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僅一年多 浙江遨博領航國內協作機器人

2020-12-04 浙報融媒體

「這幾個月有點忙,昨天又接了3個訂單。」記者近日在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採訪時,該公司負責人萬永亮一邊帶記者參觀生產車間和產品陳列室,一邊向記者介紹公司發展情況和產品特性。

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雖然是一家成立只有一年多的新企業,但其憑藉「遨博智能」品牌和雄厚的研發技術實力,已經成為協作機器人行業的領航者。

1997年,中國協作機器人的開創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魏洪興接到一項國家任務——研發國產工業協作機器人。通過數年的努力,魏洪興率領技術團隊陸續突破了控制器、末端執行器、電機、傳感器等關鍵技術難題,於2015年推出國內第一款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輕型協作機器人。魏洪興研發的協作機器人具有模塊化、開放性的特點,開拓了全新的工業生產方式,融合了工業網際網路和工業大數據的設計理念,引領人機協作新時代。魏洪興因此被稱為國產協作機器人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近年來,隨著機器人行業發展應用形勢越來越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通過多個渠道積極爭取,於2017年將「遨博智能」項目引入我市。2018年4月,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於協作機器人的末端執行機構及周邊輔助系統開發,包括柔性夾爪類、輔助供料系統、產品集成應用等,努力實現與機器人配套的模塊化集成模式。

協作機器人也稱人機協作機器人,是和人類在共同工作空間中有近距離互動的新一代機器人,和傳統工業機器人必須用安全保護欄與人隔離不同,它可以和人在共同工作空間中合作、互動,共同完成工作。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一般應用於高端製造業,往往體形巨大,而協作機器人作為第二代工業機器人,裝備有視覺、觸覺傳感器,更便攜、更安全,更易編程操作,因此更適合應用於各個領域。萬永亮說,使用該公司生產的遨博系列協作機器人,不需要安裝防護欄,因為它具有先進的碰撞檢測功能。協作機器人一旦發生非預期碰撞,就會立即自動停止運行,保護操作人員和周圍設備不受傷害。同時,用戶可對遨博系列協作機器人設置不同的碰撞檢測等級,滿足各種柔性化生產需求。

剛滿一周歲的浙江遨博機器人根據「積極研發能夠滿足智能製造需求,特別是與小批量定製、個性化製造、柔性化製造相適應的,可完成動態、複雜作業使命,可以與人類協同作業的新一代機器人」的核心精神,眼下正全力研發核防護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相結合的相關設備,並將其應用於高輻射危險環境下的檢測、維護等特種作業。目前,遨博智能的技術先進性和製造研發能力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二,成為協作機器人行業的領航者。

