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應用於直流輸電的科研挑戰及解決方法

2020-12-10 電氣技術

基於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的高壓直流輸電需應對直流線路可能短路故障和子模塊數量過多帶來的電容電壓均衡問題。為保證模塊之間獨立工作為約束條件,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國網唐山供電公司的研究人員張建坡、崔滌穹、田新成、趙成勇,在2020年第1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分析了全橋拓撲故障抑制機理,並基於故障鉗位電路和開關電容多電平思想,設計一種具有直流故障電流阻斷和內部電容電壓均衡能力的自阻自均壓型子模塊拓撲,不僅能滿足直流故障電流阻斷要求,還將參與排序均衡的電容數量減少一倍。同時研究了自阻、自均壓拓撲兩種不同閉鎖模式下直流故障抑制特性、電平輸出優先的自均壓控制策略以及非閉鎖直流故障抑制策略。

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 verter, MMC)採用子模塊級聯結構,具有開關器件應力小,電壓、電流波形質量高,輸出電壓調節靈活等特點,因此在高壓直流輸電和電能變換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當MMC應用於高壓直流輸電時,有如下兩個問題必須考慮。

1、如何處理直流側線路短路故障

直流系統一旦發生故障,較低的阻尼導致電流上升率較高,且不同於交流故障,沒有電流過零點,從而電流清除難度要大於交流系統。

當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切斷故障電流:

  • 1)依靠換流站交流斷路器,但交流斷路器故障切除時間通常在45~150ms之間,不利於故障快速切除和系統恢復;
  • 2)其次安裝直流斷路器對直流側故障進行隔離,目前國內外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公司完成了直流斷路器樣機研製,這些樣機還沒有廣泛的工程成功應用案例,成本高且技術仍然不成熟。
  • 3)換流器採用具有故障抑制能力改進型子模塊代替半橋子模塊實現短路故障清除。例如,具有並聯抑制功能的鉗位二極體子模塊及其改進拓撲;實現串聯抑制功能的串聯雙子模塊和跨接三電平和五電平拓撲,為減少功率器件數量的閉鎖後儲能電容非對稱充電的混合拓撲,利用雙向阻斷能力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構成的阻斷型拓撲。

上述改進型拓撲無一例外都是通過採用單一閉鎖模式實現直流故障抑制。全橋拓撲具有直流故障電流非閉鎖抑制功能,但是相對於半橋子模塊拓撲所需功率器件較多。而全橋子模塊+半橋子模塊構成的混合拓撲雖然可以實現直流故障非閉鎖抑制,但故障抑制期間,半橋子模塊處於旁路狀態。

總之,無論是改進型拓撲直流故障閉鎖抑制,還是全橋+半橋拓撲直流故障非閉鎖抑制,都存在全部或部分子模塊處於閉鎖或旁路狀態,而由於子模塊取能電路影響,可能會導致電容電壓發散。

2、電容電壓均衡問題

MMC中子模塊電容相互獨立,電容電壓均衡依賴於均壓控制,而均壓控制複雜程度又直接取決於MMC子模塊數目。隨著子模塊數目增加,均壓控制對計算量和數據採集速度要求日趨嚴苛,由此帶來一系列子模塊電容均壓問題。

  • 有學者研究了電容電壓排序均衡控制策略,該策略具有原理清晰、實現簡單的特點。但排序均衡需要對所有模塊電容電壓進行實時排序和選擇,佔用運算資源較多,可能會在控制環節引入較大延遲,降低MMC電流動態跟蹤特性。
  • 有學者針對載波移相調製策略,為每個子模塊附加獨立電容電壓控制環節,實現了無需排序的電壓均衡控制,但控制環節增加了均壓控制複雜度。
  • 有學者提出一種減少傳感器的電容電壓分組均衡控制策略以提高均壓效率,但不能應對組內部電容參數差異引起的誤差。
  • 為實現模塊間電容能量交換,解決電容電壓均衡問題,有學者在相鄰子模塊電容上串接鉗位二極體,提供能量通道,設計了一種MMC新拓撲,但是需要藉助輔助變壓器才能實現相內電壓平衡。
  • 有學者提出一種具備自均壓能力MMC拓撲,在保留MMC模塊化特性的同時,採用二極體鉗位方法,將各個子模塊電容電壓鉗位在最底端子模塊和最頂端子模塊電容電壓之間,使得MMC在子模塊投切過程中自發實現電容電壓均衡。這種方法控制簡單,但是保持最底端和最頂端子模塊電容電壓平衡電路可能需要承受較高的絕緣電壓。

