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沙漠,養活550萬平方公裡雨林

2020-08-27 徐德文科學頻道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西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

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東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

博德萊窪地和亞馬遜雨林,一個在非洲,一個在南美洲;一個在大西洋東岸,一個在大西洋西岸;一個小得可憐,一個大得驚人,怎麼看,它們都是風馬牛不相及,沒有任何可能聯繫在一起。

然而,它們卻真的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博德萊窪地扇動一下翅膀,就會在4000多公裡以外的亞馬遜雨林形成一場巨大的蝴蝶效應,影響著整個雨林的繁榮興衰。


最重要的生命元素——磷

要說博德萊窪地的蝴蝶效應,首先得談談磷這種元素。

磷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5號元素,是生命活動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對於人體來說,它存在於我們所有的細胞中,幾乎參與所有的化學反應,約佔我們體重的1%。

對於植物來說,磷是主要的組成元素之一,植物體內的核蛋白、核酸、磷脂、磷酸腺苷等都含有磷。而核蛋白是細胞核的主要成分,磷脂則是原生質的主要成分。

磷是植物生長和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如果缺磷,植物就會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狹小,呈暗綠灰綠,沒有光澤,影響植物生長。

雖然亞馬遜雨林佔全球森林的20%,南美洲卻是世界上磷儲量最貧瘠的地方。在亞馬遜雨林的土壤中,以磷為主的營養物質並不豐富,大部分已被固定到了植物本身。這些植物死亡或葉片凋落後,很快就會腐爛將營養物質釋放到土壤中,其中一部分會被植物吸收重新利用,另一部分卻會被雨水衝刷,通過溪流進入亞馬遜,並最終流失出去,導致磷等營養物質越來越少,土地越來越貧瘠。



博德萊窪地沉積了大量磷

在遠古時期的白堊紀,亞馬遜雨林所在的南美洲和撒哈拉沙漠、博德萊窪地所在的非洲還連在一起,在板塊運動中它們逐漸分離,被數千公裡寬的大西洋隔開。5000多年前,撒哈拉完全乾燥,形成了沙漠,約40萬平方公裡的查德湖慢慢萎縮,到現在僅剩下了一千多平方公裡。

查德湖北部海拔更低的博德萊窪地是一個古老的湖床,其巖石礦物質由死去的硅藻等微生物沉積而成,含有大量的磷元素。事實上,北非是世界磷含量最豐富的地方,僅摩洛哥一個國家的磷儲量就佔整個世界的70%以上,撒哈拉的土地可以說遍地磷礦,營養豐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根據美國宇航局及其它組織2004年到2005年利用衛星和地面監測進行的多項研究,包括BoDEx 2005塵埃實驗,以及近年來多個國家科學家各種科學實驗和調查,都明確指向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實:幫助亞馬遜雨林植物成長的營養物質,56%都來自相隔4000多公裡,跨大西洋另一邊的撒哈拉大沙漠。而承載這些營養物質的幾乎所有粉塵,又都來自小小的博德萊窪地!

博德萊窪地的小小蝴蝶,掀起了幾千公裡外550萬平方公裡亞馬遜雨林瘋狂生長的盛宴狂歡。

為什麼博德萊窪地會成為那隻蝴蝶?

為什麼是博德萊窪地?為什麼不是撒哈拉沙漠其它地方?畢竟撒哈拉沙漠面積達920萬平方公裡,為什麼僅有1萬平方公裡的博德萊窪地的塵埃會吹向亞馬遜雨林,滋養那裡的眾多植物,讓那裡眾多的動物在森林裡漫遊,生生不息?

