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人類的究極武器——核彈思維,我們需要多少枚核彈頭

2021-01-09 生活作弊指南

前幾天,美國發布了2020年度的《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

在這篇報告裡,美國宣布中國有200枚現役的核武器,並且該數量將在十年內翻倍。

這個報告顯然低估了中國核武器的規模。

在2019年國慶閱兵的典禮上,我們所展示的洲際飛彈的承載量都遠遠超過了200枚核武器。

核武器很重要,核武器數量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核武器只要一使用,就是世界末日,毀滅地球一次跟十次並沒有什麼區別。

但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非常錯誤的。

核武器並不能毀滅地球,就算全世界所有的核武器加到一起,也遠遠達不到毀滅人類的地步。只有搞清楚這一點,你才能明白:核武器的數量不僅有意義而且意義很大。

我將分幾部分講述這個問題,帶你領略鮮為人知的核彈秘史,以及在當前的世界環境下,我們是擴大核彈數量,還是聽信美國的鬼話減少核彈數量?

1:核武器的誕生與發展

2:美蘇相互毀滅戰略

3:核制勝

4:有限核威懾

5:中國的核戰略。

核武器的誕生與發展

1945年8月6日, 第一次核爆的三個星期後,「小男孩」被空降到了日本廣島,14平方公裡內的60000棟房屋被徹底摧毀,6000度的高溫當場融化了一切,70000餘人當場死亡,爆心地區的人屍骨無存,只在地上留下了碳化的黑影。

1945年8月9日,「胖子」空降長崎,十萬人葬身核彈爆炸。

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國意識到自己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強的力量,但同時他們也知道:這種優勢是無法壟斷的。

因此,美國代表在聯合國號召所有的核材料由聯合國監管。

蘇聯代表對此嗤之以鼻,什麼交給聯合國監管,說到底不就是交給你監管嗎?

直到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核武器「Joe1」引爆:,Joe是史達林的暱稱。

世界力量的天平又重新回到了均衡,美國再也不提核材料監管的問題了。

蘇聯的第一顆核武器爆炸以後,史達林戲稱說:如果我們的試爆晚幾年,這種炸彈可能就要落到我們頭上了。

對於這項新武器,美蘇都沒有想好要如何使用。

原子彈威力雖然大,但以當時的技術還沒有達到氫彈時代毀天滅地的效果。

美國也一直認為原子彈是一種應當用於戰場上的武器。

韓戰時,美國就曾認真地考慮過要不要使用核武器。

蘇聯擁有核武器以後,美國為了保證自己的核優勢,製造核武器的速度陡然加速。

1950年蘇聯有5顆原子彈,美國有369顆。

1953年蘇聯有150顆原子彈,美國有1436顆,優勢依然非常巨大。

此時的美國依然將核打擊作為考慮使用的幾個選項之一。

美國擁有巨大的核優勢,核彈數量遠遠超過蘇聯,而且美國本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美國不用擔心本土安全。

1957年8月27日,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洲際彈道飛彈:P7。

P7:射程6000公裡以上,讓一切地理位置優勢變得毫無意義;可攜帶上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毀天滅地。

P7,徹底改變了戰爭的邏輯。

於是,就有了「美蘇相互毀滅戰略」。

美蘇相互毀滅戰略

洲際飛彈的存在迫使美國開始認真的考慮「核戰略」。

從前,無論戰爭有多麼的激烈,身在後方的總統、國王、元帥們總是安全的。

前線戰士的死亡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串數字,鮮活的生命只是談判的籌碼。

而洲際飛彈的存在使身居高位者變得比平民更加危險,瘋子和賭徒們頭頂上懸著的核彈使他們重新冷靜了下來。

但在死亡的壓力下,美蘇對核武器的態度變成了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1960年,美國擁有的核武器超過了27000枚。

1962年蘇聯則造出了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產品:沙皇炸彈!