針對上述問題,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具有直流故障阻斷和內部電容自均壓能力的自阻自均壓子模塊拓撲。

首先利用鉗位電路和開關電容網絡設計一種多電平子模塊拓撲,研究其電平輸出特性,實現閉鎖和非閉鎖直流故障抑制。然後為減少電容電壓排序均衡所耗費控制系統計算資源,提高系統動態響應速度,在多電平子模塊拓撲基礎上根據並聯電路電壓相等原理,設計子模塊內部均壓電路,形成自阻自均壓複合型子模塊拓撲,並研究其均壓控制策略。最後通過PSCAD/EMTDC仿真模型驗證所提拓撲的直流故障抑制特性及均壓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圖1 非STATCOM模式直流故障非閉鎖抑制效果


圖2 STATCOM模式直流故障非閉鎖抑制效果

研究人員指出,在不改變現有控制策略的基礎上,該新型拓撲利用鉗位電路和開關電容網絡實現了多電平輸出和直流故障抑制。通過內部並聯自均壓電路實現了均壓功能,將參與排序均衡控制的子模塊數量降低為一半,緩解了子模塊數量過多計算量和數據採集壓力較大的問題。同時該拓撲還可以根據直流故障導致的過電流程度,選擇不同抑制模式,以獲得不同抑制效果。

以上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第18期《電工技術學報》,論文標題為「自阻自均壓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子模塊拓撲及控制」,作者為張建坡、崔滌穹、田新成、趙成勇。

