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官方下調2019年經濟增速預測
新華社臺北11月30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臺統計部門30日公布最新經濟增速預測指出,由於全球經濟擴張步調減緩,預計2019年臺經濟增速為2.41%,比8月份預測值下修0.14個百分點。 細分來看,由於島內半導體產業具備領先優勢,智能科技、物聯網等新興應用方興未艾,2019年島內出口動能可望延續,出口實質成長預期為3.06%;由於就業市場改善,企業調薪積極,預測2019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2.23%;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離岸風電等綠能投資陸續進行,加之投資環境改善,預測2019年固定投資實質成長5.4%。
-
臺機構: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2.64% 2019年增2.45%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5日發布臺灣經濟預測,將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調降至2.64%,預期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2.45%。所長簡錦漢更以「急轉直下」來形容2018年臺灣景氣。
-
柳英:2018年臺灣地區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下)
世界銀行更是以「前景趨暗(Darkening Skies)」為題發布今年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慢至2.9%。尤其是大陸和美國作為臺灣地區重要的出口市場,美國GDP增速由2018年2.9%下降至2.5%,長達9年的經濟擴張或已見頂;大陸增速則由6.7%下降至6.2%,「發展環境更為複雜,挑戰與困難增多」,進入中速增長平臺。
-
臺灣經濟真的那麼好嗎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重創全球經濟,臺灣卻逆勢上升,前三季經濟增長率2.28%,重返四小龍之首,英國《經濟學人》高調稱臺灣經濟「重返過往榮光」。12月21日,臺經濟部門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577.8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為近十年五個月以來最大增速。
-
臺灣經濟成長 也該感謝鍾南山
福州博覽會活動,臺灣美食吸引參觀者購買。(中新社)臺灣中國時報刊載「野臺」製作人練鴻慶撰寫的文章說,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不靠大陸經濟成長世界第一」,卻被踢爆去年是臺灣有史以來,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年,對此民進黨的回應是,「這證明了中國(大陸)需要臺灣」。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2019年,在中美經貿對抗持續升級與國際政經形勢巨變形勢下,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兩岸快評第1151期】去年11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也就是說島內去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主計總處」日前也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聲稱突破所謂「發達社會」門檻。
-
韓國媒體稱臺灣經濟不再依賴大陸,卻被臺灣官方數據打臉
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在2020年經濟成長率2.54%,成為人口2千萬以上經濟體的第一名,其中關鍵在於臺灣「脫離中國(大陸)」。「綠委」陳亭妃揚言,蔡英文「執政」後,臺灣不再依賴中國(大陸),這些成效讓全世界看到。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衝上「萬五」高峰,不過,就在一切看來喜氣洋洋的時候,冷不防被臺灣「財政部」的數字打臉,原來,臺灣的一切經濟榮景都是靠著中國大陸撐起來的?臺「財政部」8日發布「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數據,2020年臺灣對中國大陸、香港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增加14%、951億美元。
-
臺灣氣象部門預估:2019年可能侵臺颱風為3至5個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6月28日舉行記者會,預估2019年可能侵襲臺灣的颱風個數為3至5個,為正常範圍。臺灣氣象部門說,2019年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已有3個颱風生成,較氣候平均值4.3個少,往年西北太平洋6至12月約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侵襲臺灣颱風的正常範圍為3至5個。氣象部門預估,2019年侵襲臺灣的颱風個數,以正常的機率50%最高,也就是3至5個,偏多的機率為30%,偏少的機率為20%。
-
PIDA:2019年臺灣精密光學元件產業未來發展仍能穩健成長
臺灣地區光電協進會(PIDA)表示,臺灣指標性龍頭廠商大立光的營收也衰退6%,使得臺灣精密光學元件產值僅維持在1,014億臺幣;而成長性較佳的車用光學鏡頭市場,雖然近幾年在臺灣光學產業產值比重持續提升,但現階段對整體產值貢獻仍有待提升。
-
臺研究機構下調臺灣經濟增長預測
原標題:臺研究機構下調臺灣經濟增長預測 新華社臺北7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5日發布最新的臺灣經濟發展情況預測,將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去年12月發布的2.58%下調為1.15%。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超4萬億元,那在全國排第幾名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中國臺灣也公布了2019年經濟初值了——同比實際增長2.73%,高於當局之前預測增長2.64%,但略低於2018年的增速(2.75%)。其中,在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84%,二季度為2.6%,三季度為2.99%,第四季度初值為3.38%。
-
中銀策略:2019年A股主要寬基指數應該有5-15%的表現
市場預期:2019年將是困難的一年。當前,市場對2019年有三個一致預期:一是對2019年整體比較謹慎;二是節奏上看空上半年、認為下半年有機會;三是風格上看多成長與小盤股。三個一致預期的背後,有三個前提:一是經濟差、通縮再現、業績接近零增長;二是對中美貿易問題維持謹慎;三是認為貨幣更寬鬆、利率下降更多。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臺灣及近海10次,地震災害共造成19人死亡,427人受傷。
-
2019年臺灣大專院校學雜費調幅2.17% 創5年新高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教育部門22日宣布,2019學年大專院校學雜費收費基本調幅,依公式核算後為2.17%,是5年來最高;但2018年未調者,2019年最多可調升2.5%。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上限2.5% 私校恐漲千元新臺幣現在臺灣公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平均3萬元(新臺幣,下同)、私立學校5.5萬元,如果漲2.17%,學生分別多負擔651元、1193元;若是調升2.5%,則公、私立學校分別漲750元、1375元。
-
2019年福建、臺灣的GDP、人口、人均GDP對比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福建省高成長企業超過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0家。此外,福建省的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在2019年增長17%,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2.2%,使得福建省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2.3%。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歸納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有三點,包括「出口超預期反彈」「加碼投資刺激經濟」「當局努力推動紓困與振興方案」。 對外出口表現良好,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能。據臺灣地區國際貿易主管部門統計,2020年1-11月,臺灣地區對外貿易總額為57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37%。
-
浦銀國際研究:SPDBI全球央行觀察——多數謹慎樂觀,僅歐央行擴大...
·全球央行:全球多數央行對經濟謹慎樂觀,美聯儲調高2021年經濟預測,中國貨幣政策正常化,英國、澳大利亞等央行對2021年經濟前景相對樂觀,僅有歐央行12月擴大寬鬆且下調2021年經濟預測。美聯儲:12月調高經濟預測但加強資產購買前瞻指引,相對利好風險資產點評12月美債長端利率微升,10年期美債從0.84%上升7.6bps至0.91%,2021年1月初10年期美債繼續上行突破1%的水平。高收益債收益率降至5%以下,投資級降至1.7%的水平。美元指數下降至89.9左右的水平。
-
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原標題: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 查文曄)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臺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萬人,較2018年底增加1.4萬人,增幅為0.6‰,人口增長數及增幅皆為歷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