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2021-01-07 天眼新聞

秋日豔陽照耀下,松桃自治縣團山安置點,一棟棟精緻樓房格外引人注目。安置點商業街愛心超市,女老闆喻倩正在熱情招呼顧客。她說:「搬出來,安居樂業過好日子,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喻倩一家住在松桃永安鄉鳴珂村小溝組。老家山高坡陡,房屋破舊,每年地裡產出的糧食勉強餬口,他們沒少過苦日子。

為生計,喻倩與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兩個孩子「丟」給公公與婆婆照顧。喻倩說:「每次給孩子打電話,聽到孩子說想媽媽,都會忍不住哭。」

2018年農曆臘月十二,在鑼鼓聲中,喻倩一家搬遷到了松桃自治縣團山安置點。「新居由政府統一實行簡裝修,房間寬敞明亮,還配備了家具家電,拎包入住。」 喻倩說。

「十三五」以來,銅仁市委、市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市共有64710戶293569人喻倩一樣,搬出大山「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

松桃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團山安置點。龍元彬 攝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啟動後,該市堅持把科學選址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重中之重,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堅持以城鎮化集中安置為主,大力實施跨區縣搬遷,徹底改善搬遷群眾生存和發展條件,提升搬遷安置質量和脫貧成效。

據統計,銅仁在城鎮選最好地塊新建安置點99個,安置搬遷群眾27.07萬人,佔全市搬遷總規模的92.2%,其中:新建跨區縣安置點17個,安置搬遷群眾12.54萬人,佔全市搬遷總規模的42.7%。

同時,按照搬遷對象識別登記11個程序,精準識別搬遷對象;遷出地政府完善搬遷群眾「一戶一檔」個人基本信息,為搬遷入住後銜接就學、就醫、就業、低保、養老保險等方面工作做好前期準備;組織搬遷群眾到安置地看房,確保搬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

6月17日,松桃苗族自治縣第六小學,易地扶貧搬遷子女上課。 龍元彬 攝

銅仁市還在安置點完善了醫療、教育等配套,讓群眾住得舒心、安心。全市配套安置點共新建和改擴建配套學校(幼兒園)61所,100%實現就地就近入學入院,設置醫療機構133個,實現安置點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新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48個,配套便民超市、金融網點、農貿市場等設施。

安居,還要樂業。為了讓搬遷群眾過上安穩日子和小康生活,銅仁市委、市政府印發了《中共銅仁市委銅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的實施意見》及7個配套文件(銅黨發〔2019〕8號),著力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和基層黨建「五個體系」,對後續扶持工作做出全面性、制度性安排,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搬遷到縣城,喻倩在政府的幫扶下,在安置點商業街物色了店面,開了「愛心超市」。經過近兩年細心打理,愛心超市生意越來越好,規模從60多平方擴大到160多平米,月收入超萬元。

在政府的幫扶下,喻倩開了「愛心超市」。郭進 攝

喻倩的丈夫也和朋友開了裝修店,收入不菲。新家新業,令喻倩感嘆不已:「我們要經營好,努力讓日子過得更好,絕不辜負了黨的一片深情」。

古有愚公移太行,今有壯志拔窮根。銅仁探索出了「五跨五確保」跨區縣搬遷「銅仁經驗」:跨區縣布局,確保一搬「五贏」;跨區縣協作,確保搬遷後續服務工作無縫銜接;跨部門聯動,確保合力攻堅補位;跨思想阻礙,確保身安心安融入;跨服務半徑,確保補齊短板。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郭進

