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2020-12-05 海外網

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3339套,政策惠及全縣141個貧困村、234個非貧困村、10092人,老百姓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天天喜笑顏開……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交出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得深做得細做得實。十三五期間,鄰水縣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並進,從「搬遷怎麼推」、「搬遷哪些人」、「搬到哪裡去」、「搬後怎麼辦」四個方面,系統謀劃、精準推進,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拼搏精神,走出一條易地扶貧搬遷的鄰水新路。

搬遷怎麼推?提高站位保障項目有序推進

鄰水縣通過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包保責任機制等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有力保障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有序推進。

建立健全領導機制。成立以縣長為指揮長,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為常務副指揮長,縣級各部門及各鎮黨委、政府等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並下設辦公室於縣發展改革局,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共同做好了搬遷對象鎖定、拆舊復墾、住房質量安全、後續就業及產業扶持等方面工作。

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召集,縣級相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參與,5年來,鄰水縣累計組織召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聯席會、推進會200餘次,專題研究解決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資金管理、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順利推進。

建立包保責任機制。建立縣級聯繫領導、各鎮黨委政府和幫扶部門的包保責任機制,對鄉鎮轄區內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實行同擔責、共包幹舉措,群策群力,凝心聚力,快速研究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確保了項目順利快速推進。

搬遷哪些人?精準識別不落一人

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精準識別是關鍵。

根據省上下達任務,鄰水縣編制年度計劃時,將搬遷對象優先鎖定為省定、縣定摘帽村中擬脫貧的貧困戶,實現搬遷人口與脫貧率有機結合,同時嚴格執行貧困戶自願申請、村社評議、各鎮初審、縣級審定的程序,確保了對象識別精準。

易地扶貧搬遷年度任務下達後,由縣扶貧開發局牽頭,各鎮、各相關部門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進行集中複查、多次覆核,對不符合搬遷條件、意願發生改變的搬遷群眾進行清退,做到應搬盡搬,實現了識別精準、搬遷精準、政策落實精準。

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成後、搬遷戶入住前,由縣扶貧開發局、各項目鎮組織開展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精準性全覆蓋驗收,對申報、入住搬遷戶戶主姓名、搬遷人口及動態調整情況進行逐一核實,驗收無誤後交付鑰匙並同步核對扶貧系統,把好了搬遷對象精準驗收關。

搬到哪裡去?因地制宜實現住得穩

居以安為先。集中安置點建設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重頭戲。往哪搬、怎麼搬?這考驗著鄰水縣委縣政府的智慧與擔當。

對此,鄰水縣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堅持「四靠、三進、四不選」的原則(「四靠」即靠近基礎設施好的區域、靠產業基地、靠園區、靠景區,「三進」即進社區、進中心村、進場鎮,「四不選」即有地災隱患不選、群眾不滿意不選、基礎難改善的不選、無發展後勁的不選),充分尊重群眾意願,達到「要群眾搬」到「群眾要搬」的效果。

在搬遷過程中,鄰水縣採取分散安置方式,分散安置3003戶9124人,其中2戶7人建房方式為回購商品房、城鎮安置,其餘均採取新建住房、農村安置,分散安置戶人均建房面積約24.5平方米,未突破25平方米政策紅線,戶均自籌資金約5899元,自籌資金合規率100%。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鄰水縣共建成集中安置區35個,集中搬遷安置規模336戶968人,其中27個安置區為行政村內就近安置,7個安置區為依託產業園區安置,1個安置區為依託移民新村安置,安置方式均為農村安置,安置區類型均為一般安置區。

搬後怎麼辦?三大舉措實現穩定脫貧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

隨著群眾不斷搬遷入住,鄰水縣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從搬遷建設向後續脫貧發展轉變,通過外出務工就業一批、發展產業帶動一批、土地流轉增收一批,著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真正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外出務工就業一批。建立就業創業服務站,為搬遷戶提供就業信息,通過定崗培訓和技能培訓,提升搬遷群眾的就業本領,積極推薦和引導搬遷戶外出務工,5年來,推薦和引導全縣易地搬遷群眾就業9351人次。大力開發保潔員、保安等公益性崗位608個,免費提供崗前培訓,解決部分有勞動力不能外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276人次。

發展產業帶動一批。依託縣境內兩個省級園區、產業基地和專業合作社,整合各類產業資金,分戶施策,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種養業等特色產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及民俗文化等現代服務業,成功打造農旅結合、工農互動、產業融合發展等脫貧產業示範帶,增強了搬遷群眾自我發展能力,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5783人次,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土地流轉增收一批。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模式,集中流轉閒置土地進行發展產業,最大程度盤活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資源,確保搬遷群眾「離地不離權」「權隨事走」,讓閒置土地給搬遷群眾帶來穩定的財產性收入,通過就業扶貧和產業扶貧,確保了戶均有1人外出就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推動了搬遷群眾穩定脫貧致富。(文/蔣軍)

