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類雷射技術前沿應用系列大揭秘!(上)

2020-12-05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以下文章來源於神奇雷射世界-長春新產業 ,作者新產業雷射,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神奇雷射世界-長春新產業

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CNI)是依託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設立的高科技企業,主要從事半導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 雷射測量設備、光譜儀器、教學儀器和機器視覺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光學儀器、精密機械和光學鍍膜產品的設計和加工。

近年來,以雷射器為基礎的雷射產業在全球發展迅猛。據統計,每年和雷射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高達上萬億美元。得益於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中國雷射產業也逐漸駛入高速發展期。小編將為大家介紹21類雷射前沿應用,並對雷射器的選擇提供一些參考性建議。

1、數字PCR(dPCR)

數字PCR是第三代PCR技術,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與傳統qPCR技術相比,數字PCR(dPCR)具有:絕對定量、無需標準品、樣品需求低,高靈敏度,高耐受性等特點。

數字PCR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即PCR擴增和螢光信號分析。在PCR 擴增階段,數字PCR一般需要將樣品稀釋到單分子水平,並平均分配到幾十至幾萬個單元中進行反應,通過特定雷射來激發出通道中的螢光信號。在擴增結束後對各個反應單元的螢光信號進行統計學分析,最後通過直接計數或泊松分布公式計算得到樣品的原始濃度或含量。相對於qPCR技術,dPCR技術具備以下優勢:(1)靈敏度可達單個核酸分子:檢測限低至0.001%;(2)無需標準品/標準曲線,即可對靶分子起始量進行絕對定量;(3)特別適合基質複雜樣品的檢測;(4)能夠有效區分濃度差異(變化)微小的樣品,有更好的準確度、精密度和重複性。目前,數字PCR技術在病原體檢測、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和拷貝數變異分析、基因表達分析、環境監測、食品檢測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常見的數字PCR(dPCR)技術主要有兩種:微滴式dPCR(ddPCR)和晶片式dPCR(cdPCR)。兩者基本原理相同,由於晶片式dPCR製造晶片的成本較高,目前微滴式dPCR以更低成本、更實用的優勢,正越來越受到企業的認可。微滴式dPCR(ddPCR)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有力推動了對疑似疫情感染患者的甄別工作。

主要組成:螢光通道、雷射器、光學檢測器、數據採集系統等。

雷射器選擇:高功率穩定性,光斑高斯分布。

常用波長:405nm,473nm,532nm,639nm等。

2、流式細胞術

流式細胞術是一項集雷射技術、電子物理、流體力學、光電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為一體的新型高科技技術,被譽為實驗室的「CT」,是一種可以對細胞(或亞細胞)結構進行快速測量的新型分析技術和分選技術。

通過快速測定庫爾特電阻、螢光、光散射和光吸收來定量測定細胞 DNA含量、細胞體積、蛋白質含量、酶活性、細胞膜受體和表面抗原等許多重要參數。根據這些參數將不同性質的細胞分開,以獲得供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用的純細胞群體。隨著流式細胞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應用範圍也日益廣泛。流式細胞術已普遍應用於免疫學、血液學、腫瘤學、細胞生物學、細胞遺傳學、生物化學等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研究領域。

主要組成:液流系統,光路系統,信號測量和細胞分選等。

雷射器要求:高穩定性,低噪聲,定製光斑。

常用波長:355nm,360nm,405nm,473nm,488nm,532nm,561nm,593.5nm,640nm,671nm,785nm等。

3、螢光顯微成像&共聚焦顯微成像

螢光顯微技術是利用雷射作為激發光源激發螢光基團產生螢光而成像,產生的螢光波長一般與激發光不同。它與一般光學顯微鏡一樣是場激發,因而只能面成像。

共聚焦顯微技術是在螢光顯微分析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螢光顯微鏡可以對生物樣品發出的螢光進行觀察和分析。但是螢光顯微鏡收集到的是樣品的整體螢光,來自樣品內不同部位的螢光信號相互幹擾、難以區分,無法獲得準確的定位和定量信息。

共聚焦顯微技術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技術可以獲取細胞內某個薄層面上的螢光信息,而該層以外的信號被消除掉,成像清晰程度大大提高。結合計算機自動控制,可以對螢光信號的分布、強度和動態變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得到豐富的信息。與傳統顯微鏡相比,共聚焦顯微鏡可抑制圖像的模糊,獲得清晰的圖像;具有更高的軸向解析度,並可獲取連續光學切片,增加側向解析度;點對點掃描,去除了雜散光的影響。其應用領域擴展到細胞學、微生物學、發育生物學、遺傳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和病理學等學科的研究工作中,成為現代生物學微觀研究的重要工具。

