒童已經萌芽的認知能力
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是推動者和引導者,不是指揮者;為學生創造支架,
讓他們向教師和同伴學習
教師是視為推動者和引導者,而非指揮者;
支持兒童探索自身世界並發現知識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頁1下一頁>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