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網際網路法院的三個維度

2020-11-25 中國法院網

2018-05-22 09:26:53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陳琨

  網際網路法院是全面對接網際網路產業多元化樣態的法院,是全方位創新法院,是逐步向專門法院過渡的改革「試驗田」。

  2017 年8月18日,世界首家網際網路法院在杭州掛牌成立。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重大制度創新,有利於進一步總結涉網際網路案件訴訟規則、維護網絡安全、強化網絡空間治理。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自成立以來,在化解涉網糾紛、推動訴訟機制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15日,該院受理六類涉網案件共計7372件,審結4532件,網上立案率高達96%,已關聯當事人案件實現100%在線審理。線上庭審平均用時25分鐘,線上審理平均審理天數46天。此外,該院在深化審判流程智能化、涉網糾紛審理規範化、協同治網精準化等方面也作出了全新嘗試和突出貢獻。例如,該院首創全國大數據深度運用電子送達平臺,自2018年2月9日運行以來,共送達4778次,送達成功率達88%;首創異步審理模式,對傳統審判模式進行顛覆式創新,使當事人和法官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參加庭審,以非同步方式完成訴訟。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的成功運行,為在全國層面推廣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打下了堅實基礎,積累了有益經驗。然而,實踐中,也存在對網際網路法院運行模式和履職方式的擔憂之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認為網際網路法院受理的案件技術性不強、複雜度不高,只具有訴訟便民意義,推動網絡依法治理的職能未能彰顯;二是認為網際網路法院就是「網際網路+審判」,只是對傳統審判方式的革新,在實體規則創製上的意義並未凸顯;三是認為網際網路法院的創新並不存在「專屬性」,其他法院也可以探索嘗試,在「專」和「特」上表現並不突出。本文將結合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情況、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實際,在回應上述擔憂的同時,從三個維度談談如何正確認識網際網路法院的職能定位,以及它到底能為網際網路法治和網絡強國戰略作出什麼貢獻。

  維度一:網際網路法院是全面對接網際網路產業多元化樣態的法院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在運行過程中,曾被某些媒體片面解讀為「電商法院」,究其原因,一是根據杭州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實際,該院受理的案件大都是網絡購物、服務合同糾紛;二是該院辦案平臺過去主要與本地特定電商企業對接,引發外界對數據安全、司法公信等方面的過度擔憂。事實上,各地網際網路產業結構和發展情況各不相同、也各有特色,網際網路法院設在哪裡,就會對應當地網際網路的產業特點和糾紛樣態,審理相關案件,創製相應規則。杭州作為「電子商務之都」「行動支付之城」,所涉及的案件糾紛類型自然與電子商務發展聯繫緊密,但並不意味著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受理案件類型就如此單一。根據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統計,收案佔比最大的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佔比為37%,而網絡購物、網絡服務等電子商務糾紛佔比僅為11%。而且,隨著未來網際網路產業結構的發展和變化,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受理案件類型將日益多樣化、多元化。北京市的網際網路產業主要集中在數字經濟、文化創意、聚合平臺、網絡金融領域。根據2018年一項最新統計,全國估值10億元以上的136家網際網路「獨角獸」公司中,總部位於北京的就有61家,體現在案件分布比例上,如果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管轄範圍為標準,北京市網絡購物、服務糾紛也只佔9.6%的比例,涉及網際網路金融、信息傳播、行政規制的案件將佔據更大比例。

  此外,如果推廣設立網際網路法院,人民法院一定會按照高起點、高水平、高要求打造全新的電子訴訟平臺。網際網路法院的辦案平臺將緊密結合網際網路產業的特點,引入最新信息技術,搭建全新訴訟平臺,實現覆蓋全面、對接各方、保障有力,在數據導流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安全保障上,進一步提升優勢和權威。未來,網際網路法院還可以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證據的雲端存儲、各方監督、不可篡改,提昇平臺的安全性和公信力,最大程度上化解外界對網際網路法院就是「電商法院」的疑慮。

  維度二:網際網路法院是全方位創新法院

  在推動設網際網路法院過程中,有人提出:「網際網路法院不就是『網際網路+審判』嗎?每個法院都在做這樣的工作,有必要專門設立一家法院嗎?」實際上,僅僅將網際網路法院等同於審判方式的「網際網路+」,是對網際網路法院定義和功能的狹隘理解。

  中央部署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核心目標是推動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提升我國在網際網路規則制定領域的國際話語權,而不是簡單實現「網上案件網上審」。因此,設立網際網路法院一方面要凸顯網際網路法院在線處理、快捷辦理、讓老百姓「少跑路」甚至「不跑路」的便民功能;另一方面要秉持改革創新思維,在管轄確定、平臺打造、規則制定、規律提煉、文檔管理、技術運用等方面,全面體現網際網路特點:

