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沒來幼兒園,孩子: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

2020-11-27 騰訊網

盼望著,盼望著

幼兒園終於開學了

就在老師和孩子滿心歡喜

準備學習時,卻突然發現

大家不約而同「患」上了假期綜合症

如果你奇怪,假期後遺症真有這麼嚴重嗎?

那麼先來看看小學哥哥姐姐們的表現

他們很可能不記得自己是哪個班的……

▽圖片來源:四川日報抖音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點擊播放 GIF 2.7M

也不記得自己的老師姓啥,同學叫啥……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如此看來,幼兒園的弟弟妹妹們,

將在重返幼兒園的第一天裡忘記什麼,

我們永遠只能猜到開頭,猜不到結尾……

▽圖片來源:抖音短視頻

點擊播放 GIF 4.1M

所以,為了避免開學當天發生這樣哭笑不得的事情,強烈建議正在做開學準備的老師們,尤其是小託班老師們:

除了給家長發一份開學流程和注意事項的通知外,最好能夠錄製一個視頻。

視頻內容包括三位老師的自我介紹和打招呼,並拍一些幼兒園和班級的環境,讓家長提前在家帶孩子們重溫一下幼兒園的記憶。

即便在開學第一天,班裡孩子們都成功找到了班級,成功喊出了老師小朋友名字,也別高興太早,因為,他們很可能忘記了所有的常規……

所以你會需要這本《重返幼兒園常規恢復手冊》

01、入園常規

01

常規要求

1、準時來園;

2、主動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家長說再見;

3、有順序地完成來園的常規活動(洗手、搬椅子、插牌、遊戲)

02

問題及對策

Q:不肯說「老師好」怎麼辦?

老師主動問好

同伴的榜樣

淡化處理

Q:粘著家長不肯放手怎麼辦?

淡化處理,迴避說再見

故事情境,角色扮演

點名總結(XX,有進步了,今天會說再見了)

兒歌強化

寶寶來園不哭鬧,見到老師微微笑

互相問聲早上好 ,都誇寶寶有禮貌

Q:入園後情緒不佳怎麼辦?

大哭:適當安撫再進班,教師帶出轉一圈

憂鬱,不開心:轉移注意力。

例:哎呀,老師請你幫個忙……

Q:晨間活動無所事事怎麼辦?

提示步驟圖(照片、文字、圖畫)

值日生提醒制、分組的區域遊戲

自我服務勞動、觀察種植記錄

保持活動的持續性

02、洗手常規

01

常規要求

1、能夠按六步洗手法洗手,穿長袖衣服時知道捲袖子。

2、飯前便後,手髒時能主動洗手。

3、人多時,知道按順序排隊洗手。

4、知道節約用水,洗手後將水龍頭關緊。

5、會正確使用毛巾,能夠將手擦乾。

02

問題及對策

Q:不認真洗手怎麼辦?

教師小組演示

集體討論,觀察髒手泡沫的顏色

小組製作洗手流程圖並張貼,值日生檢查

兒歌提示:

先捲袖子後洗手

手心手心搓搓搓

手背手背搓搓搓

換隻小手再搓搓搓

關上龍頭甩三下

Q:不會擦,毛巾窩一團怎麼辦?

兒歌提示

小毛巾,好朋友,

天天幫我擦乾手

用完把你送回家,

乾乾淨淨不亂丟

Q:邊洗邊玩水怎麼辦?

分組洗手,時間把控

集體教學,強化節水意識

一滴水,一個點,一隻螞蟻喝一年。

十滴水,一條線,兩隻螞蟻能划船,

小朋友,不浪費,別讓水龍頭淚漣漣

Q:晨間活動無所事事怎麼辦?

提示步驟圖(照片、文字、圖畫)

值日生提醒制、分組的區域遊戲

自我服務勞動、觀察種植記錄

保持活動的持續性

03、進餐常規

01

常規要求

1、會正確取放餐具。

2、將勺放在碗裡,一隻手的大拇指壓勺,雙手端碗回座位。

3、正確的進餐姿勢。

身體坐直,雙腳放平椅子前,胸緊貼桌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4、安靜專心進餐,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掉落殘渣要撿起。

5、細嚼慢咽,堅持把碗裡飯菜吃完,逐漸逐漸能接受並喜歡吃各種食物,不挑食。

6、餐後整理,清理桌面:送餐具,擦嘴嘴,漱口,搬椅子。

02

問題及對策

Q:坐等老師餵飯怎麼辦?