萬永亮表示,未來十年,新一代協作機器人技術將引領工業智能製造,浙江遨博機器人將以卓越的技術實力、精湛的生產工藝、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推進產業化進程,搶佔機器人產業制高點,成為國際一流的機器人企業,助力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說,浙江遨博機器人有限公司依靠人才支撐,將在協作機器人優化和產品模塊化方面,為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創造價值,企業發展潛力巨大,引領產業創新蝶變的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這家由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機器人企業做到了
    成立於2015年的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協作機器人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疫情期間,我們的訂單量的確增加了不少。」遨博研究院院長宋仲康說,「我們看到了市場的巨大潛力,這跟我們之前預料的一樣。」  遨博協作機器人何以突圍?
  • 協作機器人真實的市場需求在哪?多大才是大負載?
    自此,協作機器人的負載範圍不斷擴大,從最早的10kg擴大到20kg,從UR16e、安川HC20DT到遨博i16、節卡Zu18等產品的問世,大負載協作機器人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然而,有別於傳統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與靈活,當負載不斷增大之後,如何保證協作機器人的精準控制、安全性等。更為關鍵的是,真實的市場需求在哪?
  • 協作機器人有哪些優勢?其技術指標和競爭現狀如何?
    在當今協作機器人的大多數工業應用中,協作機器人和人類工人共享相同的空間,但獨立地或順序地完成任務(共存或順序協作)。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協作機器人競爭現狀協作機器人在中國興起於2014年,主要是以外資廠商UR、Rethink為主,國產協作機器人節卡、遨博、越疆、新松、達明
  • 松下研發AI自動檢查焊接零件系統;遨博推新品;珞石助力張小泉
    系統總價為數千萬日元(包括機器人在內)。松下將於5月27日發布這套系統,初步目標是每月銷售30臺。該系統是與處理工業機器人軟體的Linkwith公司(濱松市)合作開發的,通過安裝在手臂機器人末端的傳感器將焊接部分的形狀讀取為三維數據。根據該數據,可以發現各種問題,例如焊接的寬度和長度以及汙物。
  • 「艾利特」推出CS系列協作機器人,要打破本體廠商競爭格局
    協作機器人近幾年呈現出較快發展的趨勢。根據高工機器人研究所(GGII)發布的《2019 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2019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為3萬臺,同比增長36.4%,預計到2021 年銷量將達 6.0 萬臺,我國協作機器人2019年銷量約為8848臺,同比增長40%。
  • 專訪艾利特CEO曹宇男:協作機器人快速發展時機已至 好用是關鍵
    按每臺10萬人民幣的成本估算,協作機器人國內市場空間達千億級別。當前,這一千億級市場仍是藍海。過去五年間,我國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以64%的年均複合增速快速增長,規模突破已迅速10億,市場潛力仍然極其龐大。這其中,海外廠商UR一馬當先,佔據約26%的市場,國內如艾利特、邀博、節卡機器人等緊隨其後。
  • 協作機器人也「瘋狂」
    作者 | 王金旺出品 | 雷鋒網產業組雷鋒網消息,1月15日,協作機器人廠商越疆科技官宣完成3.2億元融資。就在昨天,另一家協作機器人廠商節卡機器人剛剛官宣C輪超3億元融資。從2020年延續至今的這場機器人融資大潮中,協作機器人同樣在國內備受青睞。
  • 【盤點】一文覽盡2017年全球機器人行業融資大事件
    從整體來看,九月和十月國內科技創企又迎來了一波投融資熱潮。十月份全球自動化、科技行業融資總額在10億美元以上(有多筆大額融資未透露具體金額)。那麼,2017年到底有哪些投融資大事件呢?下面小編幫你匯總了下今年機器人行業融資大事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籤約,成立遊戲行業首個腦科學研究中心;國內...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要 聞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籤約,成立遊戲行業首個腦科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籤約,成立浙江大學傳奇創新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將在數字醫藥、數字器官、遊戲中的人機融合智能、夢境研究等人工智慧新方向實現前沿突破與產業應用,是國內遊戲行業首個聚焦腦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心。國內首個SDK國家標準成功立項《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SDK安全指南》編制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該《指南》將會是國內首個關於SDK安全的國家標準。
  • 領航企業家系列報導② | 武帥:深耕太赫茲領域 打造「獨角獸」企業
    「在國外只是打工,那並不是我想要的全部生活,國內有著廣闊的發展舞臺。」武帥說,這些年來,國內發展迅速,為人才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平臺。「與其做祖國發展的看客,不如做參與者。」角色定位不斷轉變博微太赫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80多名成員,幾乎全是技術研發人員。如何搭建公司?人事財政誰來負責?場地怎麼解決?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一群技術「宅男」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武帥告訴記者,在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角色及時轉變。
  • 領航企業家系列報導④ | 博雷電氣劉凱:在跌宕起伏中品味拼搏的意義
    領航企業家 博雷電氣劉凱「公司自成立到現在整整16年的時間,這一路上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過來的。」如今,在事業的上升期,適逢合肥高新區推出了領航企業家培育計劃,讓劉凱感到如魚得水。不安於現狀 不甘於平庸上世紀90年代,能進入國家一類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可謂是前途無量,衣食無憂。但是,一成不變的生活持續了十幾年,總讓人覺得缺點什麼。2003年,那一年,劉凱35歲。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我矛盾,難道就這樣一直按部就班地幹下去嗎?
  • 人機協作機器人又稱協作機器人
    人機協作機器人又稱協作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當中新成員。人機協作機器人主要工作在需要與工人配合的生產線中從事一些枯燥的、重複性且有危險性的工作,比如拾取和放置、設備看護、加工作業、質量檢測等。人機協作機器人工作的生產線介於全手動和全自動生產線之間。
  • 156家企業參選高工機器人2020金球獎
    高工金球獎(機器人)已成功連續舉辦了六屆,旨在評選出機器人行業中具有公信力的最優秀的技術及其創新者、產品及其開發者和企業品牌,共同推進機器人行業的高質、高效發展。、OnRobot、增廣智能、鈞舵機器人、速德貿易、慧靈科技、金器工業機器視覺:圖漾科技、視科普、隆深機器人、星猿哲、如本科技、聚時科技六軸機器人(中負載):埃斯頓、哈工現代、柴孚機器人六軸機器人(輕負載):華數機器人、埃夫特、圖靈機器人、泰達、配天機器人、錢江機器人、卡諾普SCARA:李群自動化、鉑電機器人、天機機器人、配天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勃肯特、阿童木、華盛控協作機器人:越疆科技、遨博、大象機器人
  • 艾利特機器人防護服水冷
    碰到非常多的做出口的東門朋友在找翼菲庫卡機器人防護服,也有很多司徒朋友在問,有哪些大族機器人機加工機器人防護服比較好,在這裡為了方便大家的採購遨博焊接機器人防護服,給大家推薦了幾家不錯的達明TM埃夫特機器人防護服,方便採購宰父朋友做採購關於威奧博仕翔科機器人防護服
  • 柔性機器人是否是協作機器人的發展趨向?
    最初推出的雙臂Baxter並不是很成功,慢慢開始落後於UR,去年秋天推出了新款的單臂Sawyer機器人,市場接受度如何還有待觀察。在UR和Rethink之後,成長出一大批新創立的協作機器人公司,市場上的協作產品也越來越多,協作機器人的概念開始慢慢被大家所認識和接受。
  • 工博會上看國產機器人
    在2018年的工博會上,機器人無疑是一大亮點,很多的機器人企業來參見了展覽,國產機器人品牌越來越多。2017年工博會上,了解到一家比較新的機器人企業,達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展出了協作機器人。而2018年,主要關注達野的機器人的使用情況。
  • 協作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有何區別?
    根據很多業內機構和前輩統計的數字,整個機器人部署/集成應用的費用大概是機器人售價的3~4倍。近幾年隨著國內集成商的迅速擴軍,競爭越來越激烈,整體價格有所下滑,但也基本在2~3倍。
  • 越疆科技完成3.2億元C輪融資,定義協作機器人新品類
    2020年初,越疆科技還獲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1600萬資金支持,本項目由越疆科技牽頭實施人機協作機器人重點技術研發,包含自學習人機協作機器人系統開發,開展人機協作機器人評價體系建設與標準制定,填補國內行業空白。目前公司智慧財產權總數628個,專利總數超過460個,其中發明專利246個,專利數量全國第一、世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