「沙皇炸彈」,蘇聯代號為大伊萬: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氫彈。

本來設計爆炸當量為1.7億噸TNT,但由於地球上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實驗場,因此將當量不斷裁減到了6000萬噸,試驗場最終最選在了蘇聯的新地島。

大伊萬在半空中爆炸產生的火球直徑達到4600米,蘑菇雲高達64公裡,是珠穆朗瑪峰高度的7倍多。衝擊波和掃平了方圓數十裡所有的森林和房屋,甚至震碎了芬蘭的玻璃,並在地表上引發了一場5級多的地震。

核武器的毀滅性直接影響了核戰略。

進攻與防禦在核彈面前變得毫無意義,我們只求同歸於盡。

美蘇針對核武器的使用,制定了基本相同的核戰略:相互毀滅保證。

相互毀滅保證:本國擁有先發核打擊能力和二次核打擊能力,先發核打擊能力指的是將本國的核武器有效地投放至敵國領土。更重要的是二次核打擊:在經受住敵國的先發核打擊之後,還要有能力發動二次核打擊能力摧毀對方。

擁有二次核打擊力量,在核戰爭裡至關重要。

是否擁有二次核打擊能力,決定了敵國政府是否會克制自己發動全面核戰爭的欲望。

如果沒有二次核打擊能力,自己極有可能被敵方的核武器一招斃命。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美蘇發展了「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陸地上靠洲際彈道飛彈,海洋中靠戰略核潛艇,空中靠戰略轟炸機。

三個平臺的載具共同構成了美蘇的核打擊能力,由於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很難定位,因此,對於二次核打擊能力至關重要。

曾經,美國B52戰略轟炸機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攜帶核彈頭在北美上空巡邏。

如果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轟炸機可以隨時調轉方向直奔蘇聯而去。

蘇聯製造了比巡洋艦噸位還要大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的核潛艇一直是北約揮之不去的夢魘,直到今天,它依然能保證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美國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把核彈密碼始終設置為000000,而且為了防止輸錯,美國人把其他按鍵全部拆掉,只留下了0!

核彈密碼之所以如此簡單,就是為了防止在蘇聯襲擊來襲時,複雜的密碼來不及把核彈發射出去。為了保證能夠和對方同歸於盡,美國和蘇聯把一切都做到了極致。

核制勝

70年代,冷戰進入了最恐怖的階段。

隨著人防設施的完善和不斷的核試驗,核武器重新作為一個選項被拿上了桌面。

如果發起核戰爭,怎樣打贏核戰爭?

核制勝的意思是:打贏下一場核戰爭。

美蘇都意識到,核戰爭並不是世界的終結。

普通人在潛意識裡認為:核戰爭一旦爆發必然導致人類毀滅。

但即使是今天,核彈也不足以毀滅人類文明。

核威力

在眾多說法裡,信徒最多的是「核冬天」理論:核武器將會把塵埃送入大氣層,導致全球氣溫驟降,從而毀滅人類。

地球爺爺笑了笑,每100億噸當量的核武器會炸飛250億立方米的巖石和土壤,而這個威力只相當於一次火山噴發。

1883年克拉克託火山爆發讓全球氣溫降低了0.6度,相當於50億噸當量核武器爆炸,而且當前全球核武庫的總量也只有60億噸的當量。

跟大自然的力量相比,核武器的威力還沒有地球爺爺的日常鍛鍊強度大。

核輻射

空中爆炸的核武器,在爆炸後的48小時以內,放射性的物質會迅速衰變到不足1%,並不會讓爆炸地點變成廢土。

廣島依然是大城市,但切爾多貝利還是無人區。核武器產生的核輻射遠遠不如發生事故的核電站,是一種相對清潔的武器。

核武器殺傷範圍

最恐怖的核武器「沙皇炸彈」:爆炸當量相當於5000萬噸TNT,對掩體的殺傷範圍為半徑27公裡,對於磚石建築的殺傷範圍為半徑55公裡,但對於55公裡以外的掩體以內的人員就不能保證殺傷了。對於美國,蘇聯和中國這些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沙皇炸彈」的威力依然是弟弟中的弟弟。

在人防設施齊備的國家,指望通過通過「沙皇炸彈」這樣的核彈來鋪滿整個國家是不可能的。

核彈引發海嘯更是不可能的。

冷戰期間,美國在太平洋上進行過多次核試驗,但哪怕千萬噸級的巨型核彈在海底爆炸以後,對幾百公裡外的海岸城市產生的海浪也是毫米級別的。

1975年,美國推算推算:美蘇爆發全面核戰爭以後,美國會損失50%的人口,工業,但是在戰後十年,生產力將恢復到戰前的水準。

核武器威力很大,會對國家造成沉重的巨大打擊。

但是,核武器並不足以毀滅國家和世界。

核戰爭以後,依然有國家會保持優勢,因此70年代,美國的核戰略標準是:

即使在遭到蘇聯全力的、完美的先發打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摧毀蘇聯30%的人口和75%的工業,確保蘇聯承受「不可接受的損失」。依然保有大量可用的核武器,以保持對中國等國的威懾。

美蘇爭霸的結果是,兩國核武器總數接近六萬枚!