合理安排座位,以強帶弱

餐前教育,學習演練吃飯的方法

區域活動:餵飯遊戲(大嘴巴娃娃)

餐後總結評價,適時表揚

Q:飯量小、吃飯慢怎麼辦?

少盛多添,鼓勵孩子添飯

Q:收放餐具的常規常忘記怎麼辦?

制訂合理收放餐具的步驟和線路

標誌提醒擺放位置

值日生監督整理

Q:不會擦嘴怎麼辦?

大口罩變成小口罩

擦完,能夠將用過的口布放回指定的地方

提供鏡子,便於檢查

04、如廁常規

01

常規要求

1、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避免將大、小便便到便池外。

2、小班末期學習自己擦大便,中班開始能自己擦乾淨。

3、按規定取紙,不浪費紙張。

4、便後記住衝水、洗手,整理好衣服再出門。

5、養成集體活動前如廁的好習慣。

02

問題及對策

Q:不會擦屁股怎麼辦?

交給家長正確的方法

從前往後擦,把紙對摺再擦一次扔掉,

再取一張紙擦兩次,

成人取紙同樣步驟擦一次。

兒歌鼓勵

媽媽誇我本領大,拉完大便自己擦。

髒紙放進紙簍裡,兩手用力把褲提

便後記得要衝水,最後把手洗乾淨

Q:不敢如廁,尿褲子怎麼辦?

時常提醒,定時如廁

教師站立便池旁,陪伴如廁

適當的裝飾,體現輕鬆環境

長蹲坑需設置扶手

Q:總是便到外面怎麼辦?

標記提醒,調整位置

05、午睡常規

01

常規要求

1、睡前上廁所,進入睡眠室保持安靜。

2、學會穿脫衣服,併疊放整齊在指定位置。

3、睡姿正確。

4、能夠安靜獨立入睡,不影響他人。

5、安靜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襪,將拖鞋放回鞋架,排隊等老師檢查衣物。

02

問題及對策

Q:不會擦屁股怎麼辦?

交給家長正確的方法

從前往後擦,把紙對摺再擦一次扔掉,

再取一張紙擦兩次,

成人取紙同樣步驟擦一次。

兒歌鼓勵

媽媽誇我本領大,拉完大便自己擦。

髒紙放進紙簍裡,兩手用力把褲提

便後記得要衝水,最後把手洗乾淨

Q:不敢如廁,尿褲子怎麼辦?

時常提醒,定時如廁

教師站立便池旁,陪伴如廁

適當的裝飾,體現輕鬆環境

長蹲坑需設置扶手

Q:總是便到外面怎麼辦?

標記提醒,調整位置

06、上下樓梯常規

01

常規要求

1、能按照預定的規則上下樓梯,如,左上右下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靜,一個跟著一個走。

2、上下樓梯逐級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擠。

02

問題及對策

Q:總有小調皮不跟著怎麼辦?

