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兩會訪談 | 蔣作棟:搭建新智造生態模式,培育協作機器人產業...

2021-01-19 騰訊網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城市強。在市兩會上,「工業強市」戰略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欣喜看到『工業強市』戰略成果豐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領跑全國主要城市。」濟南市政協委員蔣作棟表示,由此看出,濟南市發展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路徑是正確的。《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發布之初,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及時、精準、實在,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

蔣作棟表示,濟南市在推進工業強市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依然面臨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目前濟南市二產佔比相對較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群山群峰」態勢,高附加值、高成長性企業較少,融合發展勢頭較弱,政策落實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再就是懂產業、善管理人才相對缺乏。

「產業發展,關鍵看人才。」蔣作棟認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專業人才急缺問題凸顯。只有懂產業發展,才能對症施策服務企業,從而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特別是,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高。」他說,濟南市產業集聚以企業空間集聚為主,缺乏生態協同性,缺乏高端企業集聚、高新產業集群發展的帶動效應。而且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也有待加強。

蔣作棟建議,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形成「龍頭集聚、主體多元、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產業生態體系。「建議實施新技術示範應用工程。」他說,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等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示範應用工程為抓手,謀劃構建一批與濟南資源稟賦高度契合的政用、民用和商用等多元化應用場景。同時,堅持產業應用和產業發展並行推進的策略,主動謀劃打造應用場景,推進產業招商,解決企業市場開拓難題,在實踐中開拓業態、留下企業。

在好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方面,蔣作棟建議,搭建新智造生態C2M模式,助力「智造濟南」建設。「新智造生態通過雲計算、物聯網基礎設施,為工廠賦予智慧大腦,通過對製造業企業提供端到端的全鏈路數位化解決方案,實現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數字和新技術驅動的定製化生產製造服務。」他說,採取「以教引產,以產促城,產教融合發展」方式,通過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的「三鏈對接」,實現產業、產城、產融、產教的「四產融合」。

