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城市強。在市兩會上,「工業強市」戰略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欣喜看到『工業強市』戰略成果豐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領跑全國主要城市。」濟南市政協委員蔣作棟表示,由此看出,濟南市發展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路徑是正確的。《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發布之初,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及時、精準、實在,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
蔣作棟表示,濟南市在推進工業強市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依然面臨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目前濟南市二產佔比相對較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群山群峰」態勢,高附加值、高成長性企業較少,融合發展勢頭較弱,政策落實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再就是懂產業、善管理人才相對缺乏。
「產業發展,關鍵看人才。」蔣作棟認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專業人才急缺問題凸顯。只有懂產業發展,才能對症施策服務企業,從而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特別是,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高。」他說,濟南市產業集聚以企業空間集聚為主,缺乏生態協同性,缺乏高端企業集聚、高新產業集群發展的帶動效應。而且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也有待加強。
蔣作棟建議,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形成「龍頭集聚、主體多元、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產業生態體系。「建議實施新技術示範應用工程。」他說,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等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示範應用工程為抓手,謀劃構建一批與濟南資源稟賦高度契合的政用、民用和商用等多元化應用場景。同時,堅持產業應用和產業發展並行推進的策略,主動謀劃打造應用場景,推進產業招商,解決企業市場開拓難題,在實踐中開拓業態、留下企業。
在好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方面,蔣作棟建議,搭建新智造生態C2M模式,助力「智造濟南」建設。「新智造生態通過雲計算、物聯網基礎設施,為工廠賦予智慧大腦,通過對製造業企業提供端到端的全鏈路數位化解決方案,實現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數字和新技術驅動的定製化生產製造服務。」他說,採取「以教引產,以產促城,產教融合發展」方式,通過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的「三鏈對接」,實現產業、產城、產融、產教的「四產融合」。
此外,蔣作棟建議,培育協作機器人產業發展,為實現智能製造賦能。「協作機器人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機器人,對提高生產線效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說,《2020年世界機器人技術》報告顯示,人機協作是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預計2024 年底,世界協作機器人的市值有望達到95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30%,目前濟南市還沒有這方面生產企業。同時,蔣作棟表示,應該堅持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匯聚專業幹部承擔重點工作,讓他們心無旁騖抓產業。此外,建議建設中德智能製造技師學院,培養國際化高端技術技能應用人才,助力濟南市智能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落地發展。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