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01 09:38:42
不久前,我們剛剛拿到了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和華納兄弟公司聯合發行、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新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的一段預告片。
該片主演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表示,該片將是我們迄今為止所觀看過場面、特效最為宏大的一部作品,並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iMax觀影感受。
事實上,好萊塢製片商們在過去數年間已經在電影特效製作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我們在觀看這些影片的時候甚至不禁要想「他們究竟是怎麼拍攝出這些畫面的?」其實,這都畫面都是電影特效的功勞。下面,就讓我們根據時間順序盤點一下對電影特效構成革命性影響的十大經典影片。
《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製作於1982年的《電子世界爭霸戰》遠遠稱不上是史上最出色的電影,但其卻是史上最具創造力的影片之一。
事實上,《電子世界爭霸戰》還是史上第一個大量運用電腦生成畫面的影片。該片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單是後期製作涉及的工作人員就超過了500人。而且,由於當時的計算機設備還非常稀缺,負責CG的一個八人小組總共只有一臺計算機可用,而這傢伙配備的300MB磁碟模組就有現在的洗碗機那麼大。
儘管《電子世界爭霸戰》最終沒有像《星球大戰》那樣票房大賣,也沒有像《2001太空漫遊》那樣成為影史經典,但它卻開啟了電影通向電腦世界的大門,並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第一部描寫虛擬空間的科幻電影。
《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終結者2》是一部1991年的科幻動作片,為1984年電影《終結者》的續集,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阿諾-施瓦辛格主演。同時,該片也是歷史上第一部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應該說,《終結者2》在影片中所運用的大量特效鏡頭也是使該片獲得當年奧斯卡獎的一大理由。
其中,單單是劇中反派人物T-1000的變身鏡頭就花費了整整8個月時間,耗資500萬美元才最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