此外,蔣作棟建議,培育協作機器人產業發展,為實現智能製造賦能。「協作機器人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機器人,對提高生產線效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說,《2020年世界機器人技術》報告顯示,人機協作是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預計2024 年底,世界協作機器人的市值有望達到95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30%,目前濟南市還沒有這方面生產企業。同時,蔣作棟表示,應該堅持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匯聚專業幹部承擔重點工作,讓他們心無旁騖抓產業。此外,建議建設中德智能製造技師學院,培養國際化高端技術技能應用人才,助力濟南市智能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落地發展。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記者注意到,其中,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項目佔了大頭,而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形成新動能,正是山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營造良好生態、培育新興產業一直是山東省重點關注的議題,今年6月份,山東省專題研究重點行業產業生態和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規劃情況時也提出,要通過打造製造強省「四梁八柱」產業生態和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優化和重塑產業結構,打造以龍頭企業為牽引的優良產業生態,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
  • 並聯機器人撐起「智造濟南」夢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榜單中的張賽,正是濟南創業者——濟南翼菲自動化(以下簡稱「翼菲自動化」)創始人兼執行長。他和他的企業做了什麼,能與全國當紅商界新秀同上一個榜單?看看他做的事或許你會意識到,張賽入圍實至名歸。
  • 打造產業新高地新生態!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正式發布
    12月18日,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科研和產業人才,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共謀良策。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山東濟南「從無到有」成功培育口罩產業集群
    山東鴻運正在新上兩條KN95口罩生產線,山東康潔、濟南順天、博科生物在擴大熔噴布產能。「濟南現有口罩生產企業34家,很快突破40家。」濟南市工信局生物醫藥產業處處長張奇良說,隨著生產線完成磨合,產量快速上升,濟南口罩日產量即將突破2000萬隻。
  • 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加強與泰安、濟寧兩市協作,整合文化旅遊資源,協同打造「山水聖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帶。積極申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發展平臺。策劃開展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交流活動,讓「泉水」與「黃河」共同走向世界。更好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省會經濟圈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基地推動省會經濟一體化發展。
  • 「宇宙中心」實現「智造」轉型
    在中關村智能製造大街,圍繞人工智慧、智能硬體等領域的產業鏈資源、專家資源將形成獨特的創新生態,構成「懂智造」的服務生態。  中關村海澱園相關負責人說,中關村智造大街還將進一步實現四個功能定位:智能硬體產品創新,專業力量實現從0到1;智能製造標準創製,推動國際國內標準制定、推廣;國際技術交流,融合全球人才之智;科技成果輻射推廣,匯全球高端科技。
  • ...次全會精神」產業培育與生態保護齊頭並進 濟南書寫「黃河文章」
    堅持把北部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舉全市之力推進起步區建設,加快集聚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等高端產業,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等前沿產業,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浙江日報|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
    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衢州堅持人才強市戰略,著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人才新高地、氟矽鈷新材料人才集聚地、鄉村振興特色人才示範地、四省邊際人才生態最優地,使衢州成為四省邊際最具影響力吸引力的人才流入地。才創園立足本地產業基礎,以電子化學品等高端化學材料為主導,著眼強鏈補鏈,促進智慧產業與新材料產業的融合發展。「納晶科技」年產150噸量子點膠水項目,同樣是通過人才+項目模式引進的。
  • 成立僅一年多 浙江遨博領航國內協作機器人
    記者近日在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採訪時,該公司負責人萬永亮一邊帶記者參觀生產車間和產品陳列室,一邊向記者介紹公司發展情況和產品特性。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雖然是一家成立只有一年多的新企業,但其憑藉「遨博智能」品牌和雄厚的研發技術實力,已經成為協作機器人行業的領航者。
  • 汽車產業代表在今年「兩會」將格外關注「四新」
    「新市場」要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完善「網際網路+」消費生態體系,鼓勵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促進線上線下互動。要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和企業建設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體驗館,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
  • 端點科技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打造數智園區「中樞大腦」
    12月21日,端點科技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在山東濟南中升產業園區正式上線。解決方案主要基於端點科技提供的多產品線PaaS底座能力,通過技術共享、場景豐富等方式,為園區產業輸出統一的科學規劃、產業引進、園區運營的商業模式。為打造數位化園區的中樞大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 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發布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
    魯網·泰山財經12月19日訊(記者 陳心如)18日,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科研和產業人才齊聚一堂,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共謀良策。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並致辭。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二是集聚發展實現新提升。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獲評兩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全省支柱產業集群,機器人和智能電力裝備、大數據產業集群成為山東省首批「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獲批建設全省首個高端數控工具機產業基地。三是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 王清憲出席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並致辭
    新華社發本報11月23日訊(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11月23日上午,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市工信局、青島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高新區舉行。大會以「應對新挑戰 擁抱新技術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機器人行業領域的知名企業、科研機構和協會負責人聚首青島,探討產業發展趨勢,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入圍「中國創翼」總決賽
    來源:新華網黑龍江頻道頒獎儀式現場近日,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山東省創業大賽落幕,哈工大機器人(濟南)科技創新基地(以下簡稱「HRG濟南科創基地」)憑藉工業網際網路體系下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產業示範項目勇奪創新組二等獎。
  • 雙向協作聚合力 濟南湘西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
    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因地制宜,做優當地傳統產業;雙向協作,建立供銷雙贏格局;匯聚合力,形成助力脫貧的強力引擎……幾年來,濟南和湘西共同書寫出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
  • 培育新動能 劍指新經濟新產業策源地
    同樣毗鄰華為南方基地的天安雲谷園區,立足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已成功引進華為核心實驗室、博訊通信等華為生態夥伴,聚集了一批以軟體開發、智能硬體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打通了行業生態鏈條。目前園區入駐企業近半為軟體及信息技術服務企業。
  • 這家物流機器人公司如何代表「中國智造」,成為全球機器人50強?
    RBR50名單之所以備受矚目,原因在於《機器人商業評論》是基於整個年度的企業表現,進行動態調整,每年都會更新名單,以此指明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方向。智能物流機器人企業極智嘉(Geek+)繼2019年獲獎後蟬聯RBR TOP50,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代表了「中國智造」在機器人領域的最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