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聯機器人撐起「智造濟南」夢

2020-11-28 騰訊網

翼菲自動化生產的並聯機器人應用在生產線上。(劉彪攝)

並聯機器人參加展會,引來關注。 (劉彪攝)

字節跳動的張一鳴、滴滴的程維、快手的宿華、每日優鮮的徐正、知乎的周源、豐巢的徐育斌、翼菲自動化的張賽……這是一份《財富》(中文版)新近發布的「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

這是一份致力於發掘「成熟型」創業者的榜單,上榜者所從事的事業必須具有巨大的商業前景,有改變行業格局的潛力,因此評審嚴格、含金量高,歷年上榜者均為中國商界領袖人物,關鍵他們還很年輕,還沒到不惑之年。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榜單中的張賽,正是濟南創業者——濟南翼菲自動化(以下簡稱「翼菲自動化」)創始人兼執行長。他和他的企業做了什麼,能與全國當紅商界新秀同上一個榜單?看看他做的事或許你會意識到,張賽入圍實至名歸。

抗疫情

及時轉產:「王於興師,與子偕行」

2020年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入圍《財富》這份榜單的年輕商界領袖,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們利用各種方法試圖解決公共問題,從而達到企業和社會的雙贏。

張賽和他的翼菲自動化做了什麼?2月初,疫情在全國蔓延,確診病例與日俱增,最為重要的防護用品之一口罩嚴重緊缺,儘管生產廠家全力以赴投入生產,但需求量大,加之人員流動受限,勞動力不足極大地限制了產能提升。

如何解決這次疫情防控狙擊戰中的掣肘問題,翼菲自動化決定:疫情期間,自己生產的口罩自動包裝設備免費供口罩生產企業使用,單套系統可代替人工4-6人,生產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大大緩解了人工緊缺問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口罩依舊短缺,口罩機供應不足成為擴大產能的絆腳石。翼菲自動化主動轉產,直接參與到了口罩機生產中,僅用不到一周,就研發出全自動一拖二平面口罩機;不到兩周,第一臺平面口罩機下線,可實現口罩的分揀、包裝、裝箱、碼垛,單機每分鐘可生產口罩80隻。

從2月26日至3月18日,口罩和口罩機最為短缺的時候,翼菲自動化陸續下線交付近150臺平面口罩機,平均每天生產5臺,不僅滿足本地企業使用,還遠銷其他省市。最近,這家企業陸續獲得各級政府部門的表彰。

國家工信部評選的「科技支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的人工智慧企業」名單中,翼菲自動化入圍;山東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醫療物資保障組還發來《感謝信》稱:滄海橫流下盡顯齊魯精神,急難險重時彰顯儒商擔當。

專注研發

挑戰並聯機器人,重定精度0.08毫米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翼菲自動化在抗疫期間表現出來的軍人素質,源於張賽2012年創業以來,始終堅持創新搞研發。「我們的本業是搞並聯機器人的。」張賽說,以研發、生產並聯機器人及其相關自動化生產線為主。

談及機器人,很多人都知道,人工智慧是當下的熱點、未來的發展方向。並聯機器人是相對於串聯機器人而言的,兩者之間的區別,簡單來講,串聯機器人就像人一隻手拿東西,而並聯機器人就相當於兩隻手一起端東西。

看到這裡,很多人也許就明白了,兩隻手操作要比一隻手更快、更穩。然而目前,串聯機器人較為成熟,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控制簡單、運動空間大等優點,已成功應用於很多領域,如各種工具機、裝配車間等。

而並聯機器人研發相對較晚,但其在高速、小負載等場合的應用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吸引了大量企業和科研機構研發。翼菲自動化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研發的迅翼機器人結合了機器人技術、視覺識別技術、傳送帶跟蹤技術等,能在快速流水線作業中準確跟蹤傳送帶速度。

在標準行程下,迅翼機器人工作節拍最快可以達到0.3秒以內,滿足了高速生產要求;可搬運10公斤以上的物體;重複定位精度可以達到0.08毫米,適合於高精度的工作環節;工作空間也非常小,直徑為1100毫米、高度為250毫米的圓柱體。

「我們的機器控制器不只是運動控制器,更是集視覺處理、傳送帶跟蹤為一體的機器控制系統。」張賽說,運動控制模塊負責機器運動學、路徑規劃等算法的處理及運動控制,視覺模塊包含視覺標定、模板匹配、圖像處理,跟蹤模塊匹配視覺處理結果和外部輸送線運行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實現機器與視覺的無縫對接。