好動幼兒走最前面。

樓梯中間安放值日生

集體中多討論上下樓梯的安全

吃土的日子終於結束,

小可愛們依然很萌,

這足以慰藉我們精心準備開園,

情如初,愛無盡,

願我們所盼,皆能實現,

各位老師們,祝開學順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小班藝術教案:我上幼兒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藝術教案:我上幼兒園 2012-02-20 11:57 來源:[標籤:來源]
  • 從幼兒園不同意孩子吃素,到老師請我做素飯糰,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但我沒想到的是,有一天,孩子的班主任竟然找到我,讓我給她帶個豆松飯糰吃,真讓我又驚又喜。而這一卷飯糰,也重新點燃我分享美食的興趣。 這一切,還要從我去幼兒園接兒子說起......
  • 作為一個大學教授,我差點在一群幼兒園孩子面前哭出來
    圖片:(圖書角)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聊了一會兒。主任是個30來歲的白人女孩,她對我有博士學位很驚訝,問我為何想到幼兒園工作,我說一則因為喜歡孩子;二則對蒙氏的教育理念很感興趣;三則,這裡離家近,對於新移民來說,也許是一個轉換職業的好開端。她又問我是否有和這個年齡段孩子相處的經驗,我說,沒有,但我自己有一個孩子。她說,自己有一個孩子,經驗就已經很多了。
  • 「因為一個英文字母,我把孩子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表情要傳神,動作要到位,道具也一個都不能少↓↓↓要論惟妙惟肖,就問你服不服↓↓↓嗯,我離著名藝術家的距離,不過一碗泡麵、一個包頭巾,再加一個回眸微笑而已↓↓↓這組照片發到網上之後,迅速走紅。大家紛紛驚呼:「這簡直是我看過的最有意思的網課作業啦!」
  • 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原標題: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幾千年,人類窮盡所有智慧都沒有個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不管是蘇格拉底,還是佛祖等等,到今天歷史上的各類哲學家,無不為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經。
  • 「老婆,我錯了原諒我」「對不起,你叫我去死的時候我已經死了」
    舒婷在《致橡樹》裡說:「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我如果愛你,絕不攀附於你。這是多么正的愛情觀啊,我相信在擁有這種愛情觀的婚姻裡不會出現誰討好誰,更不會出現此尊彼卑。
  • 僅僅陪孩子上了一天課 我被臺灣幼兒園的用心給感動哭了
    這不禁讓菜媽想到同樣很值得學習的臺灣幼兒園,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的一天做什麼、學什麼、玩什麼、吃什麼都安排得細緻又人性。  我知道3月份已經有很多心急的媽媽在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想知道好幼兒園有什麼標準,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遠嫁寶島的媽媽對臺灣幼兒園的介紹,看看臺灣幼兒園在細節上是怎麼做的。  作者:杭州小籠包。
  • 「我是誰,我在哪」?第一天上來,什麼都還沒做就重回第一了?
    「我是誰,我在哪」?第一天上來,什麼都還沒做就重回第一了?這次的比賽可以說是非常精彩了,是西部與東部的正面對決。而今天的焦點是勇士隊,在客場的時候直接完勝,從西部第三奪得了西部第一的位置。但是還有更幸運的呢,從庫裡回來開始,誰才是大哥呢?竟然在還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勇士的排名就已經上升了兩位了,這是強行把人家推向次布第一啊!估計勇士這次坐穩了西部第一就不打算在下來了。但誰說的準呢?如果其他球隊不穩,那勇士隊被拉下來,這怎麼能鎮得住狂野的西部啊!雖然這次的比賽還是有一點意外的,但也挺有意思。
  • 孩子上幼兒園最多哭鬧幾天?我家孩子哭了一年,我滴神快崩潰了
    看到朋友圈,我評論道:「兒子哭了一年。沒事,有個過程。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都不一樣。」這是比較安慰的話,但「哭一年」是真的。而這段糟糕的經歷似乎讓我失聲。你可能會說:「你兒子哭了一年,你還沒想好。為什麼要和我分享你的經歷?」但事實上,這讓他哭了一年,只是因為我們順其自然。
  • 海豚老夏:感謝祖國和時代,我願意做中國的阿甘!