這六萬枚核武器不是為了毀滅世界,而是要留下足夠的核武器在戰後用。

保證自己手裡的核彈數量,就是保存核戰後的談判籌碼!

80年代初,美國總統裡根公布了星球大戰計劃。

星球大戰計劃:通過建立飛彈防禦體系,攔截來自蘇聯的核武器。

受到刺激的蘇聯,瘋狂生產了40000枚核彈,將將人類的核力量拉高了一個層次。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兩個超級大國都在很認真的考慮核戰爭的打法。

有限核威懾

美蘇神仙打架,但大多數國家幅員不廣、資金不足所以採取「最低核威懾」戰略。

最低核威懾:指的是不追求對敵方核力量和軍事力量的打擊,只追求讓對方的國土遭受無法承擔的巨大損失即可。

由於不用考慮攻擊對方的核力量,幾百枚核武器即可滿足該需求。

比如英國的核戰略長期執行的是莫斯科標準,即無論你蘇聯的核武器有多強大,只要英國的核力量足以摧毀莫斯科,就可以阻止蘇聯對英國的忌憚。

中國自從60年代擁有核武器以後,60年來一直保持的是最低核威懾理論。保持不大規模的核武庫,足以讓想攻擊中國的國家忌憚,這對於中國來說就夠了。

最低核威懾保證了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和平與安全,但這項政策也許不再適應當下的世界了。

中國的核戰略

最低核威懾理論基於一個判斷:即敵方認為,所付出的代價與攻擊我方的收益不成正比,因此會放棄核打擊。

在冷戰時期,中國英國和法國都屬於第二陣營國家,該政策可以保證自身安全,但是這個政策卻未見得能保證今日中國的安全。

以2020年的局勢來看,美國已經將中國作為頭號的競爭對手,中國如果繼續執行最低核威懾政策,顯然是不行的。

如果美國的和力量只能摧毀莫斯科,或者蘇聯的和力量只能摧毀紐約的話,冷戰絕不會持續半個世紀之久。因為對於冷戰雙方來說,這個代價相比於擊敗對手獲得的收益依然是值得的。

目前,美國和俄羅斯擁有的核武器都在六七千枚的水平,與這個數字相比,最近中國所提出的,將中國核武器提高到上千枚的水平,依然是一個相對很低的數字。

擴充核武器的理論絕非聳人聽聞或是杞人憂天。

二戰以後,人類雖然從來都沒有使用過核武器,但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它給我們帶來的和平。

和平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奧本海默在核爆以後致力於將世界恢復到無核化的狀態,但當時的他沒有想到,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武器,為人類帶來了最長久的和平。

