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超輕絕緣體 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3D列印

2021-01-10 光亞星際

瑞士的材料研究人員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從氣凝膠中製造出微小的組件

用3D印表機製作出帶有毫米大小花瓣的半透明小蓮花 -- 這真的很吸引眼球,但話說回來,印表機的技術現在也是真的相當不錯。

但要做到這一點,「它」是指用一種固體來建造物體的過程,這種固體在擠壓後變成液體,流經針頭,在氣凝膠乾燥時又變為固體,這種材料的空氣含量超過99%。瑞士研究人員最近宣布,經過三年的研究,這種材料在添加劑製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潛在的應用包括建造微小的,薄的,節省電路板空間的超級電容器,以及定製形狀,幫助保持醫療植入物在體內保持狀態。

今年8月,研究人員揭開了一系列複雜的演示用氣凝膠網格、立方體和蓮花的帷幕,這些網格、立方體和蓮花使用3D微列印技術製造,其結構厚度僅為十分之一毫米。

氣凝膠是納米多孔固體;美國宇航局有時稱之為液體或冰凍煙霧(航天局廣泛使用氣凝膠,其中包括一項捕捉星際彗星塵埃的任務)。它們可以由二氧化矽、石墨烯或任何其他基材製成。

矽氣凝膠是世界上最好的隔熱材料之一,也是網際網路關注的焦點。氣凝膠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是clips of flowers shielded from blowtorches or people protected from flamethrowers。不同的基材會產生不同的氣凝膠特性:石墨烯或金氣凝膠產生導電紙,但卻會製造糟糕的絕緣體。二氧化矽是用來御熱的東西。但是氣凝膠是一種既精緻又迷人的材料。它們很難處理,大量生產成本也很高。觸碰太頻繁,它們就會碎裂。它們可以被塑造成或多或少的小尺寸,但迄今為止還不能被加工成微小的物體。

但是,來自瑞士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的研究團隊,以及聯邦技術研究所ETH zurich和Aargau的Paul Scherrer研究所的同事們都意識到了這種潛在的應用,他們想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在微尺度上形成氣凝膠。在過去的十年裡,這些團隊一直在使用不同容量的氣凝膠,並開發了一種氣凝膠基的石膏,用於絕緣修復歷史建築或登錄入冊的名勝古蹟。

「如果你能使氣凝膠微型化,成本方面就會大不相同。Empa超級絕緣材料小組的負責人Wim Malfait說:「只要一立方米,你就可以為一部手機製造上百萬個零部件,或者其他材料成本不再重要的東西。問題是如何製造它們。如何使組件符合所需的形狀、大小和格式?」

Empa團隊的3D列印配方將現成的矽膠氣凝膠粉末加入到含有矽前驅體的戊醇溶劑中,使粉末結合在一起。他們首先用刮刀製造墨水,然後在食物攪拌機中以3000轉/分的速度旋轉5分鐘,結果就是糊狀物。將這種漿糊置於壓力下擠壓會使它變成一種液體漿料,很容易通過印刷針流動。這叫做shear thinning。流進針內後,可以逐層按所需形狀列印出來。一旦這個微小的物體形成,他們就用氨氣把物體製成凝膠。

由於凝膠顆粒的體積分數高,油墨表現出剪切稀化行為。結果,它們在列印期間很容易流過噴嘴,但是在列印後它們的粘度迅速增加,從而確保了列印物體保持其形狀。印刷後,矽溶膠在氨氣中凝膠化,以便隨後加工成氣凝膠。印刷的氣凝膠物體是純二氧化矽,並具有典型的二氧化矽氣凝膠的高比表面積(751平方米/克)和超低導熱率(每米每開爾文15.9毫瓦)。此外,作者證明了可以結合功能納米顆粒的簡便性。

印刷後的二氧化矽氣凝膠物體可用於熱管理,用作微型氣泵並降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從而說明了該方案的潛力。該小組最近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中列出了研究結果和一些樣本。

Malfait說,瑞士研究所目前正與商業夥伴合作,對絕緣體進行可行性研究。

隔熱是一個複雜的領域,有其他方法可以擴散或控制熱量,而無需定製工程。還有其他的氣凝膠研究正在進行中,例如在新加坡,Hai Duong的團隊也正在使用廢棄的產品,包括棉花廢料和菠蘿葉製作氣凝膠。氣凝膠90年的歷史正朝著希望的應用方向發展,工程師們也一直在堅持。

德國BASF和麻薩諸塞州的合作夥伴Aspen Aerogels正在製造一系列氣凝膠絕緣墊。如果工業界需要的話,這可以為小型、定製、廉價的絕緣體敞開大門。IDTechEx的技術分析師Richard Collins提醒我們,真正的商業成功需要市場拉動,而不是物質推動。

