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廣安區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
廣安擦亮偉人故裡、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遊勝地四張名片 鄭繼明 攝
一則公告,振奮人心。11月26日,《新建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安康至重慶段定測、補定測階段地質勘察監理招標》等兩份公告發布,西渝高鐵將設廣安東等13個站。廣安人民圓夢高鐵又近一步。
一幀畫面,催人奮進。就在同一天,國家級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主體建築已落成的廣安海關業務技術綜合用房內,工人們正抓緊進行掃尾工序。眼下,該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廣安海關的竣工,將有力助推廣安經濟發展。
一條通道,開啟徵程。11月27日,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廣安分會場,國道210線鄰水高灘至川渝界改建工程開工,建成後將成為又一條川渝免費黃金物流大通道,推動高竹新區建設,助力廣安融入重慶城市交通體系。
「十三五」期間,廣安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一年幹幾件小事,幾年幹成一件大事」「晚幹不如早幹、要幹就幹好」,強厚度,拓廣度,增溫度,推動高質量發展,賨州大地正在發生明顯而深刻的變化。
厚度
打響交通硬仗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作為全省既無高鐵又無機場的四個市州之一,交通短板制約著廣安發展。受阻礙的,不僅有人流物流,還包括信息的傳遞,人們思想的開放。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廣安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以來,廣安高度重視發揮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撐作用,打響交通硬仗,實施「交通強市」戰略,加快構建「鐵公機水」並舉、內聯外暢共進的交通發展大格局。
建高鐵,廣安人民期盼已久。近年來,廣安多次前往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國鐵集團等匯報工作,爭取支持,並做好自身基礎工作。今年10月,《新建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安康至重慶段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工作公示》發布,明確西渝高鐵將設廣安東等站點。10月20日上午,京昆高速鐵路西崑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不到1周,廣安市委主要領導就帶隊前往對接。
兩年多來,傳喜訊的除了鐵路,還有機場。如今,廣安民用運輸機場即將獲批,人民亦將圓「機場夢」。
打響交通硬仗,「鐵公機水」齊發力。5年來,廣安公路通車裡程已超14000公裡,較「十二五」末增加近3000公裡,公路網密度位居全省前列,高速公路年內將覆蓋所有區縣。廣安瞄準幹線公路,內聯外暢,構築起北上、南下、西進、東連骨幹網絡。
公路,助力鄉村振興。「通過網際網路實時監控農村公路情況,效果很好。」11月25日,巴中市巴州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周進參觀廣安鄰水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時感慨。近年來,廣安推進「四好農村路」示範路創建,讓行人行在路上,如在畫中;村莊因路而興,村民因路致富。
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交通是基礎,工業是支撐。然而,長期以來,廣安工業存在產業體系不優、核心競爭力不強、市場機制不活、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在打響交通硬仗的同時,廣安堅定「以工強市」戰略,加快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即加快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3個支柱產業和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4個優勢產業發展,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
方向既定,思路已明。廣安堅持「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布局全市各區市縣、園區的主導產業。廣安經開區重點發展能源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和數字經濟;廣安區重點發展都市經濟;前鋒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和輕工服裝;華鎣市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和玄武巖纖維新材料;嶽池縣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武勝縣重點發展食品飲料;鄰水縣重點發展裝備製造……各區市縣、園區發揮比較優勢錯位發展,積極招引項目,現代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
「小石頭」成就「大產業」。廣安華鎣玄武巖纖維產業的快速發展,便是廣安「十三五」期間持續用力,推動「工業強市」戰略的例證。近年來,廣安提出「政府引導、科技引領、市場機制、產學研政金軍六方共推」思路,抓實「科研和市場」支撐,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組建玄武巖纖維產業創新發展「5+1」戰略聯盟,組建中科院劉嘉麒院士工作站,邀請央企協力推動廣安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共促技術升級,並積極爭取資金和人才支持。2020年7月,首條玄武巖纖維2400孔漏板拉絲智能化池窯生產線在華鎣點火投產……
從原來的「一黑一白」(煤炭、水泥),到「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跨越「十三五」,廣安現代工業正朝著結構更優、產業更強的方向邁進。
廣度
搶抓「進城入圈」新機遇擴大開放合作朋友圈
近段時間,四川廣安與重慶渝北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很「火」。「已有百餘家企業前來考察。」高竹新區管委會(籌)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廣安將牽手渝北,在鄰水縣高灘鎮、壇同鎮與渝北區茨竹鎮、大灣鎮的部分行政區域,聯合共建規劃面積262平方公裡的高竹新區,兩地肩負起為國家探索可推廣可複製經驗的使命,建立成本分擔、收益分成、經濟指標劃分等利益聯接機制,在規劃一體、設施互聯、產業共興、園區共建、生態共治等領域率先突破,把新區打造成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的試驗區和產城景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
今年來,廣安「進城入圈」動作頻頻——牽頭建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聯席會議;攜手重慶渝中區、江北區等12個區縣共建「黨建先鋒區」;與渝北締結協同發展友好城市,籤署「1+5」戰略合作協議;11月20日,廣安牽手重慶北碚等8個區縣,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協同發展區……廣安正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
事實上,廣渝合作早有基礎。作為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十三五」期間,廣安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廣安與重慶兩地交流頻繁,廣安50%以上的工業項目為重慶配套,每年60%的遊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如今,正在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的廣安,更需充分發揮緊鄰重慶的優勢。
