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顯卡還是CPU,甚至是內存條,都可以進行超頻操作,這也是無數電腦用戶對於硬體的執念之一,尤其是玩大型遊戲必不可少的顯卡,遊戲玩家總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提升顯卡性能,這時超頻的需求就出現了,適當的超頻確實可以讓顯卡的工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超頻又有什麼壞處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1.超頻原理
各種硬體的默認頻率是在出廠之前就已經被調試好的,沒有哪個廠商希望自己的產品只顧性能,而不管穩定性,隔三差五就返廠重修,所以在設定默認頻率時會趨於保守的態度,這就意味著,在默認頻率之上,是有一定殘存空間的,所謂超頻,就是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壓榨這部分空間。
顯卡超頻的切入點要麼是提高核心頻率,要麼是提高顯存頻率,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又可以分為硬體超頻和軟體超頻,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給晶片加電壓,無論是通過加外頻和APG電壓還是用軟體進行設置,其實在道理上都是非常相似的。
2.超頻的好處
同一款顯卡,超頻和不超頻中間大概能隔出3%-8%的性能差距,這就相當於你花了100塊錢買到了某樣商品,結果通過某種手段,居然能產生120塊錢的價值,雖然GTX1060你無論怎麼超頻都超不到GTX1070的水準,但是性能這玩意兒,能提升一點算一點。
如果放在遊戲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遊戲畫面質量較之前能夠提升一點,隨著技術和工藝的改善,現在的顯卡超頻已經沒有了10年前那樣誇張的提升幅度了,如果放在當下,正常的超頻手段能讓遊戲提升10幀就已經算相當不錯。
3.超頻的壞處
剛才提到了,默認頻率是廠商上為了保證產品穩定性而做出的妥協,那超過默認頻率自然伴隨著的就是穩定性的下降,尤其是在散熱系統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對顯卡本身造成不可逆的損耗,降低其壽命,出故障的風險大大提升。
超頻必定帶來工作電壓的增加,供電電路負載會隨之增大,帶來的發熱量是很恐怖的,這就是為什麼高端玩家會對散熱器要求那麼嚴格的原因。
不過在筆者看來,只要掌握得適當的方法,不要企圖通過超頻來超越顯卡自身的產品定位,做好散熱措施和相關配套工作,偶爾超個頻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