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B+C+D+5G=?前海要為這個公式探尋答案
深圳商報2019年08月05日訊 8月2日,在2019前海合作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當今世界最炙手可熱的前沿科技成為很多嘉賓演講主題的關鍵詞,而他們的觀點「殊途同歸」地指向一個公式——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5G=?
在演講嘉賓看來,作為「特區中的特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前海,有條件、有優勢且責無旁貸要為這個公式探尋答案。
在前海打造智能製造前沿平臺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指出,人工智慧和5G是科技和創新發展的兩個「風火輪」,在這兩個「風火輪」的推動下,今天科技浪潮的廣度、深度、速度以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規模在往前發展。運用人工智慧和5G,可以為傳統製造業賦能。
朱民指出,深圳具有很好的高科技製造業基礎和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未來要通過建設網絡服務平臺、要素聚集平臺幫助傳統製造業走數位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道路。這當中,前海可以佔據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先優勢,有潛力打造全球智能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打造全球智能製造業的制高點和領先優勢。
跨越灣區物理邊界的最好路徑就是數位化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席教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原專職副主任彭波提出,灣區建設,「數字」先行。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要素流動問題短期難以突破,而跨越物理邊界的最好路徑,就是數位化。「數字灣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基礎工程。他建議,「數字灣區」的頂層設計要統一標準、統籌建設;要大力投入,建立大科學裝置;要夯實基礎,加強基礎研究和高等教育;要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要建設數字政府,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此外,還要加大開放合作。
利用大數據和先進技術打造前海健康城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金小桃指出,在數字時代,數據的價值堪比石油、金山。對於深圳、前海來說,抓住大灣區發展的大機遇,加快發展大健康事業產業,充分利用大數據和前沿先進技術結合,是一個實現醫療衛生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他建議深圳及前海要抓住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這個目標,在廣東省擴大為國家健康醫療數據中心建設的11個試點省的契機,打造前海健康城,充分發揮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引領示範的作用,促進健康醫療衛生事業與產業融合發展。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對接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的創會主席,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從去年11月開始,全力倡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對接。他認為,這兩個灣區的互惠合作,攜手發展,將可以改變整個亞洲,甚至世界。
蔡冠深說,粵港澳大灣區已不能再走世界工廠的老路,只能選擇綠色、環保、宜居的新型發展之路。日本在環保、人工智慧、機械人、大健康產業領域優勢明顯。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與日本多個商業團體、地方政府以及企業間的合作,主要就集中在上述四個方面。
美國商務部原副部長、美國MKBC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瓊·麥肯蒂認為,跨境金融服務是粵港澳大灣區正在進行的最具創新性的改革之一,將成為許多城市的典範。粵港澳大灣區也是一個開放和改革典範,為中國如何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公司的開放市場提供了模式。大灣區創造了一種基於外貿和投資作用的增長能力,為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認為,人工智慧還有非常長遠的路要走,未來十到二十年主要還是在應用層面。沒有理論突破和革命性的基礎技術發明,就沒有產業的未來發展。因此,華為有超過60個基礎技術實驗室,700多位數學博士,200多位物理和化學博士在進行基礎技術的研究。華為已走到基於願景的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的「創新2.0」階段,圍繞「信息全流程」發掘未來的技術。光計算、DNA存儲成為華為未來投資方向。(記者 陳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