只有當手裡的籌碼足夠多的時候,才能讓賭徒冷靜下來。

我們無法預估中國需要多少核武器,但我們知道的是手裡的核武器多了一枚,和平的保障也就真正多了一分。

相關焦點

  • 毀滅地球需要多少枚核彈?
    截至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大約1.5萬枚核彈,大部分都在美俄兩國手中。核武器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冷戰時期,許多人談核色變。為了渲染核武器的恐怖,核武器的威力被誇大,某些人聲稱全世界的核武器可以將地球毀滅若干次,真的是這樣嗎?
  • 中國需要多少枚核彈頭才能保障國家安全?
    但從更多外媒報導、智庫訪談和中俄專家的分析中,《環球時報》初步得出這樣一個「模糊的數據」:為保障中國和平崛起不受他國核武器威脅,中國核彈數量應處在英法兩個中等核武國家與俄美兩個超級核大國之間。說它模糊,是因為擁有四五千枚核彈的俄美與擁有兩三百枚核彈的英法,兩者相差太懸殊。還是《簡氏防務周刊》的分析人士說得相對客觀:「中國的核武力量日趨科技尖端化,求精不求多。
  • 美國有6186枚核彈,俄羅斯6521枚,那中國到底有多少枚核彈?
    核武器是無疑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發明的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之一,美國在二戰中向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讓全世界都見識到了這種武器的可怕威力。核武器的出現無疑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對現代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 將核彈擴充到千枚,不如把重點放在載具上提高效率
    從人類意識到核武器的破壞力時,但凡有點遠見的人都會看出這種武器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也正是如此,二戰後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研發核武器的熱潮,各種當量、用途的核武器陸續研發出來。近日,《環球時報》總編輯的胡錫進先生發文,認為我國應該把核彈增加至千枚水平,針對這一說法,人們紛紛表達各自的觀點。那麼我國核彈真的有必要增加至千枚水平嗎?
  • 全球13400枚核彈中,多少核彈能毀滅人類?美國科學家:300枚足矣
    換句話講,釋放多少枚核武器能夠毀滅世界?眾所周  知,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核武器並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在那以後,其  展開的核爆炸試驗數量高達上百次,據了解,在西部沙漠中部有一個著名的內華  達試驗場,這裡承載了近828次核爆炸,總當量超過8600噸TNT,時至今日,  從衛星傳回來的圖像中能夠看到坑坑窪窪的表面,到處都是巨型碗狀深坑。
  • 各國核彈頭數量曝光,美國5800枚,俄羅斯6375枚,中國數量又是多少
    軍事實力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保障,核武器作為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它的數量一直都備受世界關注。瑞典智庫就統計過目前世界上的核彈頭庫存量,在這份調查報告中,俄羅斯數量最多,有6375枚,美國居於第二有5800枚,這兩個國家的核彈頭數量幾乎佔據了全球數量80%。因為這兩個國家之間籤署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所以他們的核彈頭數量是對外公開的。
  • 美國擁有6400枚核彈頭,俄6800枚,中國有多少?
    隨著人類工業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世界上出現了成批的先進武器裝備,戰爭模式也就越來越傾向於武器裝備的優勢,但要說到當代殺傷力最大的武器,那還得是核彈頭,二戰末期日本上空爆炸的兩枚原子彈所形成的陰影可一直縈繞在各國頭上揮之不去。
  • 核彈頭毛子最多美國次之,第三不是中國?總計上萬枚能摧毀世界嗎
    由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編制的清單顯示,核彈頭數量排名最高的國家是俄羅斯,其次是美國。這兩個國家的核武器數量接近13000枚,其中俄羅斯6500枚,而美國則有6185枚,佔據總數的93%,遠遠超出其他國家水平。中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在290枚,而排名第三的則是法國,擁有300枚,相差不多。
  • 全球各國核彈頭數量曝光 中國320枚夠用嗎?專家回復盡顯東方智慧
    ;如何保護自身的主權不受侵犯;軍事實力,是一個重要依託。要論人類最強大的武器,目前而言當然是具有毀滅性威力的核武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上就會具有天生的優勢,畢竟核武器的力量是眾所周知的。核彈數量曝光,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核武器是目前人類的最強武器,擁有毀滅人類的力量,龐大的威力讓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心存忌憚,控制核彈數量,一直都是世界共識。
  • 美國有多少枚氫彈,是1000枚,還是10000枚?能毀滅地球幾次?
