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協作聚合力 濟南湘西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

2020-12-06 湖南民生網

核心閱讀

湘西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因地制宜,做優當地傳統產業;雙向協作,建立供銷雙贏格局;匯聚合力,形成助力脫貧的強力引擎……幾年來,濟南和湘西共同書寫出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跨越千裡兄弟情,泉潤湘西拔窮根,4年來,苗家山寨換了人間,湘西州所有貧困縣摘帽,所有貧困村退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一去不復返。

 

一東一西,一北一南,跨越1500公裡,濟南和湘西怎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重要指示要求,共同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的?

精準滴灌,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

「深山苗寨,窮鄉僻壤,怎麼可能脫貧?」多年前,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

「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指明方向。

北緯28度,高山峽谷,雲霧繚繞,產自保靖縣的黃金茶,含有「高胺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堪稱「一兩黃金一兩茶」。一直以來,當地人們只採摘最珍貴的明前茶。「其他季節生長的茶,枝葉在做茶園維護時直接剪下來扔掉了。」保靖縣鼎盛黃金茶開發有限公司的黃經理說。

而今有了新變化。

由濟南市歷城區投資扶持的保靖黃金茶茶婆峰綠茶加工廠項目,對之前浪費的茶葉再利用再加工,在原來明前茶基礎上,又增加了紅茶、黑茶、花茶等品類,每年可收購貧困戶的鮮茶葉250噸,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450人通過銷售鮮葉及就近務工穩定增收。

類似的茶葉加工廠,在保靖縣一共建了12個,覆蓋全縣12.5萬畝茶園。

因地制宜,既要善於把隱藏的「金礦」挖出來,更要推動潛在機遇轉化為現實優勢。

湘西當地的貧困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專業技能。2018年6月,山東藍翔技師學院在花垣縣職業教育中心掛牌設立「山東藍翔技師學院十八洞分院」,並捐贈2臺大型挖掘機,用於技能培訓教學。目前,已有26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子經過培訓,踏上新的工作崗位。2019年6月,濟南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濟南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公司,與吉首市好日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創辦湖南陽光阿婭職業培訓學校。截至目前,學校與湘西新達培訓聯合組織各類培訓班106期,實現就業5294人,就業率超過九成。

乘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風,一批濟南企業趕赴湘西,為推動產業扶貧提供堅實支撐。2018年初,濟南市一家電器企業來到古丈縣,投資8000多萬元成立一家能源服務公司,致力於解決湘西群眾冬季取暖問題,成為首家落戶生產的扶貧協作企業。目前,150多戶200多名貧困群眾在這家企業「端起了飯碗」。

因地制宜,精準滴灌,一方水土開始養活一方人。湘西州扶貧辦負責人說,來自泉城的資金、項目、技術、崗位,喚醒湘西沉睡的資源,激發潛在的機遇,當地傳統產業提質做優獲得新生,當地貧困群眾擁有一技之長,就近就業成為現實。

不是單向幫扶,而是雙向協作、互利共贏

今年9月,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山東省暨濟南市消費扶貧產品展銷周舉行。獼猴桃、黃牛肉、臘肉製品等湘西特產展位前,人流如織,交易火爆。

兩地牽手以來,像這樣的「湘貨入濟」成為常態——濟南巨大的消費市場與湘西豐富的特色產品「無縫對接」,建立起供銷雙贏的大格局:

濟南市黨政機關食堂優先購買湘西州特色農副產品及國家《消費扶貧產品目錄》認定的扶貧產品;建設瀘溪椪柑、永順獼猴桃、保靖黃金茶等湘西特色產品直供基地14個;在濟南免費為湘西結對縣及企業提供經營場所25處,打造湘西優質果品直銷窗口……

湘西不僅有吸引人的特產,更有打動人的山水美景。怎樣讓湘西美景走進濟南人的心中?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和湘西州團結報社共同參與推動了「濟南萬人遊湘西」活動,吸引山東居民到湘西旅遊體驗。截至目前,湘西累計接待山東遊客134.4萬人次,帶來綜合旅遊收入12億元。

消費需求深度對接,產業協作更是有聲有色。湘西物產豐富,濟南產業基礎雄厚。為實現優勢互補,湘西州出臺了財稅、金融、土地、服務等系列優惠支持政策,鼓勵吸引濟南市企業到湘西州投資興業。目前,在湘西已落地企業36家,總投資超過5.2億元。

濟南與湘西的實踐證明,東西部扶貧協作,不是單向幫扶,而是雙向協作,走向互利共贏。

從政府到民間,匯聚「泉城合力」

「親愛的劉老師,這段時間我想好了,不出去和阿爸一起打工了,我要繼續上學,如果有可能我讀完中職還要考大學……」

泉城義工、濟南傳媒學校志願服務隊的劉靜,拿起手機看到這條微信,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微信來自千裡之外的湘西州十八洞村飛蟲寨,發信息的是劉靜前不久支教時的學生隆新武。

