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奇怪的新研究表明:黑洞最終將會完全蒸發消失!

2021-01-15 中國科學技術館

./t20200604_1026423_taonews.html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奇想
一項奇怪的新研究表明:黑洞最終將會完全蒸發消失! 

責任編輯:科幻世界雜誌社更新時間:2020-06-02 10:53:00

來源:視覺中國

1974年,史蒂芬·霍金做出了他其中一個最著名的預言:黑洞最終會完全蒸發。

根據霍金的理論,黑洞並不完全是「黑」的,它會向外發射粒子。霍金相信,這種輻射最終會從黑洞吸走足夠的能量和質量,從而使黑洞消失。現在,這一理論被普遍認為是正確的,但人們曾經認為這個理論幾乎是不可能被證明的。

物理學家們已經首次展示了這種難以捉摸的霍金輻射——只不過是在實驗室裡。雖然使用我們當前的儀器並不能探測到非常微弱的霍金輻射,但通過使用聲波和一些最冷、最奇怪的宇宙物質,物理學家們得以製造出一個模擬輻射黑洞,物理學家們也得以一窺這種輻射。

粒子對

黑洞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引力,甚至以光速運動的光子也無法逃脫。雖然太空真空通常被認為是空的,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表明,真空中其實充滿了虛粒子,它們以物質-反物質對的形式出現和消失(反物質粒子的質量與它們對應的物質粒子相同,但電荷相反。)

正常情況下,當一對虛粒子出現後,它們會立即相互湮滅。然而,在黑洞旁邊,極端的重力反而會把這對粒子拉開,一個粒子會射入太空,而一個粒子則會被黑洞吸收,被吸收的粒子具有負能量,這就降低了黑洞的能量和質量。在吞下足夠多的這些虛擬粒子之後,黑洞最終會蒸發,而逃逸到太空的粒子則被稱為霍金輻射。

這種輻射非常微弱,所以我們現在還不可能在太空中觀測到它,但物理學家已經想出了非常有創意的方法去在實驗室中測量這種輻射。

視界瀑布

海法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傑夫·施泰因豪爾(Jeff Steinhauer)和他的同事們用一種叫做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極冷氣體來模擬黑洞的視界(視界是一個看不見的邊界,任何東西越過視界後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在流動的氣流中,他們放置了一個懸崖,形成了一個氣體的「瀑布」;當氣體流過瀑布時,它將足夠的勢能轉化為動能,使其流動速度超過音速。

研究人員沒有使用物質和反物質粒子,而是在氣體中使用了一對聲子,或者說量子聲波。在氣體流動速度比較慢的那一部分裡,聲子與氣體的流動方向可以相反,向遠離瀑布的方向移動,而在流動比較快的氣體中的聲子則相反,它被超音速氣體的「黑洞」所困住。

施泰因豪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就像你試圖逆流而上,但水流比你遊泳的速度要快得多,你覺得自己在前進,但實際上你是在後退。這就是試圖離開黑洞,但依然被引力往黑洞中心拉的光子。」

霍金預測,發射粒子的輻射將會有連續的光譜波長和能量。他還說,它可以用一個只依賴於黑洞質量的溫度來描述。而最近的實驗也在聲波赫洞中證實了這兩種預測。

巴黎南方大學體質理論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家Renaud Parentani同樣也研究黑洞,但他是從理論方面進行研究。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不過他說:「這些實驗是一項絕活,這是一個非常精確的實驗。在利用冷原子探測黑洞物理的實驗方面,傑夫·施泰因豪爾(Jeff Steinhauer)目前的確領先世界的專家。」

然而Parentani強調,這項研究只是「一個漫長過程中的一步」。特別是這項研究沒有顯示聲子對在量子水平上的相關關係,而這是霍金預測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Parentani說,「故事還會繼續,而這不會是結束。」

本文來自: 前瞻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添加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資訊

