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涼特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 人在涼山有「遠親」

2020-12-08 澎湃新聞

微信號:scrbpx 聯繫我們:0834-3866868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雲 何勤華 南方日報記者 黃穎川 馮豔丹

10月12日四川日報頭版截圖

「樓下是客廳,廚房和衛生間在外面,二樓是臥室,我帶你去看看。」9月26日,在涼山州喜德縣魯基鄉廣東(佛山)新村,村民吉伍爾坡高興地帶著記者參觀他的新家。「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現在住的是小洋樓,沒法比。」

2016年8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廣東省佛山市對口扶貧協作涼山州。雙方制定實施一系列扶貧協作協議,在安全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就業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4年來,佛山市集中優勢資源打好打贏深度貧困殲滅戰,攜手探索出一條「佛涼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

近日,廣東、四川兩省的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四川日報聯動採訪,走進佛山對口幫扶涼山的現場,觀察報導這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生動案例。

4萬餘名貧困戶住新房

山高坡陡,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是涼山州不少貧困山村面臨的困難。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入駐涼山後,以推進援建安全住房建設為首要目標,在3個多月裡共完工住房1579戶。吉伍爾坡一家與其他1578戶村民,住進了寬敞整潔的新房。

集中安置區的道路、綠化、路燈、排水溝等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也即將建設完成。

在佛山對口援建的越西縣達布新村,63戶334人搬進距縣城僅10公裡的南箐鎮。通過全方位、立體式幫扶,從高寒山區到平壩地區,達布新村的搬遷戶不僅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還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

截至目前,佛山已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4.43億元,主要用於安全住房建設、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700多個項目。其中,投入5.7億元,為41843名貧困人口和困難群眾援建10314套安全住房。

彝族特色風情吸引遊客

「以前窮得你們不敢想,現在的生活好得我自己都不敢信。」9月27日一早,在涼山州昭覺縣特布洛鄉谷莫村,村民俄底曲西把自己的民宿客房收拾得一塵不染,準備接待遊客。

5年前,俄底曲西的丈夫患病去世,留下4個未成年的孩子。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俄底曲西與其他貧困戶養殖烏金豬和生態土雞,從土坯房搬進磚木結構的新房,還添置了沙發、電視機、洗衣機、熱水器等家具家電。

在佛山市禪城區的幫扶下,谷莫村依託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鬱的人文風情,發展以體驗彝族鄉村生活為特色的鄉村旅遊。「在這裡,遊客能吃到坨坨肉、乳豬燒烤、苦蕎餅等彝家美食,也可參與篝火晚會,欣賞彝族歌舞。」特布洛鄉鄉長蘇呷么子各說,目前,谷莫村已有15戶達標民宿,總床位數50張。去年以來,接待遊客500餘人次,旅遊收入超15萬元。

為進一步擴大涼山旅遊的吸引力,9月20日,「五彩涼山愛不停步」涼山州文化旅遊資源推介會在佛山市禪城區舉行。涼山的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佛山市民陳偉,「預計10月中下旬出發,去涼山。」

大涼山農特產品遠銷大灣區

「我和爸爸、媽媽、哥哥都在這裡打工,一天70元。」位于越西縣大瑞鎮的現代農業(蘋果)融合發展示範園區,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居民秋足阿支與其他採摘人員穿梭其間,忙著採摘。

秋足阿支一家原本住在50公裡外的山上,交通不便、住房破舊。今年4月底,他家和1400多戶貧困戶易地搬遷到城北感恩社區,每人還分到5000元產業扶持資金。秋足阿支全家決定,將扶持資金入股到附近的蘋果產業園。

產業園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通過入園務工、土地流轉、二次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佛山向產業園投入1463.6萬元建設資金,對口幫扶的2927名越西貧困戶,前3年可獲得每年每人250元的保底分紅,後兩年可獲得每人每年約1050元分紅。

8月20日,越西蘋果啟運粵港澳大灣區首發儀式舉行,一箱箱紅彤彤的蘋果通過冷鏈運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無數家庭餐桌上。截至目前,已有約70噸越西蘋果遠銷大灣區。

2016年以來,佛山從做大做強貧困縣產業入手,通過打造農業產業園區、引入龍頭企業和培育經營主體等方式,共同發展蔬果、中藥材、畜禽養殖等產業,走出一條產業扶貧、造血式扶貧的路子。

