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公斤收糧給錢時卻照市斤算,漯河民警查車尋人為農民追糧款

2021-01-11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張慶偉

「這是我們農民一季的售糧款,感謝民警為我們追回!」6月8日上午,漯河市舞陽縣太尉鎮老劉莊村委會和群眾關某,一路敲鑼打鼓地趕到舞陽縣公安局太尉派出所,為民警送上了一面「執法為民、破案神速」的錦旗。

「俺家的賣糧食錢,收糧食的給了一半就開著車跑了,你們快來幫幫忙吧!」6月1日上午,舞陽縣公安局太尉派出所民警接老劉莊村群眾關某報案,值班人員迅速出警。走到半路,民警與報警人相遇,在簡單了解情況後,一組民警分頭沿路尋找涉事農用三輪車輛,一組民警將該車輛的特徵信息通報給所內視頻監控中心值班人員,追蹤該車輛的軌跡。然而,民警多方尋找,卻並未發現該車輛。

「我們農民忙活一年不容易,你們可一定要幫我把賣糧食錢追回來!」報案人關某泣不成聲地對民警說。在安撫了當事人情緒並詳細詢問情況後,民警得知, 6月1日上午一早,關某將今年收的麥子賣給一上門收購的糧販。然而,過地磅稱重時,是按公斤為單位計重,糧販卻按市斤算帳付款,導致關某損失近三千元。當關某反應過來時,收糧人早已經駕車離開。

了解情況後,民警調取地磅處監控視頻發現,糧販駕駛的車輛系一輛經改裝過的農用三輪車。識別出了該車上的黃色牌照,通過現場視頻留下的牌照信息和人像信息,民警鎖定糧販為商橋鎮人李某。由於李某外出收購糧食行蹤不定,辦案人員經過兩天摸排,6月4日,在郾城區商橋鎮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將李某找到。此時,李某才知道由於自己的一時疏忽算錯了收購關某的糧食價款,他積極補足了關某的差額糧食款。

