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研發電池管理新技術 評估鋰電池殘餘價值

2020-12-04 同花順財經

原標題:松下研發電池管理新技術評估鋰電池殘餘價值

松下公司開發新的電池管理技術,測量電池的電化學阻抗,有效評估堆疊式鋰離子電池組的殘餘價值,預計未來將應用於車輛。松下與立命館大學的Masahiro Fukui教授合作開發了這項技術,松下公司開發新的電池監測IC(BMIC)測試晶片、測量算法和軟體,立命館大學用電池評估實際效能。

新電池管理技術利用交流電勵磁法,測量堆疊式鋰離子電池模塊的電化學阻抗。此外,通過劣化診斷,並根據測量數據進行故障測評,來評估殘餘價值。這將有助於促進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項新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通過BMIC技術,測量多電芯電池組的電化學阻抗。

傳統BMIC可以測量由6到14個電芯堆疊而成的鋰離子電池組的電壓。在電池管理系統中,可通過多個BMIC,從更多串聯電池電芯(最高可達200個)中獲取電壓數據,以監控電池運行狀態,並確保使用安全。另外,還可以評估充電和健康狀態,計算剩餘的續航裡程和時間。

除了傳統功能,新開發的BMIC測試晶片還內置電化學阻抗測量功能,利用交流電勵磁法進行測量。電化學阻抗測量是通過15個完全並聯模擬/數字轉換器、0.1Hz到5khz的脈衝調製交流電勵磁電路,以及內置在BMIC中的複數電壓/複數電流轉換電路來實現的。因此,BMIC晶片可以測量電池運行時的電化學阻抗,而不需要對目前電池中的BMS配置進行重大調整。

2。進行電化學阻抗測量時,達到與標準儀器同等的測量精度。

通過測量用複數阻抗繪製的Cole-Cole圖,利用電化學阻抗譜進行狀態評估。立命館大學使用松下公司開發的BMIC和測量軟體,對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進行了測量。結果表明,Cole-Cole圖可以在1Hz到5KHz的頻率範圍內測量繪製,並達到與工業用標準測量儀器相同的精度。

3。通過溫度校準技術,對操作設備的溫度變化做出反應。

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阻抗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因此,在實驗室中使用專用測量儀器進行測量時,要將電池置於恆溫室內,以保持恆溫。而對於運行過程中的電池模塊,由於環境溫度不斷變化,無法對其進行穩定的電化學阻抗測量。因此,日本立命館大學和松下公司開發了一種溫度校正技術,在電化學阻抗測量過程中,測量鋰離子電池的溫度,將阻抗溫度變化校正至標準溫度,並繪製在Cole-Cole圖上。這樣,即使隨著季節和時間交替,環境溫度發生變化,也可以根據Cole-Cole圖,將其校正至資料庫中的標準溫度。

