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找到高寒植物「供給地」和「避難所」

2020-08-06 今日科學

研究高寒地區生物多樣性的起源與演變及對環境變化的響應,不但可以認識山地多樣性的形成,還可以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高寒植物多樣性的影響,從而為區域性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理論依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星耀武團隊對青藏高原腹地及周邊的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簡稱THH)植物多樣性研究後發現,該地區高寒植物多樣性是在漫長而複雜的造山和氣候變化驅動下,通過擴散過程、高寒生物區的擴張以及就地物種形成事件積累下來的。橫斷山不僅是高寒物種起源和分化的搖籃,還是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寒多樣性的主要來源。7月31日,相關研究在《科學》發表。

「THH地區尤其是橫斷山高寒地區的種子植物達3030種,且有更複雜的地質歷史和多樣性的地形地貌特徵,是研究地球環境演化對高寒植物區系起源和演變影響的理想地區。研究其多樣性形成歷史及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對認識全球植物多樣性分布格局有重要意義。」星耀武告訴《中國科學報》。

為弄清橫斷山高寒地區植物多樣性的起源時間,成分來源及其驅動因素,深入解析該地區的多樣性演化過程,揭示其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選取橫斷山及其鄰近地區高寒生物區18個被子植物類群(總計3798種),建立系統發育樹,估算其分化時間,並建立可以整合地理分布區和生物區演化的新生物地理模型,然後利用隨機映射方法對祖先狀態模擬,最後分別計算不同地區就地演化速率和遷移速率及多樣性隨時間的積累。

分析結果表明,橫斷山高寒植物多樣性的積累始於早漸新世,隨後分別在早中新世到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就地演化速率加快,是新近紀的降溫、造山運動與季風演化共同作用的結果。該研究發現高寒植物起源時間遠早於之前通常認為的晚中新世或上新世之後起源,並與地學證據相吻合,說明橫斷山高寒植物可能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的高寒植物持續存在的時間都要長。此外,季風增強對於植物多樣性的演變起著重要作用,該地區劇烈的造山運動和夏季季風的增強有關。

「有證據顯示,現今青藏高原的高寒植物多樣性是在喜馬拉雅隆升後,在內部乾旱化進一步加劇,和隨後的第四紀氣候波動驅動下發展起來的,是受環境變化重塑的結果。」星耀武說。