  一是在管轄確定上,要從利用網際網路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延伸至所有的網絡侵權糾紛;從一般的小額金融借款糾紛,逐步覆蓋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形態。二是在平臺打造上,要從對接所有網際網路企業、電子商務平臺,過渡至與公安、工商、市場監管、稅務、海關、證監會等相關國家機關、組織機構的數據有序對接,實現相關涉案數據實時更新、雲端存儲、一鍵推送。三是在規則提煉上,要從總結梳理適應網際網路審判特點的證據規則、裁判規則,發展到制定推動數字經濟繁榮有序運行的治理規則、提升我國網絡治理話語權的國際規則。

  維度三:網際網路法院是逐步向專門法院過渡的改革「試驗田」

  由於目前網際網路法院還不是專門法院,集中管轄也不意味著專屬管轄,因此有人據此提出,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案件,其他普通法院也可以審理;網際網路法院的審判方式,其他普通法院也可以探索實施,所以從長遠來看,網際網路法院的「專」和「特」很難凸顯,只具備階段性意義。需要明確的是,作為新時代和新科技的產物,網際網路法院是全新事物,也必將隨著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不斷進化,必須用發展、動態的眼光正視它的未來,而在未來,網際網路法院會逐步轉型為專門法院,它的「專」和「特」將按照以下步驟逐步凸顯:

  第一步,作為網際網路訴訟規則的「試驗田」。網際網路法院可被授權調整適用部分訴訟法司法解釋,推動實現司法審判、訴訟機制與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融合,從制度上消除網上立案、電子送達、在線庭審、電子歸檔的障礙,從技術上克服在線身份驗證、在線訴訟繳費的困難。根據試點效果,既可以推動修改訴訟法,使所有法院都可以成為法律修改的受益者、成為新規則的適用者,也可以推動制定僅限網際網路法院適用的「特別訴訟法」,真正實現「以網際網路思維和網際網路方式審理網際網路案件」。

  第二步,作為網際網路司法治理的「試驗田」。從改革階段性上看,現階段網際網路法院集中管轄涉網際網路案件只是「起點」,目的是通過集中審理各類涉網案件,總結髮現最適合由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案件類型和審判方式。從技術發展上看,人類未來所有的日常生活行為、生產經營行為都將與網際網路發生緊密聯繫,「涉網際網路」的範疇將無限擴大,而網際網路法院的管轄範圍將逐步向「專」而「精」發展,逐步側重審理網際網路特性突出,有助於繁榮數字經濟、促進網絡空間治理、確立網際網路司法規則的案件。

  第三步,作為新時代專門法院設立模式的「試驗田」。新時代專門法院的設立標準,既包括政策性標準,也包括技術性標準。隨著網際網路法院的管轄範圍逐漸轉向技術性強、複雜性高、類型性新的案件,並確立適應網際網路時代履職特點的訴訟規則和辦案平臺,其政治意義和政策功能將更加凸顯,也將為集中管轄法院逐步轉化為專門法院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路徑。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正是健全完善綜合治網格局的重大戰略和關鍵一招。長遠來看,網際網路法院作為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網絡治理模式改革的「試驗田」和「樣板間」,一定會以信息化培育司法新動能,以新動能帶動智慧法院建設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司法事業的新輝煌!