微信新浪微博QQQQ空間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從蟲洞向黑洞發送信息,會讓黑洞蒸發,第一條就損失30%的質量!
    物理學家的一項新理論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信息可以通過一個理論蟲洞傳遞,這個蟲洞連接著不同宇宙中的黑洞。不幸的是,只有少量的信息(以量子比特或量子位來衡量)可以交換。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研究員阿倫·沃爾(Aron Wall)表示:我們現在從(以前的研究)中知道,這個過程類似於量子隱形傳態……但能發送多少信息是有限制的,在量子隱形傳態中,信息幾乎可以瞬間通過量子糾纏的粒子發送到很遠地方,這意味著無論相隔多遠,狀態都是相連的。在這項新理論研究中,物理學家們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描述的時空幾何來研究可穿越蟲洞。
  • 宇宙的最終命運——黑洞蒸發引發真空衰變
    因此,即使真空最終會消失,這也會在恆星耗盡燃料、宇宙中的生命變得不可能存在之後很久才會發生。至少我們是這麼認為的。一篇論文討論了真空亞穩定性與黑洞,一群英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指出,這對真空衰變率估計沒有考慮到引力場可以作為真空衰變的種子,從而大大增加了真空的不穩定性。
  • 黑洞將會通向哪裡?
    事件視界就是黑洞周圍的時空曲隔界線,光和物質只能向內通過事件視界。根據梅西的說法,潮汐力會把你的身體縮成原子鏈的形式(也被稱為「義大利麵化」),並最終會在奇點處被壓碎。你或許會想在黑洞的另一端逃出來,但這似乎完全是幻想。  那麼,蟲洞呢?
  • 黑洞會蒸發?霍金的理論得到證實,黑洞可能完全消失
    量子物理學尚未開創的時代裡,科學家們認為黑洞沒有熵,比如物理學家雅各布.貝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認為,黑洞只有三個可以測量的特徵,即「質量」(它的大小)、「角動量」(它旋轉速度的快慢)和「電荷」,一旦某個物體穿過了「事件視界」,那麼它僅僅對黑洞的三個量產生影響,而它的熵會永久性的消失,這樣的話,全宇宙的熵會減少、進而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 待恆星熄滅、黑洞蒸發,宇宙會走向熵寂嗎?
    3、孤立系統:對非孤立的系統的研究,比如封閉(有能量交換)或開放系統(有能量和物質交換)的研究表明,系統的熵到達極大值的終點之前,可能會進入到熵增極小的定態或穩衡態,我們人類、萬物的出現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 可以使用時空中的漣漪來檢測黑洞的「毛髮」
    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觸摸黑洞的「毛髮」,可以探測到鎖定在黑洞內部的信息。黑洞是一種具有巨大引力的天體,即使是光,一旦穿過視界也無法逃脫它們的束縛。黑洞的視界鎖住了黑洞內部的秘密,這些秘密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不幸的是,幾十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任何落入黑洞的信息都可能永遠丟失。
  • 黑洞會蒸發嗎?它會爆炸嗎?
    1974年2月,一場關於量子引力的研討會在牛津附近的盧想福實驗室召開,霍金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自己的新發現。他的報告很快於3月1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他的演講和論文也採用了同樣的標題:「黑洞會爆炸嗎?」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 當百科全書被扔進蒸發中的黑洞...
    黑洞信息佯謬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給出在黑洞蒸發過程中的佩奇曲線行為。近一年,對該問題的研究迎來了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第一次在半經典引力框架下實現了對佩奇曲線的計算,表明黑洞在蒸發過程中信息可以被釋放出來,不存在信息丟失問題。
  • 當百科全書被扔進蒸發中的黑洞……
    黑洞信息佯謬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給出在黑洞蒸發過程中的佩奇曲線行為。近一年,對該問題的研究迎來了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第一次在半經典引力框架下實現了對佩奇曲線的計算,表明黑洞在蒸發過程中信息可以被釋放出來,不存在信息丟失問題。文章將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對黑洞信息佯謬這一重要問題以及最新進展進行介紹,包括霍金輻射、佩奇曲線、全息原理、廣義熵、量子極端面和量子極端孤島等重要內容。
  • 解讀黑洞和時空,你知道黑洞蒸發需要多少時間嗎?
    然而,在星系的中心,宇宙中最大的單個物體即使在今天仍在形成和生長--超大質量的黑洞。最大的星體在一個被事件視界包圍的奇點中包含了數百億個太陽質量,這使它們成為我們所知的最大的個體實體。但即使是它們也不會永遠活著。正如史蒂芬·霍金在1974年發現的那樣,黑洞最終蒸發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 奇怪的星星突然出現又消失,是否與外星人有關?
