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草原、雨林,這三種景觀同時存在於一個非洲國家

2021-01-17 觀亞非拉

沙漠、草原、雨林,從極為乾旱到極為潮溼,這種景觀有可能出現在一個國家嗎?答案是有。這個國家就是非洲的查德。

查德是中部非洲、北部非洲與西部非洲交界的一個內陸國家,因此其文化上既有北非國家的伊斯蘭教,又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最普遍信仰的基督教。

查德沙漠

查德草原

然而讓小編驚奇的是,這樣一個面積不算大的國家竟然同時擁有沙漠、草原、雨林三種景觀。要知道從降水稀少的沙漠到降水中等的草原,再到降水豐富的雨林,一般要跨越很大的距離,而這三種氣候景觀存在於一個國家就讓人驚奇了。

非洲氣候帶及查德位置

查德的氣候帶分布是,北部為熱帶沙漠,中部為熱帶草原,南部為熱帶雨林。

然而小編仔細查看地圖後發現這也不難解釋。因為第一,查德面積並不小,足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而且查德南北跨度有十幾個緯度,長度有兩千多公裡,相當於從海口到北京的距離,這樣大的跨度氣候帶發生很大轉變也是合情合理的。第二個因素就是非洲的熱帶雨林氣候與北非熱帶沙漠氣候之間距離並不遙遠,也就是說中間的過度氣候帶——熱帶草原並不很寬闊,因此,從熱帶沙漠跨越到熱帶雨林不需要跨越太大距離。

