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志 當歷史人物是彩色的……

2021-02-13 國家人文歷史

奧黛麗·赫本

整理 | 環球人物·新媒體

轉自環球人物(微信ID:globalpeople2006)

轉載已獲授權

1861年,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向公眾展示了人類的第一張彩色照片,在此之前,所有照片都是黑白的。

雖然黑白照片能夠令畫面中的主題更突出,別有一番復古風味,但也因沒有顏色而丟失了很多歷史細節。當那些很有意義的黑白老照片帶有色彩時,利用現代科技為一些有象徵意義的老照片添加顏色,又會有怎樣的氛圍呢?

1862年9月,總統林肯會見麥克萊倫將軍,林肯的這張側臉肖像後被用來設計美分硬幣。

這是林肯生前最後一張照片,攝於他過世的1865年。


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

提出「演化論」的查爾斯·達爾文。

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1921年,愛因斯坦

美國的幽默小說家馬克吐溫

1915年,成為默片代表的查理·卓別林,也是一名知名的反戰人士。

年輕時的查理·卓別林。


瑪麗蓮·夢露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1906年停泊在加拿大港口的茅利塔尼亞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又最快的船隻。

1912年4月16日,報童Ned Parfett正在販賣晚報,頭條是鐵達尼號沉沒。

1945年4月16日,位於德國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裡擁擠的床位與囚犯。

1937年,美國俄亥俄州發生大洪水,是美國歷史上重要的洪災之一,當時的民眾排隊領取救濟物資。

1942年,喬治中士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軍事基地貝爾沃堡,頭戴面罩練習煙霧戰。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穿著海軍服的軍官在時代廣場上親吻一位護士,這張流傳甚廣的照片也被稱為「勝利之吻"。

1946年,美軍在比基尼島測試核武,之後的12年美軍在此地進行了20次原子彈試爆。

安妮·弗蘭克 (Anne Frank),是德籍猶太人,15歲死于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留下來的日記《安妮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1960年5月3日,奧圖·弗蘭克——在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受害者安妮·弗蘭克的父親,也是家族唯一倖存的人重返當時避難的地點。

其實,這些照片的色彩有一部分是靠猜測想像,不過大部分還是需要作者對照片中的細節和氛圍有充分的體會,才能夠調配出恰如其分的色彩。照片中的人物都已經去世了,不過作為當時的象徵,這些照片重製成彩色之後,我們似乎也更能感受到當時的那種氛圍。