雷射器要求:低噪聲,高功率穩定性,窄線寬,自由空間/光纖耦合輸出,單波長/多波長可選。

常用波長:266nm,355nm,405nm,473nm,520nm,532nm,561nm,640nm,808nm,980nm等。

4、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技術是指:當用短脈衝雷射輻照生物組織時,位於組織體內的吸收體(如腫瘤)吸收脈衝光能量,從而升溫膨脹,產生超聲波;這時,位於組織體表面的超聲探測器可以接收到這些外傳的超聲波,並依據探測到的光聲信號來重建組織內光能吸收分布的圖像。近年來,光聲斷層成像、光聲顯微成像、光聲內窺成像發展迅速,使得532nm高重頻固體脈衝雷射器,以及可調諧雷射器得到廣泛應用。

對比其他醫學成像技術,光聲成像技術的優點及先進性:

(1)使用非電離輻射,是一種無損的醫學成像技術。

(2)結合了光學成像的高對比度和超聲成像的高解析度。解決了光學成像/超聲成像對比度不高,無法有效監測早期腫瘤的問題。

(3)適用於通過內源性對比進行功能,代謝和組織學成像,以及通過外部對比進行分子和細胞成像。並可與其他成像模式互補併兼容,尤其是光學成像和超聲成像。

雷射器要求:光點穩定性好,光斑優。

常用波長:266nm,457nm,532nm,660nm,770-840nm可調諧雷射器等。

5、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

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是20世紀90年代逐步發展而成的一種新的三維層析成像技術。

OCT基於低相干幹涉原理獲得深度方向的層析能力,通過掃描可以重構出生物組織或材料內部結構的二維或三維圖像。其信號對比度源於生物組織或材料內部光學反射(散射)特性的空間變化。該成像模式的核心部件包括低相干寬帶雷射光源、光纖麥可遜幹涉儀和光電探測器,其軸向解析度取決於寬帶光源的相干長度,一般可以達到1-15μm,而徑向解析度與普通光學顯微鏡類似,決定於樣品內部聚焦光斑的尺寸,一般也在微米量級。

OCT具有非接觸、非侵入、成像速度快(實時動態成像)、探測靈敏度高等優點。目前,OCT技術已經在臨床診療與科學研究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如眼科醫療,視網膜病、牙科齲齒的檢測、心血管疾病探查、胃腸道疾病檢測、乳腺癌早期診斷等,具有其他檢測設備無法比擬的高解析度和精準度。

主要組成:低相干寬帶雷射光源,光纖麥可遜幹涉儀,光電探測器等。

雷射器要求:較寬的頻譜寬度,高輸出功率,高功率穩定性,易於耦合。

常用波長:1470nm,1550nm,1710nm等。

6、DNA測序

DNA測序是指通過分析特定DNA片段鹼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與鳥嘌呤的(G)排列方式,獲得生物遺傳信息的方法。

DNA測序採用鏈終止法,在DNA轉錄末端引入帶有螢光標記的寡核苷酸,此時DNA被分成了長度不同的單鏈;再使其通過雷射聚焦光束,不同螢光素會發出不同顏色螢光,達到標記核苷酸排序的目的。DNA測序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生物學和醫學的研究和發現。

雷射器要求:高波長穩定性,高功率,優光斑均勻性。

常用波長:473nm,488nm,505nm,514.5nm,532nm,561nm,577nm,639.5nm等。

7、光鑷

光鑷(Optical tweezers)技術基於光輻射壓力與單光束梯度力光阱,是用物鏡下高度匯聚的雷射形成的三維梯度勢阱來俘獲、操縱和測量微小顆粒力學特性的光學技術。光鑷的應用可歸納為四類,即光鑷與細胞生物學、光鑷與單分子生物學、光鑷與膠體科學以及光鑷與物理學4個學科領域。光鑷技術在這些領域已成功解決了許多的重大科學問題。經過近30年的發展,光鑷技術得到了極快的發展。由過去簡單的單光鑷演化出了許多其他的類型,極大地擴大了光鑷技術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

1)全息光鑷:可以自由控制多個粒子,使得粒子的融合、吸附以及粒子間或粒子與表面的相互作用研究得到簡化。利用全息元件或空間光調製器(SLM)所形成的全息光鑷,在多粒子操控方面的優勢,為光鑷技術走向實用化、規模工業生產打開了新局面,是目前光鑷家族極具活力的成員。

