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的三個維度

2021-01-12 光明網新聞中心

  【研究心得】

  作者:盧豔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美麗中國』視域下價值觀的生態化轉向研究」負責人、內蒙古大學副教授)

  黨的十九大報告用很大篇幅專門論述「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這一重大問題。事實上,「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目標和「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建設什麼樣的中國、怎樣建設中國」這一問題的具體回應。當前,在資源與環境、人與自然矛盾與危機日益突出的嚴峻形勢下,尋求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已然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問題。「美麗中國」內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價值理念,蘊藏著新時代應該塑造與弘揚的倫理與道德,不僅具有審美意義,而且是先進文化的表徵。

  「美麗中國」的價值維度。「美麗中國」宏偉目標的設定體現了人們對「美的生活」的嚮往與追求。「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理想願景,是在一定的物質文明、社會發展進步基礎上人們對精神文化家園的美好追求,是美的價值形態和幸福生活的實現路徑。「美麗中國」的願景主體是人,受益者同樣是人,但要想實現中國之美的願望,需要以整體的視野去審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共同進步是目標,和諧是路徑,協同是手段。「美麗中國」的物質形態是中國的生產力發展現狀,改革開放帶來了生產力的迅速釋放,卻也使資源與環境、物質享受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隱性矛盾顯現。因此說,建立在單純追求物質豐富基礎上的幸福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續的。幸福是物質生產豐富與精神生活愉悅的統一,「美麗中國」建設就是將「物質美」與「精神美」統一起來,從而將美的形式與內容統一起來,以物質與精神共同美的視角去審視中國整體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讓中國變得物質富饒、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善,既強調變美的過程又突出美的結果,成就幸福的理想狀態。可以說,生態整體繁榮是「美麗中國」的基點,人的全面發展是「美麗中國」的最高價值目標。

  「美麗中國」的關係維度。「美麗中國」的內涵包括了兩部分內容,一是美的對象,即讓誰變美麗的問題;二是美的內容,即究竟怎樣美麗的問題。美麗的對象是「中國」,這是廣義的具有指向意義的地域代名詞,其內含了中國地域範圍內的人、社會與自然三部分,所以說廣義上的「美麗中國」就是美麗的人、美麗的社會與美麗的自然之統稱。美麗的內容是從審美視域下審視中國的人、自然與社會,實現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的雙繁榮。「美麗中國」內含了特殊的主客體活動及人們需求的改變。首先,審美需求是「美麗中國」的需求內源。需求的產生是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會隨著社會生產生活變化而改變。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生產力的快速增長與物質產品的不斷豐富刺激了人們對需求的改變,物質生活不再是需求中的唯一,以整體視野思考人的價值與幸福獲得、自然界的價值與長久繁榮等一系列物質之上的精神追求與歸屬問題成為必然,需求具有了審美意義。「美麗中國」的提出即反映了民眾夙願,來源於民眾對中國發展和自身生活的審美需求。其次,審美的人是「美麗中國」的主體。從關注物質需求的人變為具有審美需求和審美能力的人,主體在歷史地變化著,「美麗中國」反映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主體的變化過程。最後,人、自然、社會三者和諧之美是「美麗中國」的客體。人作為客體從審美意義上是指人自身素養的提升,包括文化、行為、言表、政治覺悟等方面,其中「善」是靈魂與紅線、儀表是表徵、文化是核心。審美意義上的自然是人工自然與自在自然的統稱,自在自然之美是指生態環境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平衡性,也是審美意義上自在自然的最高價值。人工自然作為人類意志的產物,更多的是著眼於人類利益的選擇,在直接的利益驅使下容易使人工自然與自在自然發生衝突,因此其審美意義要體現二者的和諧與共融。審美意義上的社會是人與人的和諧共處、真誠相待,是公正、公平與正義的結合,同時也是「大家」與「小家」的互融互通。客體的人、自然、社會在「美麗中國」視域下成為審美意義的客體,它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與物質積累過程中從自發到自覺的必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內容與價值目標。