責編:張靖雯

31908357,.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2020-11-03 09:22:52,.204450,.張靖雯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介紹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
  •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榜上有名 2020-11-30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公布 陝西72個縣區、集體...
    《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對全國「十三五」時期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美麗搬遷安置區、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勵志易地搬遷群眾等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予以集中通報
  • ...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2020-11-20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安鄰水:「三山兩槽」奏響奔康樂章
    四川新聞網廣安5月6日訊(劉偉  王林)4月的鄰州大地,以脫貧摘帽為目標的戰鬥如火如荼。百萬人口大縣鄰水,誓要在今年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三山兩槽」,全縣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精準發力,背水一戰,決戰決勝,鎖定貧困縣摘帽總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實施「四大增收計劃」,做實「八大扶貧文章」,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奮力實現到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戰勝貧困有策略均衡發力全域推進鄰水縣地處秦巴山區腹地,「三山兩槽」的特殊地理環境,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 我市4個先進典型 入選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為宣傳推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時期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基層搬遷幹部的典型事跡、搬遷群眾艱苦奮鬥脫貧的感人事跡,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我市共有1家單位、1個社區和兩名個人入圍。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專題】易地扶貧搬遷何以成為脫貧攻堅標誌性工程?——專訪國家發...
    童章舜表示,「多年實踐證明,由於生產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就地扶貧措施成效不顯著,易地扶貧搬遷已成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擺脫貧困的最有效途徑。」2019年底,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排查時,入戶走訪的782戶建檔立卡搬遷戶中,752戶已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 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發布
    11月3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國家發改委對從全國各地遴選出來的100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200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200個美麗搬遷安置區、300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400名勵志易地搬遷群眾進行集中通報,宣傳推介全國各地區各部門
  • 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精準?國務院扶貧辦:3個環節完成對象精準識別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應如何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何精準識別認定時,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表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是搬遷工作的關鍵環節,五年來全國共有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搬遷,到2019年底,有920萬已經實現了脫貧,今年剩下的40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經解決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 南陽易地扶貧搬遷幸福樣本之六——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2016年,張鋒一家四口被列入易地扶貧搬遷名單。2017年4月,張鋒搬進了盛灣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開始了新生活。社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距離鎮政府、衛生院、中心小學都不足500米。他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上學的事,自己也能安心打工掙錢了。」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
  • 國家發改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世界史上空前未有
    12月3日,國新辦舉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扶貧搬遷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新時期的易地扶貧搬遷叫做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這是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搬遷的規模前所未有。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也只有80多個,現在完成了這項工程,就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
  • 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十三五」以來,銅仁市委、市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市共有64710戶293569人喻倩一樣,搬出大山「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松桃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團山安置點。
  •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
    2015年12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楊江平的老家在銅仁市德江縣,一聽說縣裡啟動部分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他就報了名。2018年8月,楊江平搬到大龍經濟開發區麻音塘街道龍江新區,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伴隨喬遷之喜而來的,還有新的期盼。「從農民變成市民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如果有穩定的工作,那就更好了。」
  • 廣安鄰水:三山兩槽變通途
    金秋時節,行走在(廣安)鄰水三山兩槽,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公路,猶如一條條彩帶舞動在鄰州大地,S202、S208、S406二期、北出口及連接線……一個個在建交通項目加快推進,在鄰水形成了一幅幅壯美的畫卷。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鄰水決策層深諳此理。
  • 山東: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
    在今天上午省發改委和省扶貧辦等相關部門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山東如何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安全?對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始終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工程質量安全,堅持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建立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維護長效機制,制定相應的規程和臺帳制度,強化監督管理。一是壓實主體責任。
  • 三個維度折射「十三五」廣安之變
    11月27日,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廣安分會場,國道210線鄰水高灘至川渝界改建工程開工,建成後將成為又一條川渝免費黃金物流大通道,推動高竹新區建設,助力廣安融入重慶城市交通體系。5年前,四川力登維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從重慶遷入廣安鄰水川渝合作高灘園區,該公司新材料車間主任何瓊感慨:「剛來時,客戶全在重慶,生產的傳統配件產品只能為長安、力帆等整車生產商的配套商供貨。紮根於此後,公司藉助園區配套,鞏固優勢並瞄準市場前沿科技,多款『自主製造』新材料產品實現了量產,發展前景廣闊。」
  • 鄰水脫貧攻堅有哪「三大法寶」?
    如今,在鄰水縣45個鄉鎮,嶄新的房屋隨處可見,水泥路通到百姓家門口,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鄰水縣地處川東,集革命老區、秦巴山區、移民庫區、貧困地區於一體,是省定88個貧困縣和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之一,山區面積大,喀斯特地貌突出,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
  • 易地扶貧搬遷:「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地區脫貧的最有效途徑
    目前,住房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已全部具備,679戶2782人搬遷入住。    野玉海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主要採取了「『三變』+易地扶貧搬遷」的模式。所謂「三變」,即「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這是貴州省「在三農體制機制改革方面闖出一條新路」的典範。如何將「三變」應用到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當地主要採取了五種方式:    其一,「三變+易地扶貧搬遷+山地旅遊」。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產業扶貧今年以來,甘肅省堅持產業到戶精準扶持和區域產業體系構建有機結合,主攻「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推進合作社規範提升,拉開架勢構建扶貧產業體系。>全省共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2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對408.7萬人實行返貧風險監測預警和及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