新技術適合帶有多電芯鋰離子電池的設備和車輛,如電動自行車、低速車輛、建築及物流機械等,未來可用於電動汽車和大容量蓄電池。

來源: 蓋世汽車網

相關焦點

  • 松下研發電池管理新技術 評估鋰離子電池組殘餘價值
    (圖源:松下官網)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松下公司開發新的電池管理技術,測量電池的電化學阻抗,有效評估堆疊式鋰離子電池組的殘餘價值,預計未來將應用於車輛。松下與立命館大學的Masahiro Fukui教授合作開發了這項技術,松下公司開發新的電池監測IC(BMIC) 測試晶片、測量算法和軟體,立命館大學用電池評估實際效能。新電池管理技術利用交流電勵磁法,測量堆疊式鋰離子電池模塊的電化學阻抗。此外,通過劣化診斷,並根據測量數據進行故障測評,來評估殘餘價值。這將有助於促進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 松下新型電池管理技術精確測量電池殘值
    外媒報導稱,松下宣布研發了一種新的電池管理技術,可以測量多單元層疊鋰電池的電化學阻抗,精確評估鋰離子電池的剩餘價值,從而提升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
  • 豐田與松下合作的固態電池會是下一代動力電池嗎
    文|坂道桑12月20日,豐田發布了2020年~2030年的新能源規劃路線,但鮮為人知的是,在五天前,豐田和松下達成共識:在車載方型固態電池的研發共同出力。豐田與松下的關係親密到什麼程度,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從1997年第一代普銳斯開始的時候,其動力電池就一直是松下供應,直到現今幾乎所有的豐田混動動力電池都是源自松下。
  • 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松下/蜂巢等動力電池技術「各顯神通」
    動力電池的成本,佔據新能源汽車總成本的40%以上,是許多汽車企業和電池企業重點研發的對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續航裡程和延長電池壽命是電池技術突破中的重點。當前市場上,各種動力電池技術百花齊放,固態電池的發展也在加速。不過,相對於眾多尚未完全商業化的技術而言,行業巨頭們規劃中的動力電池技術更值得關注。
  • 鋰電池什麼牌子質量好_鋰電池十大品牌推薦
    鋰電池十大品牌推薦——力神/LISHEN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知名品牌,天津著名商標,天津名牌,中國鋰電的代表性品牌,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內投資規模較大、技術水平最高的鋰離子蓄電池專業生產企業之一。
  • 為什麼LG、松下和三星都在中國建鋰電池廠?
    作為世界三大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之一,LG 子公司 LG 化學最近與汽車廠商克萊斯勒籤署電池供應協議,向後者插電式混合動力小型貨車提供 16 千瓦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預計今年年底開始投入生產。至此, LG 化學已經與美國汽車市場「三巨頭」建立了合作關係:2009 年,LG 為通用 Volt 提供電動汽車電池,2010 年與福特達成合作意向。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最近一段時間,各國在固態電池上動作頻頻,紛紛加大了研發力度。6月15日,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宣布,其將與豐田汽車、松下啟動新一代高效電池「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力爭2022年前確立技術。
  • 中國鋰電池產業全球競爭力評估報告
    中國電池材料企業經過多年耕耘形成產品技術研發和降本能力的 全球競爭力,逐漸從非動力類產品切換至高端動力類產品,如恩捷股份從LG化學和 三星SDI的消費類產品切入,2018年底開始陸續導入LG化學和松下動力類產品;當 升科技2018年初受益於三星SDI、LG化學儲能需求拉動,2019年認證通過SK創新 動力產品,從而把握新一輪成長機遇躋身行業前列。
  • 對標特斯拉:華為智能汽車動力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方向
    12月2日,《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華為智能汽車部件的動力電池技術方向選擇和特斯拉一樣的三元鋰電池。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22日,長安汽車(000625)從互動易答投資者問時曾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池主要使用三元鋰電池,主要供應商有浙江萬向、LG、CATL(寧德時代)等」。
  • 日本研發固態電池 A股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據日媒報導,豐田、日產、本田與電池巨頭松下公司將聯合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究——這意味著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將迎來質的飛躍。那麼,A股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性價比超過鋰電池的電池技術,中國研發全球首款,這些公司將受益
    近期新能源鋰電池作為一個大熱點,不僅讓相關的上市公司市值猛增,還讓我們看到了在新能源技術上彎道超車的希望。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國家成功研發出了全球第一款鈉離子電池,這款電池可以說是全球第一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鈉離子電池,而成功研發出這款鈉離子電池並實現量產的就是中科海鈉。
  • 擺脫松下電池依賴,特斯拉將投下4枚重磅炸彈
    去年 9 月,有傳聞稱特斯拉開始為電池製造招聘人才:「特斯拉正在為公司新研製的生產線尋找技師,你將成為我們新產品的重要參與者。」Hibar 公司的技術庫中,鋰電池自動化真空填充系統是最具價值的技術。2018 年,Hibar 還在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行業研究扶持項目中拿到了 200 萬加元的獎金,讓其在項目中脫穎而出的是一套在能量存儲解決方案市場大放異彩的「高速鋰電池製造系統」。
  • 特斯拉、松下的電池組去「鈷」計劃為何如此重要?
    三元鋰電池,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老牌勁旅特斯拉都無一例外的把電池綜合性能放在核心地位。2021的資源大戰正如春節前提前備年貨道理一樣,市場快速增長對動力電池生產上遊供應鏈布局再次提升要求,尤其是三元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這是關乎鋰電池性能和成本的關鍵所在,也是制約電池容量進一步提高第一關鍵因素,而製造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配比是8:1:1,因此動力電池廠商首先搶佔的元素則自然是鎳礦。
  • 從鋰電池分類,三分鐘了解動力電池主流技術
    「磷酸鐵鋰雖好,但不及三元電池之優。」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可以分為二次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本期我們繼續將其細化,從鋰電池的分類入手,解析目前市場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
  • 獨家|對標特斯拉:華為智能汽車動力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方向
    11月25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BU)和消費者業務BG IRB完成業務重組,其業務管理權由華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掌控。其中,消費者業務BG IRB重組後改稱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要負責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和組合管理。12月2日,《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華為智能汽車部件的動力電池技術方向選擇和特斯拉一樣的三元鋰電池。
  • 揭秘特斯拉新電池:研發周期減半、零件試驗省略、低溫缺乏穩定性
    改用磷酸鐵鋰電池後降價近3萬元的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如今正因為磷酸鐵鋰電池的表現異常,遭受新一輪的質疑。多位車主提車不久就發現磷酸鐵鋰電池出了問題,在冬天續航縮水厲害,也無法充滿電到100%,但還需要遵守官方的指導一周充滿一次電。
  • 新能源電池行業價值分析,看這篇就夠了
    由於國家政策的實行以及消費者對高續航裡程、高安全性能、快充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又因為許多動力電池企業對三元材料電池研發的突破和生產工藝的優化,三元材料電池超過磷酸鐵鋰電池,成為裝機量佔比第一的動力電池類型,尤其是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該領域的發展前景較為可觀。目前,動力鋰電池主要為三元材料電池及磷酸鐵鋰電池。
  • 能量密度最大的汽車鋰電池將問世 松下或被趕超
    如何證明一家汽車廠商是在認真搞電動汽車研發呢?沒錯,尋找專門的電池供應商研發並批量生產電池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如何證明一家汽車廠商是在認真搞電動汽車研發呢?沒錯,尋找專門的電池供應商研發並批量生產電池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 新電池技術頻出,到底誰是「大殺器」?
    12月14日,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從上汽集團接近智己汽車的高層獨家獲悉,智己汽車正在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摻矽補鋰電芯」技術,雙方將共享技術專利,研發並量產搭載該技術的動力電池。智己汽車籌備組副組長劉濤對未來汽車日報表示,這款電池最高可實現約1000公裡的續航、20萬公裡零衰減。
  • 特斯拉(TSLA.US)與松下分手,終止太陽能電池合作夥伴關係
    松下目前正在關閉產能利用率較低的生產線以節約成本。松下是特斯拉長期的電池合作夥伴。雙方不僅在加州弗裡蒙特的超級工廠內合作開發用於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電池,在2016年還成立了太陽能電池合資公司。同時,雙方在位於紐約布法羅的Gigafactory 2的合作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