  「美麗中國」的文化維度。美不僅是人類文化的表現,也能使文化具有更高的文明形式,從而導引社會文明不斷進步,這就是美的教化與教行之意。生態文化是「美麗中國」的文化形態,它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包含了多層次的內容,涉及倫理、價值觀、科技、教育、藝術、美學等範疇,其特徵是生態學和諧共生的物質關係在文化上的體現。「美麗中國」倡導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其不僅是一種社會理念,更是哲學價值觀,它要求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視角審視發展的目的與方式,從更深層次上提升人類的生存質量。人與自然和諧與協同共進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核心價值理念,體現為文化上的意識形式就是人與自然協同共進的價值觀、人與自然友誼關係的倫理、生態技術主導發展的科技、人與自然主體間性的教育、體現自然之美與人文和諧之美的藝術、人與自然共同體視域下的美學理念。其實,無論哪個領域都需要以和諧與協同的價值理念為導向,而這正是生態文化的主體內容。「美麗中國」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建,是置於一定器物形式上的意識提升,其實質是文化的進步和對文明的超越。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24日 11版)

[責任編輯:王麗媛]

相關焦點

  • 信息的三個維度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認知來自於信息,而信息有三個維度,賺錢的機會就來自這三個維度的信息差。      第一個維度是時間差,就是比別人早知道對股價有推動力的關鍵消息。隨著市場越來越透明,監管越來越嚴厲,賺取信息時間差的機會越來越少,收益越來越少。
  • 習近平黨建思想的三個基本維度
    ■ 孟 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時期黨建思想,其中,黨的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礎、合目的性、使命感三個維度,具有中國特色政黨建設和發展理論的系統性和完備性。 以堅持的信念體系強化中國共產黨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礎。習近平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 馬克思倫理思想的三個維度
    原標題:馬克思倫理思想的三個維度   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促進社會的權利平等、保護人們的精神自由,是馬克思倫理思想的三個重要維度。從這三個維度把握馬克思倫理思想的精髓、要義及其當代價值,對於構建中國倫理思想體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社交網絡分析:中國SNS的三個價值維度(組圖)
    作為一個具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中國的社交網絡也在波濤洶湧中蓬勃向前。那麼,社交媒體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市場產生了怎樣的意義?中國社交網絡又在經歷著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社交改變信息傳播和分享方式  社交網絡即社交網絡服務,源自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
  • 法治、發展和人權——中國道路的三個基本維度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發生如此廣泛、深刻和迅速的變化。今日的中國,有三條主線或者稱為三個基本維度,就是法治、發展和人權。它們互相制約,相輔相成,同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一個以人為本、全面、平衡、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架構。  一、法治  法治是現代社會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
  • 胡泳:網際網路國際話語權構建的三個維度
    【英文標題】Three Dimensions of Onlin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Construction  【作者簡介】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國際話語權屬於效果研究的領域,而傳播學界一般認為傳播效果可從三個維度展開
  • 兩會每日觀察丨看中國經濟,有這樣三個維度
    兩會每日觀察丨看中國經濟,有這樣三個維度兩會議題很多,經濟無疑是重中之重。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中國經濟該怎麼看和怎麼幹?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此前一天他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 宇宙的十個維度
    在日常經驗中,我們會立即覺察到周圍存在著三個維度——它們確定了宇宙中所有物體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分別對應 x、 y、z 三個軸)。除了這三個可見的維度,科學家相信還可能存在著更多的維度。實際上,」超弦理論「的理論框架認為,宇宙存在於十個不同的維度中。
  •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原標題: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全領域