今年,佛山發揮財政獎補政策的引導帶動作用,吸引更多廣東特別是佛山企業到涼山投資。通過合作共建等方式,持續支持涼山發展一批產業園區,重點推進佛山·涼山花卉產業園、農業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建設。

佛山工作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建設的「菜籃子工程」,佛山將引導企業積極申報建設一批大灣區「菜籃子」「果盤子」等生產基地;積極做好扶貧產品認定,建立直接聯繫貧困戶的扶貧產品集散站點,以及產品供應、物流倉儲、服務運營體系,推動兩地建立消費扶貧企業聯盟,齊心協力將消費扶貧工作抓出成效。

猜你喜歡

1、2、3、對話183丨涼山州政協副主席、金陽縣委書記毛正文 :打造金沙瑤池明珠

4、567、

來源:四川日報

主編:王雲

原標題:《「佛涼特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 人在涼山有「遠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薊天攜手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篇章...
    自2017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薊州區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六大任務,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才交流培養、扶貧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等多層面、多領域,給予天祝縣大力支持和幫助,開創了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有力地助推了天祝藏區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殲滅戰
  • 雙向協作聚合力 濟南湘西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
    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跨越千裡兄弟情,泉潤湘西拔窮根,4年來,苗家山寨換了人間,湘西州所有貧困縣摘帽,所有貧困村退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一去不復返。 一東一西,一北一南,跨越1500公裡,濟南和湘西怎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重要指示要求,共同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的?
  • 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姻」實力小鎮助力苗鄉鄉村振興
    如今,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計劃的支持,他們又把視野轉向了我州的臺江縣。>近日,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黨委書記沈萍率隊到臺江縣考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媽媽製造苗手工方黎灣扶貧工坊實地察看。會上,臺江縣相關負責人向考察團介紹了臺江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發展情況
  • 「福」從福州來——晉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助農民工增收致富側記
    「福」從福州來——晉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助農民工增收致富側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丁陸軍 通訊員 張安軍近日,「渭源一人擬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的網絡消息不斷刷屏,在渭源縣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由福建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發布公示,擬向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推薦全國優秀農民工和先進集體,渭源農民工祿剛榜上有名。祿剛是渭源縣鍬峪鎮鍬峪村貧困戶,全家有4口人,妻子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女兒就讀於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小兒子就讀於鍬峪中學。2017年5月,祿剛搭乘東西部晉渭勞務扶貧協作專列到福州「撈金」,在盛輝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當起了一名普通裝卸員。
  • 文化壩子、海螺之光……佛山高明助力涼山木裡縣用文化繡出扶貧畫卷
    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藏族自治縣,像阿子爾古馬這樣的老鄉還有很多,他們有的在藝術培訓班中,有的在舞蹈隊中,開闊眼界,去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縣,經過佛山等地的對口扶貧協作,在今年3月已經成功脫貧摘帽,綻放新顏。
  • 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凱裡三位「海馬人」重啟人生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5月16日,國家助殘日前夕,浙江省蕭山中醫院舉行「抬頭挺胸 重啟人生『海馬人』圓夢分享會」,凱裡市成功獲得救治的三位「海馬人」也來到分享會現場。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的號召下,蕭山中醫院不僅為凱裡市的三名脊柱畸形患者減免了高額的治療費,還將患者接到蕭山醫院成功進行了手術,通過半年多的治療和悉心照顧,如今他們已經脊梁正常挺直、行走自如。患者楊秀成是凱裡市塘寨村村民,他的脊柱後凸畸形最為嚴重,入院時幾乎彎成了「C」字型,下巴貼在胸骨上,吃東西吞咽都困難。
  • 東西協作 | 中山永善攜手畫出扶貧「同心圓」!
    東西協作 | 中山永善攜手畫出扶貧「同心圓」!>昭通永善縣緊扣「產業對接、就業對接、智力對接」,建立「1+8」扶貧協作部門聯動機制,努力探索先富幫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路徑、新方式,畫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最大「同心圓」。
  • 兩懷高層雲對接 扶貧協作再發力