通過與其臨近的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物區系的演變歷史對比發現,橫斷山高寒植物區不僅具有最高的就地演化速率,而且也是其他高寒地區植物多樣性的「供給地」和「避難所」。(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雙虎 )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4484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中國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橫斷山是高寒植物的起源地和避難所
    星耀武 攝中新網昆明7月31日電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31日發布消息:該園科研人員選取橫斷山及其鄰近高寒生物區多樣性較高的18個被子植物類群共計3798種植物,整合地理分布區和生物區的演化建立了一個新的生物地理模型,推斷出橫斷山是高寒植物的起源地和避難所。
  • 橫斷山是高寒植物的起源地和避難所
    高寒植物是高山隆升後植物適應極端或極限生存環境的產物,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高寒植物進化出特殊的抗寒、抗旱、抗紫外線的機制,是人類重要的基因寶庫。全球高寒生物區約有10000種高等植物,研究高寒地區生物多樣性的起源與演變及對環境變化的響應,不但可以認識山地多樣性形成的過程,而且還可以用來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高寒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 當高寒植物遇到溫室效應 我國科學家找到植物適應環境變化的密碼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氣候變化與減排固碳創新團隊,在經歷十多年的研究之後,系統地揭示了在氣候變化條件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候與生產力之間的關係,為生態脆弱區草地生態系統適應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
  • 《無主之地3》避難所任務怎麼做?第五章避難所任務攻略圖文詳解
    無主之地3避難所任務怎麼做?
  • 輻射:避難所避難所編號大全
    輻射:避難所遊戲中有許多不同的避難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輻射:避難所避難所大全。 8號避難所 避難所關閉僅10年後即打開, 配有GECK以改造周遭環境. 最終原居民在此建成了Vault City. 12號避難所 實驗目的是研究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因此避難所大門被設計成無法關閉. 大墓地和裡面的殭屍即由此而來.
  • 植物所揭示氮富集下植物功能性狀對高寒草地生產力的調控機制
    植物所揭示氮富集下植物功能性狀對高寒草地生產力的調控機制 2019-04-15 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楊元合研究組依託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建立的長期氮添加實驗平臺,揭示了氮富集下植物功能性狀與生態系統生產力以及水分、光照和磷元素等資源的利用效率之間的關聯。
  • 【中國科學報】橫斷山脈植物群落起源於三千萬年前
    掩蔽山坡的3000多種植物,構成世界上高寒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高山植物群落之一。  「這是一個迷人的地方,尤其是在植物學方面。」美國菲爾德博物館進化生物學家Richard Ree說,乍一看,橫斷山脈高坡上的高山草甸與其他山脈,如北美的落基山脈,沒什麼不同,「但之後你會發現,橫斷山脈的物種要比其他的山脈多十倍」,尤其是杜鵑花、報春花和龍膽花的種類特別多。
  • 《太空避難所》部分事件介紹
    在《太空避難所》這款遊戲的遊玩過程中,玩家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件。官方「Bugbyte Ltd.」也帶來了在遊戲中可能會有機會碰到的一些事件匯總,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太空避難所》部分事件介紹:通過登上廢棄飛船並找到已激活的冷凍艙,獲得一位新船員。為陣亡船員舉辦太空葬禮,讓其他船員與其告別。用從衛生間回收的生物質和水種植植物。
  • 東洞庭救護避難所:拯救麋鹿的愛情
    5月17日,「美麗中國長江行 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南站的媒體團走進嶽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訪考察該地的整治保護情況,並在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護避難所見證了麋鹿「點點」的幸福生活。洞庭湖以前是沒有麋鹿的,1998年特大洪水過後,有十幾頭麋鹿穿越水流湍急的長江,從湖北方向遊到了東洞庭湖。
  • 建造避難所抵禦殭屍突襲手遊
    建造避難所抵禦殭屍突襲手遊它是一款模擬經營類的遊戲,在遊戲中玩家需要利用不同的資源來使自己生存下去,玩家還需要在遊戲中去學習各種建造避難場所需要的技能,使用這些技能在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避難場所。
  • 南非成為非洲同性戀避難所
    【西班牙《阿貝賽報》5月18日報導】題:南非,非洲同性戀的避難所
  • 輻射避難所編號大全 已知避難所講解
    在輻射避難所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們還有些不了解的地方,避難所的編號和相應作用你知道嗎,話不多說,下面就跟著18183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 《輻射76》76號避難所歷史背景
    這個名字並不代表B社直接跳過了中間的70多部作品,因為新作和《輻射:新維加斯(Fallout:New Vegas)》一樣,將是一款《輻射》系列的衍生遊戲。遊戲名中的「76」這個數字,是一個避難所的代號。  值得注意的是,76號避難所已經不是第一次在《輻射》中出現了。通過研究它的歷史,我們也許能夠發掘出《輻射76》的地點與時間設定,甚至找到它和初代《輻射》之間的聯繫。
  • 零號避難所
    只有羅承一個人站在鬣狗王身體前發呆,隨機他便高興起來,因為,他找的地方,找到了!  「零號避難所開始重新綁定指揮長,綁定成功,歡迎再次回家,指揮長!」  時隔數年,他終於回家了,零號避難所!  羅承立刻開始了精神交流「零號,這幾年,基地還好吧!」
  • 輻射避難所OL避難所科技介紹 避難所科技是什麼
    避難所科技的宣傳廣告  每一座避難所被設計成可容納1000人,這樣的保障措施在當時已是一流水準,但當真正的災難來臨之時,許多避難所並沒有達到額定的容納人數。避難所大門足以抵禦各類地表的災難  那麼避難所科技是如何讓倖存者們能在地底生存並繁衍的呢?
  • 鹽和避難所全流程通關攻略詳解(完美白金流程攻略)
    ­  鹽和避難所這款遊戲已經移植到了PC平臺,但是這款遊戲要完美通關還是相當困難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鹽和避難所全流程通關攻略詳解,希望下面的攻略能幫助到大家!關於開場老頭和十字架傀儡這兩個NPC,雖然關係到主線劇情,但似乎不和他們對話對遊戲流程本身沒有任何影響,所以以下內容不會提到他們(實際上很容易找到他們,因為他們都在主線必經之路上)。
  • 《太空避難所》遊戲目標使命介紹
    玩遊戲都是需要目標的,在《太空避難所》中玩家就能夠體驗到一種使命感。遊戲官方「Bugbyte Ltd.」為對遊戲不熟悉的小夥伴帶來了《太空避難所》遊戲目標使命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太空避難所》遊戲目標使命介紹:遠徵任務 - 裝備新船員,並組織遠徵隊,以探索廢棄飛船,或造訪其他派系的太空站或太空船。徵募 - 徵募和派遣船員,以攻擊敵人並解救好友。物品欄 - 每位船員都有自己獨特的物品欄。
  • 科學家找到去除植物木質素新方法
  • 《輻射4》避難所DLC全任務圖文流程攻略
    觀看地圖,會在東南方向的採石場附近找到88號避難所的位置。 避難所的入口在底部的一條石頭通道裡,注意一側露出的黝黑土洞就是了。 制服在避難所大門附近的接待區,從一隻藍色大箱子裡找到。 拿回來後和克倫談話,將88號避難所連身裝放到他的道具欄內,再按T裝備。
  • 中科院海洋所發現南極磷蝦新「避難所」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9月27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團隊聯合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英國南極局、那不勒斯動物所和墨西拿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整合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Discovery航次之後全球唯一一次單季節環南極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