據不完全統計,3年來,已累計有劉靜這樣的泉城義工400餘名,從濟南飛到湘西,摸索走出一條「志願服務參與精準扶貧」之路。

山路十八彎,擋不住泉城義工前行的腳步。

「我們難,那些孩子更難。」泉城義工劉雪婷等來到支教學校,發現校園條件簡陋,沒有暖瓶,沒有多餘床鋪,有的窗戶還少玻璃。於是找來木板,做成大通鋪,舊紙糊在窗框上遮擋風寒。

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師李昌海和盧金馳,不遠千裡連續3年從濟南趕來湘西支教,感慨「真想把自己這幾十年教育生涯中所有好的經驗都留在這裡」;因為支教延遲訂婚日期的泉城義工周雅文,在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迎來一場刻骨銘心的浪漫求婚……

到湘西去!這不僅是泉城義工的選擇,更是近千萬濟南人的共同選擇。4年來,湘西的濟南「親戚」越結越多——

每年兩地黨政一把手堅持帶隊互訪,考察協作項目、召開聯席會議、共商協作大計,帶頭「走親戚」。濟南11個區(功能區)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任務,參與協作工作的市直部門擴展到25個。

來自濟南的34名掛職幹部和794名專業技術人才穿梭於千山萬水之間,架起一座座友誼之橋、交流之橋、合作之橋。

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發揮資源優勢和平臺優勢,牽頭成立了濟南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聯盟,120家駐濟企業紛紛響應,與湘西州132個貧困村結成對子。同時,濟南市8個社會組織與湘西州11個貧困村、118個學校與湘西州120個學校、31家醫院與湘西州28家醫院分別結成幫扶對子,助力兩地扶貧協作。

從市州到區縣再到部門,從媒體到企業再到社會組織、個人,4年來濟南市不僅依靠黨委、政府的力量,而且積極引導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到東西部扶貧協作中來,匯聚起「泉城合力」,成為助推湘西州脫貧的強力引擎。