合作越深入,企業越受益。5年前,四川力登維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從重慶遷入廣安鄰水川渝合作高灘園區,該公司新材料車間主任何瓊感慨:「剛來時,客戶全在重慶,生產的傳統配件產品只能為長安、力帆等整車生產商的配套商供貨。紮根於此後,公司藉助園區配套,鞏固優勢並瞄準市場前沿科技,多款『自主製造』新材料產品實現了量產,發展前景廣闊。」
除了廣渝合作,「十三五」以來,廣安還不斷深化廣蓉、廣深合作,建設廣蓉生物醫藥產業園、廣安(深圳)產業園,成為全省首個與首批4個經濟特區全部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市州。
身處西部內陸,廣安為何將開放合作看得如此之重?一個當地人普遍認同的答案是,這是廣安搶抓發展機遇,補齊經濟弱小化、產業結構不優等短板的現實需要,更是擁抱世界、共同發展的必然選擇。
5年間,廣安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與廣西防城港市、百色市等締結友好城市關係,與浙江湖州市共建南潯·廣安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鄰水造」摩託車與「華鎣造」手機走出國門;依託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廣西防城港—四川廣安直達冷鏈班列將東南亞水果擺上了廣安市民餐桌……
開放合作,需要搭建平臺。2018年底,通過全力爭取,廣安海關成功獲批。2019年底,廣安海關業務技術綜合用房開工建設,2020年8月底主體建築已落成。開關後,將進一步提高廣安本地外貿企業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招商引資,成為廣安聯通世界的平臺。
開放合作,改變的還有人的思想。兩年多來,廣安選派百餘名幹部赴國家部委、沿海發達地區、重慶等地掛職,讓幹部接受開放浪潮的洗禮。成立小平幹部學院,將學員「引進來」。如今學院已發展為全國性幹部教育培訓平臺,是廣安與各地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窗口。
搶抓「進城入圈」機遇,新徵程上,廣安正秉持「建設四川內陸開放合作高地」的雄心壯志,努力在跨區域開放合作上蹚出一條新路。
溫度
脫貧奔康不止步改善民生再發力
今年夏天,一款龍安柚果汁、汽水飲料在廣安市場上暢銷,讓龍安鄉昔日的貧困戶們嘗到了「甜頭」——近年來,生產飲料的廣安區龍安鄉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每年向貧困戶分紅,優先解決貧困戶就近就業等,助力5900餘名貧困群眾增收。
果汁汽水、柚花茶、柚麻餅、柚精油……憑藉「小柚子」的全產業鏈開發,「十三五」以來,廣安區龍安鄉的貧困戶順利脫貧,年收入提升了數倍。
龍安鄉的變化,正是廣安市「十三五」致力脫貧攻堅的寫照。2014年,全市精準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2.48萬人、貧困村820個,貧困發生率8.6%,6個區市縣均為貧困縣,貧困量大、面寬、程度深。脫貧攻堅發令槍響,廣安黨政主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建立起「市縣主體、鄉鎮主責」全覆蓋責任體系,盡銳出戰,拔掉窮根。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廣安出臺政策,優選黨性強、素質好的年輕幹部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組成員,將高素質人才重點安排到「軟鄉弱村」、產業重點村歷練。
助力脫貧,產業為重。「十三五」期間,廣安市按區市縣、園區分別確定6大戰區、4個戰場的主攻方向,以產業帶動縣域經濟和貧困村發展。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安區,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契機,推動龍安柚等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百萬人口大縣嶽池縣,重點發展現代農業、中醫藥產業……
「如今,中藥材已經成為貧困村群眾增收的『金鑰匙』。」11月2日,嶽池縣顧縣鎮羊山湖村第一書記羅陽在朋友圈寫道。31歲的羅陽是出生在達州宣漢農家的碩士研究生,2018年5月被選派至羊山湖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兩年,羅陽帶領村民發展中藥材5600畝,還建成了1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
做「精準」文章,下「繡花」功夫。「十三五」期間,廣安抓住「因病致貧、缺發展技術、生存條件惡劣」三大致貧主因,落實「十免四補助」政策,推廣「兩保、三救助、三基金」扶持機制,並實行「十看五幫三機制」防止返貧。
對內嚴要求,對外伸援手。在大涼山,廣安派出的扶貧隊員日夜奮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5年來,廣安交出亮眼的脫貧成績單——6個區市縣全域脫貧摘帽、82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2.48萬人全員脫貧,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1631元增長到2019年的7000餘元,現行標準下絕對貧困問題全面解決,正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抓好脫貧攻堅「底線民生」,還要積極回應並保障醫療、教育等「熱點民生」,夯實築牢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旅遊等「基本民生」,增強民生溫度。廣安每年將財政收入的70%、新增財力的80%投向民生領域。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公園城市;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養老和醫療。
「今年,孩子從私立幼兒園轉到了公立幼兒園,條件好,學費還低。」11月24日,廣安市民周青林在市第二幼兒園接女兒時說。2018年,廣安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域實施公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承諾3年時間建設公辦幼兒園160所,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6萬餘個。如今,全市80%以上的適齡兒童都讀上了公辦幼兒園。
加快完成「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的同時,廣安已將目光投向「十四五」。
2019年6月,廣安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堅持高標準謀劃,開啟相關重大課題研究和「我為廣安『十四五』發展規劃獻一策」活動,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組建專家團隊,開展「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課題研究。今年10月,廣安「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初步形成。目前,廣安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有序進行。
據了解,廣安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的工作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渠江蜿蜒流古今,潮湧嘉陵再向前。當前,賨州幹部群眾正以坐不住的危機感、慢不得的責任感、等不起的緊迫感,胸懷偉人家鄉先行先試的勇氣,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奮戰新徵程,追夢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