2)等離子體光鑷:用最小雷射能量鑷取最小微粒的納米光鑷。通過採用等離子體光鑷結構,被捕獲的納米顆粒的運動被限制在等離子體區域,該區域比雷射的衍射限制區域小得多,使得捕獲更加穩定。等離子體光鑷技術可以克服自由空間衍射帶來的限制,增強阱內的局部光強度,能解決目前光鑷技術研究中存在的進場光鑷倏逝場偏弱、金屬顆粒難以捕獲等問題。等離子光鑷技術不僅將加速生命/納米/材料科學的研究進展,而且還將產生新的功能材料、納米醫學和診斷工具。這一科學領域在未來將繼續迅速發展。

雷射器要求:低噪聲,高功率穩定性。

常用波長:532nm、635nm、1064nm等。

今天的雷射應用解析講到這裡先暫時告一段落,未完待續,敬請期待下期分享!

相關焦點

  • 雷射幹涉儀·工業檢測·優勢·應用 雷射聚會LFC 2019(蘇州站)|記者探會系列連載
    6月21日在蘇州舉辦的LFC2019,匯聚行業知名專家和眾多專業技術人士。現場互動頻繁,高潮迭起!
  • 21大咖雲解析顆粒應用與檢測前沿發展|8大亮點搶先看
    分設生物製藥顆粒、氣溶膠、超微及納米顆粒、顆粒檢測與表徵四個分會場,邀請21位享譽業內,從事顆粒學從事顆粒學研究的學術大咖剖析、講解顆粒學研究應用及檢測分析的前沿熱點和疑難雜症。1.藥物粉體技術全解析——粉體顆粒粒徑分布、流動性以及晶型特質都是決定藥品質量特徵最關鍵的物化屬性,在本會場,大咖們將講解最全面、最前沿的藥物粉體技術及其應用場景。
  • 戰略研究丨我國雷射技術與應用2035發展戰略研究
    雷射與相關技術的發展與融合,形成了雷射製造、雷射通信、雷射檢測、雷射醫療等交叉技術學科,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大批新工具,孕育和發展出多種類型的雷射產業和系列裝備,改變和重構了高端製造、信息通信、醫療診斷治療和國防安防等多個領域。隨著新型雷射器和雷射新應用的持續湧現,雷射技術的作用將更為突出,將在創新型國家建設和提升國際產業競爭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張莉致歡迎辭  近年來,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及應用的新方法不斷湧現,本次會議聚焦光譜類儀器,邀請了光譜儀器界的眾多而二者之間的巧妙結合正成為新興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帶動了一系列先進技術和應用學科的發展和進步。在本次報告中,歐陽證教授以雷射和質譜結合的典型代表為例,圍繞光電離和光解離技術展開,探討其在食品安全、環境監控、臨床醫學和空間探索等領域中的應用,展望其在化學和生物分子中的廣闊前景及未來發展方向,並提出了泛質譜的概念。
  • 光柵在雷射掃描儀上的應用
    LiDAR工作原理 車載LiDAR,簡稱光達,是一種光學遙感技術,它通過向目標發射一束光,通常是一束脈衝雷射來測量目標的距離等參數,是測繪行業目前最先進的技術之一,或許大家曾經都在路上遇到過地圖製作團隊的車輛在大街小巷裡穿梭以採集數據。
  • 雷射全息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現狀是什麼樣?
    2020年是雷射全息發明60周年,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黨的「十九大」確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這為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對雷射全息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雷射全息技術目前在我國的應用於發展現狀是什麼樣呢?
  • 大族雷射陸雲波:雷射焊接技術在3C行業的應用
    隨著電子產品小型化趨勢,人們對3C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部分3C產品的焊接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焊接加工方式不能滿足要求。而雷射焊接機作為一種高質量、高精度、低變形、高效率和高速度的焊接設備,正成為金屬材料加工與製造的重要工具,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3C產品等領域。
  • 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本文著重梳理超快超強雷射的發展與科學應用需求以及國內外技術發展情況,在此基礎上就我國的領域發展目標和重點方向開展論證分析,以期為我國雷射技術的穩步發展提供方向參照。二、超快超強雷射應用與發展需求分析超快超強雷射在相關前沿基礎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拓展,亟需進一步提升雷射參數,探索利用雷射脈衝的其他參量來將超快和超強前沿基礎科學研究推進到更為深入的物質層次。根據前沿科學研究目標的差異,未來領域應用與發展的需求集中在以下兩部分。
  • 我國雷射技術醫療應用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經過 60 年的發展,雷射醫學已初步發展成為一門體系較為完整且相對獨立的新型交叉學科,在醫學科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雷射醫學在臨床應用上已經形成了強雷射治療、光動力治療(PDT)、弱雷射治療(LLLT)三大雷射治療技術 [1],同步發展了包括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光聲成像、多光子顯微成像、拉曼成像在內的眾多兼具高靈敏度和高解析度的雷射診斷技術 [2]。
  • 鋁合金雷射焊接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隨著雷射技術和鋁合金研製技術的發展,進一步開展鋁合金雷射焊接應用技術基礎研究、開發鋁合金雷射焊接新工藝,更有效地拓展鋁合金雷射焊接結構的應用潛力,從而了解鋁合金雷射焊接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就顯得尤為重要。