相關焦點

  • 泉潤湘西拔窮根(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因地制宜,做優當地傳統產業;雙向協作,建立供銷雙贏格局;匯聚合力,形成助力脫貧的強力引擎……幾年來,濟南和湘西共同書寫出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
  • 重慶武隆來濟共商東西勞務扶貧協作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曉婉 通訊員 王帥 李允松11月23日-24日,重慶市武隆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朝旭一行來濟南市人社局對接勞務協作工作,看望慰問武隆在濟務工人員,調研考察濟南技工教育、人社服務、人力資源產業等經驗做法,共商兩地勞務扶貧協作事宜
  • 聚力精準賦能 打造互動共贏的協作新樣板
    杭州市作為對口幫扶黔東南州的東部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幫扶政治責任,聚焦「精準賦能」,以「領跑者」的責任、「弄潮兒」的闖勁、「施工隊」的作為,助力黔東南州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樣板。
  • 東西協作 | 中山永善攜手畫出扶貧「同心圓」!
    東西協作 | 中山永善攜手畫出扶貧「同心圓」!>昭通永善縣緊扣「產業對接、就業對接、智力對接」,建立「1+8」扶貧協作部門聯動機制,努力探索先富幫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路徑、新方式,畫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最大「同心圓」。
  • 兩懷高層雲對接 扶貧協作再發力
    為了做好收官之年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推進懷柔懷安對口幫扶工作再創佳績,2020年6月28日,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召開了懷柔區與懷安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視頻聯席會。懷柔區委書記戴彬彬主持會議。
  • 城口:魯渝協作 助力健康扶貧顯成效
    城口:魯渝協作 助力健康扶貧顯成效發布時間: 2020-12-02 13:52:59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山東省臨沂市委、市政府攜手重慶市城口縣健康事業,不斷深化交流合作,雙方籤訂了《臨沂·城口衛生與健康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制定了《2018年—2020年臨沂·城口健康扶貧實施方案》,山東省臨沂市選派 72名專家以「組團」支醫方式,為城口縣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臨沂力量」「臨沂智慧」。
  • 「福」從福州來——晉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助農民工增收致富側記
    「福」從福州來——晉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助農民工增收致富側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丁陸軍 通訊員 張安軍近日,「渭源一人擬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的網絡消息不斷刷屏,在渭源縣引起廣泛關注。2017年5月,祿剛搭乘東西部晉渭勞務扶貧協作專列到福州「撈金」,在盛輝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當起了一名普通裝卸員。在企業工作期間,他吃苦耐勞,工資薪酬不斷提高,由入職最初的每月2700元增至目前的每月7300元,兩年多獲得勞務收入12.5萬元,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
  • 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姻」實力小鎮助力苗鄉鄉村振興
    如今,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計劃的支持,他們又把視野轉向了我州的臺江縣。近日,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黨委書記沈萍率隊到臺江縣考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媽媽製造苗手工方黎灣扶貧工坊實地察看。會上,臺江縣相關負責人向考察團介紹了臺江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發展情況
  • 「佛涼特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 人在涼山有「遠親」
    9月26日,在涼山州喜德縣魯基鄉廣東(佛山)新村,村民吉伍爾坡高興地帶著記者參觀他的新家。「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現在住的是小洋樓,沒法比。」2016年8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廣東省佛山市對口扶貧協作涼山州。雙方制定實施一系列扶貧協作協議,在安全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就業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 閩寧召開深化互學互助對口協作座談會 于偉國陳潤兒講話
    本報訊 (記者 嚴順龍) 11月29日,閩寧兩省區在福州召開進一步深化互學互助對口協作座談會,共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閩寧對口協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 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南寧10月27日電  題: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扶貧車間生產熱火朝天、產業項目相繼開花結果……2017年9月以來,廣東肇慶與廣西賀州依託粵桂扶貧協作結成幫扶對子,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分別成為肇慶四會市、鼎湖區的結對幫扶對象,從產業合作
  • 濟南兩會訪談 | 蔣作棟:搭建新智造生態模式,培育協作機器人產業...
    而且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也有待加強。 蔣作棟建議,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形成「龍頭集聚、主體多元、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產業生態體系。「建議實施新技術示範應用工程。」
  • ...章旭升希望深化協作關係,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打造協作典範
    理縣來永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章旭升希望深化協作關係,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打造協作典範源稿: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1日 16:37:33 編輯:陳其欣記者 陳曉蘇 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縣委書記金天強率黨政代表團來永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 許用貴帶隊赴寧夏原州區開展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
    10月16日至18日,福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尾代區長許用貴帶隊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開展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活動。區領導餘穎凌、張發春、楊榮參加活動。該分校由馬尾企業福建飛毛腿集團於2018年7月借用中河中學一棟教學樓投建開辦,原州分校緊貼精準助學扶貧需求,經過一年的發展,該校從開班時的74人擴大招生至200人,並承接自治區人社廳新型學徒制培訓試點。與此同時,原州分校為原州區及周邊貧困學生提供三年「衣、食、住、行」全免費的學習機會,並且入校即籤訂就業協議,百分之百安排在飛毛腿公司就業。
  • 朱開國走訪慰問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
    朱開國到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家中走訪慰問  東營網訊 2月7日下午,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朱開國走訪慰問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帶去新春的祝福  交談中,朱開國在了解援疆和掛職幹部工作、生活情況後,對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掛職幹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對幹部家屬對援疆扶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表示感謝。他指出,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掛職幹部為促進當地經濟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樹立了東營幹部的良好形象。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3339套,政策惠及全縣141個貧困村、234個非貧困村、10092人,老百姓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天天喜笑顏開……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交出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得深做得細做得實。
  • 福州鼓樓區扶貧協作 中蜂養殖帶動6900多戶群眾增收
    自鼓樓區與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中蜂養殖就成了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之一。鼓樓區累計投入扶貧協作資金503萬元,惠及清水、秦許、十裡等7個鄉鎮、1000戶貧困戶。  今年55歲的秦許鄉橋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景青平是受益者之一。他2年前開始養殖中蜂,但受技術和資金的限制,沒有發展起來。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薊天攜手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篇章...
    自2017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薊州區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六大任務,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才交流培養、扶貧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等多層面、多領域,給予天祝縣大力支持和幫助,開創了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有力地助推了天祝藏區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殲滅戰
  • 寧夏固原「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紀事:縛住貧困蒼龍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戰略決策,承載著總書記的殷切囑託。1996年以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遵循「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方針,主動扛起對口幫扶寧夏脫貧攻堅的歷史使命,將單向扶貧拓展到兩省(區)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協作,與寧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縛住貧困蒼龍。
  • 甘肅莊浪:幹部群眾積極收看「津誠所至 協作同甘」 東西部協作女排明星公益賽
    「津誠所至 協作同甘」東西部協作女排明星公益賽於10月17日開賽。  據了解,本次公益比賽從「訓練+ 直播」升級為「比賽+直播」,是繼7月4日在天津市南開區復康路9號排球館舉行「津誠所至·協作同甘」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天津女排協作同甘專場後的又一次新的嘗試,全國首創的將職業體育與公益扶貧相結合的比賽,天津女排與山東職業排球隊進行對戰,同時在開場賽期間舉辦甘肅扶貧產品的網絡專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