相關焦點

  • 論文集錦「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優秀論文匯總
    >摘要:小編匯總了近幾年本刊發表的「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MMC)」相關的論文,供大家閱讀,討論!全橋型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環流特性分析與自抑制方法趙聰, 雷鳴, 李子欣, 等(中國科學院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基於電力電子變壓器的新型貫通式同相供電變流器李子欣, 張航, 雷鳴,等(中國科學院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 多端直流輸電論文集錦
    多端直流輸電技術為多能源中心多負荷中心以及分布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奠定了技術支持。CSC和VSC的換流器結構和控制策略不同,基於這2種類型換流器技術的多端直流輸電穩態分析、暫態分析、優化控制等成為多端直流輸電技術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 國家電網亞洲首項柔性直流輸電示範工程投運
    7月25日,亞洲首項柔性直流輸電示範工程——上海南匯風電場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入正式運行。這是我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柔性直流輸電線路,它的成功投運標誌著我國在智能電網高端裝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國家電網公司成為世界上掌握該項技術的少數幾家公司之一。
  • 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吸收與並聯電容換相換流器特性分析
    高壓直流輸電(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以其可實現交流電網的異步連接、控制靈活性強等特點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隨著大範圍能源優化配置、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併網等需求的擴大,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項目得到快速實施。
  • 特高壓直流輸電知識普及問題綜述
    特高壓直流輸電可靠性指標  在我國計劃建設的西南水電外送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壓為±800千伏,其主接線方式和我國已有的直流工程不同,每極採用兩個 12 脈動換流器串聯。對於每個極有多個獨立換流器的直流輸電系統,停運 次數還可以統計到換流器停運。不同的停運代表對系統不同水平的擾動。  降額等效停運小時:直流輸電系統由於全部或者部分停運或某些功能受損,使得輸送能力低於額定功率稱為降額運行。  降額等效停運小時是: 將降額運行持續時間乘以一個係數,該係數為降額運行輸送損失的容量與 系統最大連續可輸送電容量之比。
  • 【學術前沿】華北電力大學郭春義:柔性直流輸電系統的小信號動態模型和穩定性分析
    直流輸電論壇主席華北電力大學趙成勇教授介紹到,近年來,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作為一種先進輸電技術,在規模化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大電網互聯、遠距離大容量輸電、大城市供電和小型孤立負荷供電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
  • 國家電網中標英國設得蘭項目 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首出國門
    據國家電網官網消息,國家電網公司6月13日宣布,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成功中標英國設得蘭(Shetland)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由聯研院作為技術提供方,南瑞集團作為換流站供貨商,英國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NG)作為工程總包方。
  •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缺點及功能是什麼
    ;   (5)直流輸電輸送的有功功率和換流器消耗的無功功率均可由控制系統進行控制,可利用這種快速可控性來改善交流系統的運行能力;   (6)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只有電阻起作用,電感和電容均不起作用,直流輸電採用大地為迴路,直流電流則向電阻率低的大地深層流去,可很好的大地這個良導體;   (7)直流輸電可方便地進行分期建設和容量擴建,有利於發揮投資效益;
  • 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原院長邱宇峰:柔性交直流輸電和儲能...
    一個是柔性交直流輸電技術,它解決了清潔能源併網的問題。清潔能源的消納、吸收、利用,各種分布式的能源接入電網也需要電網具備更好的友好性,清潔能源能夠即插查即用,同時要有更好的潮流調節控制和變換的能力。我們要具備更好、更靈活的電源供應的能力,比如用戶需要直流,可以直接給你直流。你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交流,直接給你什麼交流。
  • 高壓直流輸電未來會不會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高壓直流輸電無法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這裡從高壓直流輸電的角度說明,特高壓交流不怎麼了解。所以只是談談高壓直流輸電為什麼無法完全取代高壓交流輸電(並非針對特高壓交流輸電)。一、首先我們來看高壓直流輸電的特點:換流器控制複雜,造價高;直流輸電線路造價低,輸電距離越遠越經濟;沒有
  • 為什麼採用高壓直流輸電?
    隨著電力系統的迅速擴大,輸電功率和輸電距離的進一步增加,交流輸電遇到了一系列技術困難。大功率換流器(整流和逆變) 的研究成功,為高壓直流輸電突破了技術上的障礙,直流輸電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 1933 年,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為布爾德壩樞紐工程設計出高壓直流輸電裝 置; 1954 年,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條遠距離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 4.5kV IGBT/二極體晶片組在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應用-電子發燒友網
    4.5kV IGBT/二極體晶片組在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應用 Thomas Schütze 發表於 2014-10-28 17:32:25   製造商已經為高壓直流
  • 國家發改委:核定昆柳龍直流工程及配套交流工程臨時輸電價格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導 12月31日,據發改委網站消息 發改委今日發布關於核定昆柳龍直流工程及配套交流工程臨時輸電價格的通知。通知表示,根據《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經研究,一是昆柳龍直流工程送廣東臨時輸電價格為7.61分(每千瓦時,含稅,下同)、送廣西臨時輸電價格為7.08分,雲南省內配套交流工程臨時輸電價格為1.51分。二是昆柳龍直流工程送廣東線損率4.8%,送廣西線損率3.5%,雲南省內配套工程不計線損。
  • 海軍工程大學作者特稿:面向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的模塊化直流變換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模塊化多埠直流變換器、艦船電力推進系統、軌道交通車輛電力牽引系統。導語中壓直流艦船綜合電力系統(IPS)在全電艦船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艦船綜合電力系統容量和電壓等級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儲能單元應用於艦船綜合電力系統,傳統的能量單向流動兩埠直流變換器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應用需求。針對此問題,該文提出一種面向未來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的模塊化三埠直流變換器。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有何不同
    這是世界直流輸電史上一次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引起國際能源界的轟動。世界上首條達800千伏的直流線路在中國建成,標誌著我國在世界電力領域成功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制高點。國外高度評價其示範意義特高壓直流輸電在長距離、大容量輸電方面優勢明顯,是近年國際電力工程的一大熱點,更是解決未來經濟發達地區日益增長電力需求的關鍵所在。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特高壓直流輸電?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送端換流站將交流電轉變為特高壓直流電後,將直流電輸送到受端換流站,再由受端換流站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送入受端交流系統。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遠、輸電損耗低、輸電走廊寬度小等優點。
  • 基於DSP控制的雙PWM風電併網換流器的設計
    關鍵詞:主控制器;雙PWM控制;併網換流器;拓補結構0 引言 在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尋找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燃料已成為人類共同的期待。風能作為綠色能源的的一種,它的開發和利用能夠解決傳統能源帶來的諸多問題,是理想的替代能源。
  •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_高壓直流輸電的分類
    打開APP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_高壓直流輸電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1-01-04 16:55:36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優勢方面對比分析
    直流電則相反。電網公司一般使用交流電方式送電,但有高壓直流電用於遠距離大功率輸電、海底電纜輸電、非同步的交流系統之間的聯絡等。  高壓直流輸電方式與高壓交流輸電方式相比,有明顯的優越性。歷史上僅僅由於技術的原因,才使得交流輸電代替了直流輸電。下面先就交流電和直流電的主要優缺點作出比較,從而說明它們各自在應用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