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在海外項目上「再下一城」,這一次是技術「出海」。
據國家電網官網消息,國家電網公司6月13日宣布,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成功中標英國設得蘭(Shetland)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由聯研院作為技術提供方,南瑞集團作為換流站供貨商,英國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NG)作為工程總包方。
國家電網方面表示,設得蘭項目是國家電網公司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走向國際的第一個項目,體現了我國在高端輸電技術方面所具備的國際競爭力。
設得蘭島位於蘇格蘭最北部200多公裡的海上。負責為該島供電的勒威克(Lerwick)發電廠將在2019年完成服役年限,為了保障島上電力可靠供應,蘇格蘭配電公司提出設得蘭項目。
據了解,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也稱輕型直流輸電技術,是以電壓源換流器(VSC)、可關斷器件和脈寬調製( PWM)技術為基礎的新一代直流輸電技術。其在孤島供電、城市配電網的增容改造、交流系統互聯、大規模風電場併網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
由於柔性直流輸電具有可向無源電網供電、電壓無功調節靈活快速等優勢,非常適合於偏遠海島供電。此外,柔性直流輸電在應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間歇性帶來的電網擾動等方面也具有出色表現,廣泛適用於大規模可再生能源併網、大型城市供電等場合。
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日益增加的趨勢下,歐美發達國家將其作為未來輸電網建設的重要技術選擇。歐洲2008年為實現風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大範圍傳輸和分配,解決大規模風電接入電網挑戰提出的「超級電網」規劃也將目光放在了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上。
基於上述背景,提供了以柔性直流輸電向島嶼供電的方案的英國國家電網優於其餘競標方方案勝出,而其他方案均為在本地新建發電廠。
根據《國家電網報》報導,獲得了設得蘭項目EPC總包商投標資格的英國國家電網公司,邀請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作為換流站供應商之一進行投標。由聯研院及歐洲院團隊、南瑞國際業務公司和南瑞中電普瑞工程公司組成的聯合工作組歷時10個月,成功戰勝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公司,成為英國國家電網公司的唯一換流站合作方。2016年9月,聯合工作組派遣業務骨幹前往英國集中辦公,並於2016年12月最終協助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完成EPC投標工作。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啟動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專項研究並制定了《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研究框架》起始於2006年。5年後,全新的柔直技術開始投入工程運用。2011年7月,採用模塊化多電平柔性直流技術的上海南匯柔直示範工程正式投運。使國家電網公司也成了繼ABB、西門子之後世界第三家具備柔直成套設備研發和工程實施能力的企業。
隨後,歷經廈門±320千伏/1000兆瓦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等多個國內項目的攻堅,國家電網的影響力逐步積累並滲透到了國際市場。從2014年開始,國家電網公司頻頻獲得英、法、美等多個歐美國家的直流工程投標資質。
國家電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以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經營區域覆蓋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供電範圍佔國土面積的88%。2016年,資產總額超過4900億美元,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美元,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二位。
近年來,國家電網也在海外項目上頻頻出手,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此前在會議上曾表示,截至2017年3月,國家電網已成功投資運營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骨幹能源網,境外投資總額超過150億美元。
而在加快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方面,國家電網公司也在2016年發起成立了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王敏在近日舉行的清潔能源經濟轉型論壇上表示,當前國家電網正在加快推進中國與俄羅斯、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國家的特高壓跨國輸電項目的前期工作。開展中韓日聯網研究,促進解決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能源電力供應問題。同時,加強歐洲、非洲、美洲洲內和跨洲電網的互聯研究,努力推動全球能源網際網路重大項目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