氣溶膠列印的微小蓮花

相關焦點

  • 新的環氧樹脂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硬化 ​
    化工小知識:新的環氧樹脂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硬化幾秒鐘之內,新材料即可完全轉變!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此外,模塊的可堆疊性使它們能夠像玩具磚一樣進行交互,提供可伸縮性和數千個潛在的幾何配置。最終,俄勒岡小組的目標是擴大技術和使用微型籠子生產實驗室製造的器官代替人類移植。
  • 西門子開發在線平臺實現全球化按需3D列印生產
    【PConline3D列印資訊】在正在舉辦的2017德國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全球技術巨頭西門子宣布計劃開發一個新的基於網站的協作平臺,通過它可以在全球製造行業中實現按需產品設計和3D列印生產。目前,西門子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體團隊正在開發這個新的在線平臺。
  •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由於其極低的熱導率和開孔結構,二氧化矽氣凝膠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熱絕緣、催化劑、物理學、環境修復、光學器件。二氧化矽氣凝膠在目前熱絕緣方面具有很大市場,尤其是在空間受限下的理想材料。
  • 2021年新款麻章區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參數定製
    可以進行單次試驗,或多次試驗並自動計算平均值列印出給果。全過程自動控制,操作簡單,性能穩定。HDYJ-III三油杯絕緣油耐壓測試儀內設三隻試驗油杯,可根據需要選擇各種試驗程序,可以選擇三油杯同時進行試驗,大大縮短了試驗時間。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因此,氣凝膠可以非常輕。除此之外,由於其導熱率低至12 mW m-1K-1,所以又被稱作超級絕緣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3D列印在構建氣凝膠物體方面獨具優勢,目前已經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氮化碳、金、纖維素等氣凝膠領域得到了良好的驗證。但是,對於純SiO2氣凝膠而言,3D列印依然充滿挑戰,可謂幾乎不可能!有鑑於此,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Wim J.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因此,氣凝膠可以非常輕。除此之外,由於其導熱率低至12 mW m-1K-1,所以又被稱作超級絕緣體。目前,各種不同材質的氣凝膠被相繼開發出來,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性能。其中,二氧化矽氣凝膠是迄今為止研究最多和使用最廣泛的氣凝膠。二氧化矽氣凝膠在工業和建築保溫材料中被大量使用,每年市場約2.2億美元。
  • 2021年新款甘洛縣智能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服務好
    介電強度測定儀的操作步驟介電強度測定儀採用中央處理器、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先進技術組成自動化測試設備,操作過程全自動化,並能通過面板配置的微型印表機列印試油試驗數據,介電強度測定儀與普通儀表及同類型儀器相比具有試驗穩定性好,精度高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金屬3D列印使微型渦輪機效率提高40倍
    微型渦輪歷來是燃氣輪機的簡化版本,適用於各種應用:它們被用於無人駕駛飛行器(U****),用作驅動電動機的電池,作為距離擴展器,或在電池和馬達之間交替的混合無人機中使用。在美國,獅子山渦輪機一直在打破常規製造規則,以改善微型渦輪機的性能。
  • 打破現有設計準則:新的3D列印晶格的設計實現超輕和超超硬的目標物體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3D列印晶格結構,這種結構綜合了超輕結構和高剛度的優勢,打破了之前認為需要展示此類特性的Maxwell設計規則。
  • 2021年新款蓮湖區智能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交貨周期快
    2021年新款蓮湖區智能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交貨周期快介電強度測定儀的操作步驟介電強度測定儀採用中央處理器、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先進技術組成自動化測試設備,操作過程全自動化,並能通過面板配置的微型印表機列印試油試驗數據,介電強度測定儀與普通儀表及同類型儀器相比具有試驗穩定性好,精度高
  • 3D列印的超材料:具有新穎的光學特性!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由超材料組成的超透鏡,將使未來攝像頭和眼鏡將更輕薄。(圖片來源:哥倫比亞大學)3D列印技術,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3D列印微型相機鏡頭 可以使無人機擁有鷹眼視力
    3D列印微型相機鏡頭 可以使無人機擁有鷹眼視力來自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微型攝像機監控系統的3D列印鏡頭。據三迪時空了解,鏡片採用「視網膜成像」,通過提供超銳利的焦點模仿自然視覺效果比其他相機擁有更寬的視野。
  • 上海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了解陶瓷3D列印
    從這個角度來看,碳和矽也可以被認為是陶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許多3D列印陶瓷的名字聽起來更像金屬,因為它們不是來自粘土。如今,陶瓷被分為兩類:天然原料(粘土)組成的經典陶瓷和包括矽、碳和氮等其他材料的技術陶瓷。
  • 3D列印汽車 按需定製 未來可期
    隨著人類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為必需的代步工具,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以及3D列印技術的成熟,3D列印汽車終於可以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並且可實現按需定製。3D列印汽車由碳纖維材料列印,電動總成,具有自動駕駛功能。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3D列印省去了培訓機械師或購置新設備的成本,一臺3D印表機只需要不同的數字設計藍圖和一批新的原材料。   3、無須組裝   3D列印能使部件一體化成型。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建立在組裝線基礎上,在現代工廠,機器生產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後由機器人或工人(甚至跨洲)組裝。產品組成部件越多,組裝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就越多。
  • 史上最全3D印表機型應用分類
    3D列印技術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很多領域,也有很多不同的列印方式,今天來給大家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3D列印流程一般是分為數據獲取、數據處理、3d列印和後處理四個步驟。常見的3D列印主流技術主要有以下8種,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用的是哪些技術,對號入座。
  • 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這一新技術由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奧加諾沃主導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