相關焦點

  • 在非洲的熱帶雨林裡,還生活著第三種大象——非洲森林象
    但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第三種,那就是非洲森林象。大象是對象科物種的統稱,象科是長鼻目現存唯一的一科,分為兩屬三種。非洲象屬分為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簡稱草原象和森林象。另外平時所稱的沙漠象,就是生活在非洲南部納米布沙漠裡的草原象,它連亞種都算不上,就是南非草原象的種群。我們平時所說的非洲象指的是非洲草原象。
  • 亞馬遜雨林將成為「非洲大草原」
    亞馬遜雨林和加勒比海珊瑚礁可能在未來50年內完全崩潰。英國班戈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計算機模擬系統,生態系統的崩潰比最初想像的要快得多。 他們研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40多個自然環境分析數據,並將它們輸入計算機模型,以預測這些生態系統如何隨時間變化。該研究小組表示,按照目前的氣候變化速度,亞馬遜雨林將在49年後成為草原生態系統。
  • 沙漠的作用是什麼?能夠把它們消滅嗎?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綠洲,會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綠洲是指沙漠當中有植被覆蓋的孤立肥沃地區。所以綠洲是存在於沙漠當中的,不能脫離沙漠單獨存在,沒有沙漠就沒有綠洲。你不如問「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這個話題太過宏大,而且前提無法實現。
  • 雨林守護者:撒哈拉沙漠,每年為亞馬遜平原帶來2700萬噸肥料
    在2000年-2005年的五年間,亞馬遜地區燒掉的雨林面積達11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比如:韓國面積10萬平方公裡)。更為要命的是,南美地區每年被破壞的雨林面積近年來又開始逐年增加。而目前,世界最大的亞馬遜雨林也已經損失了17%,距離危險的25%僅有一步之遙,一旦超過臨界點,亞馬遜平原地區就會逐步退化成為熱帶草原,進而地區降水量大幅度衰減,旱災頻發,沙漠化風險會越來越大。縱覽歷史我們發現,在亞馬遜以及過往雨林的遭遇中,人類似乎總是毫無例外地扮演著破壞者的角色。
  • 不僅僅巴西亞馬孫雨林有火災,非洲安哥拉熱帶草原地區也在燃燒
    火如果不受控制,就會形成「火災」,現在全球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場火災就是遠在西半球的巴西亞馬孫(也有翻譯成亞馬遜)雨林的森林大火。有兩方面原因是它成為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的肺」,另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的火勢蔓延速度極快,難以控制。
  • 我居然被「真獅版」《獅子王》種草了非洲大草原?
    不得不說「真獅版」在技術上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全CG的製作廣受好評,而這其中存在的實景拍攝也是功不可沒一旦你確定了你想要的體驗,尋找最合適的時機前往非洲。 喜愛獵遊的朋友們看過來!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一個非洲獵遊全攻略,讓你分分鐘玩轉非洲草原!
  • 1萬平方公裡的沙漠,卻養活了整個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西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
  • 來自非洲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的神秘——衣索比亞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非洲他是一個水資源匱乏乾旱的國家,他又有著許多極端化的地理形狀和天氣我們所熟悉的撒哈拉沙漠也在那裡,異常的乾旱,而西南部卻是河流和熱帶雨林,簡直就是十分奇怪,那裡的雨水十分的充足,在他的東南部分又是世界上最最最大的熱帶草原,動物大遷徙就是在那裡才能看到,真是個奇怪神秘的國家啊
  • 隔著大西洋,撒哈拉沙漠是如何滋養亞馬遜雨林的?
    隔著浩瀚的大西洋,我們很難將撒哈拉沙漠和亞馬遜雨林聯繫起來。距離千萬米,撒哈拉每年都在無聲地滋養著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陸在很早很早以前,非洲大陸是和南美洲大陸連接在一起的。直到大約2億年前,大西洋開始擴張。南美洲和非洲中間的低洼處開始形成了海洋。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他們警告,雨林消退不僅加劇全球暖化,還令眾多只能生存在雨林內的生物面臨滅絕。全球變暖可能將熱帶雨林變草原一些科學家認為,氣候變暖可能導致植被發生變化,全球變暖可能顛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在本世紀末將亞馬遜雨林變為熱帶草原。
  • 非洲乳木果油,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乳木果油,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它是產在非洲,且只產於非洲的一種神奇樹種乳油木,從其果實乳木果裡提取的油脂。乳油木的生長,位於赤道線到北緯10度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半乾旱雨林及草原區,它普遍生長在西非地區。但在東非烏幹達北部和南蘇丹南部,也有一片生長區,這是東非僅有的乳油木產區,且是除了西非,非洲其他地區僅有的。乳木果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傳奇的故事。
  • 奧林匹克公園一直以多變的景色出名,從溫帶雨林、高山草原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說是在西雅圖,但離開西雅圖有3-4小時車程。屬於半島的地理位置。因為同時有雪山,森林,大海,讓參觀者能同時欣賞到不同地帶的景色1981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公園。
  • 蝴蝶效應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沙漠,養活550萬平方公裡雨林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西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
  • 蝴蝶效應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沙漠,養活550萬平方公裡雨林
    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西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博德萊窪地和亞馬遜雨林,一個在非洲,一個在南美洲;一個在大西洋西岸,一個在大西洋東岸;一個小得可憐,一個大得驚人,怎麼看,它們都是風馬牛不相及,沒有任何可能聯繫在一起。然而,它們卻真的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的沙漠,養活了55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雨林
    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西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博德萊窪地和亞馬遜雨林,一個在非洲,一個在南美洲;一個在大西洋西岸,一個在大西洋東岸;一個小得可憐,一個大得驚人,怎麼看,它們都是風馬牛不相及,沒有任何可能聯繫在一起。然而,它們卻真的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 BBC高分神作《從太空看地球》,非洲大草原亮了!
    每張照片的背後,也都藏著一個關乎生存和未來的故事。 跟隨紀錄片的腳步去到東非,碧綠的湖面上,一片燦爛的粉色「炸裂」開來。一年之中,這片粉色定會在這「綻放」一次,俯瞰之下,這樣奪目的豔麗在大自然中難得一見,數千萬隻小火烈鳥從遙遠的湖泊聚集到這裡。
  • 非洲存在「溼地獅子」,肌肉更發達,擅長水中捕獵
    在非洲存在著「溼地獅子」,和很多喜歡在陸地上捕獵的獅子不同,它們擅長在水中獵殺非洲水牛。那麼,溼地獅子有哪些特點?它們和生活在乾旱草原上的獅子是如何分離和基因差異的?又該如何保護好它們?本文為你一一解答。圖:一隻怕水的非洲雄獅獅子是非洲最具象徵性的動物之一,幾乎每個前往非洲觀看野生動物的人,都會把獅子列入「必看」名單。
  • 世界地理小區域——撒哈拉沙漠
    (3)是草原就進入沙漠的重要物資集散地;位於河流沿岸,水源較充足;位於草原的邊緣,農牧產品較豐富;位於水路交通的交匯點,交通較便利。典型例題二: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撒哈拉沙漠南緣的11個國家正聯手打造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
  • 非洲草原象在食物鏈處於什麼位置?公象真的是無敵的存在嗎?
    而非洲草原象是純正的食草動物,因此,它在食物鏈中屬於「第一級消費者」。 但是,一級消費者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們構成了二、三級的消費者的食物。從這一點上看, 非洲草原象就有點不同了。作為非洲最大的動物,非洲草原象的平均體重接近5噸,這個體重是成年非洲雄獅的25倍,這種巨大的體型差,造成了即使是成群的獅子也不敢招惹草原象。
  • 有「非洲屋脊」之稱的吉力馬札羅山,據說是世界獨有的赤道雪山
    提到非洲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炎熱的沙漠和草原,以及那位於赤道的熱帶雨林,總之就是一個字:熱。地球的赤道穿過非洲的中部,因而自然帶分布基本是南北對稱,從雨林到草原,再到沙漠,這樣的自然帶分布以及低緯度給人們一種很熱的印象,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非洲的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