    喜 訊海豚傳媒榮獲改革開放40年中國民營書業40強1月5日下午,中國民營書業40年發展研討會暨品牌榜推展禮在北京隆重舉行,海豚傳媒喜獲在我看來,哲學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而企業發展的本質正是解決「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這三個哲學基本問題。企業戰略之於時代環境,就像個人之於社會,都是哲學繪本中一與多的存在關係。縱觀國內外的百年企業,他們得以永續經營,源於他們堅持做品質好的產品。因為品質好、利他,企業被需要,所以才得以存在。
  •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班社會教案:我有一雙小小手鄒平縣韓店鎮中心幼兒園趙小花活動目標: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活動準備: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手的掛圖一張。活動過程: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五個在左,五個在右。只會幹活,不會開口。二、認識自己的手。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
  • 我是計算機專業,身邊同行沒一個讓孩子在三年級前學編程
    我們班當時就有幾個貧困地區來的同學,上大學前連電腦都沒摸過。同樣的老師教,我只會照著書編程,人家就可以從大段大段的代碼中悟出理論,從而形成自己的編程思維。但幼兒園的孩子有這個本事嗎?或許你見過這種傳統玩具,九連環。
  • 弟弟讓我養,我的孩子誰又來養!女兒的吶喊,讓父母無言以對
    多數決定要二胎的父母,要麼就是要多一個兄弟姐妹相伴,不會讓孩子一直是獨生女,以後沒有幫襯,也不會有親朋好友。或者是一些傳統的父系家族,想趕緊生個兒子,搞得家裡就像繼承了王位一樣。「你們的孩子由我撫養,誰來幫我撫養?」
  • 爸爸吐槽幼兒園作業:通宵捏憤怒的小鳥 我憤怒了
    「幼兒園的作業簡直可以用『誇張』來形容,每次一聽到學校布置作業,全家人掙扎的時候就到了,做一次怕一次。」最近,多位市民向記者大倒苦水,「做汽車、做刺繡等等無奇不有,孩子根本做不了,都是大人在做,學校能不能考慮下家長的感受。」幼兒園竟有作業?娃娃們的作業都是家長的「鬼見愁」?記者進行了調查。
  • 故事:妻子整天瞞著我見個陌生小男孩,一看孩子眉眼我生大膽想法
    但無論女兒如何頑劣,也輪不到外人來管教,更何況還是一個僅僅大女兒兩歲的小屁孩?一小時前,康樂哭哭啼啼的跑回家,說是被一個大男孩兒給欺負了。看到自己的乖女兒被人欺負,康程火冒三丈,擼袖子、握拳頭、就要出去收拾那個罪魁禍首。妻子陳縈心好說歹說將康程勸住,讓他在家哄孩子,自己去找那個男孩兒的家長交涉。
  • 如果讓我回到童年,我想上這個幼兒園!
    種植休閒體驗園獨具特色還沒進大門讓教育回歸自然把智慧還給孩子、中、小共7個教學班目前在園幼兒有187名小太來的時候這些幸福的「小神獸」剛剛起床正準備進行下午的教學活動二十四節氣主題裝飾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手工
  • 張栢芝:是的,我生了第三個孩子,爸爸是誰並不重要!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張栢芝每次出現在大眾視野,都和她的孩子有關。   這次也是一樣。   只是不是Lucas和Quintus,而是她的第三個兒子「小王子」。   從上個月開始,媒體上就到處流傳38歲的張栢芝在香港產子,但相關人員都沒有正面回應。
  • 29個月女童幼兒園午睡時被老師又拉又拽!園長稱沒掐沒打沒過激行為
    29個月女童被送幼兒園第一天,午睡時被老師又拉又拽,這個舉動作為家長你能接受嗎?11月17日,松原市民王先生向二三裡資訊爆料:「昨天,我家孩子剛送幼兒園第一天,早上九點剛送去,中午12點左右就被老師這樣對待,太氣憤了!」
  • 故事:離婚2個月後前妻懷孕,無意聽到孩子生父是誰,我樂了
    「你說你這孩子,怎麼就沉迷遊戲了呢?倩倩那孩子多好,愣是被你給氣走了。」媽媽一邊收拾一邊自言自語。聽到她提倩倩,我氣就不打一處來。她好什麼好?我就玩遊戲這一個愛好!她非得不讓我玩,還說有她沒遊戲,有遊戲沒她。那天喝了點小酒的我,酒精上腦,便衝她大喊:「我就選遊戲了,怎麼地吧?」她居然甩給我一份離婚協議。
  • 為啥幼兒園不教拼音?這是我聽過的最專業回答,你還沒被說服嗎?
    拼音的學習對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高什麼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是能夠理解周圍人說的話或者看懂書面語言的能力,幼兒園孩子的年齡都在3-6歲,他們理解能力的特點就是只能對單一的細節去理解和表達,比如下面哪種顏色是綠的,兩個小孩子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