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文明的關係
文明是社會政治治理的結晶,社會政治的進步由科學發展推動。科學是認識宇宙、自然、社會、生命的唯一途徑。科學正確奠定社會政治的正確合理,科學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第一要素。
自然法則即是客觀自然規律,客觀自然規律即是科學。任何科學思想都必須尊重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否則是有害的不正確的偽科學。任何不能究竟客觀自然規律核心原理的科學理論思想都處在迷茫或迷信階段。
科學理論;科學科技;科學法治是科學的三個方面
科學理論即是自然法則的法理,科學科技即是法術;科學法治是科學法制。科學理論源於探索實踐的總結,科學理論是一切基礎的方向方法。科技是沿著科學方向,利用科學方法開發的實踐應用,是藉助科學理論創造條件利用自然的手段。科學的法制建設和社會調理是法治,也是協調治理環境與社會的政治。
科學尊重遵循客觀自然規律,科技藉助科學理論利用自然規律,法治依循客觀的科學理論。究竟其理方能用之有方、行之有術、張馳有度。中國古代將探究科學理論的人稱作方士;實踐法術科技的人稱作術士;研習社會理學的人稱為士;從政為官則為仕。
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心學、道學是科學的四個維度
物質、生命、心、道是自然四大組成,也是科學的四大載體。道是本源,心是道集成的本質。道學是本源科學,心學是本質科學。心學和道學即是西方本體論。
物質科學:物質是有形有狀的現實,現實的物質科學是基礎科學
物質科學有物質起源;物質規律;物質變化;物質作用的四核心。核心基於能量,能量生成效能、效能產生動能生成物質的過程和物質屬性與性質
心生能量,能量生成物質。物質規律是能量推動物質發展的始終歷程。化學和物理反應的核心原理是物質變化原理。物質的五行屬性和陰陽性質是物質作用原理,物體相互作用產生力。
至繁無窮始於至簡,物質的終始規律是很簡單的單線循環。物質的本質都是心,物質形態、屬性、性質的差異代表物質的不同階段。
自然發展是生命打破平衡推動自然趨向平衡的不斷循環。宇宙空間沒有生命是靜止狀態。
生命科學:生命科學是物質科學、心學、道學的綜合,物質科學是基礎。道與心、心與物質、生命與自然的形成過程和關係作用是生命科學的三個關鍵點
生命是心與物質結合賦予身體生命體徵的生物。生命是道與心相接,心與身體相連的三位一體。心和道是物質之本,心是本質,道是本源,所以心是生命的本我,道是生命的本體,身體是承載生命的物質載體。基督教的耶穌十字架準確表現了三位一體的生命,西方本體論就是心學和道學。
人體由五陽軀幹、五臟六腑、任督二脈組成。五陽指頭和四肢,軀幹指連接頭和四肢的軀體部分,任脈指血液系統的血脈,督脈指神經系統的經脈。神經網絡集束於脊椎神經連接大腦中樞,血脈與經脈一體共存。生命中血脈領受和執行任務,神經系統聯絡督導,所以血脈和經脈也稱任督二脈。
心與大腦相聯繫組織協調神經系統,心通過肝臟為五臟六腑的運行提供原始能量。所以嚴重驚嚇時肝膽震顫促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大腦空白甚至導致休克。即使深度睡眠時心都片刻不息的維持生命運行。
身體的視、聽、聞、味、觸等感官神經都是氣識。神經中樞生成意識,心將意識生作意念。心的意念驅使神經意識由氣生力驅動身體的過程由心神、魄、氣、力貫穿。
人通過科學認識自我也將認識生命、自然世界和宇宙。
心學和道學:以物質科學為基礎通過生命科學了解心學通達道學
心即道,心(佛)學和道學一體。道是萬物本源,物質是道的卜變,生命是道的兆生,所以科學理論也是道理,科學科技也是道術,科學法治也是道法。
身體是承載生命的感知行為工具,精神思想的內心是生命的靈魂主體,生命終結時身體是心遺留的將化為塵埃的皮囊屍體。文化是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意識形態的思想精神文明是人內心對人生、世界、宇宙的三觀認識。
道學和心學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們了解生命原理和本質,知道生命真諦和人生意義。不可捉摸觀測的虛空的道和心只有通過理性解讀經書依循經書指引在社會實踐科學探索中覺悟心通達道。
客觀規律相聯相通無處不在,一葉知秋也會一葉障目。經濟學家G邁達爾的擴散、回程、集中、極化等效應既是社會規律也是自然宇宙的規律;牛頓的萬有引力揭開了物質作用原理的一角;量子理論已觸及物質盡頭的能量。能量是生成光電熱等效能的紫色虛體。
用心地實踐社會探索科學是覺悟心通達道的唯一途徑。打開心門自然能夠通過藏心之洞的身體洞察真相本質;打開心門後登堂入室則瞭然自然宇宙。
物質科學接近真相無法揭開真相,真相在本質的心。覺悟是心覺悟科學的真理。
心思心行即想即達不存在時空距離,未得道的心不能獨立穿行宇宙親臨其境所以只是想像意境。仁義的心無私無我的尊重身體善待生命,而人認為心是身體器官屈從身體感覺的忽視心。打開心門即是悟道,打開心門的登堂入室即是證道,證道是心體成熟生命層次隨之進階進入新的天地自然。