力促發展

鼓勵存量工業用地轉新型產業發展用地

目前,翼菲自動化的產品已廣泛用於食品、藥品、光伏、消費電子、日化、物流等行業的分揀、搬運、包裝、塗膠、碼垛等環節,應用於各行業多家龍頭企業,如蘋果、富士康、東阿阿膠的生產流水線;同時出口至北美洲、南美洲以及東南亞等地區,如今已經佔據國內並聯機器人較高市場份額,並在業內頗具影響力。

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贏得了市場。目前,翼菲自動化銷售額屢創新高,以平均年複合增長率99%的業績,在資本市場受到青睞,目前已完成B+輪融資,吸引了多家風險投資機構累計過2億元的資本注入;2019年入選山東省瞪羚企業,成為2019年度智能製造領域最具影響力創新企業TOP10。

翼菲自動化的表現只是近年來濟南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濟南市工信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濟南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分別達到3600億元和3400億元,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機器人和智能電力裝備集群、大數據產業集群獲批山東省首批「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日前,濟南市又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召開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動員大會,提出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在這次會議上,翼菲自動化被評為「新製造業領軍企業」,這讓張賽更加有信心了,因為將來,政府會推出更多真金白銀的政策,促進企業發展。比如土地方面,明確提出強化工業發展空間保障,劃定不低於全市建設用地總面積30%的工業用地保障紅線;深化「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優化標準廠房、新型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鼓勵存量工業用地轉新型產業發展用地。

目前,濟南提出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經濟工作首位,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翼菲自動化等更多企業正在搶抓這個機遇加速發展。

(本報記者劉彪)