相關焦點

  • 《東北樹木彩色圖志》首次載入我國新發現植物「青姬木」
    新華社長春4月10日電(記者 周長慶)過去只在北美、北歐分布的一種名為「青姬木」的小灌木,首次出現在最近出版的《東北樹木彩色圖志》中,填補了以前中國所有志書沒有記載這種植物的空白。  據該書編著者、通化師範學院周繇教授介紹,「青姬木」的最早記載在北歐,在美國東北部新罕布希州有分布,為杜鵑花科小石南屬植物。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2020年4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向全球推介《大熊貓圖志》。魏輔文院士推介評價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是中國最響亮的名片。它作為世界和平友誼的象徵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譽滿全球。《大熊貓圖志》以高質量的圖文形式展現大熊貓繁衍的一生,從科學發現到保護的150年歷史,它是中國獻給世界的一份厚禮,尤其值得向全世界推廣。」
  • 《奧託手繪彩色植物圖譜》中的那些美蕨
    Otto Wilhelm Thomé(1840-1925)是德國的植物學家和植物藝術家,他最為傑出的工作就是《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植物圖志》(Flora von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und der Schweiz)。
  • 《復旦校園植物圖志》出版—新聞—科學網
    日前,《復旦校園植物圖志》正式面世,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復旦校園的700多種植物,有每種植物的別名、花期、校園分布和美麗形態,便於讀者按圖索驥。對植物的分類則採用最新的基因分類體系,吸納復旦學者在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為一本復旦色彩濃鬱的「專屬」圖志。該書由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人類學教授李輝、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曄主編完成,多位老師和復旦本草心社的學生參與了植物調查。
  • 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紀念日 復旦師生出版校園植物圖志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幾位復旦師生藉此出版了一本滬上高校第一本校園植物圖志,引起許多人的興趣。  校園裡的植物是校園環境的一部分,多為人工引種用於點綴,也有藉助或風力或蟲鳥的不速之客,跨越高牆把校園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滬上有一說法,若把復旦的老師們比作春天裡駐足田野的拈花惹草者,匆匆前行者一定來自他校。這本圖志所展示的,正是復旦園的與眾不同。
  • 當卓別林是彩色的……
    1861年,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向公眾展示了人類的第一張彩色照片,在此之前,所有照片都是黑白的。
  • 彩色攝影在中國的起源
    原標題:彩色攝影在中國的起源   自攝影術發明之後,人們就一直在找尋「彩色的照片」,因為人眼看到的是彩色的景物。英國學者帕梅拉·羅伯茨在《百年彩色攝影》一書的前言中寫道:「每一個特殊時代都產生、製造和採用了獨特的彩色印像法,它所提供的染料和色素對色彩的品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十九世紀外科學圖志
    《手術劇場》通過外科手術、解剖和器械的珍貴歷史圖像,為讀者呈現了手術從流血、疼痛、死亡到止血、麻醉、消毒的漫長歷史。這部歷史,一面是血腥與恐怖的切割與重建,與酷刑無異;一面是非凡與無畏的革新與嘗試,與先驅同行。
  • 英國歷史人物介紹:艾薩克•牛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歷史人物介紹:艾薩克•牛頓(雙語) 2013-08-09 23:1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日本動漫為何熱衷性轉歷史人物和名著人物
    ,但是像日本這樣,把歷史人物和名著人物性轉這種登峰造極的做法還是少見。哪怕是中國國內開發的以日本古典傳說為題材的動漫遊戲《陰陽師》也都保持著傳說的內容,例如尊重每個角色的原本性別,對於中國人來說,歷史可以進行合理的戲說,也可以惡搞和魔改,但是必須尊重每個人物的特徵。
  • 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編制《青島市鳥類圖志》正式出版!快來認識...
    在此基礎上,今年編制出版了《青島市鳥類圖志》。韓守信局長對此書給予高度評價:「這本書既是青島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一個記錄,也是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一個成就,更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一個界標。」
  • 清朝沒有上色技術,卻有很多的彩色照片!難不成照片是假的?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晚清有沒有彩色照片?歷史君並沒有忽悠你,當我發布清末的舊彩色照片時,總有網民留下懷疑,今天,我為大家揭秘一下!其實,網民的質疑是合理的。清末確實沒有彩色膠捲和相關攝影,但當時的照相館和攝影師確實為客戶製作了許多彩色照片。少婦這有什麼奧秘?今天讓我們來談談,讓我們給您一個關鍵詞:手繪。攝影發明之後,人們找到了一種「複製」自然風光以及社會和文化特徵的方法。
  • 倡導對歷史人物進行審美人格分析
    儘管歷史人物倒下了,茫茫浩野深藏著他們那靈光閃爍的白骨,但是,史藉卻留下了他們美好或者醜惡、高雅或者卑劣、崇高或者渺小的一生的足跡,展現出他們為完美而奮鬥的精神風貌和自由意志。歷史運動著,歷史人物充滿了激情,要完成偉大事業,沒有激情和個性意志絕無可能;歷史富有情趣,有的歷史人物趣味橫生,風流倜儻,甚至花絮不少,曲折而有戲劇味,供後人談笑不止,乃至仿效或引證。
  • 歷史真會開玩笑,一個中國人寫了本書啟蒙不了國人,卻啟蒙了日本
    有一本來自中國的書,他的出現改變了日本近代歷史的發展軌跡,這本書對日本產生的影響,已經超過了《三國演義》,但是這本書卻被中國設置為禁書,隨著中國的發展,已經很少有人去閱讀這本書了。但是這本書,對日本產生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海國圖志》,其作者是中國的魏源。
  • 英國文化之歷史人物:艾薩克•牛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文化之歷史人物:艾薩克•牛頓(雙語) 2013-07-29 09:28 來源:滬江 作者:
  • 英美文化知識:英國歷史人物介紹(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知識:英國歷史人物介紹(雙語) 2013-12-22 13:4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哥特蘿莉的偵探故事,「GOSICK」彩色人設公布
    哥特蘿莉的偵探故事,「GOSICK」彩色人設公布 2010-12-13 09:54:
  • 50年來的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研究
    表揚或批評某個歷史人物,或某些歷史人物的某些方面,這和當前的政治任務是相關的,但是各個歷史人物所應得的評價決不會隨著政治任務的變化而變化。那種認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沒有什麼客觀標準,說好說壞只是由於某種政治需要的看法,顯然是錯誤的。(註:《有關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歷史研究》196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