  • 地方金融治理的三個維度:基於經濟社會學視角的分析
    上述三個維度,構成了我們理解地方金融治理方式的描述框架。需要指出的是,三個維度是理論上劃分出的理想類型,現實中並非僅僅存在這三個維度,地方政府的金融治理方式也並非局限於某個單一的維度。通過觀察地方政府在三個維度上的實際行為及其組合,有助於描述和分析地方金融治理的不同狀態。
  • 從三個維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從三個維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統戰調研
  • 正確認識網際網路法院的三個維度
    然而,實踐中,也存在對網際網路法院運行模式和履職方式的擔憂之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認為網際網路法院受理的案件技術性不強、複雜度不高,只具有訴訟便民意義,推動網絡依法治理的職能未能彰顯;二是認為網際網路法院就是「網際網路+審判」,只是對傳統審判方式的革新,在實體規則創製上的意義並未凸顯;三是認為網際網路法院的創新並不存在「專屬性」,其他法院也可以探索嘗試,在「專」和「特」上表現並不突出。
  • 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個維度
    原標題: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個維度   黨內政治文化對黨內政治生活實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黨內政治文化的發展和作用的發揮有其內在規律性,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必須深入研究探索這些規律,切實把握黨內政治文化的精髓,不斷增強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自信和自覺。 文化在黨治國理政中具有重要作用,黨內政治文化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 建設美麗中國的思考:環境是什麼?審美是什麼?
    俯瞰流坑村 (圖源:新華網)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對於環境美學來說,一方面可以從建設美麗中國實踐中汲取豐富營養,實現本學科更好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現在,人們對環境美學已經不再感到陌生,但許多人還知之不深。
  • 剪髮其實就三個維度:長度、層次和方向
    剪髮其實就三個維度:1.長度:嘴巴、下巴、肩膀、鎖骨、胸口。2.層次:低層次A,中層次B,高層次C。3.方向:斜前、水平、斜後。做美發就是要簡單,直觀易懂。截止2020年3月,雅正美發在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平臺累計用戶超過100萬,在全中國的髮型師中,10個人就有6個人關注著雅正美發。學院開設線下課程系統全面,包含:剪、燙、染、吹、風格美學、攝影等課程,幫助廣大髮型師和髮廊經營者在網際網路時代立於不敗之地。在雅正的心中一直秉承著一份堅持的信念:做有態度的美發手藝人。
  • 宇宙的十個維度
    「超弦理論」認為,宇宙同時存在於十個維度上。圖片來源:印度蒂魯吉拉伯國家技術研究所。當有人提及「不同的維度」,我們傾向於想到的是類似平行宇宙這樣的東西——與我們現實平行的替身,只是那裡的一切以不同的方式在運作和發生著。但是,真正的維度,及其在宇宙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大眾的說法差別相當大。
  • 從三個維度提升寫作能力
    其實,寫作能力是要從不同的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的。包括:輸入、處理(信息加工和思考)和輸出。從以上三個維度一起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會進步更快,才能寫出高質量、高傳播度的文章。那麼,如何從以上三個維度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呢?
  • 三個維度解讀紫東概念性設計!
    紫東地區將通過 生態環境·新生境、 創新發展·新動能 、 以人為本·新生活 、 文化自信·新風貌 四大策略,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南京「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的戰略增長級。做好自然生態保護,與 生態環境本身、 當地居民生活環境 、 地區景觀風貌 等多個維度相互關聯,是 紫東地區開發建設的先決條件 。
  • 一組數據三個維度見證哈爾濱如何讓「冷資源」釋放「熱效應」
    12月4日,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數字營銷峰會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蘭峰以 「冰雪之冠上的明珠」為主題,與眾多經濟學家、企業家們分享哈爾濱冰雪文化IP案例,展示哈爾濱在數字經濟下打造城市品牌、讓「冷資源」釋放「熱效應」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
  • 河南5強城市對比山東5強城市,6個維度PK
    文/笑晨話城市,持續更新稿件河南5強城市對比山東5強城市,6個維度PK,河南要走的路還很多你關心的城就是我關注的,話城市發展、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國家中心城市;是山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 ,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也是國際性港口城市;鄭州對青島,目前來看只有常住人口、本科大學數量上稍有優勢,青島在其它4個維度勝出;未來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