這是博德萊窪地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條件決定的,關鍵是極強的地面風和易蝕的沉積物。

博德萊窪地已伸入撒哈拉沙漠,在炎熱陽光的照射下,沉積物很容易就被風化成細小的塵埃。而博德萊窪地周圍的山峰在夜間形成了低空急流「風洞」,一旦日出後強烈的地面加熱,就會在低空引發湍流,導致高達47公裡/小時的狂風,引發沙塵暴,將這些塵埃捲入空中,隨著東北信風吹向大西洋。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這些粉塵佔了全球粉塵排放量的6–18%,是不是完全沒法想像了?面積壓根兒就微不足道的博德萊窪地,最多的時候,揚起的粉塵竟然可能佔整個地球的近五分之一,有如此多的營養成分落到亞馬遜雨林恐怕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宇航局利用衛星數據估計,每年大約有1.8億噸撒哈拉沙漠的塵埃隨著東北信風飄向大西洋,其中2700多萬噸,約15%會落到亞馬遜雨林,這些塵埃含磷約22000噸,剛好可以補充亞馬遜雨水流失的磷含量。另外一些則落入了加勒比海、大西洋,成為海洋生物們的盛宴。

這真的可以說是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了,佔地球陸地總面積不足萬分之一的沙漠,竟然跨越4000多公裡的大西洋,滋養著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而且還是其主要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這個奇妙的星球,還有多少奇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呢?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蝴蝶效應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沙漠,養活550萬平方公裡雨林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的沙漠,養活了55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西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體現在了55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西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
  • 蝴蝶效應?1萬平方公裡的沙漠,卻養活了整個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博德萊(Bodélé)窪地,位於大西洋西岸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面積僅1萬平方公裡,不到亞馬遜雨林的0.2%。
  • 世界最大的森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
    萬平方公裡。在亞馬孫雨林一個相當於8~10座房子和園子規模的區域裡,生長著約60種不同的樹木。這是歐洲或北美同樣面積的森林裡所能發現的樹木種類的15倍。亞馬孫生態區佔巴西國土的60%,有森林面積400萬平方千米,其中雨林佔65%。因此,亞馬孫河流域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 900萬平方公裡的撒哈拉沙漠有多深?下面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下埋藏了什麼?我們知道,撒哈拉沙漠面積大到9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美國。那麼過如此龐大面積的沙漠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這是一個漸進的過渡,還是像直接傾倒在先前平坦表面上的純沙?900萬平方公裡的撒哈拉沙漠有多深?下面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下!
  • 雨林守護者:撒哈拉沙漠,每年為亞馬遜平原帶來2700萬噸肥料
    在溫室效應日益突出的今天,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地保護、還原、擴大林地面積,降低全球變暖趨勢的進程。巴西坐擁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的60%以上在巴西),不僅沒有加以嚴格保護,反而還肆無忌憚地「開荒」 種地、養牛,著實令人費解。有人做過計算,在2019年的八個多月時間裡,亞馬遜叢林地區發生的火災數量竟達7.2萬起之多。由此,亞馬遜平原地區的開荒規模便可見一斑。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面積4.2萬平方公裡,100多年的沙漠即將消失
    在極端氣候,還有人類破壞的影響之下,沙漠化一直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黃色部分是最嚴重的的區域,如果以國家來分的話,中國的荒漠面積榜上有名,每年以3367平方公裡的速度擴張,損失高達65億美元。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耗時70年,將4.2萬平方公裡的沙漠變成森林
    毛烏素沙漠位於黃土高原以北,陝西跟內蒙古交界的地方,這裡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橫跨寧夏陝西內蒙古三個省份,毛烏素用蒙古話翻譯是壞水,意思是這塊沙漠中水質不好,但在一千多年前它曾經水草肥美,是歷代皇族的養馬之地,但是後來因為地質變遷,成了荒漠。