  • 雷射加工技術的應用
    雷射加工技術的高速高精度低耗等優勢使得其被大範圍推廣應用,現已廣泛應用於微電子電器、汽車、航空航天、機械製造、印刷包裝等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對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實現自動化生產、保護環境、減少材料資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雷射及雷射+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是我國最早開展大功率固體雷射焊接技術的研究機構。近幾年來,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緊跟國際前沿焊接技術,重點對大功率固體雷射( Nd : YAG) + 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進行研究與應用開發。為了推廣雷射及雷射+ 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在我國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本文重點對哈爾濱焊接研究所進行的雷射及雷射+ 電弧複合熱源焊接的研究成果及應用情況進行簡要介紹。
  • ALAT2014第八屆亞洲國際雷射應用技術論壇開幕
    ALAT2014第八屆亞洲(深圳)國際雷射應用技術論壇今日開幕,據了解,會議將以雷射前沿技術應用為主線,以「雷射:高端工業製造利器」為主題,突出自動化、智能化深入分析雷射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此推動和促進我國雷射產業發展。  此外,周四上午還舉行了廣東省雷射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就職典禮儀式。
  • 雷射電視前沿技術觀察
    InfoComm China 2018剛剛落下帷幕,作為亞太地區最為專業的視聽和交互體驗平臺,各大廠商都會把最前沿的技術帶到這裡,在今年的展會上,中外多家雷射電視廠商也帶著他們的產品高調亮相,超大的屏幕吸引了很多用戶的駐足圍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本屆展會上雷射電視技術又迎來了哪些新的變革
  • 光纖雷射切割機的前沿技術交流
    2017年3月9日,由天津振威展覽股份有限公司和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聯合主辦、OFweek雷射網承辦的「2017中國雷射加工及智能製造技術研討會·天津站」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215、217會議室正式舉辦。
  • 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監測中的應用
    其主要雷射的特點有:1 同相、單色、方向性好 ;2 雷射光束的波長較短,大氣對它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較強,大氣穿透能力較差,大氣中雨滴、塵埃、霧、霾等對雷射的幹擾作用大;3 雷射光束具有較高的「透過率」。雷射的地形測量原理和側視雷達一樣,是一種主動式遙感系統。
  • 中國光學雷射與紅外技術與應用專題論壇盛大召開
    在2007中國光電產業高層論壇之「中國光學、雷射與紅外技術與應用專題論壇」上,來自國內光學、雷射產業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集中討論雷射加工技術、光學元件以及雷射技術目前的發展與未來的趨勢。此次會議共有十幾位來自國內外大專及科研院所,以及領先光學、雷射企業的代表做精彩發言。
  • 專訪博聯特:專注 堅持 以雷射技術串聯未來5G應用
    博聯特成立於2014年,坐落於武漢光谷,主要從事以半導體雷射為核心的精密焊接、精密切割、自動化生產線等系列雷射設備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為客戶提供全套的雷射錫焊解決方案。   通信、消費兩手抓 以雷射技術串聯5G應用   鄧總表示,未來通訊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雷射應用將不局限於光通訊,市場規模會不斷擴大。
  • 雷射打標技術在玻璃酒瓶中的工藝應用
    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雷射打標技術的應運而生, 與傳統打標工藝相比,雷射打標技術有明顯的優勢:第一,其標記速度是傳統打標工藝所望塵莫及的,這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二,雷射打標機標記的圖案及字樣清晰、長久不磨損,其線條甚至可以達到毫米到微米量級,具有強大的防偽功能;第三,超越雷射打標機採用的是非接觸式加工方式,使熱影響達到了至小化,避免加工材料變形;第四,雷射打標機無耗材
  • 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召開 聚焦遙感前沿技術在氣象等領域的應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白維報導8月22日至23日,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辦。聚焦跨界融合、賦能百業和遙感強國戰略,專家學者以及行業應用者交流了遙感在氣象、海洋、農業、國防、應急、導航等領域應用的前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