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創板日報記者 周源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周源)訊,和特斯拉一樣,華為也將三元鋰電池作為其智能汽車的動力技術選擇。
11月25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BU)和消費者業務BG IRB完成業務重組,其業務管理權由華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掌控。其中,消費者業務BG IRB重組後改稱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要負責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和組合管理。
12月2日,《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華為智能汽車部件的動力電池技術方向選擇和特斯拉一樣的三元鋰電池。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22日,長安汽車(000625)從互動易答投資者問時曾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池主要使用三元鋰電池,主要供應商有浙江萬向、LG、CATL(寧德時代)等」。
11月14日,在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對外公開宣稱,長安汽車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華為與長安汽車的合作屬實。雖然華為近期重申,華為不會造整車,但不影響華為將三元鋰電池作為其智能汽車部件的動力電池技術方向。
「特斯拉採用松下的三元鋰電池,但其動力系統領先的關鍵因素,除了松下公司三元電池穩定性和統一性技術領先,更主要是特斯拉獨特的電源管理系統。」一位長期觀察新能源汽車行業動力電池技術方向的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寧德時代的三元電池技術相對松下公司,尚有所不如。」
目前仍不清楚華為會不會配套研發動力電池管理系統。
這位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動力電池管理系統)軟體最重要,因為電池是串聯的,這套系統能測出電池有沒有問題。這是提高電池壽命和安全性的保障。」
新能源電池動力供應鏈人士則對記者說,「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技術不如松下公司,華為和寧德時代也有合作,但屬於不得已的選擇。」
華為有沒有採用811三元鋰電池,具體又採用哪種能量密度的型號?上述投資人對記者說,「現在華為智能汽車剛開始,電池技術還比較初期,現在還不清楚詳情。」
所謂811,就是正極材料中鎳、鈷和鋁或鎳、鈷和錳三種金屬的比例搭配為8:1:1。上述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說,「從安全性和效率角度看,目前最好的配比是811,之前是622。」
就能量密度而言,特斯拉採用松下公司21700型號的三元鋰電池(已於2018年量產),其能量密度約300Wh/kg,剛好達到中國之前制定的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要求。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