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戰「疫」同心 紀檢同行——精準監督凝聚戰「疫」偉力)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與我們狹路相逢、不期而遇。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自覺服從服務疫情防控大局,有序行動、積極作為,科學精準穩慎有效實施監督,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到位,為戰「疫」勝利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廣東佛山南海區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職能部門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監督檢查。圖為紀委監委幹部深入企業了解情況
聞令而動,向「疫」而行勇擔當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第一時間打響了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黨有所令,我必有責;國有所需,我必有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迅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先後印發《關於貫徹黨中央部署要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通知》《關於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通知》,明確監督重點和工作方式方法,為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工作提供指導。聞令而動、迅速跟進,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果斷亮出監督「利劍」,均成立疫情防控監督工作領導小組,普遍通過召開會議、帶班值班、調度工作、現場檢查等方式,切實加強領導指導,強力推進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黨中央因勢而謀,紀檢監察機關順勢而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紀委常委會立即提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準確把握當前疫情防控的戰略策略、重點工作,準確把握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具體要求,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緊緊圍繞抓落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作用,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立足本地本部門實際,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時調整監督工作內容和策略,以有力監督推動有效落實,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在抗疫的主戰場湖北,省紀委監委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監督工作,實行領導班子包聯市州工作機制,調集各部門力量下沉一線,加強工作指導督導;在遼寧,省紀委監委出臺疫情防控監督、自身防控等8方面工作要求,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日報告、問責情況周報告等12項制度機制,指導安全有序開展疫情防控監督;在河南,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抽調13732名紀檢監察幹部、成立3383個督導檢查組,深入一線開展監督,發現和糾正突出問題5655個……
「這個時候我們不上誰上!」「正人先正己,所有黨員幹部要做的,紀檢監察幹部要先做。」醫院、隔離點、社區、車站,在抗疫的各大戰場、各條戰線上,都能找到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的身影。他們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不畏艱險、向「疫」而行,以實際行動書寫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用熱血與忠誠交出了一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青島港集團紀委積極發揮監督作用,督促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統籌推進,抓好外防輸入工作。
精準監督,為戰「疫」凝心聚力
抗疫是大戰也是大考。疫情發生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自身職責定位,堅持科學精準穩慎有效實施監督,督促各級黨組織把「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為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戰勝疫情凝聚起磅礴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一責任既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屬地責任、主體責任,也有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工作責任。而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疫情防控監督,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監督這些責任的落實。安徽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對合肥、阜陽等5個疫情防控任務較重的市進行視頻調度,會診屬地責任落實的短板弱項,壓緊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監管責任,督促激發黨員領導幹部擔當作為。甘肅省嘉峪關市紀委監委對重點人員管控、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藥品質量安全保障等重點工作開展監督檢查,通過查紀律、查履職、查作風,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疫情救治、物資保障的各項工作部署。
精準追責問責,是倒逼疫情防控責任落實的有效手段。從湖北省黃岡市衛健委主任被免職到湖北省紅十字會3名領導被問責,從因監獄疫情被免職的山東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等8名領導幹部到被免職的湖北省武漢女子監獄監獄長、浙江省十裡豐監獄監獄長……精準問責,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壓實責任、推動落實的利器作用。
既把嚴的要求貫穿始終,通過嚴查快辦、制發通報等方式形成強大震懾,又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決不讓抗疫一線幹部既流汗又流淚。重慶市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容錯糾錯制度,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將確因客觀條件限制導致工作不到位和主觀原因造成的嚴重後果區分開來,將真抓實幹中出現的工作失誤與嚴重失職失責行為區分開來。廣東省紀委監委對全省涉及疫情防控執紀問責的案件實行「提級審核」「三方會審」,確保精準處理,防止追責過度、問責泛化等問題,最大限度激發全省黨員幹部擔當作為。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危害巨大,很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後果。對此,湖南省紀委監委印發通知,要求涉疫數據、信息、材料報送實行歸口管理,由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安排,減少不必要的數據、信息、材料報送,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嚴格精準開展涉疫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不力,不服從統一指揮和調度、本位主義嚴重,不敢擔當、作風漂浮、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等問題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嚴肅查處了張家界市疾控中心李某某擅離職守、臨陣脫逃等涉疫不擔當不作為、失職瀆職案件。
