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

2021-01-09 大眾日報

在今天上午省發改委和省扶貧辦等相關部門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山東如何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安全?對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始終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工程質量安全,堅持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建立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維護長效機制,制定相應的規程和臺帳制度,強化監督管理。

一是壓實主體責任。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制,注重壓實工程建設「五方主體責任」,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納入全省工程質量安全綜合檢查範圍,並聘請專家,積極參與督導主體責任的落實。

二是加強工程質量排查整改。省相關職能部門牽頭,多次開展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工程質量和地質災害隱患集中排查工作,對於歷次排查檢查,均堅持抽調省內相關領域行業專家參與,確保排查整改工作不走過場、取得實效。組織相關市縣多次對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進行系統、全面地自查整改,強化工作督導,確保問題整改到位。通過一系列的工程質量安全集中排查、監管督查、巡查等,工程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開展工程質量安全第三方評估。今年4月份,統一安排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全省所有集中安置區和部分分散安置住房及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工程質量等進行全面排查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所有安置工程均符合國家工程質量安全規範,滿足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的要求,抽查的集中安置區、分散安置住房未發現有明顯結構安全隱患,主體結構基本滿足安全性要求。

四是加強日常監測和問題整改。把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有機結合起來,針對群眾反映和日常發現的質量問題,統籌成立了專門的維護隊伍,及時發現安置住房的質量安全隱患,及時為安置群眾解決常見工程質量瑕疵問題,做到發現一處、整改一處,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社區質量安全。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保證了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安全總體受控,切實讓易地扶貧搬遷戶住得放心、住得安心。

相關焦點

  • 【專題】易地扶貧搬遷何以成為脫貧攻堅標誌性工程?——專訪國家發...
    總結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對於未來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易地扶貧搬遷:中國獨特的扶貧經驗●搬遷資金從哪裡來●如何進行產業配套和就業扶持●易地搬遷經驗:未來仍可發揮作用「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積累的基本經驗,為國家重大民生工程的組織實施提供了有益借鑑
  • 國家發改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世界史上空前未有
    12月3日,國新辦舉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扶貧搬遷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新時期的易地扶貧搬遷叫做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這是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搬遷的規模前所未有。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也只有80多個,現在完成了這項工程,就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3339套,政策惠及全縣141個貧困村、234個非貧困村、10092人,老百姓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天天喜笑顏開……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交出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得深做得細做得實。
  • 南陽易地扶貧搬遷幸福樣本之六——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十三五」期間,淅川縣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積極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將生活在生存條件較差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脫貧致富。自2016年以來,淅川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頭號工程來抓,集中精幹力量,用好一切資源,克服一切困難,採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推進。
  • 遷新居 立新業 展新顏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以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為重點,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著力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易地扶貧搬遷取得決定性進展。  5月8日,國務院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勵,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榜上有名。
  • 易地扶貧搬遷:「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地區脫貧的最有效途徑
    水城縣玉舍鎮海坪安置點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由農戶將上級補助的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作為股金,與野玉海管委會入股建設,按照山地旅遊度假房來打造,建成後產權歸農戶所有,由農戶居住、經營,管委會統一管理,經營收益按照投資比例分成,經營收益按照農戶佔30%、管委會佔70%的比例進行分紅。    其二,「三變+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介紹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
  •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
    >記者日前從甘南州發改委獲悉,在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公布的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中,甘南州兩個集體和三名個人榜上有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推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基層搬遷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搬遷群眾艱苦奮鬥光榮脫貧的感人故事
  • 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十三五」以來,銅仁市委、市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市共有64710戶293569人喻倩一樣,搬出大山「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松桃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團山安置點。
  • ...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2020-11-20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五個體系」一手抓!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取得階段性成效
    1月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以來,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機制有序運轉,「五個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上下互動、左右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繼續發揮作用,後續扶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公布 陝西72個縣區、集體...
    《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對全國「十三五」時期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美麗搬遷安置區、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勵志易地搬遷群眾等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予以集中通報
  • 陝西省72個縣區、集體、社區和個人入選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陝西省72個縣區、集體、社區和個人入選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時間:2020
  • 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發布
    11月3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國家發改委對從全國各地遴選出來的100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200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200個美麗搬遷安置區、300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400名勵志易地搬遷群眾進行集中通報,宣傳推介全國各地區各部門
  • 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精準?國務院扶貧辦:3個環節完成對象精準識別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應如何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何精準識別認定時,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表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是搬遷工作的關鍵環節,五年來全國共有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搬遷,到2019年底,有920萬已經實現了脫貧,今年剩下的40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經解決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 我市4個先進典型 入選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為宣傳推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時期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基層搬遷幹部的典型事跡、搬遷群眾艱苦奮鬥脫貧的感人事跡,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我市共有1家單位、1個社區和兩名個人入圍。
  •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
    2015年12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楊江平的老家在銅仁市德江縣,一聽說縣裡啟動部分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他就報了名。2018年8月,楊江平搬到大龍經濟開發區麻音塘街道龍江新區,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伴隨喬遷之喜而來的,還有新的期盼。「從農民變成市民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如果有穩定的工作,那就更好了。」
  • 揚州大學研支團為鎮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兒童送來抗「疫」知識
    5月10日,共青團鎮寧自治縣景寧小區團支部志願者攜揚州大學研支團一行到鎮寧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景寧小區四點半課堂開展「新市民追夢橋愛心陪伴行動」志願服務活動,為當地搬遷兒童們送去學習用品,並帶領他們從遊戲中學習感受抗疫小知識。 活動以「青春築夢,童心抗『疫』」為主題,分為送教助學、摺紙傳情、七步洗手、以麵塑「醫」四個部分。
  • ——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
    話音剛一落,會寧縣鐘鼓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小商店的店主李紅梅就出現在了銷售窗口,面帶笑容詢問著顧客的需求。 會寧縣鐘鼓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位於會師鎮濱河西路,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1267戶62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