    有的說美國目前擁有七八千枚核彈頭,甚至還有說上萬枚,能把全世界毀滅10次。 其實,美國的核彈數量並不多,目前美國擁有4700多枚核彈頭,而且呈現緩慢減少的趨勢。美國在2014年的核彈頭部署數量為1642枚,到2018年2月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完成時,美國的部署核彈頭數量已經減少到1550枚,而且這個數字至少可以維持到2021年。
  • 美國公開真正王牌,3800枚核彈:核彈暴風雨一小時摧毀任何國家
    美國科學家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近日發表最新報告,披露美國的核武庫存數量,美軍現在擁有其他國家不能匹敵的核彈頭數量。估計美軍現在一共有6185枚核彈頭,其中2385枚處於退役狀態並等候拆除。至於現役的3800枚核彈頭當中,1750枚處於戰備部署狀態的核彈頭已經安裝在彈道飛彈和戰略轟炸機上。
  • 盤點:目前美國擁有多少枚氫彈?總體核威懾能力如何?
    目前美國擁有多少枚氫彈?總體核威懾能力如何?美弟的氫彈當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圖片上就是世界上目前最先進陸基W87型核彈頭,它原先是配備給「和平衛士」洲際飛彈的,但是《美蘇中導條約》籤署之後,美軍將「和平衛士」飛彈全部銷毀,不然其核彈頭被安裝在了「民兵Ⅲ」型洲際飛彈上了。
  • 若摧毀一座大型城市,需要多少枚核彈頭,專家:僅紐約就需要48枚
    所以說,核是一把雙刃劍,即可以阻止戰爭,也能夠增加戰爭的風險,這也讓人們對此表示忌憚,甚至有人表示,只需要幾枚核飛彈,就可以把一個城市葬送,事實上並非是這樣的?很早以前,美國的核武專家就發文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各國對新式武器的追求已進入狂熱階段,這也讓各種新型的洲際彈道飛彈、火箭炮等相遇而生,而一旦出手,那將會給予對方嚴重的打擊。
  • 全球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頭?美俄兩國數量不少,中國數量讓人意外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的核裂變或核聚變時產生的巨大能量,通過爆炸來對對手產生毀滅性打擊的武器。自美國在1945年將原子彈用於實戰之後,核武器的巨大殺傷力被世界各國所熟知,因此各國也都紛紛研發核武器。而核武器的直接表現形式,就是核彈頭了。那麼,全球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頭呢?
  • 14450枚核彈對人類的威脅有多大?300枚就能摧毀地球,無人倖存
    雖然我們不會親身經歷這種災難,但從現有的資料和試驗場中,我們還是可以窺見一二。核彈對人類,甚至對地球來說,絕不僅僅是爆炸這麼簡單。  在美國研製出原子彈的這麼多年中,這裡經受了699枚核彈的爆炸。到處都是深坑,而且由於核武器的強輻射性,這裡毫無生機,而且就算再也不進行核試驗,這裡也要經受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出現正常生命。
  • 微型核彈VS生化武器——看美核政策的新走向
    從此人們認識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使後世的人類談核色變。即使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擁有原子彈,但是誰也不敢輕易使用,甚至還通過《核不擴散條約》以阻止任何國家濫用核武器。直到今天,除了美國在日本投擲的兩顆原子彈之外,還沒有哪個國家針對人類使用過原子彈。
  • 僅需100枚核彈就能造成地球核冬天,為何各國造了上萬枚?
    目前全世界擁有1.5萬枚核彈,英國擁有215枚。而根據英國科學家的模擬,僅僅需要100枚核武器就能夠破壞全球的生態穩定,引發核冬天,導致世界上很多人及文明走向毀滅。在英國科學家看來,只需要100枚以上的核彈打擊對手的工業城市或者森林,就能夠引發城市或者森林的大規模火災,而大量放射性顆粒物飄到空中長期懸浮,遮擋陽光,導致地球的地面溫度下降到20攝氏度以下,進而導致農業大規模減產等災難,造成大規模人員的死傷,甚至摧毀整個人類文明。
  • 核彈威力巨大,為何要造5萬多枚?當前世界核武數量
    俄羅斯約7000枚,法國約300枚,中國約270枚,英國約215枚,印度約120-130枚,巴基斯坦約130-140枚,以色列80枚,朝鮮約10-20枚,全球核彈頭保有量總數約為14935枚(美俄兩國佔總數的93%),其中處於部署狀態的核彈頭約4150枚,其餘均處於封存、退役或待拆除狀態,這一總數相較於2016年的15395枚進一步減少3%。
  • 朝鮮到底有多少核彈?
    但另一個理由朝鮮沒有明說,那就是不這樣就不能在安全上與美國討價還價,而要有討價還價的實力,只有2到3枚核彈是不夠的,至少要有8到10枚才行。轉自搜狐  朝鮮是否已經有了8到10枚?這就很難精確估算出來。西方情報界估計在1994年之前,朝鮮共提煉出10公斤的鈽,1994年將重水反應堆的燃料棒封存後就不再提煉,製造一枚核彈約需6公斤的鈽,那麼朝鮮充其量也不過有2枚而已。
  • 2020全球核彈頭總量降至1.34萬枚 但「量降質升」
    相比2019年的統計數據,2020年上述國家擁有的核彈頭從13865枚下降至13400枚,其中約3720枚核彈頭被部署到作戰部隊。不過由於朝鮮擁有核彈頭數量不確切,該報告未將其計入全球整體數據。印度《論壇報》15日憤憤不平地引用該報告稱,印度在核武庫規模上落後於中國和巴基斯坦。雖然印度核彈頭總數從2019年的130-140枚快速增加到2020年的150枚,但「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核彈頭分別為320枚和16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