    為了做好收官之年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推進懷柔懷安對口幫扶工作再創佳績,2020年6月28日,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召開了懷柔區與懷安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視頻聯席會。懷柔區委書記戴彬彬主持會議。
  • 甘肅莊浪:幹部群眾積極收看「津誠所至 協作同甘」 東西部協作女排明星公益賽
    」東西部協作女排明星公益賽於10月17日開賽。」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天津女排協作同甘專場後的又一次新的嘗試,全國首創的將職業體育與公益扶貧相結合的比賽,天津女排與山東職業排球隊進行對戰,同時在開場賽期間舉辦甘肅扶貧產品的網絡專場直播。
  • 四川新聞 | 東西部協作 浙江麗水六千崗位送到南江
    2020年東西部協作專場招聘會日前在巴中自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開展以來,南江、麗水兩地多渠道組織開展勞務協作,已幫扶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1.1萬人。
  • 專訪|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涼山7縣摘帽具有標誌性意義,但激動...
    四川在線記者第一時間專訪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脫貧攻堅辦主任、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記者:省政府批准涼山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退出標準是什麼?經過了哪些程序?降初:貧困縣摘帽有幾個核心指標:一是貧困發生率要低於3%,二是漏評率和錯退率須低於2%,三是農民人均收入有增長,四是穩定脫貧和持續發展的機制要基本形成。
  • 廣東消費扶貧助冰糖心蘋果走出大涼山
    黃廷偉昨日,在廣州市天河區某家超市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銷售專區」,記者嘗到了一塊爽脆的蘋果:這種蘋果的「賣相」不像我們熟識的蘋果那麼紅潤、大小均勻,而是綠色的果皮,大小也不十分一致。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廣東助力大涼山蘋果「走出去」11月16日,黃廷偉從四川西昌機場乘飛機來到廣州,這是他第一次來。
  • 福州鼓樓區扶貧協作 中蜂養殖帶動6900多戶群眾增收
    自鼓樓區與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中蜂養殖就成了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之一。鼓樓區累計投入扶貧協作資金503萬元,惠及清水、秦許、十裡等7個鄉鎮、1000戶貧困戶。  今年55歲的秦許鄉橋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景青平是受益者之一。他2年前開始養殖中蜂,但受技術和資金的限制,沒有發展起來。
  • 協同作戰連山海 合力攻堅聚東西——貴州8個市州深入推進東西部...
    資料圖片產業+項目:東西協作有期卻無限電商、非遺、扶貧,廣州企業唯品會、畢節織金蠟染……把這幾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詞語串聯起來的,是當前貴州正持續深入推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  目前,唯品會與織金縣籤訂的1000萬元生產訂單,為1325名繡娘提供就業崗位,其中貧困戶384人,有效帶動貧困群眾1707人脫貧。  眼看當地婦女特色手工產業越做越大,織金縣婦聯主席黃英喜上眉梢:「正是有了唯品會千萬訂單的激活,織金蠟染產業才越做越好。」
  • ...章旭升希望深化協作關係,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打造協作典範
    理縣來永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章旭升希望深化協作關係,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打造協作典範源稿: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1日 16:37:33 編輯:陳其欣記者 陳曉蘇 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縣委書記金天強率黨政代表團來永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 同念「山海經」 扶貧一家親
    原本並無交集的福州和定西,因扶貧而結緣。  4年前,福建省福州市與甘肅省定西市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一家人」,同念「山海經」,攜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4年來,福州始終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創新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務實協作,連續3年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取得「好」的等次。
  • 重慶武隆來濟共商東西勞務扶貧協作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曉婉 通訊員 王帥 李允松11月23日-24日,重慶市武隆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朝旭一行來濟南市人社局對接勞務協作工作,看望慰問武隆在濟務工人員,調研考察濟南技工教育、人社服務、人力資源產業等經驗做法,共商兩地勞務扶貧協作事宜
  • 城口:魯渝協作 助力健康扶貧顯成效
    城口:魯渝協作 助力健康扶貧顯成效發布時間: 2020-12-02 13:52:59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山東省臨沂市委、市政府攜手重慶市城口縣健康事業,不斷深化交流合作,雙方籤訂了《臨沂·城口衛生與健康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制定了《2018年—2020年臨沂·城口健康扶貧實施方案》,山東省臨沂市選派 72名專家以「組團」支醫方式,為城口縣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臨沂力量」「臨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