「太謝謝咱們民警同志了,要不是你們,我這一年就白幹了。」關某接過糧款後,喜極而泣地說。

相關焦點

  • 『平安守護』┃市斤算成公斤,8645元被民警及時挽回
    『平安守護』┃市斤算成公斤,8645元被民警及時挽回 2020-12-19 0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斤錯當市斤賣!追回錢後重渠一大爺錦旗送民警
    近日,家住西平縣重渠鄉重渠村委的一位60多歲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一起來到重渠派出所向民警致謝,並將一面印有「秉公執法 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民警手中,以此表達對民警的感激和讚揚之情。 2020年11月底,重渠派出所接到這位老人的求助,稱其賣花生的時候買方少給錢了。
  • 公斤錯當市斤賣!追回錢後重渠一大爺錦旗送民警~
    近日,家住西平縣重渠鄉重渠村委的一位60多歲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一起來到重渠派出所向民警致謝,並將一面印有「秉公執法 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民警手中,以此表達對民警的感激和讚揚之情。
  • 電子秤重量顯示1.5,老闆卻說是1斤半,到底是公斤還是市斤?有詐
    我們見到的電子秤基本都是這樣的,大差不差(如圖所示)電子秤面板上顯示的重量(千克)、單價(元/千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公斤。1公斤=2市斤,市斤就是斤。1市斤=1斤,一般商戶在輸入單價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除以2的。
  • 把市斤當成公斤 賣散煤黑心團夥專騙農村老人
    4名莒縣男子,針對農村個別老年人分不清市斤公斤,在出售散裝煤的時候專騙農村老年人,詐騙作案多起案值達4萬餘元,22日被即墨警方刑拘。日前,家住即墨移風店鎮一名83歲的老人購買煤炭準備生爐取暖,可是當時明明購買的「2000斤」煤炭,後來用平板稱一稱,發現只有1000斤,足足少了一半,於是報了警。
  • 1市斤=1公斤?混淆計重單位坑買家,「賣炭翁」:生意人狡猾奸詐是本能
    「1公斤16塊錢。」「什麼?16塊一斤?別人才8塊!」「16塊錢一公斤,就是8塊錢一斤!」聽完這段對話你會不會很懵?公斤?市斤?斤?你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公斤,又稱千克(符號kg),是國際單位制中度量質量的基本單位,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單位之一。市斤,是我國古代重量標準,簡稱「斤」。
  • 1市斤=1公斤?混淆計重單位坑買家!「賣炭翁」:生意人狡猾奸詐是本能
    「1公斤16塊錢。」 「什麼?16塊一斤?別人才8塊!」 「16塊錢一公斤,就是8塊錢一斤!」 聽完這段對話你會不會很懵? 公斤?市斤?斤?
  • 電子秤怎麼調市斤?公斤變市斤,小心電子秤動手腳
    市面上電子秤一般都是公斤,即kg顯示。有時候也會用到市斤,那麼公斤和市斤在電子秤上該如何相互轉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了解什麼是市斤?什麼是公斤?公斤介紹:公斤是公制計量單位,也就是千克(符號kg),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單位之一。一千克等於一公斤,合我國二市斤。
  • 阜陽夏收工作已基本結束 小麥收購價1.18元/市斤
    以今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均為每市斤1.18元,比去年提高0.06元,增長5.36%。 麥熟一晌,虎口奪糧。夏收時節,正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基層開展之時,全市各地真心為民,真情服務,幫助農民群眾搶抓農時,加快麥收進度,確保顆粒歸倉。 轟鳴的收割機和農民歡喜的笑臉,構成了這個夏天最美的風景。
  • 1公斤=1市斤,現在用的公斤與以前的市斤有何關係?
    市斤是我國古代的計量單位,古時候一市斤等於十六兩;而公斤是我國近代為了和國際單位接軌,又讓人們區別於市斤,於是稱之為公斤,一公斤等於一千克,一公斤為十兩。
  • 1公斤=2市斤,現在用的公斤與以前的市斤有何關係?
    市斤是我國古代的計量單位,古時候一市斤等於十六兩;而公斤是我國近代為了和國際單位接軌,又讓人們區別於市斤,於是稱之為公斤,一公斤等於一千克,一公斤為十兩。市斤市斤是我國古代的重量計量單位,簡稱「斤」,並沿用了上千年的時間,比如漢朝時期的重量單位有黍,豆、銖、兩、斤、鈞、石;其中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 空調加氟,收費是按壓力算還是按公斤算?我家加了5個壓收200塊
    師傅:我們都是按壓力收費的,很合理的。後來我在一個賣空調的朋友那兒打聽到,現在這空調加氟收費毫無標準可言,有商家按照壓力計算,而有的則是按照公斤數計算,由於收費標準不同,所以空調加氟的價格懸殊還是挺大的,那麼這兩種收費方式哪一種更合理一點呢?
  • 金華一條尋人啟事 謠傳成「懸賞200萬」
    剛剛過去的兩天裡,金華義烏市民吳先生真是哭笑不得,他的女兒走失了,情急之下發了一條簡訊,結果沒過多久,女兒就找到了,可是這條尋人啟事卻變味了,被謠傳成了「懸賞200萬」。事情發生在12月24日晚上,很多義烏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裡,都在轉發一條尋人啟事。
  • 漯河2020年澳洲龍蝦養殖成為農民增收新途徑高清圖
    漯河2020年澳洲龍蝦養殖成為農民增收新途徑高清圖澳洲淡水龍蝦隸屬於甲殼綱、十足目、擬螯蝦科、光殼蝦屬,原產地在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熱帶亞 熱帶氣候的近海灣河流。每周投餵1次發醇過的牛糞,每畝100公斤,置於池塘四角,全沒入水中,每日投餵顆粒飼料1次,傍晚6時投蝦體重20%的用量即可。
  • 農民扛起「金扁擔」,倉廩盛滿「中國糧」
    在相鄰的尉氏縣,高標準農田面積翻番,讓農民沈永平的小麥一畝地多收了100多斤。「2014年,總書記站在俺村地裡,提出了『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的要求。這兩年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沒讓總書記失望。」沈永平說。良田產好糧。在農業「微笑曲線」的上揚處,這裡的兩幅圖景「引人入勝」。
  • 農民賣糧食過地磅時,如何避免幹擾器控制斤數的行為?
    關於賣糧食過地磅,幹擾器控制斤數的事情,確實是存在的,不過有些朋友遇到過,有些則沒遇到過,關於賣糧時,在地磅上做手腳,有兩個說法:1、收購商手中有個小的遙控器,當賣糧車沒有上去時,一切都是正常的,當車開上去以後,他們按一下遙控器,就會少個幾百斤(根據車上糧食的多少),不容易被發現
  • 山西農村集市上農民賣「人參」,價格便宜1元1斤,看看啥東西
    山西晉南農村的冬季集市上,經常能看到農民在賣一種象人參形狀的東西,他們說這個東西大補,有和人參一樣的功效,當地農民的方言把它稱作「曼切」,食用的時候用它和小米熬製湯,更是營養大補。這「曼切」在當地農村冬季食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它是農民餐桌上的一種大美食。
  • 農民賣糧食時,幹擾器能控制地磅的斤數嗎?該怎麼辦?
    農民賣糧食時,幹擾器能控制地磅的斤數嗎?如何避免?農民賣糧遭遇地磅幹擾器造成缺斤短兩引起經濟損失,這在現在已經不是稀奇的新聞了,在我們黑龍江地區很多電視臺都報導過這種事情,可以說是坑農誤農啊,一年的收成就因為這些投機倒把的糧販子而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農民賣糧,一般都是使用地磅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