推動「雙勝利」 ,適時調整監督重點
疫情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衝擊和影響,但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腳步不能緩、不能等。恢復經濟社會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復工復產。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積極督促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企業因疫情影響而面臨的用工緊缺、原材料短缺等困難,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相關政策落到實處。
「當時生產工程鑽頭的『密封圈』配件馬上就用完了,供貨公司的貨又發不過來,過不了幾天我們只能停產了。」說起2020年春節後遇到的停產危機,湖北鳴利來合金鑽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學軍至今心有餘悸,「幸虧紀檢監察幹部來企業走訪,發現我們的難題後迅速向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反饋,在較短時間內幫助我們從外地運回生產配件,解了燃眉之急。」像這樣的「小插曲」,還有許多許多。僅黃岡市紀檢監察機關,2020年以來就累計走訪企業和檢查有關單位4707家,督促解決問題815個, 查處問題68個,組織處理57人,黨紀政務處分46人。
不僅是工業生產,疫情影響下,從遼寧的草莓到海南的菠蘿,從雲南的鮮花到廣西的沙糖桔,多地農副產品滯銷的新聞也是屢見報端,成為農民的煩心事、揪心事。
「我們這的楊梅飽滿多汁,誰知疫情發生,本來顧客就比往年少,又聽說楊梅節不辦咯,這不雪上加霜嘛!」福建省漳州市浮宮鎮盛產富硒楊梅,該鎮紀委靠前監督,對市場監督管理、農業等部門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得知群眾反映楊梅銷路不暢且楊梅節取消舉辦的問題後,及時將相關情況向鎮黨委反饋。在有關部門群策群力下,最終「楊梅文化節」在線上成功舉辦,以直播形式帶貨浮宮楊梅,實現全網銷售7.7萬多件,銷售額320多萬元,有效助力疫情期間楊梅產銷兩旺。
緊盯復工復產的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密切把握疫情形勢變化和防控階段性特點,及時補充調整監督重點。2020年3月初,隨著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境外輸入成為新的疫情防控風險點。針對這一實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海關總署紀檢監察組到首都機場海關實地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察看海關衛生檢疫工作具體流程,了解相關防控工作開展和防控物資保障情況。
外防輸入壓力持續不斷,國內疫情反彈風險始終存在。最近,一些地方疫情零星散發甚至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為冬季疫情防控拉響警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衛健委紀檢監察組及時督促國家衛健委提高冬季防疫能力建設,加強防控部署,健全從「國門」到「家門」的防控措施,切實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紀委監委緊跟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以《浙江省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實情況為監督重點,推動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克服麻痺思想、鬆勁心態,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抗疫還未結束,大考仍在進行。一手抓疫情防控監督工作,一手抓督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各級黨組織抓緊抓實抓細抗疫情、穩經濟、謀發展各項工作,以有力監督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點評】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中華大地。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在這場全方位的挑戰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經受住了磨礪、頂住了壓力,以高質量的監督為打贏抗疫阻擊戰提供了堅強保障。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本色愈加鮮亮。危難面前顯忠誠。在這場殊死較量中,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知重負重、衝鋒在前,既督戰也參戰,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危險,他們也有擔憂、也會害怕,但當黨徽戴在胸前、人民放在心中、紀檢監察工作職責扛在肩頭,進與退該如何抉擇已不言自明。深入發熱門診、隔離點開展監督檢查,下沉街道、社區參與疫情防控,一場接一場硬仗,一次又一次地錘鍊紀檢監察幹部的黨性心性,不斷擦亮紀檢監察工作的忠誠底色。無論什麼時候,對黨忠誠都是紀檢監察機關第一位的要求,大戰大考時是如此,日常執紀執法時也是如此。這支黨的紀律部隊,把使命和責任體現在擔當上,將帶頭踐行「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中,以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境界情懷和實踐,生動詮釋著忠誠的深刻內涵。有力監督保證制度優勢充分發揮。中國抗疫鬥爭的生動實踐,讓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了最直接最深切的體會。然而也要看到,疫情期間防控責任落實不力現象時有發生,政策措施落地的梗阻和癥結依然存在。監督各方面責任的落實、監督政策措施的落實、監督紀律作風要求的落實……疫情發生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政治監督貫穿疫情防控工作始終,錨定「雙勝利」發揮保障和促進作用,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通過黨和國家治理體系落實落地、產生巨大效力。實踐給人以啟示,監督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中居於基礎性、保障性地位,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堅決履行好「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基本職能職責,以有力有效的監督,推動黨和國家各方面的制度優勢充分發揮、治理效能充分彰顯。精準穩慎問責凝聚起強大合力。在嚴格執紀執法、追責問責形成強大震懾的同時,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保護幹部抗疫積極性,是疫情防控戰時狀態下問責工作的重要著力方向。疫情期間,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從激勵幹部擔當作為這個立足點出發,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做到寬嚴相濟,並把追責問責同思想政治教育、澄清正名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擔當者擔當、讓履職者盡責,有效激發黨員幹部全力抗疫的精氣神,推動形成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透過實踐來感悟,執紀執法從來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紀和法的背後有情有理有溫度。堅持胸懷國之大者,始終心懷大道大德大愛,就能讓嚴格的執紀問責舉措產生良好效果,使紀檢監察工作更為緊密地圍繞大局大勢展開,更為有力地服務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王詩雨)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1年第1期,作者:王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