  • 面積超過了940萬平方公裡,如此巨大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陸地總面積大約為960萬平方公裡在中國境內有著一個很大很大的大沙漠,它就是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它的總面積達到了33萬平方公裡,作為一個沙漠,這個規模的確足夠驚人了,但在世界上還有著比它大得多的沙漠,那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位於非洲北部地區,是世界上整體範圍最大的沙漠,幾乎佔據了整個北非,它的面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40萬平方公裡,接近於中國的陸地總面積,很難想像,如此巨大的沙漠是從何而來的呢
  • 澳大利亞面積769萬平方公裡,為何人口只有二千多萬?
    有人對加拿大人口只有3731萬表示可以理解。加拿大面積雖然998萬平方公裡,但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在北極圈內,氣候嚴寒,不適合人類大規模居住。
  • 中國8大沙漠,總面積130萬平方公裡,2處位於新疆,3處位於內蒙!
    然而,雖然人們一直在大力治理沙漠,但中國的沙漠面積還是非常廣大,據統計,中國沙漠面積高達130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3.6%。因此,治理沙漠,任重道遠,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8大沙漠。
  • 中國960萬平方公裡,俄國1700萬平方,為什麼感覺中國更大
    作為太陽系唯一擁有人類的行星,在地球養育了很多自然生物,單單是我們人類,就高達60多億人口,在幾十億人口中,他們分別遍布在不同的大洲、國家居住,組成了不同的文化風俗,才使得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多種多樣,世界也更加完美,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960萬平方公裡,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裡
  • 中國有8大沙漠?最大的33萬平方公裡,第五大沙漠消失了!
    說起沙漠,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就是滿天的黃沙,沒有綠洲,更沒有人煙,也是人們生活的禁區。但是儘管這樣,仍然許多的人喜歡去沙漠探險,土地沙漠化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在我們中國沙漠面積非常的大,而且沙漠分布廣泛。
  • 世界第一大沙漠,面積有906萬平方公裡,可以和美國本土比肩
    說起沙漠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沙漠到處都是沙子,沒有人煙更沒有綠洲。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第一大沙漠,它的面積大約有906萬平方公裡,這片沙漠的面積和美國的本土面積差不多大,美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有937萬平方公裡。
  • 羅布泊不是在「死亡地帶」,出現1萬平方公裡的水,正式復活
    眾所周知,沙漠中極其缺少水資源,由於太過乾旱使得沙漠裡寸草不生,當然更沒有什麼動物,因此我國一直都致力於沙漠治理問題,近年來,我國通過人工綠洲、生物防治和工程防護等方法使得沙漠治理問題有了一定的進展,而如果說在一處沙漠突然出現1萬平方公裡的水,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是確實是有這種現象存在的,這讓人不禁疑問:難道死亡地帶不復存在了?
  • 曾經350萬平方公裡的埃及,是如何一分為三的?
    此時埃及的疆域,包括了南部的蘇丹,面積達到約350.1萬平方公裡。如果放到今天,可排到世界第七,比印度還要大。埃及與蘇丹,被尼羅河串在一起。 蘇丹獨立後,埃及面積約100.1萬平方公裡,蘇丹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公裡,非洲面積第一大國變成了蘇丹。 蘇丹又分為北蘇丹與南蘇丹,北蘇丹靠近埃及,在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地帶,屬熱帶沙漠氣候,以阿拉伯人為主,大多數人信伊斯蘭教。南蘇丹主要位於尼羅河上遊盆地,屬熱帶季風氣候,以非洲土著黑人為主,居民大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
  • 全球第一大沙漠,它的面積和美國相差無幾,有906萬平方公裡之多
    沙漠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雖然說風沙很大,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可是因為它有波瀾壯闊的美麗,所以說這些年以來也吸引了很多探險愛好者的注意。其實何止是探險愛好者,就連普通人也對沙漠有很大的好奇心,所以大家對沙漠的關注也越來越高。而今天小編和大家介紹的是全球第一大沙漠,它的面積和美國相差無幾,有906萬平方公裡之多。
  • 面積高達6.8萬平方公裡的鹹海,是怎樣被一步步榨乾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前,鹹海還是全球第四大湖泊,排名僅在裏海、蘇必利爾湖(美加邊界)、維多利亞湖(尼羅河上遊)之後,最盛時有6.8萬平方公裡。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國最大內陸湖——青海湖,也不過4500平方公裡,而寧夏總面積是6.6萬平方公裡。那時的鹹海浩瀚廣闊生機勃勃,頂峰時有四萬人從事漁業生產,佔全蘇總捕撈量1/6。
  • 第五大沙漠卻要消失?最大的33萬平方公裡,中國有九大沙漠
    對於沙漠,我們只知道那裡到處都是沙,沒有水,沒有綠色的植物,沒有通往沙漠的方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但是即使如此多的人也充滿嚮往沙漠的嚮往,希望去沙漠探險,去體驗我們不敢體驗的東西,如今,荒漠化在世界範圍內變得越來越嚴重,儘管人們在控制沙漠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得到成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