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企業家 博雷電氣劉凱
「公司自成立到現在整整16年的時間,這一路上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過來的。」日前,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博雷電氣董事長劉凱這樣向記者講述著創業時的歷程,言語間夾帶著創業時的艱辛,也流露出為事業打拼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如今,在事業的上升期,適逢合肥高新區推出了領航企業家培育計劃,讓劉凱感到如魚得水。
不安於現狀 不甘於平庸
上世紀90年代,能進入國家一類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可謂是前途無量,衣食無憂。但是,一成不變的生活持續了十幾年,總讓人覺得缺點什麼。2003年,那一年,劉凱35歲。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我矛盾,難道就這樣一直按部就班地幹下去嗎?儘管工作穩定生活安逸,但是一眼就能看到頭,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在國有企業裡由於體制的制約,很多自己的想法往往難以實現,循環往復,心裡總有些許不甘,雖然當時談不上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總覺得人一輩子總得幹點事,不想平庸地過一生,終於狠下了一番決心,鼓起了勇氣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憑著一腔熱血一頭扎進了創業的浪潮中去。
創業初期,初入社會大潮的劉凱,除了技術什麼也不懂,按照他的話來說,一沒有錢,二沒有團隊,三沒有市場,市場的殘酷和創業的艱難都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這些年的經歷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完全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跌宕起伏。」說起這些年的經歷,劉凱感慨萬千。
沒有成功的經驗 只有失敗的經驗
起初,剛剛走出國企的劉凱,為了簡化創業流程,想通過藉助別人的公司為平臺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合作共創。但事與願違,由於雙方在經營理念方面分歧太大,摩擦不斷,最終第一次嘗試以失敗而告終。這段經歷回想起來,想想也是必經之路,只有不斷地試錯嘗試,才能準確地找好方向。
在深刻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深度思考過後,2005年,劉凱獨自創辦了「合肥博雷電氣有限公司」。「博,乃是取其博眾天下之意;雷,是因為我是搞雷達出身的。」說到公司的名字來由,劉凱這樣解釋。
公司成立前幾年,業務經營方面並沒有什麼起色,更多的是在摸索和探索中。當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問題,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前期一直是在做一些技術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只有資金投入,短期內看不到回報。當時,整個團隊僅有六、七人,不足百平方米的辦公場所,既要做科研試驗、又要進行生產製造,還要擠出場地辦公,條件艱苦。所有的辦公桌椅等辦公設施還是他帶著員工一起騎著自行車去二手家具市場淘回來的,堅持用了好幾年。「那時候沒有錢,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瓣花。」
但是,劉凱卻認準了一個理,那就是對待科研攻關方面一定要捨得投入。有一次,他偶然聽到有技術人員在抱怨說電腦速度慢,經常性卡機,太影響工作了。劉凱毫不猶豫地說,換,按最高標準配置。除此之外,公司所有的科研試驗所需的設備、儀器儀表,都按當時的高標準全新購置。
劉凱就經常開玩笑說,設備儀表相當於我們技術人員的眼睛和鼻子,不能讓設備儀表不好用,影響我們技術人員的成果。不該花的錢不能亂花;但該花的錢,砸鍋賣鐵都要花。
作為一名搞技術出身的企業家,劉凱言辭不多,說話中肯,舉止樸實,給人一種踏實穩重的感覺。當被問起能否分享一些成功創業的經驗時,他哈哈一笑說道,我從來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只有失敗的經驗。經過試錯,劉凱和他的員工趟出了一條路徑,這些年博雷電氣一步一個腳印,走得穩健而踏實。
有活力有戰鬥力的團隊是發展之本
2012年,在經歷了幾番艱難的掙扎後,公司終於慢慢有了起色,開始走入正軌。劉凱說,一路上撞得頭破血流,離不開團隊的咬牙堅持,公司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股不輕易投降不輕易認輸的勁兒。
公司的一名員工表示,公司裡年輕人多,有朝氣有活力,工作氛圍很好。每當接到訂單,一線研發人員為了項目能夠順利交付,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情。劉凱作為公司的老總,每天來得早走得晚,經常陪著員工一起熬夜加班。
說到今年的經營情況,疫情對業務的影響不可避免。2月10日,公司獲得政府首批覆工批准。由於上下遊產業鏈受到疫情影響,原材料的供給、物流都出現了問題。「這個影響是全方位的,上下遊產業鏈都被波及。此外,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供應鏈斷了,原材料供應都沒法保證。」為了應對困難,劉凱和公司員工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劉凱介紹,那一段時間,天天就是不停撥打電話,和同事一起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在湖北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劉凱接到了一個求援電話。這個求援電話來自湖北鄂州,當地疫情也十分嚴重,對方在電話中急切地說,醫院每天生成的醫療垃圾堆積成山,急需快速、無害化處理這些醫療垃圾。
掛完電話,劉凱果斷做出決定,立刻組織精幹力量投入這個項目的研發。通過前期論證、技術攻關和設備可靠性驗證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整個團隊通宵達旦,連續奮戰多日,終於研製出了兩臺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理設備。「那時候,是沒有考慮到經濟回報的,就是一心想著趕緊把這個產品做出來,能為抗疫做一點事情。」劉凱表示。兩臺設備從圖紙變成產品並驗收合格,然後連夜被運往鄂州,前前後後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劉凱說,正常來說,像這樣一個產品從研發到生產,就是效率高也要3個月左右。在得到設備驗收合格已投入使用的消息後,鬆了一口氣的劉凱忍不住把這一消息在朋友圈分享,瞬間收穫數百個點讚。他為公司擁有這樣一支有戰鬥力、務實、創新、團結、拼搏的隊伍感到無比自豪。
繼續拼搏 未來任重而道遠
經過多年如一日的堅持,公司在劉凱的領導下獲得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公司員工百餘人,辦公場所5000平方,由原來的單一產品線,發展成現在的多產品線並行、多事業部運營的格局,集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現在的博雷是一家專注於高功率微波裝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並取得了包括22項發明專利在內的共60餘項專利技術成果,力求以領先的技術優勢、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澱,研製的產品現已廣泛應用於工業微波、軌道交通、通信、醫療垃圾處理、國家大科學工程等領域,多項產品在多個特殊領域的重點項目中得到應用並獲得客戶的認可。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某些特殊領域正逐步替代進口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錦上添花:領航企業家培育將讓企業走更遠
說起和合肥高新區的緣分,劉凱說公司2008年搬過來後,就再也捨不得走了。「高新區管委會對公司從資金到人才到政策均給予了多方面的關照,事無巨細,凡事都考慮得非常周到。」對於合肥高新區的濃厚創新氛圍和創業環境,劉凱表示企業在這裡發展就像如魚得水一般自在。
而對於高新區推出的領航企業家培訓,劉凱也非常讚賞和期待。「可以經常組織些活動,讓企業家在一起融通交流。不僅能夠打通上下遊產業鏈,同行之間的交流還能夠開闊思維,這是非常好的。」可以期待的是,藉助合肥高新區的領航企業家培育工程這個平臺,劉凱將會帶領博雷電氣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