相關焦點

  • 胡泳:網際網路國際話語權構建的三個維度
    【英文標題】Three Dimensions of Onlin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Construction  【作者簡介】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國際話語權屬於效果研究的領域,而傳播學界一般認為傳播效果可從三個維度展開
  •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原標題: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全領域
  •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楊健:從六個維度認識網際網路經濟體
    人民網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陳鍵)6月22日,在北京召開的2016(第十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進入到第二天的議程,阿里巴巴研究院副院長楊健在演講中分享了「從六個維度來認識『網際網路經濟體』」主題。對於「網際網路經濟體」的概念,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它的構成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網際網路經濟體包含網際網路應用、網際網路服務、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網際網路設備製造四個部分,而廣義網際網路經濟體除包含這四個部分外,還包含被「網際網路化」的實體經濟。「作為一個經濟體,它的基礎設施是什麼?」
  • 數夢工場吳敬傳: 三個維度構建「新型網際網路」
    在A輪融資發布的同時,數夢工場董事長兼CEO吳敬傳也在發布會上針對「新型網際網路」進行了戰略發布。這篇以《數據連接夢想》為主題的重磅演講廣受矚目。數夢工場首次提出「新型網際網路」理念,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杜平秘書長認為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與國家戰略非常匹配。在演講中,吳敬傳藉助三個故事,從三個維度講述了如何構建「新型網際網路」。
  • 楊東: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應該把握五個維度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3月12日訊 在今天舉辦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與消費者保護」論壇上,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財苑)楊東教授表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應該把握五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對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創新的監管,因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會加劇混業,實現大融合,使金融產品更加複雜化,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創新,我認為它不僅是簡單的基金產品銷售通道,像各類「寶」本身也有很多它自己的創新,用戶體驗也是大不相同,特別是眾籌,有個眾籌網站就可以實現融資,像脫媒的金融產品我們需要分析它的金融風險。
  • 【法院信息】威縣法院:「多維度」提高刑事案件審判質量
    【法院信息】威縣法院:「多維度」提高刑事案件審判質量 2020-12-0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三個維度看網際網路金融之熱
    在充分肯定網際網路金融便捷性的同時,也不可忽略其安全性,這是任何金融交易行為須臾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金融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本身都是高風險行業,網際網路金融兼具「網際網路」和「金融」的雙重基因,決定了其風險遠比網際網路和傳統金融本身的風險更為複雜。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各個領域,不僅傳統金融風險有了新的特徵,還因網際網路技術衍生出更為複雜的風險形態。僅舉三個例子: 首先是流動性風險。
  • 網際網路治理的基本維度
    作者:林華  概括而言,網際網路治理一靠法律(治理依據),二靠體制(治理主體),三靠技術(治理手段)。  網際網路本質上是信息傳播的平臺,網際網路的即時性、互動性、虛擬性、無國界性和匿名性使得傳統的媒體規制模式無法被直接複製到網際網路領域。有效的網際網路治理需要有新思維、新模式,更需要有新做法、新技術。從宏觀層面來看,網際網路治理可以從法律、體制和技術三個維度進行分析,概括而言,一靠法律(治理依據),二靠體制(治理主體),三靠技術(治理手段)。
  • 從三個維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從三個維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統戰調研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四個案例「話你知」!
    在當事人不能證明侵權損失或違法所得的情況下,盜圖一張到底應判賠多少,全國各地法院掌握的標準並不統一,從三五百到五六千元各不相同。如何確立網絡圖片侵權的合理賠償標準是長期困擾司法實踐的難題。廣州網際網路法院通過對逾萬件網絡圖片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調判,依託典型判例,確立了要素認定規則,明確回應了網絡圖片侵權判賠標準問題。
  • 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創造價值的「五個維度」
    隨著進入2020年新基建政策下工業網際網路與5G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真正要做到數位化工廠的數位化運營帶來企業的數字價值還需要仔細思考數據效益的服務的場景。接下來小編會從服務優化及產品運營2個大方向給大家介紹一下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應用場景。
  • 劉雲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作為一個有四十多年黨齡、長期從事黨建工作的中共黨員,我認為,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可以有這樣幾個維度: 第一,歷史的維度。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需要聯繫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大背景,認識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大趨勢。20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救亡圖存成為最緊迫的歷史課題。我們的國歌裡有一句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辦?
  • 科學文明的三個方面和四個維度
    科學是認識宇宙、自然、社會、生命的唯一途徑。科學正確奠定社會政治的正確合理,科學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第一要素。自然法則即是客觀自然規律,客觀自然規律即是科學。任何科學思想都必須尊重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否則是有害的不正確的偽科學。任何不能究竟客觀自然規律核心原理的科學理論思想都處在迷茫或迷信階段。
  • 多維度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多維度思考
    原標題:多維度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多維度思考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網際網路金融保險保障合作模式創新研究」項目啟動儀式受到獲廣泛關注。其實早在總理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中提到網際網路+金融的說法,很多商界人士就嗅到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巨大商機。
  • 信息的三個維度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認知來自於信息,而信息有三個維度,賺錢的機會就來自這三個維度的信息差。      第一個維度是時間差,就是比別人早知道對股價有推動力的關鍵消息。隨著市場越來越透明,監管越來越嚴厲,賺取信息時間差的機會越來越少,收益越來越少。
  • 從四個維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
    原標題:從四個維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 當前,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意識形態工作呈現出從傳統領域向網絡領域延伸的特點,而網絡意識形態在國際、國家、社會、個人不同場域中所面臨的挑戰及實現的目標指向各異。因此,對網絡意識形態不同場域基本定位的正確認識,既是當前我國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現實回應,也是有效應對網際網路風險、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前提。
  • 中文傳媒五大維度布局「網際網路+」
    摘要 【中文傳媒五大維度布局「網際網路+」】中文傳媒(600373)昨日舉行上市五周年高峰論壇,公司董事長趙東亮表示,2016年,公司的主題詞是「創新驅動、融合發展」,擁抱網際網路,開闢新興業態,融入網際網路基因,實施文化與科技、金融和市場的融合,從五個維度打造
  • 七問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對民眾有啥影響 為何選址杭州
    中新網杭州8月18日電(記者 馬學玲 張子揚)18日上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正式掛牌成立。作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首家網際網路法院,為何選址杭州?設立意義幾何?對民眾有何影響?就備受關注的相關話題,中新網記者日前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2017年8月18日上午,備受關注的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正式掛牌。
  • 正確認識和踐行「四種形態」與「三個區分開來」
    正確認識和踐行「四種形態」與「三個區分開來」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8.13 星期日 孫 濤    一、正確認識「四種形態」的深刻內涵及重大意義    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提出,全面從嚴治黨,要運用監督執紀
  • 習近平黨建思想的三個基本維度
    ■ 孟 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時期黨建思想,其中,黨的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礎、合目的性、使命感三個維度,具有中國特色政黨建設和發展理論的系統性和完備性。 以堅持的信念體系強化中國共產黨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礎。習近平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