來源:濟南日報

相關焦點

  • 濟南兩會訪談 | 蔣作棟:搭建新智造生態模式,培育協作機器人產業...
    他說,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等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示範應用工程為抓手,謀劃構建一批與濟南資源稟賦高度契合的政用、民用和商用等多元化應用場景。同時,堅持產業應用和產業發展並行推進的策略,主動謀劃打造應用場景,推進產業招商,解決企業市場開拓難題,在實踐中開拓業態、留下企業。
  • 協作並聯,重新註解並聯機器人
    2012年,隨著ABB專利解禁,國產並聯機器人逐步發展起來;2018年,全球並聯機器人銷量突破1.6萬臺;2019年,中國並聯機器人廠商數量超過60家,並聯機器人市場的發展速度堪比其工作運行速度。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並聯機器人銷量1.74萬臺,同比增長6.75%,2013-2019年年複合增長率為14.07%;GGII預計2020年全球並聯機器人銷量達1.96萬臺。押注並聯機器人亦是押注精密製造的未來。
  • 技術驅動向新,並聯機器人進化之路
    他從技術創新、應用創新角度出發,分析如何打造出類拔萃的國產並聯機器人品牌。   縱觀整個並聯機器人市場的發展,目前國產與外資之間並不存在傳統工業機器人上的顯著差距,相反,由於國產廠商本土作戰戰略,更快地響應市場,因此在中國市場上,國產廠商整體較外資品牌表現更好。在下一步機器人換人加速的賽道中,時刻保持技術領先的廠商有機會邁入頭部廠商梯隊中。
  • 牢記總書記囑託 奮力走在前列|創新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
    浪潮集團等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推動「濟南智造」發展步伐。過去的一年,像浪潮集團一樣,一大批濟南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前列。  濟南重工 打造隧道盾構掘進裝備4S基地  6月4日,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全面開工,建成後將極大緩解城市東西向交通壓力,對支撐帶狀城市空間拓展具有重大意義。而對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來說,這意味著他們研製的盾構機又將派上用場。
  •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入圍「中國創翼」總決賽
    來源:新華網黑龍江頻道頒獎儀式現場近日,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山東省創業大賽落幕,哈工大機器人(濟南)科技創新基地(以下簡稱「HRG濟南科創基地」)憑藉工業網際網路體系下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產業示範項目勇奪創新組二等獎。
  • 「蕪湖雲雀」助力「中國智造」逐夢藍天
    該發動機由蕪湖本土企業安徽航瑞航空動力裝備有限公司自主研製,助力「中國智造」逐夢藍天。發動機如同飛機的「心臟」。隨著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日益提升,國產飛機紛紛搭載「中國心」。「艦載無人機必須使用重油油品,而許多無人機因為搭載汽油型發動機,所以無法上艦。」
  • 九邊形AI少兒編程打造家庭機器人智造套裝,助力青少兒多維空間學習...
    九邊形AI少兒編程打造家庭機器人智造套裝,助力青少兒多維空間學習機器人 在全民智能化的時代裡,機器人教育不再只是高等教育的專項選擇,愈發低齡化的趨勢致使少兒編程教育變得十分火熱
  • 「宇宙中心」實現「智造」轉型
    「中關村智造大街」亮相 支撐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中關村智造大街」位於海澱五道口腹地,北起雙清路,南至成府路,全長380米,優越的區位優勢和濃厚的科技氛圍讓這裡迅速匯聚了一批專業服務平臺和國際化創新機構。
  • 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勃肯特開啟並聯機器人新紀元
    2020年9月16日11點11分,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會在工博會8.1H C204全球首發。勃肯特董事長王嶽超,高工機器人總經理羅思娜等領導以及客戶親臨現場為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揭幕。    協作機器人一般都是形容單臂型本體,很少在並聯結構上出現,這種產品的難度在於機械結構和算法區別於以往並聯產品,特別是原來安裝一臺本體的空間,現在可以安裝兩臺,空間不變的情況下,效率提升50%,速度上遠遠高於人類的雙手。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2020-04-3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家物流機器人公司如何代表「中國智造」,成為全球機器人50強?
    RBR50名單之所以備受矚目,原因在於《機器人商業評論》是基於整個年度的企業表現,進行動態調整,每年都會更新名單,以此指明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方向。智能物流機器人企業極智嘉(Geek+)繼2019年獲獎後蟬聯RBR TOP50,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代表了「中國智造」在機器人領域的最強實力。
  • 並聯機器人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由於並聯機器人的在線實時計算是要求計算反解的,這對串聯機構十分不利,而並聯機構卻容易實現,由於這一系列優點,因而擴大了整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2、並聯機器人的研究現狀自1987年Hunt提出並聯機器人結構模型以來,並聯機器人的研究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
  • 並聯機器人的應用理論、分類及特點
    並聯機器人,英文名為Parallel Mechanism,簡稱PM,可以定義為動平臺和定平臺通過至少兩個獨立的運動鏈相連接,機構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度,且以並聯方式驅動的一種閉環機構。高速並聯機器人的研究最早追溯到 Clavel 博士於 1985 年發明的 Delta 機械手。
  • 智「圓」奇說VLOG第二季|「最強大腦」PK「重慶智造」大牛 看看誰...
    今天,《智「圓」奇說》就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智博會上的「重慶智造」機器人,來一場「最強大腦」和機器人的大PK。這次的PK中,不得不說的是大牛機器人。大牛機器人是國內首個融入了自然語義、法律語義處理技術(NLP)和深度學習技術,具有自學習功能和無限次多輪會話的法律機器人。
  • C位出道-Stewart並聯機器人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機器人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給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機器人分為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和混合機器人三大類別。其中,並聯機器人由一些閉環運動鏈組成,有兩種經典構型:Delta機器人和Stewart機器人。
  • 擎朗送餐機器人上崗日本網紅餐廳 傳遞「中國智造」名片
    近日,餐飲機器人頭部企業擎朗智能的PEANUT送餐機器人在日本玉川高島屋的「THE GALLEY SEAFOOD&GRILL」餐廳無接觸配送餐食,引起廣大日本媒體、公眾高度關注,日本餐飲行業權威媒體《日本食糧新聞社》對此進行了專題報導。
  • 並聯機器人智能抓取系統
    2019年12月11-13日,以「生態互聯 逆勢突圍」為主題的「利元亨 2019高工機器人年會」將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行,同期還將舉行2019高工機器人金球獎頒獎典禮,目前2019高工金球獎現已進入網絡投票評選階段,趕緊來投票吧!
  • 雙鹿電池:開啟「黑燈智造」新紀元
    在這條生產線上,沒有操作工,沒有搬運工,全部生產由機器人自動完成,即使把車間的燈全部熄滅,也絲毫不影響生產。  關掉光源  讓機器人和生產線對話  通過網際網路,輸入生產指令,「500+」電池生產線便可24小時馬不停蹄地高效運轉。  雙鹿電池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一節電池從鋼殼投料到完成碼垛,要經過11道工序,大概耗時1個小時。
  • 設計點亮中國「智」造之美——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見聞
    新華社濟南11月26日電 題:設計點亮中國「智」造之美——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見聞新華社記者陳國峰電視屏幕能夠橫豎自由切換?TCL公司研發的旋轉智屏電視機,通過APP與手機相連後,內置晶片可智能識別手機播放內容。若播放的是豎屏資源,電視屏幕可自動旋轉成豎屏來適配。直升機怎樣實現無人駕駛?
  • 上海交大研究出新型「並聯機器人」
    這些設備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要求承載能力強、控制精度高、剛度大等,而這恰恰是並聯機器人自身所具有的非常明顯的優良特性。   雖然並聯機器人有如此多的優良品質,然而通過這些產品我們可以明顯直觀地感到,它們的機構普遍比較複雜,支鏈、鉸鏈很多,因此並聯機器人的設計過程確實不是一項輕鬆愉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