通訊員任煜

編輯尹潔

編審朱邪

相關焦點

  • 南陽易地扶貧搬遷幸福樣本之六——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3年時間裡,淅川縣共有19813人像張鋒一樣,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紅利,住進了舒適的樓房,謀得一份滿意的工作。他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以前覺得連滿足基本的溫飽都是奢望,現在正實現跨越奔小康的巨大變化。扶貧車間鋪就致富路社區便民中心很便民搬得出——挪出窮窩天地新張鋒的家鄉在大山深處的一條溝中,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
  •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
    2015年12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楊江平的老家在銅仁市德江縣,一聽說縣裡啟動部分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他就報了名。2018年8月,楊江平搬到大龍經濟開發區麻音塘街道龍江新區,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伴隨喬遷之喜而來的,還有新的期盼。「從農民變成市民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如果有穩定的工作,那就更好了。」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十三五期間,鄰水縣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並進,從「搬遷怎麼推」、「搬遷哪些人」、「搬到哪裡去」、「搬後怎麼辦」四個方面,系統謀劃、精準推進,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拼搏精神,走出一條易地扶貧搬遷的鄰水新路。搬遷怎麼推?
  • 國家發改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世界史上空前未有
    12月3日,國新辦舉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扶貧搬遷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新時期的易地扶貧搬遷叫做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這是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搬遷的規模前所未有。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也只有80多個,現在完成了這項工程,就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介紹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
  • ——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
    話音剛一落,會寧縣鐘鼓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小商店的店主李紅梅就出現在了銷售窗口,面帶笑容詢問著顧客的需求。 會寧縣鐘鼓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位於會師鎮濱河西路,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1267戶6271人。
  • 易地扶貧搬遷:「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地區脫貧的最有效途徑
    實現了移民搬遷與產業建設協調發展,工商資本與農業資源融合,項目建設與企業經營的對接,有效的破解了「錢從那裡來、人往那裡去、土地怎麼辦」三大難題,為陝南山區發展探索出了「搬的出、穩得住、能致富」新路子。白河縣按照天寶模式的發展思路,圍繞木瓜、茶葉、黃姜、烤菸等特色產業,全縣培育打造了4個省級、16個市級、36個縣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培育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200多個。
  • 後易地搬遷時代: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大石頭組與外界的通聯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徒步從峽谷底部攀爬大巖山到谷頂的環山路;二是經由兩條百米跨江溜索到達對岸的雲南省會澤縣火紅鄉耳子山村槽槽組,然後從當地的水電路繞道外出。大石頭組分上寨和下寨,2017年以前有74戶居民,隨著精準扶貧的推進,一部分住戶易地搬遷至威寧縣城。截至2019年3月,還有25戶未搬遷。
  • 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公布 陝西72個縣區、集體...
    《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對全國「十三五」時期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美麗搬遷安置區、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勵志易地搬遷群眾等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予以集中通報
  • 【專題】易地扶貧搬遷何以成為脫貧攻堅標誌性工程?——專訪國家發...
    總結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對於未來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易地扶貧搬遷:中國獨特的扶貧經驗●搬遷資金從哪裡來●如何進行產業配套和就業扶持●易地搬遷經驗:未來仍可發揮作用「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積累的基本經驗,為國家重大民生工程的組織實施提供了有益借鑑
  • 遷新居 立新業 展新顏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移民搬遷好,復墾生態美。」「治山治坡斷窮根,復地復綠變美景。」6月15日,我省易地扶貧搬遷拆除復墾現場推進會在呂梁市臨縣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實地觀摩了靳家裡村、沙坡底村、多士村和周會村的拆除復墾現場,紛紛對臨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給予稱讚。  易地扶貧搬遷是攻堅深度貧困的超常舉措,事關脫貧進度和脫貧成色。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精準?國務院扶貧辦:3個環節完成對象精準識別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首先,全面摸底排查,初步確定搬遷規模。扶貧辦從2014年底就深入調研,指導各地對需要搬遷的貧困人口進行摸底調查。在2015年上半年,組織各地以縣為單位開展要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摸底排查和信息錄入工作。各地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逐戶去核查,逐一去徵求搬遷所在村和村民小組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意願。
  •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榜上有名 2020-11-30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
    在今天上午省發改委和省扶貧辦等相關部門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山東如何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安全?對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始終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工程質量安全,堅持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建立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維護長效機制,制定相應的規程和臺帳制度,強化監督管理。一是壓實主體責任。
  • 我市4個先進典型 入選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為宣傳推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時期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基層搬遷幹部的典型事跡、搬遷群眾艱苦奮鬥脫貧的感人事跡,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我市共有1家單位、1個社區和兩名個人入圍。
  • 龍山縣洛塔鄉瓦崗組搬遷紀實:走出深山幸福來
    自2016年12月賈家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竣工以來,已陸續有54戶197人在這裡居住,其中就包括了從洛塔村瓦崗寨搬遷下來的19戶53人。 吃下「定心丸」,21戶59人全部住新房「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你看,這房子多大多漂亮,周圍環境也好,而且出門也方便,我們沒出一分錢就住進來了,今年春節我們就是在新房子裡度過的……」59歲的貧困戶趙金文高興得合不攏嘴。
  • 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發布
    11月3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國家發改委對從全國各地遴選出來的100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200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200個美麗搬遷安置區、300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400名勵志易地搬遷群眾進行集中通報,宣傳推介全國各地區各部門
  • 揚州大學研支團為鎮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兒童送來抗「疫」知識
    5月10日,共青團鎮寧自治縣景寧小區團支部志願者攜揚州大學研支團一行到鎮寧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景寧小區四點半課堂開展「新市民追夢橋愛心陪伴行動」志願服務活動,為當地搬遷兒童們送去學習用品,並帶領他們從遊戲中學習感受抗疫小知識。 活動以「青春築夢,童心抗『疫』」為主題,分為送教助學、摺紙傳情、七步洗手、以麵塑「醫」四個部分。
  • ...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2020-11-20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