    一個天體出現在之前的伸縮板中,(左)但在一會後,也就是右面的伸縮板中,它又奇怪地消失了。它成立於2017年,VASCO負責發現並捕獲了許多在地球附近區域外,神秘消失的天體,正如作者在研究中所說的一樣:除非一顆恆星直接塌縮至黑洞中,目前還沒有已知的物理過程能夠使其直接消失。如果存在這樣的例子,那麼找尋全新的外來現象,甚至去尋找更高級的文明之跡象以及更卓越的技術這一舉動,將會變得充滿趣味。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或擁有柔軟毛髮
    )共同發布的研究指出,「黑洞信息悖論」存在錯誤,黑洞可能擁有「柔軟毛髮」,當黑洞蒸發時攜帶信息逃逸出來。雖然研究結果沒有完全解決「黑洞信息悖論」的問題,但指明了一種可能的研究方向。宇宙黑洞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靜止的黑洞由三項可觀測的參數決定:質量、電荷和角動量。只要一個物體變成了一顆黑洞或者掉進了黑洞,除這三個物理量外的一切信息都會消失在黑洞的視界之中。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Wheeler)用「黑洞沒有毛髮」來形容這一理論。
  • 2019年最大的黑洞發現,外星人可以在黑洞發射雷射
    但事實證明,黑洞一閃一閃地簇發了幾束稀疏的「頭髮」,最終它們全部消失了。 不可能的大黑洞去年11月,科學家們說,他們發現了一個距離我們15000光年遠的黑洞,這個黑洞是如此之大,不應該存在。今年夏天,一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狂野的理論,表明我們不知道黑洞可能不存在。 根據愛因斯坦的說法,黑洞是無限小的,無限密集的斑點,被稱為奇點,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崩潰了。但是,根據這項新研究,用於分析相對論的常見數學簡化法可能存在缺陷。結果,黑洞可能根本不是奇點。
  • 失控星因黑洞的奇異消失法案而受到譴責
    兩年前,天文學家們困惑地看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日冕迅速消失,直到幾個月後才重新出現。最新研究表明,這一奇怪的事件是由一顆失控的恆星引起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星系的中心,並且像普通黑洞一樣,它們不發光。就是說,它們經常被漩渦狀的氣體環包圍,稱為吸積盤,使它們的周圍環境明亮。電暈-產生X射線光的高能粒子的光環-也背叛了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因為可以從地球上檢測到這種輻射。
  • 新發現:黑洞的事件視界確實存在,只要掉進去就從宇宙中消失
    當有物質太過於靠近黑洞時,它將被事件視界完全吞噬,導致它「從可觀測的宇宙中消失」。很多科學家認為,在每個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然而,有種理論認為,存在於星系中心的是一種神秘的超大質量物體,而不是一個黑洞。這意味著墜落其中的物質會撞擊到堅硬的表面,在劇烈的衝擊下被摧毀,這樣看起來就像原先的物質消失了,這就是所謂的「硬表面理論」。
  • 霍金輻射:一秒「蒸發」一個「黑洞」!質量越高溫度反而越低?
    據最近的消息,在經過全球近200位科學家經過數年的研究之後,世界上首張黑洞的照片將會在今年年內問世。這代表著人類對於黑洞的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們都清楚黑洞一直以來被人們稱為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因為自身質量非常龐大的原因從而產生巨大的萬有引力,從而可以將經過它附近的光線捕捉吞噬。
  • 黑洞蒸發的現象真實的存在,而霍金卻解釋不了當中的原因
    霍金髮現,對於微黑洞來說,量子真空會被它周圍的強引力場所極化,在狄拉克海裡,虛粒子對在不斷產生和消失,一個粒子和它的反粒子會分離一段很短的時間,於是就有四種可能性:兩個夥伴重新相遇,並相互湮滅;反粒子被黑洞捕獲,而正粒子在外部世界顯形;正粒子被捕獲而反粒子逃出;雙雙落人黑洞。霍金計算了這些過程發生的機率,結果發現過程反粒子被黑洞捕獲,而正粒子在外部世界顯形最為常見。
  • 探索黑洞秘密!科學家:空中的漣漪檢測黑洞「頭髮」真可以嗎?
    新的研究表明,鎖定在黑洞中的信息可以通過感覺它們的「頭髮」來檢測。黑洞是具有巨大引力的天體,一旦它越過事件視界或不返回信息,甚至沒有光會從黑洞中逃脫。黑洞的事件視界將其中的秘密鎖定在其中的秘密,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
  • 霍金最著名黑洞理論證實 諾貝爾獎的節奏?
    近期,來自美國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足以支持「霍金輻射」理論的明確證據,他們的發現或將幫助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當一個黑洞死亡時,其內部的一切事物也都將隨之消亡。「霍金輻射」理論認為,黑洞應該有能力產生熱量並釋放亞原子粒子,直到它們能量完全耗盡,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
  • 什麼是黑洞蒸發,黑洞到底有沒有生命?
    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強大的引力導致光都無法逃脫,但,黑洞並非永恆的,那麼到底是什麼能讓如此可怕的黑洞消失呢?自從科學家發現黑洞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黑洞是永恆存在的,沒有任何物質可以使它消失然而隨著科學家的不斷研究發現,黑洞其實是有壽命的,最早提出黑洞具有壽命的是霍金。霍金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推算,黑洞會向外噴射粒子,這些粒子會不斷帶走黑洞的質量,霍金稱其為黑洞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