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一下,我是跨專業考研的,跨度還蠻大,本科珠寶鑑定,報考細胞生物學。以下是我的考研心得和體會。如果有一樣是跨專業的,希望我能給你一些信心。
我是在大三寒假的時候就決定考研了,所以我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在準備初試(期間有轉換目標,想著,要不考自己本專業吧,但是又調整回來了)。真的決定考研後,首先要做的,不是馬上開始複習,而是要收集資料,確定你的考研目標學校和專業。如果是認準一個專業,可以先找找都有哪些學校開設這專業,篩選出幾個心儀的學校後,再根據分數線將它們劃分成幾個不同的等級,最高一等,奮力拼搏+運氣,也許可以成功;第二等,努力努力就可以;第三等,和目前的實力最匹配,最有把握的;最次一等,調劑備選。最好這幾個學校的初試科目都是一致的,這樣一來,方便後期根據複習結果調整目標報考學校。對了,有的專業除了學校會開設以外,中科院體系也是會開設的,建議可以找找中科院下的研究所(因為,一般而言,中科院每個月給的學生補貼都會多於高校體系)。
考研初試時間在每一年的12月底(例如,2018年是12月22-24日),初試成績公布時間一般為2月份,複試時間是3-4月,不同的學校會有不一樣的安排。若是距離考研初試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時間算是比較充裕的,建議可以先將目標設定為第二等去複習(如果自身實力特別強,或者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娃子,一開始的目標設定最高一等也是可以的)。
千萬注意,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就要進行網上報名和預報名(例如,2018年的網上報名時間為 10月10日至10月31日。網上預報名時間為9月24日至9月27日)。網上報名和預報名你都只能填寫一個學校的一個專業,所以這時候你就要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做出選擇了。網上報名後,還有現場確認這一步流程,這是由每一個省市自己確定的,一般是在11月份,也千萬不要錯過時間。
考研的四個科目,政治、英語、還有兩門專業課。政治的複習資料推薦肖秀榮的資料。大佬最讓人五體投地的就是押題,八套卷,四套卷必買!其他的資料可以看著買。
英語的話,建議前期先學考研英語高頻單詞,擴大詞彙量。中期學習長難句,配合考研英語歷年真題(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完成一份真題卷的閱讀),拿下閱讀題。後期考研英語高分寫作的大小作文,每一種題材都要背一篇,只要你背得滾瓜爛熟,提起筆不用思考就自然而然寫出來了。
專業課的複習就需要費心思找資料了。儘管可能不同的學校指定的專業課科目是一樣的,就連參考書也是一樣的,但是他們的考點真的會很不一樣,所以一定一定要找到報考學校的歷年真題。有的學校很好找,只要去他們的考研官網就能找到,而有的學校就是保密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嘗試各種途徑找到這個學校同專業的研究生師兄師姐。大家還可以去考研文庫找找有一些資料。如果你要選擇的就是他的導師,你可以試著問問老師今年有幾個招生名額,導師的脾氣怎麼樣,實驗室裡都有什麼研究課題,每個月實驗室補貼多少。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導師,因為一個導師會直接決定你的研究生生涯是簡單模式,困難模式,還是煉獄模式。
除了歷年真題以外,學校指定的參考書還是要用心學習的,尤其是跨專業的同學,因為真的是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基礎,需要踏踏實實,一點一點地把課本知識理解消化。如果學校指定的參考書太難,別慌,可以先找簡化版的學習,心裡對知識點有了大概的結構框架,再來學習指定的參考書,這時候就可以鑽研更多的細節考點了。我的兩門專業課,一門是生物化學(學校指定王鏡言版本的,厚得像兩塊磚頭),一門是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除了記錄老師視頻課講解的重點,我還徹頭徹尾地把整冊書邊抄重點邊看完,抄第一遍心裡有個譜了,抄第二遍的時候,就是抄出底氣來了,感覺不管它考個什麼,我都能寫出個一二三來。此外,我還去蹭生物工程專業的生化課,記憶又被再次強化了一遍,所以考得還不賴。而細胞生物學,我全程自學,只是抄書做題,效果很不好,雖然不能排除我在這門專業課花費的時間要比生化少得多的原因,可是有老師指點和沒老師指點,感覺真的很不一樣。所以有條件的不妨找個學長學姐。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每一門科目的複習時間要合理均勻一些,不要出現短板科目,若是總分過線,單科不過線就很可惜了。
順利通過初試以後,就要準備複試了。還是要先收集資料,看看報考專所在學校每年的複試人數和錄取比例,如果專業熱門,每年報考人數很多,錄取卻很少,你就要小心了,最好再看看有哪些調劑學校,調劑學校的複試科目也最好同時準備著。如果專業冷門,每年都還要從別的學校調劑生源,那麼,幾乎是十拿九穩。但是也要認真準備複試,因為面試的時候,老師最看重的就是你的態度。如果你吊兒郎當的,老師寧願接受調劑生,也要把你這個第一志願的pass掉。初試第一名的也是同理,不要驕傲,老師欣賞不了。
最後做個總結吧,首先就是收集資料,確定目標,其次是努力努力努力,最後就是調整心態,自信的,無畏的,勇敢的,認真的接受考試和老師的檢驗。祝各位皇天不負苦心人,考研終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